14、 問: 意根如何形成?意根在哪裡?意根是否勝義根及浮塵根皆有?   答: 《楞嚴經》云: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 (註:妙圓真如,本不動搖、本不生滅、本自清淨,以一念不覺故,而有生死,生滅滅生,相繼不斷,黏著一精明之澄湛性,識自體中引發)。   知精映法,覽法成根 (註:知精映照法塵,引攬五根落謝之法塵而結成意根,繼而意根、法塵為緣,而意生識)。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 (註:眼、耳、鼻、舌、身五根之浮塵根之本元皆為清淨四大「地、水、火、風」所形成之勝義根或稱為淨色根,一般說為神經系統,均屬色法;而唯有意根是屬思量性,故無浮塵根及勝義根。)   因名意思 (註:今不言意體而言意思,以明有思量處即是意根之處所。如無意中驚嚇,自拍心口云:「嚇死『我』了」,此我之方寸之地,即意根所在;又意根是意識所依之根即是第七識,它既是識也是根,具有恆審思量及恆執自內『我』之雙重功能。以『有我』等四相故,執身心、世界為真實,而入世間生死流轉,因此名為意思)。   如幽室見 (註:意根以不緣外境故,別於五色根故,亦稱意根為心根,是意思,意根無有浮塵根及勝義根,可實證本經佛之開示,意根幽隱在體內心臟部位即佛轉法輪卍字之胸腔中心點,而不在頭部,即猶如在幽暗室中,無有相狀,以其具有思量性故,得以證見)。   意根既無浮塵根及勝義根,何以《正法念經》云其:「形如蓮花,上有七合」?佛言此是意識觀想所生之法塵而誤認也。 浮根是四大(地、水、火、風)及四塵(色、香、味、觸)八法合成,眾生聚知種種法塵於此意地,根塵和合,識心紛擾,生住異滅,流轉不已。其勢急迫威猛猶如波濤赴壑,急風飄逸,駿馬奔馳,莫可抑遏是也。佛子若欲銷六塵、解六結,自當遠離識心及學術分別,勤修戒定慧,實證大乘圓頓教法為要。   又過去現在因果經云:『大王當知此五蘊身以識為本,因於識故(第八識,即識蘊)而生意根(第七識,即行蘊)以意根故(意、法為緣生第六識,即想蘊)而生於色(五根,以五色根有發五識之功能,故即色、受蘊)而此色法生滅不住』故說五蘊身以八識心王及相應心所為根本。 《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即以淨化意根為其入手處,對於法塵境界,一方面「善能分別諸法相」,另一方面又能夠「分別而不作分別想」,這樣第七識中染污的部分漸漸少了,我癡、我愛、我慢、我見也漸漸淡了,則第八識中染污的種子就能夠漸漸少了,這個修行過程,從凡夫以至等覺菩薩都要經歷,直至成佛才達到完全清淨之境界。所以「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在果地為成佛,在因地為轉凡成聖、可修可證之最重要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