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四法經釋
 
一言立所宗者。世間宗見﹝物/心﹞有其二。一外二
內。彼外宗見雖有眾多不出二種。謂斷及常。
廣說如論。內宗見者。大師在世。同一師學無
有差別。佛滅度後。大小乘宗分成多部。小乘
宗見有二十二。如宗輪論一一廣明。大乘宗
見分為三別。一勝義皆空宗。二唯識中觀。三
法性圓融。此三宗見一一廣說。如中廣百三
十論等。今此經者。厥有菩薩名為世親。位皆
加行。造論釋故。是故當知唯識中觀宗之攝
也。二言明歸乘者。如來大悲引接群迷隨機
設教。有說三五。言說三者。一聲聞乘。二緣
覺乘。三菩薩乘。言有五者。更加天乘及人
乘也。如是五乘所有行議。廣如餘處經論分
別。今此經者。一一唯明菩薩行故。是大非小。
是故當知。大乘宗收。三言明歸分者。諸佛菩
薩及以聲聞所說言教。雖有眾多。以類相從
有十二分。謂契經等一一行相如餘處明。今
此經者。無請說故。自說分攝。不捨無上菩提
心等。是其菩薩廣大行故。方廣分攝。有伽他
故。應頌分攝。是了義故。論議分攝。具譬喻
故。譬喻分攝。是故當知五分攝也。
四言辯歸藏者。如上所說十二分教。﹝物/心﹞而言
之歸其三藏。一素怛攬藏。此云契經。貫穿連
綴。所詮定學。契理契機益他故。藏者攝也。
二者毘奈耶藏。此云調伏。所攝戒學。調和三
業。制伏惡行而攝益故。三阿毘達磨藏。此云
對法。所詮惠學。對向涅槃。對觀四諦。而攝益
故。契經等分云何三藏而相攝耶。對法集云。
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此是聲聞素怛
攬藏。緣起。譬喻。本事。本生。并伽眷屬。名
毘奈耶藏。方廣。希法。此是菩薩素怛攬藏
之所攝也。若唯了義亦阿毘達磨藏攝。如理
應思。次當釋經之正文。門分為二。一釋經
題。二釋正經。初釋題者。一切聖教夫立名
者。皆約四種而立其名。謂人處法喻。今此經
者。約法立也。言大者。有七大義。一所緣大
般若等經所明。一切難行苦行。廣大境界。是
其菩薩所緣境故。二修行大。廣修自行及他
行故。三智大。能了人法二無我故。四精進
大。三無數劫行難行故。五方便不住生死及
涅槃故。六業大。盡生死際。能作諸佛一切業
故。七成就大。而能成就十力無畏不共法等
大功德故。以此七大。而起二乘故言大也。言
乘者。運載之義。生死為此岸。涅槃名彼岸。有
情名中流。此經所說四種法船。運載有情。超
生死海。令至涅槃故。名為乘。言四者。數也。
何故列數。論中自明。言法者。軌持為義。下經
所說四種行法。即是菩薩軌則故也。言經者。
梵言素怛攬。乃四義。謂依綖廗經。今取綖義。
如綖穿花風不散。能以教貫義。邪不能除。如
經持律方織物成以教攝生。令得聖果故。以
教法目乎。綖經若真實論說有五義。一曰潒
泉。二稱繩墨。三名結鬘。四謂出生。五號顯
示。若准此方經者。常也。法也。逕也。古今不
易故。揩定正邪故。津通物理故。莊嚴經論云。
示處及於相法義名為經。釋題竟。
1 T26n1535_p0364c07
2 T26n1535_p0364c08
3 T26n1535_p0364c09
4 T26n1535_p0364c10
5 T26n1535_p0364c11
6 T26n1535_p0364c12
7 T26n1535_p0364c13
8 T26n1535_p0364c14
9 T26n1535_p0364c15
10 T26n1535_p0364c16
11 T26n1535_p0364c17
12 T26n1535_p0364c18
13 T26n1535_p0364c19
14 T26n1535_p0364c20
15 T26n1535_p0364c21
16 T26n1535_p0364c22
17 T26n1535_p0364c23
18 T26n1535_p0364c24
19 T26n1535_p0364c25
20 T26n1535_p0364c26
21 T26n1535_p0364c27
22 T26n1535_p0364c28
23 T26n1535_p0364c29
24 T26n1535_p0365a01
25 T26n1535_p0365a02
26 T26n1535_p0365a03
27 T26n1535_p0365a04
28 T26n1535_p0365a05
29 T26n1535_p0365a06
30 T26n1535_p0365a07
31 T26n1535_p0365a08
32 T26n1535_p0365a09
33 T26n1535_p0365a10
34 T26n1535_p0365a11
35 T26n1535_p0365a12
36 T26n1535_p0365a13
37 T26n1535_p0365a14
38 T26n1535_p0365a15
39 T26n1535_p0365a16
40 T26n1535_p0365a17
41 T26n1535_p0365a18
42 T26n1535_p0365a19
43 T26n1535_p0365a20
44 T26n1535_p0365a21
45 T26n1535_p0365a22
46 T26n1535_p0365a23
47 T26n1535_p0365a24
48 T26n1535_p0365a25
49 T26n1535_p0365a26
50 T26n1535_p0365a27
51 T26n1535_p0365a28
52 T26n1535_p0365a29
53 T26n1535_p0365b01
54 T26n1535_p0365b02
55 T26n1535_p0365b03
56 T26n1535_p0365b04
57 T26n1535_p0365b05
58 T26n1535_p0365b06
59 T26n1535_p0365b07
60 T26n1535_p0365b08
61 T26n1535_p0365b09

 

 

 

 

 

          網頁版大藏經之資料來源: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以下是資料來源的相關訊息: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十六冊 No. 1535《大乘四法經釋》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V1.6 (Big5) 普及版,完成日期:2006/04/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自行掃瞄辨識

【其它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版權宣告】(http://www.cbeta.org/copyright.htm)

=========================================================================

# Taisho Tripitaka Vol. 26, No. 1535 大乘四法經釋

# CBETA Chinese Electronic Tripitaka V1.6 (Big5) Normalized Version, Release Date: 2006/04/12

# Distributor: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CBETA)

# Source material obtained from: Text as provided by Mr. Hsiao Chen-Kuo, Text as provided by Anonymous, USA, CBETA OCR Group

# Distributed free of charge. For details please read at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_e.htm

=========================================================================

大乘四法經釋

本經佛學辭彙一覽(共 92 條)

一行

七大

了義

二乘

二修

二無我

十二分教

十力

三五

三智

三藏

大乘

大乘宗

大師

大悲

小乘

不共法

不住生死

中觀

五乘

六業

分教

天乘

方便

方廣

世間

世親

加行

功德

四法

四諦

生死

生死海

共法

如來

如理

有情

此岸

行法

行相

行苦

佛滅

佛滅度

希法

戒學

言教

定學

彼岸

所緣

法性

法性

法船

空宗

契理

契經

契機

持律

苦行

軌持

修行

差別

涅槃

般若

記別

唯識

教法

莊嚴

勝義

惡行

無上菩提

無我

無畏

菩提

菩薩

菩薩行

菩薩乘

圓融

滅度

經論

群迷

聖果

聖教

達磨

對法

精進

緣起

諸佛

應頌

聲聞

聲聞乘

難行

毘奈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