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五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
    試鴻臚少卿傳梵大師賜紫
    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如地藏經云。復次有剎帝利旃陀羅乃至長
者旃陀羅人。於其所為四方僧眾造立寺舍
園林臺觀。資畜田土給侍人等。飲食衣服臥
具醫藥。或華果樹或染色樹香樹蔭樹。乃至
種種受用之具。若自侵奪。若教他侵奪。若自
受用。若令他受用。於我法中出家人所。或生
瞋恚或復呵罵制止輕侮。於正法中作其障
難。於說法師而興嬈亂。此等皆於三世一切
佛世尊所生極過失。乃至一切智者之所遠
離。復次彼中世尊作如是言。諸得忍菩薩摩
訶薩應受剎帝利王灌頂及富樂受用。我即
許可。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剎帝利王所
受灌頂。若非得忍菩薩。彼當墮於何等惡趣。
佛言。金剛藏。若非得忍菩薩但能修集十善
業道。受剎帝利王灌頂及富樂受用。我亦許
可。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非得忍菩薩。
又不具修十善業道。彼旃陀羅剎帝利囉惹。
於此世尊甚深教中而令減失。當墮阿鼻大
地獄中。斯等云何而得解脫。佛言。善男子
受剎帝利王灌頂者。若被信力堅固鎧甲。於
三寶中廣生淨信。又不於我三乘出離法中
而生毀謗。下至一四句偈亦不輕毀。於持戒
破戒人中悉不嬈亂。下至不受淨戒但剃除
鬚髮被袈裟者諸苾芻眾而不嬈亂。若眾僧
所屬。若單己所屬。一切受用等物悉不侵奪
制止。常所聽受三乘出離正法。如其所聞隨
力修行。於彼修行三乘諸苾芻所而常親近。
願力堅固不起違背之心。教授有情大乘之
法。使令趣入復令安住。若有能具如是相者
剎帝利王。應受廣大富樂受用。而不退墮。先
佛如來皆悉許可。我今亦然許可是事。復次
彼中作如是言。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
長者。若今現在或未來世。乃至後五百歲法
欲滅時。若自若他皆作衛護。於佛清淨教中
堅固守護。又於安住聲聞乘者。緣覺乘者。及
大乘者。諸補持伽羅具修淨戒德廣大者。若
是法器若非法器。乃至但剃除鬚髮被袈裟
者。悉為守護。復為護持塔寺所屬之物。悉不
侵奪或自受用或與他受用。他所侵者即為
制止。如是福蘊無量無數不可限極。爾時會
中一切天主乃至畢舍左主咸作是言。世尊。
若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長者。具足如是
功德者。我等皆為作護。令具十種增長之事
何等為十。一者增長壽命。二者增長無難。三
者增長無病。四者增長眷屬。五者增長財物。
六者增長資具。七者增長自在。八者增長名
稱。九者增長善友。十者增長智慧。我等與自
眷屬。常當護彼真善剎帝利王。盡其國境。有
十種法使令遠離。而為守護。何等為十。一者
他國兵敵。二者自國兵敵。三者罪業之人。四
者殺害之人。五者非時雨。六者惡風暴熱。七
者極惡宿曜。八者饑饉。九者橫病夭死。十者
邪見。月燈三昧經云。佛言。若諸天龍夜叉等
於我教中作護持者。彼等是大施主。令我法
眼而得久住。使三寶種不斷不絕。從我口生
之子。從法化生諸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
夷。及餘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為勝義諦法。乃
至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悉為護持。
我今親自付囑於汝天龍夜叉等諸大施主。
及慈氏等賢劫之中諸菩薩摩訶薩。如我教
敕當為作護。若欲安住修行正法者。即得心
善。云何得心善。如寶雲經云。菩薩得心善。
是中云何名為心善。謂彼若能於身心離即
得心善。應生如是心審諦觀察。當以何法是
我心之所行。又復以何說名為善。若行於善
即喜心清淨。由心喜故是即行善。能生多種
厭離。能起多種伺察。諸不善法而悉斷滅。阿
闍世王經云。諸菩薩不應如是生心。若心有
所生即諸惡魔伺得其便。諸佛如來亦不愛
樂。賢聖不生喜心。自善根分而亦減失。若復
生心而無所生。即諸惡魔伺不得便。諸佛如
來亦悉愛樂。賢聖心喜自善根分亦不減失。
彼若如是修行。即於一切處生心。生心轉法
輪。所說之法而無雜亂。如開發內心經云。佛
言。慈氏。若諸苾芻所說雜亂。雖復多聞返生
驕倨迷醉忘失。內心散亂而不專注。彼諂曲
心相續而生。遠離奢摩他毘缽舍那。不為他
人之所尊重。天龍夜叉亦不隨順。所修正行
而不成就。若於所行悉無所得。是為正行。若
欲了知其正行者。謂即勤行修習多聞宴坐。
復次彼中作如是說。若有菩薩。勤修勝行而
為總領。造七寶妙塔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我
亦於彼而不許可若復有人。聽受正法一四句
偈。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者。我即於彼尊重
稱讚。何以故。多聞能生諸佛菩提。復從世間
無取著生。若有菩薩勤修勝行為總領者。應
當為他說法講授。菩薩與其教導。令於繫著
法中不生繫著。所獲福蘊廣大無量業障銷
散。慈氏。假使滿閻浮提勤修勝行總領菩薩。
彼等若能於一勤行說法講授菩薩之所承事
供養。又若滿閻浮提勤修說法講授菩薩。而
悉於一勤行宴坐菩薩之所承事供養。此如
是等佛悉許可。而亦隨喜何以故。智慧事業
於難行事業中而為最上。一切三界高顯最
勝。復次宣說正法行者。如寶積經云。佛言。迦
葉。譬如商主欲入大海求無價寶先善觀察
堅固船筏。乃至到寶所已還復自舍。迦葉。菩
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欲入一切智海。先當觀
察勤行六波羅蜜多。乃至超過一切愚夫異
生聲聞緣覺之地。然後住佛果位。阿闍世王
經云。佛言。大王。一切智心根本不斷。如是根
本當起精進策勤教示。布施無厭足。以彼迴
向一切智智故。持戒無厭足。迴向一切有情
故。忍辱無厭足。求佛色相故。精進無厭足。
於諸善根勤修集故。禪定無厭足。所緣相應
故。智慧無厭足。於一切處善思擇故為法利
故。富樂壽命於一切處皆無過失。及復修正
行者。當為一切有情起平等心。如月燈三昧
經云。佛言。童子。菩薩摩訶薩當具足一法。
若成是功德者。即得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何等一法。童子。所謂菩薩摩訶薩於一
切有情起平等心利益心無障礙心無毒心。
是為一法。若欲修正法行者。應當棄捨利養
等事。如開發內心經云。應當伺察諸利養事。
以其所著失正念故。癡若起時。自利成辦故。
諂若起時。不能隨順諸佛教敕故。驕倨我慢
起時。一向但為險惡根本故。此等壞失諸善
根故。智者應當伺察利養。雖於現受而有所
得。然其後世果利都無。無量禪定皆悉遠離。
當墮地獄餓鬼畜生趣中。智者又應伺察利
養。猶如水行流注不斷。既伺察已如是生心
少欲知足。如雜阿含經云。譬如一類啞羊之
群於彼尼拘律陀樹周匝而行。是中有一啞
羊。獨詣群鹿巖中守鹿人所。乃至於彼群鹿
之前。搖動其頭跪伏而坐。求彼所食及求作
護。如是還已餘啞羊眾悉生輕慢。此有一類
稱讚利養我慢苾芻亦復如是。起無厭心離
於眾中。為所食故獨入城邑。巡行乞食復求
邀命。得彼最上清淨飲食。自分食已以所求
食持還園中苾芻眾所。謂苾芻言。諸尊者。我
於今日白衣舍中受其邀命。得彼最上清淨
食已。今我有其所乞之食。是長食法是已捨
法。汝諸尊者。若欲食者應當隨意。如是言已
中有少年苾芻皆生輕慢。智者當知。若發如
是麤惡言者。皆為利養等事。如經廣說。此中
云何遠離諂誑二法。如無熱惱經云。有二種
法。於一切智心而為障礙。所謂一誑二諂。有
其二法是無障礙。一正直二無諂。若欲成辦
諸正行者。常當親近諸善知識。因善知識故
成諸正行。何等經中而作此說。如勝生勝鬘
解脫經云。諸菩薩摩訶薩因善知識故。流出
一切菩薩行法。善知識者。有大威力。而能圓
成諸菩薩故。善知識者。而能出生一切菩薩
諸善根故。善知識者。普能結集一切菩薩修
學所行。善知識者而為根本。能令一切菩薩
深心清淨故。善知識者能為守護。增長一切
福蘊故。善知識者是所愛樂。獲得一切佛菩
提故。善知識者而能攝持。令諸菩薩不墮惡
趣。使令不退轉於大乘不越菩薩學處。出
過愚夫異生之地。亦不棄捨聲聞緣覺之法。
復為作護。善知識者。能令一切失道之者還
歸正道。聞正法者引令解入一切佛法。善知
識如母。能令一切悉生佛家。善知識如父。廣
為有情資育利益故。善知識如乳母。善護一
切令離罪業故。善知識如僕使捍勞。能入生
死大煩惱海為拔濟故。善知識如舉棹人。運
載有情至一切智智大寶洲故。諸修正行者。
若欲往詣善知識所。應如是作意。使其身心
清淨勤勇。其心如地。悉能荷擔諸重擔故。
心如僕使。隨所欲教令悉為作故。其心如犬。
常所警吠為守禦故。當觀自身如病人想。善
知識如醫師想。所教示法猶如藥想。依教所
行如病除想。凡如是等因善知識故得深心
清淨。已隨諸善知識所教令法而善修行。即
能增長一切善根。如雪山王一切藥草樹林
皆悉依止。依止善知識亦復如是。能成一切
佛法大器。又如大海眾流所歸。菩薩因善知
識從彼出生故。即得圓成一切菩薩行法及一
切佛法。如寶積經云。佛言。迦葉。如人乘船
入其大海。而於中流船忽破壞。是中或有依
一版木或餘椽木。隨得所依安隱到岸。迦葉。
菩薩乘於一切智心之船亦復如是。忽於中
流壞失菩薩乘法。若遇善知識而為依止。彼
即還得一切智心。乘諸波羅蜜多法運載而
行到法界洲。迦葉。所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法。而悉依止善知識故。是故於諸善知識
所供養承事而為最上。若佛在世。若涅槃後。
應當勤行。斯得無量福行圓滿。畢竟果報而
悉成辦。如華積經云。若見師子游戲如來。見
已發清淨心。而為供養。又若彼佛入涅槃後。
取其舍利如芥子許。而為供養。如是所獲果
報皆悉齊等。是中亦無種種差別。如大悲經
云。佛言。阿難。若人於我現前供養。且置是事。
又若有人於我涅槃後。收取舍利如芥子許。
作諸供養。亦置是事。又若有人。於我法中
造立寶塔。復置是事。若或有人。但以一華散
擲空中。觀想諸佛而為供養。我說是人以此
善根。畢竟趣證大涅槃果。阿難。以要言之。下
至傍生趣中諸有情類。若能想念諸佛。我說
彼等以是善根。畢竟亦成大涅槃果。阿難。汝
觀於佛世尊所何等行施而為最大。何等發
心是大威力。阿難。若有人但能一稱那謨佛
陀邪。此為勝義。何以故。謂佛世尊具大不
空名稱故。此不空義者。所謂即是那謨佛陀
邪。以於諸如來所隨有何等極少善根而不
壞失。下至一發淨心。此等一切乃至畢竟趣
證涅槃。阿難。譬如漁師於大池中欲取其魚。
即以鉤餌置於水中。魚即競來游泳而食。是
時漁師知魚所在。重復牢固鉤竿輪線徐緩深
鉤。既得魚已置于陸地。隨其所欲取以用之。
世間一類有情亦復如是。先於佛世尊所發
清淨心種植善根。下至一發淨信已。而彼有
情後復惡作。業障所覆生於難處。其後還得
值佛世尊。以菩提智及四攝鉤線。拔彼有情
出生死流置涅槃岸。海龍王問經云。佛言。龍
主。諸菩薩摩訶薩。若能具足八法。即得常
不離諸佛。何等為八。一者教示觀佛影像。二
者承事。如來。三者常讚如來。四者造佛形像。
五者教示觀佛色相。六者隨何佛剎聞佛名
稱。即於彼佛剎中發生勝願。七者不生下劣
之心。八者起廣大心求佛之智。如菩薩藏經
云。若能嚴淨如來塔廟者。當得四種清淨最
上誓願。何等為四。一者獲得最上色相清淨
誓願。二者最上諸相具足清淨誓願。三者最
上堅固修集清淨誓願。四者最上觀見如來清
淨誓願。彼經復言。若人於如來塔廟散華塗
香作供養者。是人獲得八種不壞之法。何等
為八。一者不壞色相。二者不壞富樂。三者不
壞眷屬。四者不壞淨戒。五者不壞多聞。六者
不壞寂定。七者不壞智慧。八者不壞誓願。若
人欲造如來形像者。應隨意作。或以土木鐵
石。或復象牙。或金銀琉璃水精赤珠珊瑚碼
瑙及諸珂貝眾妙香等。或造圖﹝巾*((宋-木)/登)﹞。或於版木
牆壁。作諸畫像。或以紙素及諸繒帛鋄剪而
成。或自新而作。或增修故壞如來形像。如是
作已當來。不於下族中生。不於惡業族中生。
不於邪見族中生。所感身支當無殘缺。設有
具造五無間罪者。於如來所能發淨信造立
如來形像。是人所有當來地獄業報轉重令
輕。於三乘法或餘乘中而得出離。如人不淨
穢污其身。而能潔淨沐浴妙香塗飾。而彼穢
惡之香飄散無餘。造五無間罪業者亦復如
是。造佛像故彼等罪業銷滅無餘。又復具行
十不善業者。若於如來所發淨信心。彼之罪
業亦悉銷滅。如酥投火中而悉成焰。業散無
餘其義如是。何況具足最勝菩提心者。及彼
出家具淨戒者。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五
1 T32n1635_p0060b05
2 T32n1635_p0060b06
3 T32n1635_p0060b07
4 T32n1635_p0060b08
5 T32n1635_p0060b09
6 T32n1635_p0060b10
7 T32n1635_p0060b11
8 T32n1635_p0060b12
9 T32n1635_p0060b13
10 T32n1635_p0060b14
11 T32n1635_p0060b15
12 T32n1635_p0060b16
13 T32n1635_p0060b17
14 T32n1635_p0060b18
15 T32n1635_p0060b19
16 T32n1635_p0060b20
17 T32n1635_p0060b21
18 T32n1635_p0060b22
19 T32n1635_p0060b23
20 T32n1635_p0060b24
21 T32n1635_p0060b25
22 T32n1635_p0060b26
23 T32n1635_p0060b27
24 T32n1635_p0060b28
25 T32n1635_p0060b29
26 T32n1635_p0060c01
27 T32n1635_p0060c02
28 T32n1635_p0060c03
29 T32n1635_p0060c04
30 T32n1635_p0060c05
31 T32n1635_p0060c06
32 T32n1635_p0060c07
33 T32n1635_p0060c08
34 T32n1635_p0060c09
35 T32n1635_p0060c10
36 T32n1635_p0060c11
37 T32n1635_p0060c12
38 T32n1635_p0060c13
39 T32n1635_p0060c14
40 T32n1635_p0060c15
41 T32n1635_p0060c16
42 T32n1635_p0060c17
43 T32n1635_p0060c18
44 T32n1635_p0060c19
45 T32n1635_p0060c20
46 T32n1635_p0060c21
47 T32n1635_p0060c22
48 T32n1635_p0060c23
49 T32n1635_p0060c24
50 T32n1635_p0060c25
51 T32n1635_p0060c26
52 T32n1635_p0060c27
53 T32n1635_p0060c28
54 T32n1635_p0060c29
55 T32n1635_p0061a01
56 T32n1635_p0061a02
57 T32n1635_p0061a03
58 T32n1635_p0061a04
59 T32n1635_p0061a05
60 T32n1635_p0061a06
61 T32n1635_p0061a07
62 T32n1635_p0061a08
63 T32n1635_p0061a09
64 T32n1635_p0061a10
65 T32n1635_p0061a11
66 T32n1635_p0061a12
67 T32n1635_p0061a13
68 T32n1635_p0061a14
69 T32n1635_p0061a15
70 T32n1635_p0061a16
71 T32n1635_p0061a17
72 T32n1635_p0061a18
73 T32n1635_p0061a19
74 T32n1635_p0061a20
75 T32n1635_p0061a21
76 T32n1635_p0061a22
77 T32n1635_p0061a23
78 T32n1635_p0061a24
79 T32n1635_p0061a25
80 T32n1635_p0061a26
81 T32n1635_p0061a27
82 T32n1635_p0061a28
83 T32n1635_p0061a29
84 T32n1635_p0061b01
85 T32n1635_p0061b02
86 T32n1635_p0061b03
87 T32n1635_p0061b04
88 T32n1635_p0061b05
89 T32n1635_p0061b06
90 T32n1635_p0061b07
91 T32n1635_p0061b08
92 T32n1635_p0061b09
93 T32n1635_p0061b10
94 T32n1635_p0061b11
95 T32n1635_p0061b12
96 T32n1635_p0061b13
97 T32n1635_p0061b14
98 T32n1635_p0061b15
99 T32n1635_p0061b16
100 T32n1635_p0061b17
101 T32n1635_p0061b18
102 T32n1635_p0061b19
103 T32n1635_p0061b20
104 T32n1635_p0061b21
105 T32n1635_p0061b22
106 T32n1635_p0061b23
107 T32n1635_p0061b24
108 T32n1635_p0061b25
109 T32n1635_p0061b26
110 T32n1635_p0061b27
111 T32n1635_p0061b28
112 T32n1635_p0061b29
113 T32n1635_p0061c01
114 T32n1635_p0061c02
115 T32n1635_p0061c03
116 T32n1635_p0061c04
117 T32n1635_p0061c05
118 T32n1635_p0061c06
119 T32n1635_p0061c07
120 T32n1635_p0061c08
121 T32n1635_p0061c09
122 T32n1635_p0061c10
123 T32n1635_p0061c11
124 T32n1635_p0061c12
125 T32n1635_p0061c13
126 T32n1635_p0061c14
127 T32n1635_p0061c15
128 T32n1635_p0061c16
129 T32n1635_p0061c17
130 T32n1635_p0061c18
131 T32n1635_p0061c19
132 T32n1635_p0061c20
133 T32n1635_p0061c21
134 T32n1635_p0061c22
135 T32n1635_p0061c23
136 T32n1635_p0061c24
137 T32n1635_p0061c25
138 T32n1635_p0061c26
139 T32n1635_p0061c27
140 T32n1635_p0061c28
141 T32n1635_p0061c29
142 T32n1635_p0062a01
143 T32n1635_p0062a02
144 T32n1635_p0062a03
145 T32n1635_p0062a04
146 T32n1635_p0062a05
147 T32n1635_p0062a06
148 T32n1635_p0062a07
149 T32n1635_p0062a08
150 T32n1635_p0062a09
151 T32n1635_p0062a10
152 T32n1635_p0062a11
153 T32n1635_p0062a12
154 T32n1635_p0062a13
155 T32n1635_p0062a14
156 T32n1635_p0062a15
157 T32n1635_p0062a16
158 T32n1635_p0062a17
159 T32n1635_p0062a18
160 T32n1635_p0062a19
161 T32n1635_p0062a20
162 T32n1635_p0062a21
163 T32n1635_p0062a22
164 T32n1635_p0062a23
165 T32n1635_p0062a24
166 T32n1635_p0062a25
167 T32n1635_p0062a26
168 T32n1635_p0062a27
169 T32n1635_p0062a28
170 T32n1635_p0062a29
171 T32n1635_p0062b01
172 T32n1635_p0062b02
173 T32n1635_p0062b03
174 T32n1635_p0062b04
175 T32n1635_p0062b05
176 T32n1635_p0062b06
177 T32n1635_p0062b07
178 T32n1635_p0062b08
179 T32n1635_p0062b09
180 T32n1635_p0062b10
181 T32n1635_p0062b11
182 T32n1635_p0062b12
183 T32n1635_p0062b13
184 T32n1635_p0062b14
185 T32n1635_p0062b15
186 T32n1635_p0062b16
187 T32n1635_p0062b17
188 T32n1635_p0062b18
189 T32n1635_p0062b19
190 T32n1635_p0062b20
191 T32n1635_p0062b21
192 T32n1635_p0062b22
193 T32n1635_p0062b23
194 T32n1635_p0062b24
195 T32n1635_p0062b25
196 T32n1635_p0062b26
197 T32n1635_p0062b27
198 T32n1635_p0062b28
199 T32n1635_p0062b29
200 T32n1635_p0062c01
201 T32n1635_p0062c02
202 T32n1635_p0062c03
203 T32n1635_p0062c04
204 T32n1635_p0062c05
205 T32n1635_p0062c06
206 T32n1635_p0062c07
207 T32n1635_p0062c08
208 T32n1635_p0062c09
209 T32n1635_p0062c10
210 T32n1635_p0062c11
211 T32n1635_p0062c12
212 T32n1635_p0062c13
213 T32n1635_p0062c14
214 T32n1635_p0062c15
215 T32n1635_p0062c16
216 T32n1635_p0062c17
217 T32n1635_p0062c18
218 T32n1635_p0062c19
219 T32n1635_p0062c20
220 T32n1635_p0062c21
221 T32n1635_p0062c22
222 T32n1635_p0062c23
223 T32n1635_p0062c24
224 T32n1635_p0062c25
225 T32n1635_p0062c26
226 T32n1635_p0062c27
227 T32n1635_p0062c28
228 T32n1635_p0062c29
229 T32n1635_p0063a01
230 T32n1635_p0063a02
231 T32n1635_p0063a03
232 T32n1635_p0063a04
233 T32n1635_p0063a05
234 T32n1635_p0063a06
235 T32n1635_p0063a07
236 T32n1635_p0063a08
237 T32n1635_p0063a09
238 T32n1635_p0063a10
239 T32n1635_p0063a11
240 T32n1635_p0063a12
241 T32n1635_p0063a13
242 T32n1635_p0063a14
243 T32n1635_p0063a15
244 T32n1635_p0063a16
245 T32n1635_p0063a17

 

 

 

 

 

          網頁版大藏經之資料來源: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以下是資料來源的相關訊息: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十二冊 No. 1635《大乘寶要義論》CBETA 電子佛典 V1.11 普及版

# Taisho Tripitaka Vol. 32,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CBETA Chinese Electronic Tripitaka V1.11, Normalized Version

=========================================================================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五

本經佛學辭彙一覽(共 212 條)

一切有情

一切智

一切智者

一切智智

一四句偈

一法

七寶

八法

十不善業

十善

十善業道

三千大千世界

三世

三昧

三界

三乘

三菩提

三藏

三藐三菩提

三寶

乞食

大千

大千世界

大心

大施主

大乘

大師

大涅槃

大悲

不生

不退

中有

五無間

六波羅蜜

化生

天龍

心相

心經

世界

世尊

世間

出家

出離

功德

布施

平等

平等心

正行

正念

正法

生死

生死流

生佛

白衣

地獄

地藏

如來

如是作

如是相

安隱

有情

自在

色相

行法

行者

西天

佛果

佛法

佛陀

佛教

作意

利養

忍辱

我慢

沙門

身心

邪見

依止

供養

取著

夜叉

所緣

果位

果報

波羅蜜

法化

法界

法師

法器

舍利

金剛

長者

阿含

阿鼻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闍世

非時

信力

信心

剎帝利

後五百歲

持戒

施主

相應

迦葉

修行

宴坐

差別

師子

海眾

涅槃

琉璃

畜生

畜生趣

破戒

般若

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多

退轉

迴向

奢摩他

欲取

清淨

清淨心

深心

淨心

淨戒

現前

異生

袈裟

雪山

傍生

傍生趣

勝行

勝義

勝義諦

尊者

惡業

惡趣

惡魔

智者

智海

智智

智慧

無所得

無量

無間

無餘

童子

等心

結集

善女人

善男子

善法

善知識

善根

善業

菩提

菩提心

菩薩

菩薩行

菩薩乘

菩薩藏

勤行

圓成

慈氏

業報

業障

煩惱

當來

解脫

壽命

福行

精進

誓願

說法

增長

摩訶

摩訶薩

樂受

熱惱

瞋恚

緣覺

緣覺乘

諸天

諸有

諸佛

諸相

賢劫

賢聖

餓鬼

學處

閻浮

閻浮提

隨喜

隨順

龍王

優婆塞

禪定

聲聞

聲聞乘

聲聞緣覺

斷滅

壞色

羅剎

難行

願力

嚴淨

灌頂

觀想

苾芻

苾芻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