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統紀卷第二十二
 
    宋景定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未詳承嗣傳第八
 東陽善慧大士(齋梁之間) 景明道房禪師(稠師傳)
 北齊僧稠禪師 北齊李獎侍郎(稠師傳)
 天台智琰法師(唐) 金華方巖法師
 西京楚金法師 千福飛錫法師
 終南法善法師 玉泉真公法師(下三人見淨土志)
 南岳承遠法師 南岳法照國師
 無姓法劍法師(下二人見光教志) 長沙懷遠法師
 五臺志遠法師 五臺元堪法師(遠師傳)
 天台道暹法師 國清清觀法師
 國清文舉法師 建業敬雲法師
 泰山妙行法師 四明子麟法師(五代唐)
 十祖玄燭法師 嘉禾皓端法師
 會稽什法師(宋下三人見法智紀) 嘉禾子玄法師
 天台元穎法師 括蒼聰法師(南屏傳)
 無相善勤法師 寶藏利贇法師(勒師傳)
 普慈揮法師(下二人湛假名傳) 空相融法師
 超果照法師(下二人敏法雲傳) 廣化明法師
 宗元錄穎法師 寶雲威法師(正文慧傳)
 方廣曇照法師 普照因法師
 佛智道如法師(如上竺傳) 寶積實法師(吳克己傳)
 淨慧威法師(草菴錄) 左溪志昭法師
 無功居士王闐
有為天台之道。而無聞於後世者。固亦多
矣。非以其跡晦而位卑身亡而嗣絕乎。至
若舊雖有傳而無所師。附見他傳而無
所考。凡於法門有旁贊之一益者。豈不
樂書。作未詳承嗣傳。
東陽大士傅翕字玄風。義烏人。齊建武四年
五月八日生。幼與里人漁以籠盛魚。沈水
中祝曰。欲去者去止者止。人以為愚。年十
六。娶劉氏生二子普建。普成。二十四漁於
稽停塘。梵僧嵩頭陀謂曰。我昔與汝於毘婆
尸佛所發願度眾生。今兜率宮衣缽見在。
何當還耶。令視水見圓光寶蓋環覆其身。
乃悟曰。鑪橐之所多鈍鐵。良醫之門足病
人。方急度生何暇思兜率。乃結菴於松山
雙擣樹間。自稱當來解脫善慧大士。種植蔬
果任人采取。為人傭工晝作夜歸。與妻妙
光敷演佛法。苦行七年。宴坐之間。見釋迦
金粟定光三佛東來放光如日。空聲唱言。成
道之日。當代釋迦坐道場。已而四眾沓至
作禮。郡守王烋。謂是妖妄囚之。兼旬不
食。媿而釋之。還山愈精進曰。我從兜率宮
來為說無上菩提。昔隱此事今不覆藏。大
通六年。遣弟子傅暀奉書詣闕稱。帝為國
主救世菩薩。詔報曰。善慧欲度眾生欲來
隨意。帝預敕鎖門以觀其異。大士袖出木
鎚一扣。諸門盡開。見帝於善言殿。謁者三
贊。不拜。直上御榻對語異常。設食竟。出
鍾山坐定林松下。縣官資給。大同元年。請
講三慧般若於重雲殿。公卿畢集。天子至眾
皆迎。大士不動。御史問故。答曰。法地若動。
一切法不安。帝善之。翌日獨延於壽光殿。
夜漏上乃出。梁末饑亂。日與其徒拾橡栗。
楺草作糜以活閭里。盜不忍犯。嘗曰。我賢
劫千佛中一佛。弟子慧榮欲建龍華會。大士
曰。龍華是我事。汝可建請佛停光會。若從
吾言定見龍華。又曰。吾悟道四十劫。釋迦
方始發心。由釋迦能捨身。所以先我成佛。
陳天嘉二年。山中行道。常見七佛在前維摩
從後。謂弟子曰。七佛中唯釋迦數與我語。
光大二年冬。大士曰。嵩公已還兜率天。我不
得久住。作還元詩十二章。大建元年四月
二十四日示寂。七日縣令陳鍾耆來禮敬。傳
香之次。猶反手受香。眾益驚歎。葬松山之
隅。敕僕射徐陵撰碑。
 荊溪止觀義例曰。東陽大士位居等覺。尚
 以三觀四運而為心要。故獨自詩曰。獨
 自精(草堂元法師隨釋云。謂三千絕妙。法
界獨立。其體精妙)其實離聲名
 (三千妙體本離聲教名字)三觀一心融萬品
(三觀三千也。三千即空假中。秖一念
 是若了三千自萬品。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融相可知)荊棘叢
 林何處生(九界惑染生死因果荊棘也。佛界
因果萬德莊嚴叢林也。善惡崢嶸同歸一相。一
 相無相故云何處生。此證真如理觀也)獨自
作(起十界四運。四句推撿。故云作也)問
 我心中何所著(問起之辭)推檢四運并無生(正用
 觀也)千端萬累何能縛(此觀成也。十界善
惡因果何能為縛。此證唯識事觀也)
 況復三觀本宗瓔珞。補處大士。金口親承。
 故知一家教門。遠稟佛經。復與大士宛
 如符契(小瓔珞經二卷。上卷明次第三觀。
謂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二觀為方便得入
 道第一義觀。下卷明圓三觀。謂佛為敬首菩
薩說三觀法界諸佛自性清淨云云。三觀既自佛
說。大士金口親
 承。今家建立遠宗佛說。復與大士所說三觀符契也)。
 述曰。過去諸佛由三觀道安住祕藏。現
 在釋迦由三觀道果後示權。是知自行化
 他權實因果之法。無非三觀之道。瓔珞
 宣之於前。智論申之於後。北齊心悟而立
 為法。東陽旁贊而示以詩。皆所以明此
 道也。東陽顯於梁而終於陳。當北齊南
 岳智者以此道相傳之際尚無恙也。昔
 承佛口之親宣。今值諸師之授受。於是作
 而言曰。大哉。三觀之道。行於震旦其在
 斯時乎。乃述為二詩。從旁而讚之宜也。
 世人不考為同時。遂指東陽為前人。而
 謂其能預談三觀。故晁景迂為明智碑。
 亦謂前乎智者。以導其教者。曰梁傅大
 士。斯言未的也。今當易之云。與文禪師
 同時。旁贊其道者。曰傅大士。以大士無
 授受之跡。今但附見於傳首云。
禪師僧稠。鉅鹿孫氏。從景明寺道房禪師
受行止觀攝心旬日即得入定。復修涅槃
聖行四念處法。安居五夏。日唯一食。嘗九日
修死想觀。以所詣白跋陀三藏。藏曰。蔥嶺
以東習禪定者汝為最矣。復詣王屋山修
習前法。遇兩虎鬥。師以錫杖中解。虎即散
去。黃門侍郎李獎。求學禪要為說止觀兩
卷。北齊文宣。詔師出山說法。師為說三界
本空萬法如幻。榮華世相不可常保。帝為之
毛豎汗流。於鄴城結雲門寺以禮奉之。宴
坐一室未嘗送迎。弟子或以為諫。師曰。賓
頭盧迎王七步致令失國。吾雖德不逮
古。而儀相是同。不敢自欺。冀致福於帝耳。
帝惑左右之言。謂師不敬。欲躬往加害。師
已冥知。旦乘牛車往谷口二十里。拱立道
旁。帝怪問之。師曰。身血不淨恐污伽藍。
帝愧悔。謂侍臣楊遵彥曰。若此真人何可
毀謗。欲負師還寺。師磬折不受。帝曰。弟子
負師遍天下未足謝愆。遂同輦還宮。問
弟子前身何人。師曰。曾作羅剎王今猶好
殺。祝盆水使視之即見羅剎形。又欲見
佛法靈異。師投袈裟於地。帝遣人舉之。增
至數十人不能動。師令沙彌取之。如舉
一羽。帝益敬信。請受菩薩戒。留禁中四旬
而出。乾明元年四月示寂。敕建塔以藏舍
利。
 述曰。案稠禪師行道。於北齊天保中。與
 思禪師為同時。逆而推之。則知受止觀
 於房禪師。當天保之初。復更推之。則天
 保已前。當東魏孝靜之世。時文禪師。始
 以己悟一心三智之道以授思禪師。則知
 房師所受止觀。亦應稟自文師。蓋文師
 悟由中論。獨步河淮時無競化。非小乘
 禪師之所能知。然則房師。上受文師。下
 傳稠師。上下推之為可信矣。
法師智琰。母夢升通玄塔相輪坐而誕。十二
誦通法華。時稱神童。祝髮之後即參講席
(師以正觀年終。則知參講之時。即章安諸師
也)。嘗隱虎丘山講懺餘日。
誦法華至三千部。霄鑪未爇自起煙芬。夕
罐纔空潛加溢水。蓋天童給侍之驗焉。行三
淨業修十六觀。率五百人月建齋講。十年
不替。講法華淨名皆三十遍。觀音玄三十
遍。貞觀八年冬示疾。見梵僧手執寶瓶曰。
吾無邊光也。卻後淨土稱功德寶王。即我是
也。師謂門人曰。無邊光大勢至也。功德寶
王其成佛之號也。由因言果。以此勉余。余
其西歸乎。即入定不反。
金華方巖和尚。荊溪未入僧時。曾從之受
止觀(應是左溪門人)。
法師楚金。廣平程氏。七歲出家。禮藏探經
法華在手。九歲依西京龍興寺具戒。習智
者教。嘗誦經至寶塔品。身心泊然寶塔忽現。
釋迦分身滿虛空界。禪坐六年。誓建斯塔。
誠懷一啟檀信自來。於築基夜誦經行道。
眾聞天樂異香。玄宗夢空中楚金二字。詰朝
訪問。咸以師對。乃親製多寶塔額賜縑緡
為助。功畢之日五色瑞雲凝於塔上。謂同
學曰。鑿井見泥去水不遠。鑽木已熱得
火可諳。凡我七人聿成一志。晝夜誦經香
煙不斷。乃於春秋二時。集七七僧行法華
三昧。奉旨許為常式。前後感獲舍利七百
粒。血書法華菩薩戒經。以祝九重。寫法華
千部。金字三十六部。用鎮寶塔。復寫千部
散施信人。化緣既畢右脅而逝。薪盡火滅雪
顏如生。天子遣塔於城西。貞元十三年。左
街功德使竇文場奏先師楚金。於天寶初為
國建塔。置法華道場。今僧眾禮念。六十餘
年經聲不絕。乞加旌表。詔諡大圓法師。
法師飛錫與楚金。精嚴三觀。天寶初。遊京
師止終南紫閣草堂。俄有詔住千福法華
道場。不空翻譯新經。頻當筆受潤文之任。
永泰初。詔於大明宮同良賁等參譯仁王
護國及密嚴經。與三藏不空學士柳伉重加
詳定。充證義正員。嘗撰念佛三昧寶王論三
卷明淨土三世通修之義。
禪師法善。習天台教學。唐天寶間遊京師。
常誦法華。所居之處瓶水自滿。臨終見金蓮
從空下迎。天樂競鳴隱隱向西去。
法師志遠。汝南宋氏。初依荷澤聞天台一
宗。該通妙理力學積歲。居五臺華嚴。食非
別請。臥不解衣。四種三昧用為常課。會昌
四年。忽絕食數朝誡門人曰。天台之道。妙
在法華文句本跡二門開近顯遠。玄文五義
判釋止觀境觀雙修行解圓明遮照平等。將
踐聖階降茲罕及。禮懺方等必假精誠。
永懷於茲宜副吾意。時學者如林。唯元堪
達其旨。武宗沙汰佛法堪稟遺言。以諸文
藏之屋壁。宣宗即位重輝佛日。堪再葺舊
居。取其藏本置之影堂。傳唱當時絕而復
續。
法師道暹。天台人。大歷中入京傳教。盛有
著述。能於虛空遊行往來。時謂有神足之
證。
法師清觀。臨海屈氏。久居國清。妙洞三觀
禪定神異。清介自守不畜衣缽。嘗曰。恨未
能舍己頭目。溪南有請供者。夜雨水漲人
不能渡。師頃刻即赴身衣無濕。人知其有
神足通焉。
法師文舉。東陽張氏。入國清習天台之道。
悉通要妙。其形如山其貌如玉。動若浮
雲靜若止水。目不旁視口無戲言。四威儀
中無非律範。丹丘二眾仰以為法。先是國
清為煬帝建光明道場。歲以為期。人繁食
少。師竭力營建。成莊田十二頃。眾賴以濟。
法師敬雲。建業人。夙學天台之道。光化二年。
於永嘉寺講經。依俱舍論述小乘入道五
位。作柝玄記二卷。法師妙行。初學天台教。
既入居泰山。結草為衣拾果為食。行法華
三昧感普賢現身證明。後專持彌陀經。於
一夕見流離地佛與二菩薩涌立空中。僖
宗聞其名。詔賜號常精進菩薩。後一日再
見寶地。謂左右曰。吾無觀想而寶地復見。
安養之期至矣。即日右脅安臥而化。
法師子麟。四明人。五代唐清泰二年。往高麗
百濟日本諸國援智者教。高麗遣使李仁日
送師西還。吳越王鏐。於郡城建院以安其
眾(今東壽昌)。
法師玄燭。戒德定品慧業法門。講唱宗乘當
世特立。大順初。傳法帝京。學徒數百左右悅
隨。時謂其可繼荊溪。尊稱為十祖云。
法師皓端。嘉禾張氏。聞玄燭時稱十祖。遂
往參學。即悟一心三觀之旨。誓心山居二十
餘年。身無長衣口無異味。坐唯一榻門不
設關。本朝建隆初。無疾坐亡。火浴舍利不
知其算。得法者八十人。
法師善勤。天台人。無相以主席請於郡。時
以師高行為之舉。及遷淨名。舉樝菴繼
其席。樝菴遷赤城。眾舉利贇繼。贇赴寶藏。
部使者。復以無相卑。師以眾不足容。乃別
遷勝地增建棟宇。時謂安清淨眾講妙教
觀。宜天人之交助也。
法師元穎。吳興人。政和二年。於郡城開元
建智者院。日居慈澍閣。秉筆著書。自正像
統紀終教藏目錄凡百卷。名天台宗元錄。序
次古今諸師行事。為山家之盛典云。又述
法華靈瑞集為十科。始於普賢證明終至
香光表相。郡補為都師。有招權者。誣以事
民。其衣聞者流涕。而師不為慍。幅巾布褐。
遨遊人間。隨時升沈。晚在鹽橋菴廬誦經
課佛。一夕面西危坐。欣然神化。焚龕之日舍
利布地。
法師曇照。四明人。受業方廣。宣和初。述天
台別傳注。最為詳委。學者韙之。
法師志因。賜號普照。少學天台之道修淨
土行。五十年法服未嘗去體。嘗因寇擾入
山避亂。唯攜觸服。方欲登圊。寇已逼近。
師易衣石上從容洗漱。寇不敢犯。識者歎
仰。謂之遊行無畏。其斯人乎。
法師志昭。居左溪述釋迦譜。稱躬稟叔父
鎧菴微旨。及編次歷代宗承圖。後學於是有
考。
王闐。四明慈溪人。自號無功叟。家世名儒。
再舉進士不得志。布衣蔬食遍詢講席。晚
年唯專念佛。以所得旨意述淨土自信錄。
其序略云。眾生本心具四淨土。如同居者
在具縛凡夫即可依之。其餘三土。至斷惑
聖人始獲證入焉。且往生一門有二淨業。
曰正觀。默照本心也。曰助行。備修萬善
也。正觀與助行並進。則了達四淨土矣。止
有願等事善者。近生凡聖同居。而遠作上
三土之因也。以此論之。則淨土者。正是究
理菩薩所登境界。而兼容悠悠眾生回向漸
修耳。又云圓機體道是最上淨業。苟加願以
導之。即預優品。愚朴之輩。但稱佛發願者
亦莫不生。觀淨土一門。則知聖人無棄物
也。彼但守癡空之人。以無礙無修。起自障
心。絕他學路。乃高其言曰。淨土末事何足
道哉。發是言者可哀也矣。紹興十六年四
月丁卯之夕。忽聞異香滿室。謂弟沙門思
齊曰。此吾所修淨業有感也。乃沐浴更衣。
面西趺坐而化。焚其軀得舍利如菽者百
八粒(此卷四十三人。本紀惟錄二十二人。餘
二十一人。皆見別傳。故以小字釋之)。
佛祖統紀卷第二十二(終)
1 T49n2035_p0244a06
2 T49n2035_p0244a07
3 T49n2035_p0244a08
4 T49n2035_p0244a09
5 T49n2035_p0244a10
6 T49n2035_p0244a11
7 T49n2035_p0244a12
8 T49n2035_p0244a13
9 T49n2035_p0244a14
10 T49n2035_p0244a15
11 T49n2035_p0244a16
12 T49n2035_p0244a17
13 T49n2035_p0244a18
14 T49n2035_p0244a19
15 T49n2035_p0244a20
16 T49n2035_p0244a21
17 T49n2035_p0244a22
18 T49n2035_p0244a23
19 T49n2035_p0244a24
20 T49n2035_p0244a25
21 T49n2035_p0244a26
22 T49n2035_p0244a27
23 T49n2035_p0244a28
24 T49n2035_p0244a29
25 T49n2035_p0244b01
26 T49n2035_p0244b02
27 T49n2035_p0244b03
28 T49n2035_p0244b04
29 T49n2035_p0244b05
30 T49n2035_p0244b06
31 T49n2035_p0244b07
32 T49n2035_p0244b08
33 T49n2035_p0244b09
34 T49n2035_p0244b10
35 T49n2035_p0244b11
36 T49n2035_p0244b12
37 T49n2035_p0244b13
38 T49n2035_p0244b14
39 T49n2035_p0244b15
40 T49n2035_p0244b16
41 T49n2035_p0244b17
42 T49n2035_p0244b18
43 T49n2035_p0244b19
44 T49n2035_p0244b20
45 T49n2035_p0244b21
46 T49n2035_p0244b22
47 T49n2035_p0244b23
48 T49n2035_p0244b24
49 T49n2035_p0244b25
50 T49n2035_p0244b26
51 T49n2035_p0244b27
52 T49n2035_p0244b28
53 T49n2035_p0244b29
54 T49n2035_p0244c01
55 T49n2035_p0244c02
56 T49n2035_p0244c03
57 T49n2035_p0244c04
58 T49n2035_p0244c05
59 T49n2035_p0244c06
60 T49n2035_p0244c07
61 T49n2035_p0244c08
62 T49n2035_p0244c09
63 T49n2035_p0244c10
64 T49n2035_p0244c11
65 T49n2035_p0244c12
66 T49n2035_p0244c13
67 T49n2035_p0244c14
68 T49n2035_p0244c15
69 T49n2035_p0244c16
70 T49n2035_p0244c17
71 T49n2035_p0244c18
72 T49n2035_p0244c19
73 T49n2035_p0244c20
74 T49n2035_p0244c21
75 T49n2035_p0244c22
76 T49n2035_p0244c22
77 T49n2035_p0244c23
78 T49n2035_p0244c23
79 T49n2035_p0244c24
80 T49n2035_p0244c24
81 T49n2035_p0244c25
82 T49n2035_p0244c25
83 T49n2035_p0244c26
84 T49n2035_p0244c26
85 T49n2035_p0244c27
86 T49n2035_p0245a01
87 T49n2035_p0245a01
88 T49n2035_p0245a02
89 T49n2035_p0245a03
90 T49n2035_p0245a04
91 T49n2035_p0245a04
92 T49n2035_p0245a04
93 T49n2035_p0245a05
94 T49n2035_p0245a05
95 T49n2035_p0245a05
96 T49n2035_p0245a06
97 T49n2035_p0245a07
98 T49n2035_p0245a08
99 T49n2035_p0245a09
100 T49n2035_p0245a10
101 T49n2035_p0245a11
102 T49n2035_p0245a12
103 T49n2035_p0245a13
104 T49n2035_p0245a14
105 T49n2035_p0245a15
106 T49n2035_p0245a16
107 T49n2035_p0245a17
108 T49n2035_p0245a18
109 T49n2035_p0245a19
110 T49n2035_p0245a20
111 T49n2035_p0245a21
112 T49n2035_p0245a22
113 T49n2035_p0245a23
114 T49n2035_p0245a24
115 T49n2035_p0245a25
116 T49n2035_p0245a26
117 T49n2035_p0245a27
118 T49n2035_p0245a28
119 T49n2035_p0245a29
120 T49n2035_p0245b01
121 T49n2035_p0245b02
122 T49n2035_p0245b03
123 T49n2035_p0245b04
124 T49n2035_p0245b05
125 T49n2035_p0245b06
126 T49n2035_p0245b07
127 T49n2035_p0245b08
128 T49n2035_p0245b09
129 T49n2035_p0245b10
130 T49n2035_p0245b11
131 T49n2035_p0245b12
132 T49n2035_p0245b13
133 T49n2035_p0245b14
134 T49n2035_p0245b15
135 T49n2035_p0245b16
136 T49n2035_p0245b17
137 T49n2035_p0245b18
138 T49n2035_p0245b19
139 T49n2035_p0245b20
140 T49n2035_p0245b21
141 T49n2035_p0245b22
142 T49n2035_p0245b23
143 T49n2035_p0245b24
144 T49n2035_p0245b25
145 T49n2035_p0245b26
146 T49n2035_p0245b27
147 T49n2035_p0245b28
148 T49n2035_p0245b29
149 T49n2035_p0245c01
150 T49n2035_p0245c02
151 T49n2035_p0245c02
152 T49n2035_p0245c03
153 T49n2035_p0245c04
154 T49n2035_p0245c05
155 T49n2035_p0245c06
156 T49n2035_p0245c07
157 T49n2035_p0245c08
158 T49n2035_p0245c09
159 T49n2035_p0245c10
160 T49n2035_p0245c11
161 T49n2035_p0245c12
162 T49n2035_p0245c13
163 T49n2035_p0245c14
164 T49n2035_p0245c15
165 T49n2035_p0245c16
166 T49n2035_p0245c17
167 T49n2035_p0245c18
168 T49n2035_p0245c19
169 T49n2035_p0245c20
170 T49n2035_p0245c21
171 T49n2035_p0245c22
172 T49n2035_p0245c23
173 T49n2035_p0245c24
174 T49n2035_p0245c25
175 T49n2035_p0245c26
176 T49n2035_p0245c27
177 T49n2035_p0245c28
178 T49n2035_p0245c29
179 T49n2035_p0246a01
180 T49n2035_p0246a02
181 T49n2035_p0246a03
182 T49n2035_p0246a04
183 T49n2035_p0246a05
184 T49n2035_p0246a06
185 T49n2035_p0246a07
186 T49n2035_p0246a08
187 T49n2035_p0246a09
188 T49n2035_p0246a10
189 T49n2035_p0246a11
190 T49n2035_p0246a12
191 T49n2035_p0246a13
192 T49n2035_p0246a14
193 T49n2035_p0246a15
194 T49n2035_p0246a16
195 T49n2035_p0246a17
196 T49n2035_p0246a18
197 T49n2035_p0246a19
198 T49n2035_p0246a20
199 T49n2035_p0246a21
200 T49n2035_p0246a22
201 T49n2035_p0246a23
202 T49n2035_p0246a24
203 T49n2035_p0246a25
204 T49n2035_p0246a26
205 T49n2035_p0246a27
206 T49n2035_p0246a28
207 T49n2035_p0246a29
208 T49n2035_p0246b01
209 T49n2035_p0246b02
210 T49n2035_p0246b03
211 T49n2035_p0246b04
212 T49n2035_p0246b05
213 T49n2035_p0246b06
214 T49n2035_p0246b07
215 T49n2035_p0246b08
216 T49n2035_p0246b09
217 T49n2035_p0246b10
218 T49n2035_p0246b11
219 T49n2035_p0246b12
220 T49n2035_p0246b13
221 T49n2035_p0246b14
222 T49n2035_p0246b15
223 T49n2035_p0246b16
224 T49n2035_p0246b17
225 T49n2035_p0246b18
226 T49n2035_p0246b19
227 T49n2035_p0246b20
228 T49n2035_p0246b21
229 T49n2035_p0246b22
230 T49n2035_p0246b23
231 T49n2035_p0246b24
232 T49n2035_p0246b25
233 T49n2035_p0246b26
234 T49n2035_p0246b27
235 T49n2035_p0246b28
236 T49n2035_p0246b29
237 T49n2035_p0246c01
238 T49n2035_p0246c02
239 T49n2035_p0246c03
240 T49n2035_p0246c04
241 T49n2035_p0246c05
242 T49n2035_p0246c06
243 T49n2035_p0246c07
244 T49n2035_p0246c08
245 T49n2035_p0246c09
246 T49n2035_p0246c10
247 T49n2035_p0246c11
248 T49n2035_p0246c12
249 T49n2035_p0246c13
250 T49n2035_p0246c14
251 T49n2035_p0246c15
252 T49n2035_p0246c16
253 T49n2035_p0246c17
254 T49n2035_p0246c18
255 T49n2035_p0246c19
256 T49n2035_p0246c20
257 T49n2035_p0246c21
258 T49n2035_p0246c22
259 T49n2035_p0246c23
260 T49n2035_p0246c24
261 T49n2035_p0246c25
262 T49n2035_p0246c26
263 T49n2035_p0246c27
264 T49n2035_p0246c28
265 T49n2035_p0246c29
266 T49n2035_p0247a01
267 T49n2035_p0247a02
268 T49n2035_p0247a03
269 T49n2035_p0247a04
270 T49n2035_p0247a05
271 T49n2035_p0247a06
272 T49n2035_p0247a07
273 T49n2035_p0247a08
274 T49n2035_p0247a09
275 T49n2035_p0247a10
276 T49n2035_p0247a11
277 T49n2035_p0247a12
278 T49n2035_p0247a13
279 T49n2035_p0247a14
280 T49n2035_p0247a15
281 T49n2035_p0247a16
282 T49n2035_p0247a17
283 T49n2035_p0247a18
284 T49n2035_p0247a19
285 T49n2035_p0247a20
286 T49n2035_p0247a20
287 T49n2035_p0247a21

 

 

 

 

 

          網頁版大藏經之資料來源: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以下是資料來源的相關訊息: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四十九冊 No. 2035《佛祖統紀》CBETA 電子佛典 V1.44 普及版

# Taisho Tripitaka Vol. 49, No. 2035 佛祖統紀, CBETA Chinese Electronic Tripitaka V1.44, Normalized Version

=========================================================================

佛祖統紀卷第二十二

本經佛學辭彙一覽(共 206 條)

一切法

一心

一心三智

一心三觀

一即一切

一念

一相

一食

七佛

九界

二門

二眾

二觀

人見

入定

入空

十六觀

十界

三土

三世

三佛

三昧

三界

三智

三慧

三藏

三觀

凡夫

大士

大勢至

小乘

不生

化緣

天人

天台

天台宗

心要

方便

方等

方廣

止觀

世相

出家

功德

台宗

台教

四念處

四威儀

四眾

四種三昧

平等

本心

生死

示寂

同居

因果

回向

如法

如理

安居

成佛

有為

次第三觀

自性

行法

行解

衣缽

佛日

佛法

佛界

佛祖

佛智

佛經

佛說

伽藍

別請

判釋

即空

妙理

弟子

戒經

沙門

沙彌

見流

身心

事觀

具戒

和尚

宗乘

定光

居士

往生

念佛

念佛三昧

念處

放光

法服

法門

法界

法師

法智

法華

法雲

空相

空假中

空觀

舍利

表相

表相

金口

金華

金蓮

長衣

威儀

度生

苦行

俱舍

修行

宴坐

師子

涅槃

真人

真如

神足

神足通

般若

假名

假觀

兜率

兜率天

唯識

常見

從空入假觀

從假入空觀

清淨

淨土

淨名

淨業

理觀

眾生

第一義

第一義觀

終教

莊嚴

袈裟

惑染

惡因

普賢

智者

無上菩提

無生

無畏

無相

無礙

發心

發願

等覺

善法

善惡

菩提

菩薩

菩薩戒

華嚴

虛空

虛空界

勢至

圓光

業有

當來

萬法

經行

聖人

聖行

補處

解脫

道果

道場

過去

精進

維摩

說法

遠師

諸佛

錫杖

頭陀

龍華

龍華會

彌陀

檀信

禪定

禪師

叢林

斷惑

禮懺

羅剎

證入

願度

寶王

寶地

釋迦

攝心

瓔珞

權實

觀法

觀音

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