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說十善業道經
|
唐于闐三藏法師實叉難陀譯
|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
|
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告龍
|
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
|
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
|
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
|
身業語業意業所致。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
|
虛妄,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隨
|
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故一切法
|
皆不思議。自性如幻,智者知已,應修善業,以
|
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
|
|
龍王!汝觀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諸相莊嚴,
|
光明顯曜,蔽諸大眾,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
|
復現,其有瞻仰如來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觀此
|
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習善業福德而
|
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
|
所生。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麤鄙,或大或小,
|
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
|
業,各自受報。汝今當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
|
達因果,修習善業。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勿復
|
墮在斷常見中,於諸福田,歡喜敬養,是故汝等,
|
亦得人天尊敬供養。
|
|
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
|
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
|
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
|
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
|
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
|
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
|
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
|
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
貪欲、瞋恚、邪見。
|
|
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
|
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
|
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
|
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
|
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
|
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
|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
|
自在壽命。
|
|
復次,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何
|
等為十?一者、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
|
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
|
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
|
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
|
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
|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證清淨
|
大菩提智。
|
|
復次,龍王!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讚法。何
|
等為四?一、諸根調順。二、永離諠掉。三、世
|
所稱歎。四、妻莫能侵。是為四。若能迴向阿耨
|
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
|
相。
|
|
復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何
|
等為八?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二、為諸世
|
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
|
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
|
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
|
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是為八。若能
|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
|
來真實語。
|
|
復次,龍王!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可壞法。何
|
等為五?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二、得不壞
|
眷屬,無能破故。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四、
|
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五、得不壞善知識,
|
不誑惑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
提者,後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沮壞。
|
|
復次,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
|
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
|
必契理。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
|
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是為八。
|
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
|
足如來梵音聲相。
|
|
復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何
|
等為三?一、定為智人所愛。二、定能以智,如
|
實答問。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
|
是為三。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
|
佛時,即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
|
|
復次,龍王!若離貪欲,即得成就五種自在。何
|
等為五?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二、財物
|
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三、福德自在,隨心
|
所欲,物皆備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
|
奉獻故。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
|
於昔時不慳嫉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
|
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
|
|
復次,龍王!若離瞋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何
|
等為八?一、無損惱心。二、無瞋恚心。三、無
|
諍訟心。四、柔和質直心。五、得聖者慈心。六、
|
常作利益,安眾生心。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
|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八。若能迴向阿
|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無礙心,觀
|
者無厭。
|
|
復次,龍王!若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
|
等為十?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二、深信
|
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三、惟歸依佛,非
|
餘天等。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五、
|
常生人天,不更惡道。六、無量福慧,轉轉增勝。
|
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八、不起身見,捨諸
|
惡業。九、住無礙見。十、不墮諸難。是為十。
|
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速
|
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
|
爾時,世尊復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
|
於修道時,——
|
|
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
|
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損害。
|
|
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最
|
勝無比,悉能備集諸佛法藏。
|
|
離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其
|
家直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
|
|
離虛誑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離
|
眾毀謗,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
|
|
離離間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眷
|
屬和睦,同一志樂,恒無乖諍。
|
|
離麤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
|
切眾會,歡喜歸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
|
|
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言
|
不虛設,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斷諸疑惑。
|
|
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
|
切所有,悉以慧捨,信解堅固,具大威力。
|
|
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速
|
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
|
|
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恒
|
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忘
|
失大菩提心。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
|
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如是。
|
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
|
以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
|
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
|
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
定莊嚴故,能生念慧慚愧輕安。
|
慧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
|
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
|
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捨。
|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
|
捨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
|
四攝莊嚴故,常勤攝化一切眾生。
|
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
|
|
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
神足莊嚴故,恒令身心輕安快樂。
|
|
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匪懈,常無迷忘,
|
寂然調順,斷諸煩惱。
|
力莊嚴故,眾怨盡滅,無能壞者。
|
|
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正道莊嚴故,
|
得正智慧常現在前。
|
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
|
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
|
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為無為樂。
|
|
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
|
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
|
學。
|
|
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
|
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
|
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
|
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
|
大地,而得成就。
|
|
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眾、一切世間天
|
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佛說十善業道經【終】
|
|
(出自《乾隆大藏經》第六十七冊、七九五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