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小】 | ||
凡夫與小乘。 | ||
【凡夫】 | ||
迷惑事理和流轉生死的平常人。 | ||
【小乘】 | ||
聲聞緣覺的法門,以修身自利為宗旨, | ||
其最高果位為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 | ||
聲聞乘修四諦法,自凡夫至阿羅漢,論時間,速者三生,遲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見聲聞乘條。 | ||
【聲聞乘】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是聞佛音聲和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人,總稱為聲聞乘。聲聞乘修四諦法,自凡夫至阿羅漢,論時間,速者三生,遲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即七方便),得果有四(即四果)。茲列表說明如下: | ||
┌五停心觀┐ | ||
│別相念處├─三 賢┐ | ||
│總相念處┘ ├七方便┐ | ||
│暖 ┐ │ │ | ||
聲 │頂 ├─四善根┘ │ 修 | ||
─┤忍 │ ├─三生乃至六十劫─四 | ||
聞 │世第一法┘ │ 聖 | ||
│預流果 ┐ │ 諦 | ||
│一來果 ├四果──────┘ | ||
│不還果 │ | ||
└阿羅漢果┘ | ||
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自凡夫至辟支佛,論時間,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證,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故無明顯的位階可言。 | ||
【十二因緣】 | ||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 | ||
十二因緣是: | ||
無明(貪瞋痴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 | ||
行(造作諸業)、 | ||
識(業識投胎)、 | ||
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 ||
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 ||
觸(出胎與外境接觸)、 | ||
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 | ||
愛(對境生愛欲)、 | ||
取(追求造作)、 | ||
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 | ||
生(再受未來五蘊身)、 | ||
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 | ||
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茲列表說明如下: | ||
┌1 無明(貪瞋痴等煩惱)────(惑) | ||
┌過去─┤ | ||
│二因 └2 行 (造作諸業)──────(業) | ||
│ ┌3 識 (業識投胎)──────(苦) | ||
│現在 │4 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苦) | ||
十二│五果─┤5 六入(長成眼等六根人形)──(苦) | ||
因緣│ │6 觸 (出胎與外境接觸)───(苦) | ||
與 ┤ └7 受 (與外境接觸生苦樂感受)(苦) | ||
三世│現在 ┌8 愛 (對境生愛欲)─────(惑) | ||
因果│三因─┤9 取 (追求造作)──────(惑) | ||
│ └10有 (成業因能招未來果報)─(業) | ||
└未來─┌11生 (再受未來五蘊身)───(苦) | ||
二果 └12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