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那】 | ||
簡稱涅槃。見涅槃條。 | ||
【涅槃】 | ||
(術語)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舊譯諸師,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新譯曰波利暱縛喃Parinirva%n!a。譯為圓寂。 | ||
滅者,滅生死因果之義也。 | ||
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滅即度也。 | ||
寂滅者,寂有無為空寂安穩之義,滅者生死之大患滅也。 | ||
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無為者,無惑業因緣之造作也。 | ||
安樂者,安穩快樂也。 | ||
解脫者,離眾果也。此中單譯滅為正翻。他皆為義翻。 | ||
肇師之涅槃無明論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無為,亦名度。無為者,取於虛無寂寞妙滅絕於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 | ||
涅槃玄義上曰:「既可得翻,且舉十家:一竺道生,時人呼為涅槃聖,翻為滅。二莊嚴大斌,翻為寂滅。三白馬愛,翻為秘藏。四長干影,翻為安樂。五定林柔,翻為無累解脫。六大宗昌,翻為解脫。七梁武,翻為不生。八肇論,云無為亦云滅度。九會稽基,偏用無為一義 。十開善光宅,同用滅度。」 | ||
大乘義章十八曰:「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 | ||
涅槃經四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 | ||
圓覺經曰:「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 | ||
賢首心經略疏曰:「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 | ||
俱舍論二十四曰:「通達言唯自見道,是證圓寂初加行故。」 | ||
唯識述記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暱縛喃。波利者,圓也。暱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云涅槃,音訛略也。今或順古亦云涅槃。」 | ||
華嚴大疏五十二曰:「譯名涅槃,正名為滅。取其義類,乃有多方。總以義翻稱為圓寂。以義充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 | ||
FROM:【佛學大辭典】 | ||
【涅槃】 | ||
華譯滅度、寂滅、圓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 ||
FROM:【佛學常見辭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