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道】
   滅諦與道諦。見四諦條。
 
  【四諦】
 
   (名數)又云四聖諦,四真諦。聖者所見之真理也。梵語Catva%ri-A^ryasatya%ni,巴利語Catta%ri-Ariyasacca%ni。
 
  一苦諦Duh!kha-a%ryasatya,三界六趣之苦報也。是為迷之果。
 
  二集諦Samudya-a%ryasatya,貪瞋等煩惱,及善惡之諸業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報,故名集諦。
 
  三滅諦Nirodha-a%ryasatya,涅槃也。涅槃滅惑業而離生死之苦,真空寂滅,故名滅。是為悟之果。
 
  四道諦Ma%rga-a%ryasatya,八正道也,此能通於涅槃故名道。是為悟之因。
 
  其中前二者流轉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間因果。後二者還滅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間因果。此四者皆云諦者,言其真理實為至極也。而二者皆先果後因者,果易見,因難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厭,然後使斷其因,又舉涅槃之妙果使樂之,然後使修其道,是乃誘引最劣小機之善巧也 。佛起菩提樹下至鹿野苑,為五比丘始說此法。是為佛轉法輪之初。依之而修道證滅者,稱為聲聞人。
 
  法華經譬喻品曰:「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
 
  四十二章經曰:「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
 
  涅槃經十二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
 
  涅槃經十五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
 
  止持會集音義曰:
  「苦諦者,苦以痛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
 
  大論云: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貪瞋癡。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生。總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諦審生死實是苦者,故名苦諦也。
  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八苦可知。
 
  集諦者,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為集。審一切煩惱惑業於未來,實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諦也。
 
  盡諦者,亦名滅諦。滅即寂滅,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以諸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因滅故果滅,捨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槃。諦審涅槃實為寂滅,故名滅諦也。
 
  道諦者,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為道諦。審此二道相扶,實能通至涅槃不虛,故名道諦也。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是名助道。」
 
  FROM:【佛學大辭典】
 
 
 
  【四聖諦】
 
   又名四真諦,或四諦法,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諦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痴無明,和貪欲瞋恚等煩惱的掀動 ,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種,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此四聖諦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 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苦 諦(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諦(迷的因,即苦因)┘───世間的因果
    聖─┤
    諦 │滅 諦(悟的果,即樂果)┐
      └道 諦(悟的因,即樂因)┘───出世間的因果
 
 
  FROM:【佛學常見辭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