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門】 | ||
1.教觀二門之一。見二門條。 | ||
2.六妙門之一。見六妙門條。 | ||
【六妙門】 | ||
一、數息門,即善調身息,數息一至十,以攝亂心。 | ||
二、隨門,即不加勉強,隨呼吸之長短,入時知入,出時知出,長短冷暖,皆悉知之。 | ||
三、止門,即息心靜慮,心安明淨,毫無波動。 | ||
四、觀門,即要觀心分明,知五陰之虛妄,破四顛倒及我等之十六知見。 | ||
五、還門,即轉心返照能觀的心,知能觀的心是虛妄無實。 | ||
六、淨門,即心無所依,妄念不起,不住不著,洞然清淨。 | ||
此六者因其次第相通,能到達真妙之涅槃,故名六妙門。 | ||
【二門】 | ||
1.流轉門和還滅門。 | ||
一切眾生,造業受生死,叫做流轉; | ||
行者修道證涅槃,叫做還滅。 | ||
2.聖道門和淨土門。 | ||
行人在此娑婆世界,理解佛法,先斷惑而後證果,名聖道門; | ||
若依彌陀願力,往生極樂世界,得不退轉,直至成佛,名淨土門。 | ||
3.福德門和智慧門。 | ||
在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是福德門; | ||
般若一度,也就是明白諸法實相是智慧門。 | ||
4.悲門和智門。 | ||
悲門是諸佛菩薩利他的德行; | ||
智門是諸佛菩薩自利的德行。 | ||
5.行布門和圓融門。 | ||
行布門又名次第行布門,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滿後方至佛地,次序歷然; | ||
圓融門又名圓融相攝門,謂一位中,即攝一切前後諸位,所以一位滿,皆至佛地。 | ||
【二門】 | ||
(名數)唐道綽所判。 | ||
一、聖道門,此土由凡至聖修道之教門也。除淨土三經,其餘之諸經是。 | ||
二、淨土門,往生彌陀淨土而證聖果之教門也。三部經之所說是。 | ||
安樂集上曰:「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 | ||
選擇集本曰:「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而捨聖道正歸淨土。」 | ||
教行信證六本曰:「凡就一代教於此界中入聖得果名聖道門,云難行道;於安養淨剎入聖證果名淨土門,云易行道。」 | ||
【又】 | ||
一、遮詮門,謂遮遣其所非也,又謂揀卻其餘也。如涅槃說不生不滅真空寂滅是空門之言詮,遮情門也。 | ||
二、表詮門,謂顯其所是也。又謂直示自體也。 | ||
如涅槃說常樂我淨三德秘藏,是有門之言詮,表德門也。 | ||
此遮詮表詮之名,出於法相宗, | ||
遮情表德之目,出於華嚴宗。 | ||
宗鏡錄三十四,辨空宗性宗之相違,其十異中之第六:「遮詮表詮異者,遮謂遣其所非,表謂顯其所是。又遮者揀卻諸經,表者直示當體。」 | ||
杜順之華嚴三昧曰:「一遮情,二表德。言遮情者,問:緣起是有耶?答不也。即空故。(中略)二表德者,問:緣起是有耶?答是也。幻有不無故。」 | ||
是全與前遮詮二門之意相同。故此二種為顯教諸宗所通用。 | ||
然則遮詮表詮,為言詮之相違,遮情表德為法體之相違,其意則一也。故諸宗通用之。 | ||
真言宗用此中華嚴之遮情表德以為簡別顯密二教之稱目。 | ||
謂一切之顯教,為遮情門,故所歸唯無相之一理,密教為表德門,故自始即行三密之事相。 | ||
二教論曰:「中觀等息諸戲論,寂滅絕離以為宗極,如是之義意皆是遮情之門,不是表德之謂。」秘藏寶鑰上曰:「顯藥拂塵,真言開庫。」但此為顯密相對一往之判。若就自宗言,亦有遮情表德之二門。胎藏界為表德門,以性具之十界為體,即多法界之法門也。金剛界為 遮情門,以無相之一智為體,即一法界之法門也。 | ||
【又】 | ||
一、跡門,法華經中前十四品之所說者。 | ||
二、本門,法華經中後十四品之所說者。見本跡條。 | ||
【又】 | ||
一、抑止門,佛欲眾生不造重罪,使惡逆之眾生不得往生淨土,乃抑止彼之教門。是佛之大智也。 | ||
二、攝取門,極惡之眾生念佛則得往生,乃攝取彼之教門。是佛之大悲也。是善導會大觀二經相違而判釋者(諸家立種種之義而會之)。觀經散善義曰:「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念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答曰:此義仰 就抑止門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障,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見群疑論三,探要六,散善記三。 | ||
【又】華嚴一經,具行布圓融之二門,皆能通入法界。 | ||
一、行布門,行者行列,布者分布也。經中廣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之四十二位法門,由淺至深,行列次第分布,故曰行布門。 | ||
二、圓融門,經中又明法界之理,圓融無礙,於前之四十二位,隨舉一位,而該攝諸位,謂之圓融門,如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也。為視別教圓教之差別。見天台之華嚴大疏一。 | ||
【又】 | ||
一、折伏門,折惡伏非而不假借,是佛大智之德也。 | ||
二、攝受門,不與物逆,善惡皆攝取之,是佛大悲之德也。止觀十曰:「夫經有兩說:一攝二折,如安樂行不稱長短是攝義,大經執持刀杖乃至斬首是折義,雖與奪殊途,俱令利益。」 | ||
【又】 | ||
一、性起門,至如來之果上,則真如法性,順於自性而起淨法。所謂性海無風,金波自涌也。故唯是淨法也。 | ||
二、緣起門,真如法性在眾生之因中,隨染緣而起染法,故緣起之法,通於染淨也。問佛果之功德豈可無緣而起耶?答非云無緣。實由緣而起,但起已,則違緣而順性。故廢緣而但云性起。 | ||
探玄記十六曰:「以果海身體當不可說不稱機感具緣,約緣明起,起已違緣而順自性,是故廢緣但名性起。」 | ||
【又】 | ||
一、流轉門,無始之無明不達本覺之理性,起惑造業感生死之苦果,以流轉三界六道,是曰流轉門。 | ||
二、還滅門,流轉之眾生,厭生死之苦,修戒定慧之三學以還歸於寂滅之涅槃,是曰還滅門。苦集之二諦,為流轉門之因果,滅道之二諦為還滅門之因果,釋摩訶衍論,謂之下轉門上轉門。 | ||
【又】 | ||
一、真如門,如來藏之一心,其體性平等一味,離差別之相,真實如常,故曰真如門,即不變真如也。不和合於無明之緣之真如也。 | ||
二、生滅門,如來藏之一心,隨緣生滅,起差別之相,故曰生滅門。以真如與無明互相熏也。蓋即無明以熏於真如而生流轉之染法,真如以熏於無明而生還滅之淨法,是為隨緣真如,和合於無明之緣之真如也。然則真如門為如來藏心之體,生滅門為如來藏心之相。一切之小 乘教,皆不知如來藏心之有實性,大乘中之權教,僅知其真如門之一邊而不知生滅門之一邊,大乘之實教,則二門皆知。 | ||
起信論曰:「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 | ||
【又】 | ||
一、福德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之五度為福德門,入於福德門,則一切之罪業皆除,所願皆得。 | ||
二、智慧門,了知諸法之實相為智慧門,即般若也。入於智慧門,則不厭生死不樂涅槃也。 | ||
見智度論十五。 | ||
【又】 | ||
一、戒門, | ||
二、乘門。 | ||
佛說涅槃經有二意: | ||
一、單說常住之理而為捃拾法華所漏之機類也。因而謂之常住涅槃,名為捃拾教。 | ||
二、為末代之眾生破戒,執無常,亡失法身之慧命。因說戒乘二門,贖常住之命也。 | ||
蓋涅槃經中,欲贖滅後之眾生為破戒無慚,夭傷法身之慧命,而說戒律,名為戒門。 | ||
欲贖為固執無常之見,亡失法身之常住,而說佛性常住之理,名為乘門。 | ||
因而謂之贖命涅槃,名為扶律說常教,釋籤曰:「賴由此經扶律說常,則乘戒具足。」 | ||
【又】 | ||
一、悲門,諸佛菩薩利他之德也。為大悲之故,永度眾生而不住於涅槃。 | ||
二、智門,諸佛菩薩自利之德也。為大智之故,自斷惑業,而不住於生死。是一雙不離之德也。 | ||
【又】 | ||
一、定門,智照法界而心性常湛然,謂之照而寂,是諸佛菩薩之定門也。 | ||
二、慧門,心性雖湛然不動而常照法界無謬,謂之寂而照,是諸佛菩薩之慧門也。是一雙不離之德也。 | ||
報恩記曰:「觀音勢至為彌陀如來悲智二門。」 | ||
FROM:【佛學大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