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法
可
有
得
果、
可
得
受
記。
佛
告
善
現:
諸
法
亦
|
世
尊!
何
以
故?
是
諸
化
眾
都
無
實
事,
非
無
實
|
或
得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記
不?
善
現
對
曰:
不
也!
|
一
來
果、
或
不
還
果、
或
阿
羅
漢
果、
或
獨
覺
菩
提,
|
於
意
云
何?
如
是
化
眾
頗
有
能
得
或
預
流
果、
或
|
佛
或
經
一
劫
或
一
劫
餘
為
彼
四
眾
宣
說
正
法,
|
謂
苾
芻、
苾
芻
尼、
鄔
波
索
迦、
鄔
波
斯
迦,
假
使
化
|
善
現
當
知!
如
有
如
來、
應、
正
等
覺
化
作
四
眾,
所
|
第
二
分
實
際
品
第
七
十
八
之
二
|
三
藏
法
師
玄
奘
奉
詔
譯
| |
十
四
|
大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經
卷
第
四
百
七
|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2 |
諸
受,
亦
無
地
界
乃
至
識
界,
亦
無
因
緣
乃
至
增
|
亦
無
眼
觸
為
緣
所
生
諸
受
乃
至
意
觸
為
緣
所
生
|
無
眼
識
界
乃
至
意
識
界,
亦
無
眼
觸
乃
至
意
觸,
|
亦
無
眼
界
乃
至
意
界,
亦
無
色
界
乃
至
法
界,
亦
|
識,
亦
無
眼
處
乃
至
意
處,
亦
無
色
處
乃
至
法
處,
|
情,
廣
說
乃
至
無
知
者、
無
見
者,
亦
無
色、
受、
想、
行、
|
知!
顛
倒
即
是
無
顛
倒
法,
無
顛
倒
中
無
我、
無
有
|
倒
故,
若
有
分
別
則
有
顛
倒,
彼
等
流
故。
善
現
當
|
顛
倒
法。
無
顛
倒
者
謂
無
分
別,
無
分
別
者
無
顛
|
實
不
可
得,
哀
愍
彼
墮
顛
倒
法
故,
拔
濟
令
住
無
|
菩
薩
摩
訶
薩
雖
為
有
情
宣
說
空
法,
而
諸
有
情
|
菩
提,
或
得
受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記?
善
現
當
知!
諸
|
流
果、
或
一
來
果、
或
不
還
果、
或
阿
羅
漢
果、
或
獨
覺
|
訶
薩
為
何
等
有
情
說
何
等
法,
可
令
證
得
或
預
|
爾,
皆
本
性
空
都
無
實
事,
於
中
何
等
菩
薩
摩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3 |
訶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安
住
此
中
見
諸
|
等
菩
提。
善
現!
此
無
所
有
即
本
性
空,
諸
菩
薩
摩
|
亦
無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亦
無
諸
佛
無
上
正
|
相
智、
一
切
相
智,
亦
無
預
流
果
乃
至
獨
覺
菩
提,
|
好,
亦
無
無
忘
失
法、
恒
住
捨
性,
亦
無
一
切
智、
道
|
十
八
佛
不
共
法,
亦
無
三
十
二
大
士
相、
八
十
隨
|
地
門,
亦
無
五
眼、
六
神
通,
亦
無
如
來
十
力
乃
至
|
喜
地
乃
至
法
雲
地,
亦
無
一
切
陀
羅
尼
門、
三
摩
|
願
解
脫
門,
亦
無
淨
觀
地
乃
至
如
來
地,
亦
無
極
|
定,
亦
無
八
解
脫
乃
至
十
遍
處,
亦
無
空、
無
相、
無
|
乃
至
八
聖
道
支,
亦
無
四
靜
慮、
四
無
量、
四
無
色
|
不
思
議
界,
亦
無
苦、
集、
滅、
道
聖
諦,
亦
無
四
念
住
|
亦
無
內
空
乃
至
無
性
自
性
空,
亦
無
真
如
乃
至
|
死,
亦
無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
上
緣,
亦
無
從
緣
所
生
諸
法,
亦
無
無
明
乃
至
老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4 |
意
觸
為
緣
所
生
諸
受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地
界
乃
|
意
觸
為
緣
所
生
諸
受
眼
觸
為
緣
所
生
諸
受
乃
至
|
觸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眼
觸
為
緣
所
生
諸
受
乃
至
|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眼
觸
乃
至
意
觸
眼
觸
乃
至
意
|
無
眼
識
界
乃
至
意
識
界
眼
識
界
乃
至
意
識
界
|
色
界
乃
至
法
界
色
界
乃
至
法
界
想,
亦
令
解
脫
|
界
乃
至
意
界
眼
界
乃
至
意
界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
乃
至
法
處
色
處
乃
至
法
處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眼
|
至
意
處
眼
處
乃
至
意
處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色
處
|
想、
行、
識
色、
受、
想、
行、
識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眼
處
乃
|
無
色、
受、
|
想、
無
樂
樂
想、
無
我
我
想、
不
淨
淨
想,
亦
令
解
脫
|
者
知
者
想、
無
見
者
見
者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常
常
|
脫
無
我
我
想、
無
有
情
有
情
想,
廣
說
乃
至
無
知
|
有
情
墮
顛
倒
想,
方
便
善
巧
令
得
解
脫,
謂
令
解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5 |
空、
無
相、
無
願
解
脫
門
空、
無
相、
無
願
解
脫
門
想,
|
十
遍
處
八
解
脫
乃
至
十
遍
處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
無
量、
四
無
色
定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八
解
脫
乃
至
|
令
解
脫
無
四
靜
慮、
四
無
量、
四
無
色
定
四
靜
慮、
四
|
乃
至
八
聖
道
支
四
念
住
乃
至
八
聖
道
支
想,
亦
|
聖
諦
苦、
集、
滅、
道
聖
諦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四
念
住
|
如
乃
至
不
思
議
界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苦、
集、
滅、
道
|
性
空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真
如
乃
至
不
思
議
界
真
|
脫
無
內
空
乃
至
無
性
自
性
空
內
空
乃
至
無
性
自
|
施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想,
亦
令
解
|
解
脫
無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布
|
脫
無
無
明
乃
至
老
死
無
明
乃
至
老
死
想,
亦
令
|
無
從
緣
所
生
諸
法
從
緣
所
生
諸
法
想,
亦
令
解
|
乃
至
增
上
緣
因
緣
乃
至
增
上
緣
想,
亦
令
解
脫
|
至
識
界
地
界
乃
至
識
界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因
緣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6 |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想,
亦
|
行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諸
佛
|
獨
覺
菩
提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
令
解
脫
無
預
流
果
乃
至
獨
覺
菩
提
預
流
果
乃
至
|
智、
一
切
相
智
一
切
智、
道
相
智、
一
切
相
智
想,
亦
|
忘
失
法、
恒
住
捨
性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一
切
智、
道
相
|
隨
好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無
忘
失
法、
恒
住
捨
性
無
|
三
十
二
大
士
相、
八
十
隨
好
三
十
二
大
士
相、
八
十
|
來
十
力
乃
至
十
八
佛
不
共
法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
亦
令
解
脫
無
如
來
十
力
乃
至
十
八
佛
不
共
法
如
|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五
眼、
六
神
通
五
眼、
六
神
通
想,
|
羅
尼
門、
三
摩
地
門
一
切
陀
羅
尼
門、
三
摩
地
門
|
極
喜
地
乃
至
法
雲
地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一
切
陀
|
如
來
地
想,
亦
令
解
脫
無
極
喜
地
乃
至
法
雲
地
|
亦
令
解
脫
無
淨
觀
地
乃
至
如
來
地
淨
觀
地
乃
至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7 |
無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可
得,
|
諸
法
可
得,
亦
無
無
明
乃
至
老
死
可
得,
亦
|
無
因
緣
乃
至
增
上
緣
可
得,
亦
無
從
緣
所
生
|
生
諸
受
可
得,
亦
無
地
界
乃
至
識
界
可
得,
亦
|
亦
無
眼
觸
為
緣
所
生
諸
受
乃
至
意
觸
為
緣
所
|
至
意
識
界
可
得,
亦
無
眼
觸
乃
至
意
觸
可
得,
|
得,
亦
無
色
界
乃
至
法
界
可
得,
亦
無
眼
識
界
乃
|
色
處
乃
至
法
處
可
得,
亦
無
眼
界
乃
至
意
界
可
|
乃
至
識
可
得,
亦
無
眼
處
乃
至
意
處
可
得,
亦
無
|
善
現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乃
至
見
者
可
得,
亦
無
色
|
空,
此
本
性
空
即
是
諸
佛
所
證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分
別,
是
故
亦
應
解
脫。
彼
法
真
勝
義
者
即
本
性
|
法,
非
如
勝
義
無
生
無
滅、
無
相
無
為、
無
戲
論
無
|
住
等
諸
無
漏
法。
所
以
者
何?
四
念
住
等
諸
無
漏
|
令
解
脫
五
取
蘊
等
諸
有
漏
法,
亦
令
解
脫
四
念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8 |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不
為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道
故
求
|
得,
亦
無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可
得。
善
現
當
知!
|
獨
覺
菩
提
可
得,
亦
無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可
|
智、
道
相
智、
一
切
相
智
可
得,
亦
無
預
流
果
乃
至
|
得,
亦
無
無
忘
失
法、
恒
住
捨
性
可
得,
亦
無
一
切
|
共
法
可
得,
亦
無
三
十
二
大
士
相、
八
十
隨
好
可
|
六
神
通
可
得,
亦
無
如
來
十
力
乃
至
十
八
佛
不
|
無
一
切
陀
羅
尼
門、
三
摩
地
門
可
得,
亦
無
五
眼、
|
地
可
得,
亦
無
極
喜
地
乃
至
法
雲
地
可
得,
亦
|
無
願
解
脫
門
可
得,
亦
無
淨
觀
地
乃
至
如
來
|
無
八
解
脫
乃
至
十
遍
處
可
得,
亦
無
空、
無
相、
|
得,
亦
無
四
靜
慮、
四
無
量、
四
無
色
定
可
得,
亦
|
諦
可
得,
亦
無
四
念
住
乃
至
八
聖
道
支
可
|
如
乃
至
不
思
議
界
可
得,
亦
無
苦、
集、
滅、
道
聖
|
亦
無
內
空
乃
至
無
性
自
性
空
可
得,
亦
無
真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9 |
情
要
聞
佛
說
本
性
空
理,
乃
入
聖
道
得
聖
道
果,
|
世
者,
諸
佛
出
世
無
不
皆
說
本
性
空
義,
所
化
有
|
為
佛
眼。
善
現
當
知!
定
無
諸
佛
離
本
性
空
而
出
|
為
諸
有
情
宣
說
正
法,
無
不
皆
以
此
本
性
空
而
|
眼?
謂
本
性
空。
過
去
未
來
現
在
諸
佛
住
十
方
界
|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能
令
佛
眼
常
無
斷
壞。
何
謂
佛
|
求
佛
土,
留
諸
壽
行
趣
證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既
證
|
得
圓
滿
已,
便
能
成
熟
所
化
有
情,
亦
能
嚴
淨
所
|
諸
佛
道。
善
現
當
知!
是
菩
薩
摩
訶
薩
於
一
切
道
|
得
一
切
道,
謂
聲
聞
道、
若
獨
覺
道、
若
菩
薩
道、
若
|
故
行
道
相
智。
是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道
相
智
時,
即
|
蜜
多,
為
欲
度
脫
諸
有
情
類
執
有
情
想
及
法
想
|
空,
未
曾
不
空。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住
本
性
空
波
羅
|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是
本
性
空
前、
後、
中
際
常
本
性
|
趣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但
為
諸
法
本
性
空
故
求
趣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10 |
諸
受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地
界
乃
至
識
界
異
本
|
不
執
眼
觸
為
緣
所
生
諸
受
乃
至
意
觸
為
緣
所
生
|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眼
觸
乃
至
意
觸
異
本
性
空,
亦
|
界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眼
識
界
乃
至
意
識
界
異
|
界
乃
至
意
界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色
界
乃
至
法
|
亦
不
執
色
處
乃
至
法
處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眼
|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眼
處
乃
至
意
處
異
本
性
空,
|
空,
而
於
本
性
空
常
無
失
壞,
謂
不
執
色
乃
至
識
|
菩
薩
摩
訶
薩
甚
為
希
有,
雖
行
一
切
法
皆
本
性
|
樂
一
切
有
情。
爾
時,
具
壽
善
現
白
佛
言:
世
尊!
諸
|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終
不
退
失
一
切
智
智,
常
能
利
|
正
安
住
本
性
空
理,
修
行
六
種
波
羅
蜜
多
及
餘
|
修
行
六
種
波
羅
蜜
多
及
餘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若
|
薩
欲
證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應
正
安
住
本
性
空
理,
|
離
本
性
空
無
別
方
便。
是
故,
善
現!
諸
菩
薩
摩
訶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11 |
十
八
佛
不
共
法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三
十
二
大
|
眼、
六
神
通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如
來
十
力
乃
至
|
切
陀
羅
尼
門、
三
摩
地
門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五
|
執
極
喜
地
乃
至
法
雲
地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一
|
亦
不
執
淨
觀
地
乃
至
如
來
地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
性
空,
亦
不
執
空、
無
相、
無
願
解
脫
門
異
本
性
空,
|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八
解
脫
乃
至
十
遍
處
異
本
|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四
靜
慮、
四
無
量、
四
無
色
定
|
諦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四
念
住
乃
至
八
聖
道
支
|
至
不
思
議
界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苦、
集、
滅、
道
聖
|
乃
至
無
性
自
性
空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真
如
乃
|
乃
至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內
空
|
乃
至
老
死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
不
執
從
緣
所
生
諸
法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無
明
|
性
空,
亦
不
執
因
緣
乃
至
增
上
緣
異
本
性
空,
亦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12 |
即
是
本
性
空,
本
性
空
即
是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
異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不
異
本
性
空,
本
性
空
不
|
色,
色
即
是
本
性
空,
本
性
空
即
是
色,
如
是
乃
至
|
失
壞。
善
現
當
知!
色
不
異
本
性
空,
本
性
空
不
異
|
有,
雖
行
一
切
法
皆
本
性
空,
而
於
本
性
空
常
無
|
如
是!
如
是!
如
汝
所
說。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甚
為
希
|
本
性
空
即
是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佛
告
善
現:
|
如
是
乃
至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即
是
本
性
空,
|
本
性
空。
世
尊!
色
即
是
本
性
空,
本
性
空
即
是
色,
|
行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異
|
覺
菩
提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
一
切
相
智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預
流
果
乃
至
獨
|
恒
住
捨
性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一
切
智、
道
相
智、
|
士
相、
八
十
隨
好
異
本
性
空,
亦
不
執
無
忘
失
法、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13 |
有
一
法
是
實、
是
常、
可
壞、
可
斷,
本
性
空
中
亦
無
|
而
能
證
得
一
切
智
智。
所
以
者
何?
離
本
性
空
無
|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觀
一
切
法
皆
本
性
空,
|
即
是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故,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
提,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即
是
本
性
空,
本
性
空
|
不
異
本
性
空,
本
性
空
不
異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
性
空
即
是
色,
如
是
乃
至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異
本
性
空,
本
性
空
不
異
色,
色
即
是
本
性
空,
本
|
本
性
空,
亦
不
應
能
證
得
一
切
智
智。
以
色
不
|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不
應
觀
一
切
法
皆
|
空
非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者,
則
諸
菩
薩
摩
訶
|
等
菩
提,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非
本
性
空,
本
性
|
正
等
菩
提
異
本
性
空,
本
性
空
異
諸
佛
無
上
正
|
非
本
性
空,
本
性
空
非
色,
如
是
乃
至
諸
佛
無
上
|
提。
善
現
當
知!
若
色
異
本
性
空,
本
性
空
異
色,
色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14 |
至
不
執
受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亦
不
壞
一
切
|
想、
行、
識,
亦
不
壞
受、
想、
行、
識
若
空
不
空。
如
是
乃
|
多,
不
執
受
色,
亦
不
壞
色
若
空
不
空;
不
執
受
受、
|
訶
薩
住
本
性
空
波
羅
蜜
多,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
惱,
往
來
三
有
輪
轉
無
窮。
由
此
因
緣,
諸
菩
薩
摩
|
識,
由
此
不
能
解
脫
諸
趣
生
老
病
死
愁
憂
苦
|
我
所。
由
妄
計
故
著
內
外
物,
受
後
身
色、
受、
想、
行、
|
執
著
故
便
於
色
計
我、
我
所,
於
受、
想、
行、
識
計
我、
|
行、
識。
由
不
知
故
便
執
著
色,
執
著
受、
想、
行、
識。
由
|
性
空
有
差
別
故,
不
如
實
知
色,
不
如
實
知
受、
想、
|
等
菩
提
異
本
性
空。
是
諸
愚
夫
分
別
諸
法
與
本
|
薩
摩
訶
薩
行
異
本
性
空,
或
分
別
諸
佛
無
上
正
|
想、
行、
識
異
本
性
空,
如
是
乃
至
或
分
別
一
切
菩
|
倒
起
別
異
想,
謂
分
別
色
異
本
性
空,
或
分
別
受、
|
一
法
是
實、
是
常、
可
壞、
可
斷,
但
諸
愚
夫
迷
謬
顛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15 |
至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不
壞
空,
空
不
壞
一
切
|
自
性,
不
可
分
別,
謂
此
是
空,
此
是
不
空。
如
是
乃
|
空
不
壞
受、
想、
行、
識。
所
以
者
何?
如
是
諸
法
俱
無
|
善
現!
色
不
壞
空,
空
不
壞
色;
受、
想、
行、
識
不
壞
空,
|
壞
外
虛
空
界,
外
虛
空
界
不
壞
內
虛
空
界。
如
是,
|
提,
此
是
空。
譬
如
虛
空
不
壞
虛
空,
內
虛
空
界
不
|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謂
此
是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
是
空;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不
壞
空,
空
不
壞
諸
|
薩
摩
訶
薩
行,
謂
此
是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此
|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不
壞
空,
空
不
壞
一
切
菩
|
想、
行、
識,
謂
此
是
受、
想、
行、
識,
此
是
空。
如
是
乃
至
|
此
是
色,
此
是
空;
受、
想、
行、
識
不
壞
空,
空
不
壞
受、
|
空
若
不
空。
所
以
者
何?
色
不
壞
空,
空
不
壞
色,
謂
|
上
正
等
菩
提,
亦
不
壞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若
|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若
空
若
不
空;
不
執
受
諸
佛
無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16 |
住,
發
趣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於
一
|
訶
薩
不
於
菩
提
行
於
二
相,
亦
不
分
別,
都
無
所
|
證
所
求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善
現
當
知!
諸
菩
薩
摩
|
分
別,
若
於
菩
提
行
於
二
相
有
分
別
者,
必
不
能
|
證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所
以
者
何?
菩
提
無
二
亦
無
|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無
二
行
相,
非
二
行
相
能
|
尊
哀
愍
為
說!
佛
告
善
現:
如
是!
如
是!
如
汝
所
說。
|
行
相,
非
二
行
相
能
證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唯
願
世
|
趣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無
二
|
性
空,
都
無
差
別,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為
住
何
處
發
|
爾
時,
具
壽
善
現
白
佛
言:
世
尊!
若
一
切
法
皆
本
|
空。
|
諸
法
俱
無
自
性,
不
可
分
別,
謂
此
是
空,
此
是
不
|
空
不
壞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所
以
者
何?
如
是
|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不
壞
空,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17 |
告
善
現:
於
意
云
何?
如
來
化
身
所
有
菩
提
當
何
|
故
行,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所
有
菩
提
當
何
處
行?
佛
|
尊!
若
菩
薩
摩
訶
薩
所
有
菩
提,
非
取
故
行,
非
捨
|
提,
非
取
故
行,
非
捨
故
行。
具
壽
善
現
白
言:
世
|
正
等
菩
提。
復
次,
善
現!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所
有
菩
|
行
於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我
行
於
諸
佛
無
上
|
色,
我
行
於
受、
想、
行、
識。
如
是
乃
至
不
作
是
念:
我
|
提,
不
緣
名
聲
執
我、
我
所,
謂
不
作
是
念:
我
行
於
|
等
菩
提
行。
所
以
者
何?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所
有
菩
|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行,
亦
不
於
諸
佛
無
上
正
|
於
色
行,
亦
不
於
受、
想、
行、
識
行,
如
是
乃
至
不
於
|
得。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所
有
菩
提
都
無
所
行,
謂
不
|
訶
薩
所
求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非
行
二
相
而
能
證
|
得
所
求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善
現
當
知!
諸
菩
薩
摩
|
切
法
不
行
二
相,
亦
不
分
別,
都
無
所
行,
則
能
證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18 |
不
行
於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亦
不
行
於
諸
佛
|
謂
不
行
於
色,
亦
不
行
於
受、
想、
行、
識,
如
是
乃
至
|
多
所
有
菩
提,
非
取
故
行,
非
捨
故
行,
都
無
行
處,
|
復
白
佛
言:
若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
行,
都
無
行
處,
達
一
切
法
本
性
空
故。
具
壽
善
現
|
蜜
多,
所
有
菩
提
亦
復
如
是,
非
取
故
行,
非
捨
故
|
睡
眠
分
別
盡
故,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
是!
如
是!
如
汝
所
說。
諸
阿
羅
漢
畢
竟
無
夢,
惛
沈
|
夢
中
菩
提
有
所
行
處
若
取、
若
捨?
佛
告
善
現:
如
|
盡,
惛
沈
睡
眠
蓋
纏
俱
滅,
畢
竟
無
夢,
云
何
當
有
|
故
行?
善
現
對
曰:
不
也!
世
尊!
諸
阿
羅
漢
諸
漏
永
|
阿
羅
漢
夢
中
菩
提
當
何
處
行?
為
取
故
行?
為
捨
|
有
所
行
處
若
取、
若
捨?
佛
告
善
現:
於
意
云
何?
諸
|
尊!
如
來
化
身
實
無
所
有,
如
何
可
說
所
有
菩
提
|
處
行?
為
取
故
行?
為
捨
故
行?
善
現
對
曰:
不
也!
世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19 |
饒
益
諸
有
情
故,
要
行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
所
有
菩
提
雖
無
行
處,
而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為
欲
|
得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佛
告
善
現: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
不
住
菩
薩
殊
勝
神
通
成
熟
有
情、
嚴
淨
佛
土,
而
|
法、
恒
住
捨
性,
不
行
一
切
智、
道
相
智、
一
切
相
智,
|
不
行
三
十
二
大
士
相、
八
十
隨
好,
不
行
無
忘
失
|
六
神
通,
不
行
如
來
十
力
乃
至
十
八
佛
不
共
法,
|
地,
不
行
一
切
陀
羅
尼
門、
三
摩
地
門,
不
行
五
眼、
|
空、
無
相、
無
願
解
脫
門,
不
行
極
喜
地
乃
至
法
雲
|
量、
四
無
色
定,
不
行
八
解
脫
乃
至
十
遍
處,
不
行
|
行
四
念
住
乃
至
八
聖
道
支,
不
行
四
靜
慮、
四
無
|
真
如
乃
至
不
思
議
界,
不
行
苦、
集、
滅、
道
聖
諦,
不
|
波
羅
蜜
多,
不
行
內
空
乃
至
無
性
自
性
空,
不
行
|
益
諸
有
情
故,
不
行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若
|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者,
豈
不
菩
薩
摩
訶
薩
為
欲
饒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20 |
久
修
令
滿,
乃
得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善
現
當
知!
若
|
滿,
要
住
菩
薩
殊
勝
神
通
成
熟
有
情、
嚴
淨
佛
土
|
乃
至
要
住
一
切
智、
道
相
智、
一
切
相
智
久
修
令
|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久
修
令
滿,
如
是
|
薩
摩
訶
薩
為
欲
饒
益
諸
有
情
故,
要
住
布
施
波
|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所
有
菩
提
雖
無
行
處,
而
諸
菩
|
土
久
修
令
滿,
而
得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佛
告
善
現:
|
令
滿,
不
住
菩
薩
殊
勝
神
通
成
熟
有
情、
嚴
淨
佛
|
如
是
乃
至
不
住
一
切
智、
道
相
智、
一
切
相
智
久
修
|
施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久
修
令
滿,
|
無
菩
薩
摩
訶
薩
為
欲
饒
益
諸
有
情
故,
不
住
布
|
佛
言: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所
有
菩
提
若
無
行
處,
將
|
淨
佛
土,
乃
得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具
壽
善
現
復
白
|
一
切
相
智,
要
住
菩
薩
殊
勝
神
通
成
熟
有
情、
嚴
|
若
波
羅
蜜
多,
如
是
乃
至
要
行
一
切
智、
道
相
智、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21 |
俗
故,
說
修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如
實
了
知
本
性
空
|
得
果、
能
現
觀。
善
現
當
知!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依
世
|
能
增
能
減、
能
生
能
滅、
能
斷
能
常、
能
染
能
淨、
能
|
理
及
諸
有
情
本
性
空
理,
最
極
寂
靜,
無
有
少
法
|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善
現
當
知!
是
一
切
法
本
性
空
|
勝
神
通
成
熟
有
情、
嚴
淨
佛
土
令
圓
滿
已,
便
得
|
道
相
智、
一
切
相
智
令
得
圓
滿,
修
行
菩
薩
殊
|
羅
蜜
多
令
得
圓
滿,
如
是
乃
至
修
行
一
切
智、
|
本
性
空,
修
行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若
波
|
本
性
空,
應
住
一
切
法
本
性
空,
應
住
一
切
有
情
|
摩
訶
薩
行
本
性
空,
應
住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受、
想、
行、
識
本
性
空,
如
是
乃
至
應
住
一
切
菩
薩
|
薩
欲
得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應
住
色
本
性
空,
應
住
|
所
求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善
現
當
知!
若
菩
薩
摩
訶
|
菩
薩
摩
訶
薩
修
諸
善
根
未
總
圓
滿,
終
不
能
得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22 |
誰
復
能
證
得?
佛
告
善
現:
於
意
云
何?
汝
於
先
時
|
云
何
能
得
所
求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誰
行
菩
提
行?
|
所
有,
皆
不
可
得,
云
何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菩
提
行?
|
爾
時,
具
壽
善
現
白
佛
言:
世
尊!
若
一
切
法
都
無
|
以
一
切
法、
一
切
有
情
不
可
得
故。
|
得,
於
大
菩
提
亦
無
所
得,
於
佛、
菩
薩
亦
無
所
得,
|
提
行,
而
於
此
心
都
無
所
得,
於
諸
有
情
亦
無
所
|
羅
蜜
多,
從
初
發
心
雖
極
猛
利
為
諸
有
情
行
菩
|
不
依
勝
義。
善
現!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
者
可
得。
善
現!
如
是
諸
法
皆
依
世
俗
言
說
施
設,
|
訶
薩
行
者
可
得,
亦
無
行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可
得;
無
行
一
切
菩
薩
摩
|
如
是
乃
至
無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可
得,
亦
無
|
何?
真
勝
義
中
無
色
可
得,
亦
無
受、
想、
行、
識
可
得,
|
已,
證
得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不
依
勝
義。
所
以
者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23 |
益
有
損,
以
一
切
法
本
性
空
故。
善
現
當
知!
諸
菩
|
薩
不
見
有
法
能
於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有
增
有
減、
有
|
菩
薩、
諸
佛,
不
依
勝
義。
善
現
當
知!
諸
菩
薩
摩
訶
|
行、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依
世
俗
故
假
說
有
情、
|
如
是
乃
至
依
世
俗
故
假
說
有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
義。
善
現
當
知!
依
世
俗
故
假
說
有
色、
受、
想、
行、
識,
|
俗
說
行
菩
提
道
及
得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不
依
勝
|
是!
如
汝
所
說。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亦
復
如
是,
依
世
|
對
曰:
依
世
俗
說,
不
依
勝
義。
佛
告
善
現:
如
是!
如
|
及
道
果
都
無
所
得,
云
何
言
得
阿
羅
漢
果?
善
現
|
依
止
斷
界,
斷
諸
煩
惱
得
無
漏
根,
於
有
情
心、
道
|
不?
善
現
對
曰:
不
也!
世
尊!
佛
告
善
現:
若
汝
彼
時
|
於
彼
時
頗
見
有
情
若
心、
若
道、
若
諸
道
果
有
可
得
|
預
流
果,
次
一
來
果,
次
不
還
果,
後
阿
羅
漢
果,
汝
|
依
止
斷
界,
斷
諸
煩
惱
得
無
漏
根,
住
無
間
定
得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24 |
有
可
得!
況
修
一
切
智、
道
相
智、
一
切
相
智
而
有
|
隨
好
而
有
可
得!
況
修
無
忘
失
法、
恒
住
捨
性
而
|
不
共
法
而
有
可
得!
況
修
三
十
二
大
士
相、
八
十
|
神
通
而
有
可
得!
況
修
如
來
十
力
乃
至
十
八
佛
|
陀
羅
尼
門、
三
摩
地
門
而
有
可
得!
況
修
五
眼、
六
|
修
極
喜
地
乃
至
法
雲
地
而
有
可
得!
況
修
一
切
|
可
得!
況
修
空、
無
相、
無
願
解
脫
門
而
有
可
得!
況
|
定
而
有
可
得!
況
修
八
解
脫
乃
至
十
遍
處
而
有
|
道
支
而
有
可
得!
況
修
四
靜
慮、
四
無
量、
四
無
色
|
滅、
道
聖
諦
而
有
可
得!
況
修
四
念
住
乃
至
八
聖
|
住
真
如
乃
至
不
思
議
界
而
有
可
得!
況
住
苦、
集、
|
得!
況
住
內
空
乃
至
無
性
自
性
空
而
有
可
得!
況
|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而
有
可
|
初
發
心
而
有
可
得!
最
初
發
心
尚
不
可
得,
況
修
|
薩
摩
訶
薩
於
一
切
法,
觀
本
性
空
尚
不
可
得,
況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25 |
行
一
切
陀
羅
尼
門、
三
摩
地
門,
修
行
五
眼、
六
神
|
相、
無
願
解
脫
門,
修
行
極
喜
地
乃
至
法
雲
地,
修
|
無
色
定,
修
行
八
解
脫
乃
至
十
遍
處,
修
行
空、
無
|
念
住
乃
至
八
聖
道
支,
修
行
四
靜
慮、
四
無
量、
四
|
乃
至
不
思
議
界,
安
住
苦、
集、
滅、
道
聖
諦,
修
行
四
|
蜜
多,
安
住
內
空
乃
至
無
性
自
性
空,
安
住
真
如
|
雖
勤
精
進
修
行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若
波
羅
|
爾
時,
具
壽
善
現
白
佛
言:
世
尊!
若
菩
薩
摩
訶
薩
|
第
二
分
無
闕
品
第
七
十
九
之
一
|
正
等
菩
提,
利
樂
有
情
常
無
間
斷。
|
若
波
羅
蜜
多,
方
便
修
行
大
菩
提
行,
證
得
無
上
|
無
有
是
處。
如
是,
善
現!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深
般
|
菩
薩
摩
訶
薩
於
所
修
住
一
切
佛
法
若
有
所
得,
|
況
修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而
有
可
得!
善
現!
諸
|
可
得!
況
修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而
有
可
得!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26 |
令
得
圓
滿,
能
證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如
是,
善
現!
若
|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方
便
善
巧
修
菩
提
道
|
修
菩
提
道
速
能
成
就。
如
是,
善
現!
諸
菩
薩
摩
訶
|
菩
薩
摩
訶
薩
如
是
施
時,
能
具
照
明
三
菩
提
道,
|
亦
不
遠
離
如
是
諸
法
而
行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是
|
波
羅
蜜
多
時,
不
得
布
施,
不
得
施
者,
不
得
受
者,
|
勝
方
便
善
巧,
由
此
方
便
善
巧
力
故,
修
行
布
施
|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具
足
殊
|
令
得
圓
滿,
能
證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佛
告
善
現:
若
|
正
等
菩
提。
世
尊!
云
何
菩
薩
摩
訶
薩
修
菩
提
道
|
提,
若
菩
提
道
修
未
圓
滿,
不
能
證
得
所
求
無
上
|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修
行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
住
捨
性,
修
行
一
切
智、
道
相
智、
一
切
相
智,
修
行
|
三
十
二
大
士
相、
八
十
隨
好,
修
行
無
忘
失
法、
恒
|
通,
修
行
如
來
十
力
乃
至
十
八
佛
不
共
法,
修
行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27 |
界
乃
至
意
識
界,
不
離
散
眼
識
界
乃
至
意
識
界;
|
至
法
界,
不
離
散
色
界
乃
至
法
界;
不
和
合
眼
識
|
意
界,
不
離
散
眼
界
乃
至
意
界;
不
和
合
色
界
乃
|
處,
不
離
散
色
處
乃
至
法
處;
不
和
合
眼
界
乃
至
|
不
離
散
眼
處
乃
至
意
處;
不
和
合
色
處
乃
至
法
|
不
離
散
色、
受、
想、
行、
識;
不
和
合
眼
處
乃
至
意
處,
|
波
羅
蜜
多
時
方
便
善
巧,
不
和
合
色、
受、
想、
行、
識,
|
提
道?
佛
告
舍
利
子:
若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深
般
若
|
訶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勇
猛
正
勤
修
菩
|
爾
時,
具
壽
舍
利
子
白
佛
言:
世
尊!
云
何
菩
薩
摩
|
隨
其
所
應
皆
當
廣
說。
|
行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安
忍、
精
進、
靜
慮、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廣
說
乃
至
修
|
勝
方
便
善
巧,
由
此
方
便
善
巧
力
故,
修
行
淨
戒、
|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具
足
殊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28 |
界,
不
離
散
真
如
乃
至
不
思
議
界;
不
和
合
苦、
集、
|
乃
至
無
性
自
性
空;
不
和
合
真
如
乃
至
不
思
議
|
不
和
合
內
空
乃
至
無
性
自
性
空,
不
離
散
內
空
|
不
離
散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
巧,
不
和
合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方
便
善
|
何?
如
是
諸
法
皆
無
自
性
可
合、
離
故。
舍
利
子!
若
|
明
乃
至
老
死,
不
離
散
無
明
乃
至
老
死。
所
以
者
|
所
生
諸
法,
不
離
散
從
緣
所
生
諸
法;
不
和
合
無
|
上
緣,
不
離
散
因
緣
乃
至
增
上
緣;
不
和
合
從
緣
|
不
離
散
地
界
乃
至
識
界;
不
和
合
因
緣
乃
至
增
|
意
觸
為
緣
所
生
諸
受;
不
和
合
地
界
乃
至
識
界,
|
緣
所
生
諸
受,
不
離
散
眼
觸
為
緣
所
生
諸
受
乃
至
|
觸;
不
和
合
眼
觸
為
緣
所
生
諸
受
乃
至
意
觸
為
|
不
和
合
眼
觸
乃
至
意
觸,
不
離
散
眼
觸
乃
至
意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29 |
散
三
十
二
大
士
相、
八
十
隨
好;
不
和
合
無
忘
失
|
共
法;
不
和
合
三
十
二
大
士
相、
八
十
隨
好,
不
離
|
佛
不
共
法,
不
離
散
如
來
十
力
乃
至
十
八
佛
不
|
散
五
眼、
六
神
通;
不
和
合
如
來
十
力
乃
至
十
八
|
羅
尼
門、
三
摩
地
門;
不
和
合
五
眼、
六
神
通,
不
離
|
合
一
切
陀
羅
尼
門、
三
摩
地
門,
不
離
散
一
切
陀
|
至
法
雲
地,
不
離
散
極
喜
地
乃
至
法
雲
地;
不
和
|
離
散
淨
觀
地
乃
至
如
來
地;
不
和
合
極
喜
地
乃
|
無
願
解
脫
門;
不
和
合
淨
觀
地
乃
至
如
來
地,
不
|
不
和
合
空、
無
相、
無
願
解
脫
門,
不
離
散
空、
無
相、
|
脫
乃
至
十
遍
處,
不
離
散
八
解
脫
乃
至
十
遍
處;
|
離
散
四
靜
慮、
四
無
量、
四
無
色
定;
不
和
合
八
解
|
聖
道
支;
不
和
合
四
靜
慮、
四
無
量、
四
無
色
定,
不
|
念
住
乃
至
八
聖
道
支,
不
離
散
四
念
住
乃
至
八
|
滅、
道
聖
諦,
不
離
散
苦、
集、
滅、
道
聖
諦;
不
和
合
四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30 |
訶
薩
不
學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終
不
能
得
所
求
無
|
佛
告
舍
利
子:
如
是!
如
是!
如
汝
所
說。
若
菩
薩
摩
|
若
波
羅
蜜
多,
終
不
能
得
所
求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蜜
多
於
中
修
學?
世
尊!
若
菩
薩
摩
訶
薩
不
學
般
|
可
合、
離
者,
云
何
菩
薩
摩
訶
薩
引
發
般
若
波
羅
|
道。
時,
舍
利
子
復
白
佛
言:
若
一
切
法
都
無
自
性
|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勇
猛
正
勤
修
菩
提
|
無
自
性
可
合、
離
故。
如
是,
舍
利
子!
諸
菩
薩
摩
訶
|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所
以
者
何?
如
是
諸
法
皆
|
訶
薩
行;
不
和
合
諸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不
離
散
|
合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不
離
散
一
切
菩
薩
摩
|
覺
菩
提,
不
離
散
預
流
果
乃
至
獨
覺
菩
提;
不
和
|
智、
道
相
智、
一
切
相
智;
不
和
合
預
流
果
乃
至
獨
|
和
合
一
切
智、
道
相
智、
一
切
相
智,
不
離
散
一
切
|
法、
恒
住
捨
性,
不
離
散
無
忘
失
法、
恒
住
捨
性;
不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31 |
乃
至
老
死,
此
是
內
空
乃
至
無
性
自
性
空,
此
是
|
乃
至
增
上
緣,
此
是
從
緣
所
生
諸
法,
此
是
無
明
|
緣
所
生
諸
受,
此
是
地
界
乃
至
識
界,
此
是
因
緣
|
意
觸,
此
是
眼
觸
為
緣
所
生
諸
受
乃
至
意
觸
為
|
界,
此
是
眼
識
界
乃
至
意
識
界,
此
是
眼
觸
乃
至
|
法
處,
此
是
眼
界
乃
至
意
界,
此
是
色
界
乃
至
法
|
乃
至
識,
此
是
眼
處
乃
至
意
處,
此
是
色
處
乃
至
|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乃
至
布
施
波
羅
蜜
多,
此
是
色
|
見
有
法
自
性
可
得
當
何
所
取?
所
謂
不
取
此
是
|
羅
蜜
多
時,
若
見
有
法
自
性
可
得
則
應
可
取,
不
|
能
證
得。
舍
利
子!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
要
有
方
便
善
巧
乃
能
證
得,
非
無
方
便
善
巧
而
|
舍
利
子!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所
求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若
波
羅
蜜
多,
乃
能
證
得
所
求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上
正
等
菩
提。
舍
利
子!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要
學
般
|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
|
32 |
|
|
大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經
卷
第
四
百
七
十
四
|
獨
覺、
此
是
菩
薩、
此
是
如
來。
|
佛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此
是
異
生、
此
是
聲
聞、
此
是
|
獨
覺
菩
提,
此
是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此
是
諸
|
一
切
智、
道
相
智、
一
切
相
智,
此
是
預
流
果
乃
至
|
相、
八
十
隨
好,
此
是
無
忘
失
法、
恒
住
捨
性,
此
是
|
十
力
乃
至
十
八
佛
不
共
法,
此
是
三
十
二
大
士
|
尼
門、
三
摩
地
門,
此
是
五
眼、
六
神
通,
此
是
如
來
|
地,
此
是
極
喜
地
乃
至
法
雲
地,
此
是
一
切
陀
羅
|
空、
無
相、
無
願
解
脫
門,
此
是
淨
觀
地
乃
至
如
來
|
量、
四
無
色
定,
此
是
八
解
脫
乃
至
十
遍
處,
此
是
|
是
四
念
住
乃
至
八
聖
道
支,
此
是
四
靜
慮、
四
無
|
真
如
乃
至
不
思
議
界,
此
是
苦、
集、
滅、
道
聖
諦,
此
|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