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 
        
         
如 
來。 
何 
以 
故。 
生 
滅 
相 
故。 
五 
陰 
生 
滅 
相。 
若 
如 
來 
 
 
 
 
 
 
 
 
 
 
 
 
 
 
 
 
 
 
 
 
 
 
 
         | 
         
來。 
為 
如 
來 
有 
五 
陰。 
是 
事 
皆 
不 
然。 
五 
陰 
非 
是 
  
 
 
 
 
 
 
 
 
 
 
 
 
 
 
 
 
 
 
 
 
 
 
 
         | 
         
有 
如 
來。 
為 
如 
來 
中 
有 
五 
陰。 
為 
五 
陰 
中 
有 
如 
  
 
 
 
 
 
 
 
 
 
 
 
 
 
 
 
 
 
 
 
 
 
 
 
         | 
         
若 
如 
來 
實 
有 
者。 
為 
五 
陰 
是 
如 
來。 
為 
離 
五 
陰 
  
 
 
 
 
 
 
 
 
 
 
 
 
 
 
 
 
 
 
 
 
 
 
 
         | 
         
  
如 
來 
不 
有 
陰 
  
  
何 
處 
有 
如 
來 
  
  
  
  
 
 
 
 
 
 
 
 
 
 
 
 
 
 
 
 
 
 
 
 
 
 
 
         | 
         
  
非 
陰 
不 
離 
陰 
  
  
此 
彼 
不 
相 
在 
  
  
  
  
 
 
 
 
 
 
 
 
 
 
 
 
 
 
 
 
 
 
 
 
 
 
 
         | 
         
若 
有 
應 
取。 
若 
無 
何 
所 
取。 
何 
以 
故。 
如 
來。 
  
  
  
 
 
 
 
 
 
 
 
 
 
 
 
 
 
 
 
 
 
 
 
 
 
 
         | 
         
法 
王。 
一 
切 
智 
人 
是 
則 
應 
有。 
答 
曰。 
今 
諦 
思 
惟。 
  
 
 
 
 
 
 
 
 
 
 
 
 
 
 
 
 
 
 
 
 
 
 
 
         | 
         
問 
曰。 
一 
切 
世 
中 
尊。 
唯 
有 
如 
來 
正 
遍 
知。 
號 
為 
  
 
 
 
 
 
 
 
 
 
 
 
 
 
 
 
 
 
 
 
 
 
 
 
         | 
         
  
  
觀 
如 
來 
品 
第 
二 
十 
二 
︵ 
十 
六 
偈 
︶ 
  
  
 
 
 
 
 
 
 
 
 
 
 
 
 
 
 
 
 
 
 
 
 
 
 
         | 
         
  
  
  
  
姚 
秦 
三 
藏 
鳩 
摩 
羅 
什 
譯 
  
  
  
  
 
 
 
 
 
 
 
 
 
 
 
 
 
 
 
 
 
 
 
 
 
 
 
         | 
         
  
  
  
  
龍 
樹 
菩 
薩 
造 
梵 
志 
青 
目 
釋 
  
  
  
 
 
 
 
 
 
 
 
 
 
 
 
 
 
 
 
 
 
 
 
 
 
 
         |  |  
        
         
中 
論 
卷 
第 
四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2  | 
        
         
有 
別 
異。 
若 
爾 
者。 
有 
如 
上 
過。 
是 
事 
不 
然。 
是 
故 
  
 
 
 
 
 
 
 
 
 
 
 
 
 
 
 
 
 
 
 
 
 
 
 
         | 
         
何 
以 
故。 
若 
如 
來 
有 
五 
陰。 
如 
人 
有 
子。 
如 
是 
則 
  
 
 
 
 
 
 
 
 
 
 
 
 
 
 
 
 
 
 
 
 
 
 
 
         | 
         
過。 
是 
故 
五 
陰 
中 
無 
如 
來。 
如 
來 
亦 
不 
有 
五 
陰。 
  
 
 
 
 
 
 
 
 
 
 
 
 
 
 
 
 
 
 
 
 
 
 
 
         | 
         
有 
人 
器 
中 
有 
乳 
者。 
如 
是 
則 
有 
別 
異。 
如 
上 
說 
  
 
 
 
 
 
 
 
 
 
 
 
 
 
 
 
 
 
 
 
 
 
 
 
         | 
         
無 
如 
來。 
何 
以 
故。 
若 
五 
陰 
中 
有 
如 
來。 
如 
床 
上 
  
 
 
 
 
 
 
 
 
 
 
 
 
 
 
 
 
 
 
 
 
 
 
 
         | 
         
如 
上 
常 
等 
過。 
是 
故 
如 
來 
中 
無 
五 
陰。 
又 
五 
陰 
中 
 
 
 
 
 
 
 
 
 
 
 
 
 
 
 
 
 
 
 
 
 
 
 
         | 
         
有 
果 
水 
中 
有 
魚 
者。 
則 
為 
有 
異。 
若 
異 
者。 
即 
有 
  
 
 
 
 
 
 
 
 
 
 
 
 
 
 
 
 
 
 
 
 
 
 
 
         | 
         
無 
五 
陰。 
何 
以 
故。 
若 
如 
來 
中 
有 
五 
陰。 
如 
器 
中 
  
 
 
 
 
 
 
 
 
 
 
 
 
 
 
 
 
 
 
 
 
 
 
 
         | 
         
不 
然。 
是 
故 
離 
五 
陰 
亦 
無 
如 
來。 
如 
來 
中 
亦 
  
  
 
 
 
 
 
 
 
 
 
 
 
 
 
 
 
 
 
 
 
 
 
 
 
         | 
         
有 
常 
等 
過。 
又 
眼 
等 
諸 
根 
不 
能 
見 
知。 
但 
是 
事 
  
 
 
 
 
 
 
 
 
 
 
 
 
 
 
 
 
 
 
 
 
 
 
 
         | 
         
有 
如 
來 
者。 
不 
應 
有 
生 
滅 
相。 
若 
爾 
者。 
如 
來 
  
  
 
 
 
 
 
 
 
 
 
 
 
 
 
 
 
 
 
 
 
 
 
 
 
         | 
         
非 
是 
五 
陰。 
離 
五 
陰 
亦 
無 
如 
來。 
若 
離 
五 
陰 
  
  
 
 
 
 
 
 
 
 
 
 
 
 
 
 
 
 
 
 
 
 
 
 
 
         | 
         
者 
是 
如 
來。 
受 
法 
是 
五 
陰。 
是 
事 
不 
然。 
是 
故 
如 
來 
 
 
 
 
 
 
 
 
 
 
 
 
 
 
 
 
 
 
 
 
 
 
 
         | 
         
來 
即 
有 
無 
常 
斷 
滅 
等 
過。 
又 
受 
者 
受 
法 
則 
一。 
受 
 
 
 
 
 
 
 
 
 
 
 
 
 
 
 
 
 
 
 
 
 
 
 
         | 
         
是 
五 
陰。 
如 
來 
即 
是 
生 
滅 
相。 
若 
生 
滅 
相 
者。 
如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3  | 
        
         
拳。 
是 
拳 
無 
有 
自 
體。 
如 
是 
因 
五 
陰 
名 
我。 
是 
  
  
 
 
 
 
 
 
 
 
 
 
 
 
 
 
 
 
 
 
 
 
 
 
 
         | 
         
若 
法 
因 
眾 
緣 
生。 
即 
無 
有 
我。 
如 
因 
五 
指 
有 
  
  
 
 
 
 
 
 
 
 
 
 
 
 
 
 
 
 
 
 
 
 
 
 
 
         | 
         
  
若 
法 
非 
我 
者 
  
  
云 
何 
是 
如 
來 
  
  
  
  
 
 
 
 
 
 
 
 
 
 
 
 
 
 
 
 
 
 
 
 
 
 
 
         | 
         
  
法 
若 
因 
他 
生 
  
  
是 
即 
為 
非 
我 
  
  
  
  
 
 
 
 
 
 
 
 
 
 
 
 
 
 
 
 
 
 
 
 
 
 
 
         | 
         
次。 
  
  
  
  
  
  
  
  
  
  
  
  
  
  
  
  
 
 
 
 
 
 
 
 
 
 
 
 
 
 
 
 
 
 
 
 
 
 
 
         | 
         
因 
故。 
他 
性 
不 
可 
得。 
不 
可 
得 
故 
不 
名 
為 
他。 
復 
  
 
 
 
 
 
 
 
 
 
 
 
 
 
 
 
 
 
 
 
 
 
 
 
         | 
         
他 
性 
有。 
何 
以 
故。 
他 
性 
亦 
無 
自 
性。 
又 
無 
相 
待 
  
 
 
 
 
 
 
 
 
 
 
 
 
 
 
 
 
 
 
 
 
 
 
 
         | 
         
有。 
但 
因 
他 
性 
有。 
答 
曰。 
若 
無 
自 
性。 
云 
何 
因 
  
  
 
 
 
 
 
 
 
 
 
 
 
 
 
 
 
 
 
 
 
 
 
 
 
         | 
         
因 
五 
陰 
和 
合 
有 
故。 
問 
曰。 
如 
來 
不 
以 
自 
性 
  
  
 
 
 
 
 
 
 
 
 
 
 
 
 
 
 
 
 
 
 
 
 
 
 
         | 
         
若 
如 
來 
五 
陰 
和 
合 
故 
有。 
即 
無 
自 
性。 
何 
以 
故。 
  
 
 
 
 
 
 
 
 
 
 
 
 
 
 
 
 
 
 
 
 
 
 
 
         | 
         
  
若 
無 
有 
自 
性 
  
  
云 
何 
因 
他 
有 
  
  
  
  
 
 
 
 
 
 
 
 
 
 
 
 
 
 
 
 
 
 
 
 
 
 
 
         | 
         
  
陰 
合 
有 
如 
來 
  
  
則 
無 
有 
自 
性 
  
  
  
  
 
 
 
 
 
 
 
 
 
 
 
 
 
 
 
 
 
 
 
 
 
 
 
         | 
         
陰 
和 
合 
有 
如 
來。 
答 
曰。 
  
  
  
  
  
  
  
  
  
 
 
 
 
 
 
 
 
 
 
 
 
 
 
 
 
 
 
 
 
 
 
 
         | 
         
是 
如 
來。 
問 
曰。 
如 
是 
義 
求 
如 
來 
不 
可 
得。 
而 
五 
  
 
 
 
 
 
 
 
 
 
 
 
 
 
 
 
 
 
 
 
 
 
 
 
         | 
         
如 
來 
不 
有 
五 
陰。 
如 
是 
五 
種 
求 
不 
可 
得。 
何 
等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4  | 
        
         
  
若 
其 
未 
有 
受 
  
  
所 
受 
不 
名 
受 
  
  
  
  
 
 
 
 
 
 
 
 
 
 
 
 
 
 
 
 
 
 
 
 
 
 
 
         | 
         
  
若 
以 
不 
受 
無 
  
  
今 
當 
云 
何 
受 
  
  
  
  
 
 
 
 
 
 
 
 
 
 
 
 
 
 
 
 
 
 
 
 
 
 
 
         | 
         
  
今 
實 
不 
受 
陰 
  
  
更 
無 
如 
來 
法 
  
  
  
  
 
 
 
 
 
 
 
 
 
 
 
 
 
 
 
 
 
 
 
 
 
 
 
         | 
         
  
以 
今 
受 
陰 
故 
  
  
則 
說 
為 
如 
來 
  
  
  
  
 
 
 
 
 
 
 
 
 
 
 
 
 
 
 
 
 
 
 
 
 
 
 
         | 
         
  
若 
不 
因 
五 
陰 
  
  
先 
有 
如 
來 
者 
  
  
  
  
 
 
 
 
 
 
 
 
 
 
 
 
 
 
 
 
 
 
 
 
 
 
 
         | 
         
若 
離 
自 
性 
他 
性。 
誰 
為 
如 
來。 
復 
次。 
  
  
  
  
  
 
 
 
 
 
 
 
 
 
 
 
 
 
 
 
 
 
 
 
 
 
 
 
         | 
         
他 
性。 
此 
無 
故 
彼 
亦 
無。 
是 
故 
自 
性 
他 
性 
二 
俱 
無。 
 
 
 
 
 
 
 
 
 
 
 
 
 
 
 
 
 
 
 
 
 
 
 
         | 
         
若 
無 
自 
性。 
他 
性 
亦 
不 
應 
有。 
因 
自 
性 
故 
名 
  
  
 
 
 
 
 
 
 
 
 
 
 
 
 
 
 
 
 
 
 
 
 
 
 
         | 
         
  
離 
自 
性 
他 
性 
  
  
何 
名 
為 
如 
來 
  
  
  
  
 
 
 
 
 
 
 
 
 
 
 
 
 
 
 
 
 
 
 
 
 
 
 
         | 
         
  
若 
無 
有 
自 
性 
  
  
云 
何 
有 
他 
性 
  
  
  
  
 
 
 
 
 
 
 
 
 
 
 
 
 
 
 
 
 
 
 
 
 
 
 
         | 
         
云 
何 
是 
如 
來。 
復 
次。 
  
  
  
  
  
  
  
  
  
  
 
 
 
 
 
 
 
 
 
 
 
 
 
 
 
 
 
 
 
 
 
 
 
         | 
         
中 
說 
法 
若 
因 
他 
生 
是 
即 
為 
非 
我。 
若 
法 
非 
我 
者 
 
 
 
 
 
 
 
 
 
 
 
 
 
 
 
 
 
 
 
 
 
 
 
         | 
         
性 
故 
無 
我。 
若 
無 
我 
云 
何 
說 
名 
如 
來。 
是 
故 
偈 
  
 
 
 
 
 
 
 
 
 
 
 
 
 
 
 
 
 
 
 
 
 
 
 
         | 
         
如 
來 
等。 
若 
如 
來 
因 
五 
陰 
有。 
即 
無 
自 
性。 
無 
自 
  
 
 
 
 
 
 
 
 
 
 
 
 
 
 
 
 
 
 
 
 
 
 
 
         | 
         
我 
即 
無 
自 
體。 
我 
有 
種 
種 
名。 
或 
名 
眾 
生 
人 
天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5  | 
        
         
  
以 
如 
是 
義 
故 
  
  
受 
空 
受 
者 
空 
  
  
  
  
 
 
 
 
 
 
 
 
 
 
 
 
 
 
 
 
 
 
 
 
 
 
 
         | 
         
故。 
又 
他 
性 
亦 
無。 
復 
次。 
  
  
  
  
  
  
  
  
  
 
 
 
 
 
 
 
 
 
 
 
 
 
 
 
 
 
 
 
 
 
 
 
         | 
         
性 
有。 
云 
何 
從 
他 
性 
有。 
何 
以 
故。 
以 
無 
自 
性 
  
  
 
 
 
 
 
 
 
 
 
 
 
 
 
 
 
 
 
 
 
 
 
 
 
         | 
         
不 
從 
自 
性 
有。 
若 
謂 
從 
他 
性 
有。 
若 
不 
從 
自 
  
  
 
 
 
 
 
 
 
 
 
 
 
 
 
 
 
 
 
 
 
 
 
 
 
         | 
         
者。 
云 
何 
於 
五 
陰 
中 
說 
有 
如 
來。 
又 
所 
受 
五 
陰。 
  
 
 
 
 
 
 
 
 
 
 
 
 
 
 
 
 
 
 
 
 
 
 
 
         | 
         
中 
求 
不 
可 
得。 
五 
陰 
中 
五 
種 
求 
亦 
不 
可 
得。 
若 
爾 
 
 
 
 
 
 
 
 
 
 
 
 
 
 
 
 
 
 
 
 
 
 
 
         | 
         
為 
受。 
無 
有 
無 
受 
而 
名 
為 
如 
來。 
又 
如 
來 
一 
異 
  
 
 
 
 
 
 
 
 
 
 
 
 
 
 
 
 
 
 
 
 
 
 
 
         | 
         
來。 
今 
云 
何 
當 
受。 
又 
不 
受 
五 
陰 
者。 
五 
陰 
不 
名 
  
 
 
 
 
 
 
 
 
 
 
 
 
 
 
 
 
 
 
 
 
 
 
 
         | 
         
五 
陰。 
已 
作 
如 
來。 
而 
實 
未 
受 
五 
陰 
時 
先 
無 
如 
  
 
 
 
 
 
 
 
 
 
 
 
 
 
 
 
 
 
 
 
 
 
 
 
         | 
         
若 
未 
受 
五 
陰。 
先 
有 
如 
來 
者。 
是 
如 
來 
今 
應 
受 
  
 
 
 
 
 
 
 
 
 
 
 
 
 
 
 
 
 
 
 
 
 
 
 
         | 
         
  
若 
無 
自 
性 
者 
  
  
云 
何 
有 
他 
性 
  
  
  
  
 
 
 
 
 
 
 
 
 
 
 
 
 
 
 
 
 
 
 
 
 
 
 
         | 
         
  
又 
所 
受 
五 
陰 
  
  
不 
從 
自 
性 
有 
  
  
  
  
 
 
 
 
 
 
 
 
 
 
 
 
 
 
 
 
 
 
 
 
 
 
 
         | 
         
  
五 
種 
求 
亦 
無 
  
  
云 
何 
受 
中 
有 
  
  
  
  
 
 
 
 
 
 
 
 
 
 
 
 
 
 
 
 
 
 
 
 
 
 
 
         | 
         
  
若 
於 
一 
異 
中 
  
  
如 
來 
不 
可 
得 
  
  
  
  
 
 
 
 
 
 
 
 
 
 
 
 
 
 
 
 
 
 
 
 
 
 
 
         | 
         
  
無 
有 
無 
受 
法 
  
  
而 
名 
為 
如 
來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6  | 
        
         
四 
種 
邪 
見。 
世 
間 
有 
常。 
世 
間 
無 
常。 
世 
間 
常 
無 
  
 
 
 
 
 
 
 
 
 
 
 
 
 
 
 
 
 
 
 
 
 
 
 
         | 
         
諸 
法 
實 
相。 
如 
是 
微 
妙 
寂 
滅。 
但 
因 
過 
去 
世。 
起 
  
 
 
 
 
 
 
 
 
 
 
 
 
 
 
 
 
 
 
 
 
 
 
 
         | 
         
  
寂 
滅 
相 
中 
無 
  
  
邊 
無 
邊 
等 
四 
  
  
  
  
 
 
 
 
 
 
 
 
 
 
 
 
 
 
 
 
 
 
 
 
 
 
 
         | 
         
  
寂 
滅 
相 
中 
無 
  
  
常 
無 
常 
等 
四 
  
  
  
  
 
 
 
 
 
 
 
 
 
 
 
 
 
 
 
 
 
 
 
 
 
 
 
         | 
         
何 
以 
故。 
  
  
  
  
  
  
  
  
  
  
  
  
  
  
 
 
 
 
 
 
 
 
 
 
 
 
 
 
 
 
 
 
 
 
 
 
 
         | 
         
正 
觀 
思 
惟。 
諸 
法 
實 
相 
中。 
不 
應 
以 
諸 
難 
為 
難。 
  
 
 
 
 
 
 
 
 
 
 
 
 
 
 
 
 
 
 
 
 
 
 
 
         | 
         
說。 
何 
以 
故。 
但 
破 
相 
違 
故。 
以 
假 
名 
說。 
如 
是 
  
  
 
 
 
 
 
 
 
 
 
 
 
 
 
 
 
 
 
 
 
 
 
 
 
         | 
         
法 
空 
不 
空 
亦 
不 
應 
說。 
非 
空 
非 
不 
空 
亦 
不 
應 
  
 
 
 
 
 
 
 
 
 
 
 
 
 
 
 
 
 
 
 
 
 
 
 
         | 
         
諸 
法 
空 
則 
不 
應 
說。 
諸 
法 
不 
空 
亦 
不 
應 
說。 
諸 
  
 
 
 
 
 
 
 
 
 
 
 
 
 
 
 
 
 
 
 
 
 
 
 
         | 
         
  
共 
不 
共 
叵 
說 
  
  
但 
以 
假 
名 
說 
  
  
  
  
 
 
 
 
 
 
 
 
 
 
 
 
 
 
 
 
 
 
 
 
 
 
 
         | 
         
  
空 
則 
不 
可 
說 
  
  
非 
空 
不 
可 
說 
  
  
  
  
 
 
 
 
 
 
 
 
 
 
 
 
 
 
 
 
 
 
 
 
 
 
 
         | 
         
者 
空。 
則 
定 
有 
空 
耶。 
答 
曰 
不 
然。 
何 
以 
故。 
  
  
  
 
 
 
 
 
 
 
 
 
 
 
 
 
 
 
 
 
 
 
 
 
 
 
         | 
         
何 
以 
空 
受。 
而 
說 
空 
如 
來。 
問 
曰。 
汝 
謂 
受 
空 
受 
  
 
 
 
 
 
 
 
 
 
 
 
 
 
 
 
 
 
 
 
 
 
 
 
         | 
         
以 
是 
義 
思 
惟。 
受 
及 
受 
者 
皆 
空。 
若 
受 
空 
者。 
云 
  
 
 
 
 
 
 
 
 
 
 
 
 
 
 
 
 
 
 
 
 
 
 
 
         | 
         
  
云 
何 
當 
以 
空 
  
  
而 
說 
空 
如 
來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7  | 
        
         
世 
間 
樂。 
破 
涅 
槃 
道 
者。 
貪 
著 
於 
我。 
分 
別 
有 
無。 
  
 
 
 
 
 
 
 
 
 
 
 
 
 
 
 
 
 
 
 
 
 
 
 
         | 
         
無 
如 
來 
等 
賢 
聖。 
起 
是 
邪 
見 
捨 
善 
為 
惡。 
則 
破 
  
 
 
 
 
 
 
 
 
 
 
 
 
 
 
 
 
 
 
 
 
 
 
 
         | 
         
道。 
破 
世 
間 
樂 
者。 
是 
麤 
邪 
見。 
言 
無 
罪 
無 
福。 
  
  
 
 
 
 
 
 
 
 
 
 
 
 
 
 
 
 
 
 
 
 
 
 
 
         | 
         
邪 
見 
有 
二 
種。 
一 
者 
破 
世 
間 
樂。 
二 
者 
破 
涅 
槃 
  
 
 
 
 
 
 
 
 
 
 
 
 
 
 
 
 
 
 
 
 
 
 
 
         | 
         
  
如 
來 
寂 
滅 
相 
  
  
分 
別 
有 
亦 
非 
  
  
  
  
 
 
 
 
 
 
 
 
 
 
 
 
 
 
 
 
 
 
 
 
 
 
 
         | 
         
  
邪 
見 
深 
厚 
者 
  
  
則 
說 
無 
如 
來 
  
  
  
  
 
 
 
 
 
 
 
 
 
 
 
 
 
 
 
 
 
 
 
 
 
 
 
         | 
         
如 
是 
破 
如 
來 
者。 
則 
無 
如 
來 
耶。 
答 
曰。 
  
  
  
  
 
 
 
 
 
 
 
 
 
 
 
 
 
 
 
 
 
 
 
 
 
 
 
         | 
         
間 
有 
邊 
無 
邊。 
世 
間 
非 
有 
邊 
非 
無 
邊。 
問 
曰。 
若 
  
 
 
 
 
 
 
 
 
 
 
 
 
 
 
 
 
 
 
 
 
 
 
 
         | 
         
有 
四 
種 
見 
亦 
如 
是。 
世 
間 
有 
邊。 
世 
間 
無 
邊。 
世 
  
 
 
 
 
 
 
 
 
 
 
 
 
 
 
 
 
 
 
 
 
 
 
 
         | 
         
種 
見。 
如 
因 
過 
去 
世 
有 
四 
種 
見。 
因 
未 
來 
世 
  
  
 
 
 
 
 
 
 
 
 
 
 
 
 
 
 
 
 
 
 
 
 
 
 
         | 
         
諸 
法 
實 
相 
無 
有 
此 
彼。 
是 
故 
說 
寂 
滅 
中 
無 
四 
  
 
 
 
 
 
 
 
 
 
 
 
 
 
 
 
 
 
 
 
 
 
 
 
         | 
         
所 
因 
受。 
四 
種 
見 
皆 
以 
自 
見 
為 
貴。 
他 
見 
為 
賤。 
  
 
 
 
 
 
 
 
 
 
 
 
 
 
 
 
 
 
 
 
 
 
 
 
         | 
         
有 
四 
種 
見。 
四 
種 
見 
皆 
因 
受 
生。 
諸 
法 
實 
相 
無 
  
 
 
 
 
 
 
 
 
 
 
 
 
 
 
 
 
 
 
 
 
 
 
 
         | 
         
法 
實 
相。 
畢 
竟 
清 
淨 
不 
可 
取。 
空 
尚 
不 
受。 
何 
況 
  
 
 
 
 
 
 
 
 
 
 
 
 
 
 
 
 
 
 
 
 
 
 
 
         | 
         
常。 
世 
間 
非 
常 
非 
無 
常。 
寂 
滅 
中 
盡 
無。 
何 
以 
故。 
諸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8  | 
        
         
身。 
此 
如 
來 
品 
中。 
初 
中 
後 
思 
惟。 
如 
來 
定 
性 
不 
  
 
 
 
 
 
 
 
 
 
 
 
 
 
 
 
 
 
 
 
 
 
 
 
         | 
         
等。 
是 
人 
為 
戲 
論。 
覆 
慧 
眼 
故 
不 
能 
見 
如 
來 
法 
  
 
 
 
 
 
 
 
 
 
 
 
 
 
 
 
 
 
 
 
 
 
 
 
         | 
         
戲 
論 
名 
憶 
念 
取 
相 
分 
別 
此 
彼。 
言 
佛 
滅 
不 
滅 
  
 
 
 
 
 
 
 
 
 
 
 
 
 
 
 
 
 
 
 
 
 
 
 
         | 
         
  
戲 
論 
破 
慧 
眼 
  
  
是 
皆 
不 
見 
佛 
  
  
  
  
 
 
 
 
 
 
 
 
 
 
 
 
 
 
 
 
 
 
 
 
 
 
 
         | 
         
  
如 
來 
過 
戲 
論 
  
  
而 
人 
生 
戲 
論 
  
  
  
  
 
 
 
 
 
 
 
 
 
 
 
 
 
 
 
 
 
 
 
 
 
 
 
         | 
         
何 
況 
滅 
後。 
  
  
  
  
  
  
  
  
  
  
  
  
  
 
 
 
 
 
 
 
 
 
 
 
 
 
 
 
 
 
 
 
 
 
 
 
         | 
         
若 
有 
若 
無。 
若 
有 
無。 
如 
來 
從 
本 
已 
來 
畢 
竟 
空。 
  
 
 
 
 
 
 
 
 
 
 
 
 
 
 
 
 
 
 
 
 
 
 
 
         | 
         
諸 
法 
實 
相 
性 
空 
故。 
不 
應 
於 
如 
來 
滅 
後 
思 
惟 
  
 
 
 
 
 
 
 
 
 
 
 
 
 
 
 
 
 
 
 
 
 
 
 
         | 
         
  
如 
來 
滅 
度 
後 
  
  
分 
別 
於 
有 
無 
  
  
  
  
 
 
 
 
 
 
 
 
 
 
 
 
 
 
 
 
 
 
 
 
 
 
 
         | 
         
  
如 
是 
性 
空 
中 
  
  
思 
惟 
亦 
不 
可 
  
  
  
  
 
 
 
 
 
 
 
 
 
 
 
 
 
 
 
 
 
 
 
 
 
 
 
         | 
         
是 
故 
寂 
滅 
相 
中。 
分 
別 
有 
如 
來。 
亦 
為 
非。 
  
  
  
 
 
 
 
 
 
 
 
 
 
 
 
 
 
 
 
 
 
 
 
 
 
 
         | 
         
是 
邪 
見。 
何 
以 
故。 
如 
來 
寂 
滅 
相。 
而 
種 
種 
分 
別 
故。 
 
 
 
 
 
 
 
 
 
 
 
 
 
 
 
 
 
 
 
 
 
 
 
         | 
         
見。 
乃 
失 
世 
間 
樂。 
何 
況 
涅 
槃。 
若 
言 
有 
如 
來。 
亦 
  
 
 
 
 
 
 
 
 
 
 
 
 
 
 
 
 
 
 
 
 
 
 
 
         | 
         
不 
得 
涅 
槃。 
是 
故 
若 
言 
無 
如 
來 
者。 
是 
深 
厚 
邪 
  
 
 
 
 
 
 
 
 
 
 
 
 
 
 
 
 
 
 
 
 
 
 
 
         | 
         
起 
善 
滅 
惡。 
起 
善 
故 
得 
世 
間 
樂。 
分 
別 
有 
無 
故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9  | 
        
         
若 
諸 
煩 
惱。 
因 
淨 
不 
淨 
顛 
倒。 
憶 
想 
分 
別 
生。 
即 
  
 
 
 
 
 
 
 
 
 
 
 
 
 
 
 
 
 
 
 
 
 
 
 
         | 
         
  
三 
毒 
即 
無 
性 
  
  
故 
煩 
惱 
無 
實 
  
  
  
  
 
 
 
 
 
 
 
 
 
 
 
 
 
 
 
 
 
 
 
 
 
 
 
         | 
         
  
若 
因 
淨 
不 
淨 
  
  
顛 
倒 
生 
三 
毒 
  
  
  
  
 
 
 
 
 
 
 
 
 
 
 
 
 
 
 
 
 
 
 
 
 
 
 
         | 
         
故 
當 
知 
有 
貪 
恚 
癡。 
答 
曰。 
  
  
  
  
  
  
  
  
 
 
 
 
 
 
 
 
 
 
 
 
 
 
 
 
 
 
 
 
 
 
 
         | 
         
經 
說 
因 
淨 
不 
淨 
顛 
倒。 
憶 
想 
分 
別 
生 
貪 
恚 
癡。 
是 
 
 
 
 
 
 
 
 
 
 
 
 
 
 
 
 
 
 
 
 
 
 
 
         | 
         
  
淨 
不 
淨 
顛 
倒 
  
  
皆 
從 
眾 
緣 
生 
  
  
  
  
 
 
 
 
 
 
 
 
 
 
 
 
 
 
 
 
 
 
 
 
 
 
 
         | 
         
  
從 
憶 
想 
分 
別 
  
  
生 
於 
貪 
恚 
癡 
  
  
  
  
 
 
 
 
 
 
 
 
 
 
 
 
 
 
 
 
 
 
 
 
 
 
 
         | 
         
問 
曰。 
  
  
  
  
  
  
  
  
  
  
  
  
  
  
  
 
 
 
 
 
 
 
 
 
 
 
 
 
 
 
 
 
 
 
 
 
 
 
         | 
         
  
  
中 
論 
觀 
顛 
倒 
品 
第 
二 
十 
三 
︵ 
二 
十 
四 
偈 
︶ 
 
 
 
 
 
 
 
 
 
 
 
 
 
 
 
 
 
 
 
 
 
 
         | 
         
世 
間 
無 
性。 
  
  
  
  
  
  
  
  
  
  
  
  
  
 
 
 
 
 
 
 
 
 
 
 
 
 
 
 
 
 
 
 
 
 
 
 
         | 
         
問 
曰。 
何 
等 
是 
如 
來 
性。 
答 
曰。 
如 
來 
無 
有 
性。 
同 
  
 
 
 
 
 
 
 
 
 
 
 
 
 
 
 
 
 
 
 
 
 
 
 
         | 
         
此 
品 
中 
思 
惟 
推 
求。 
如 
來 
性 
即 
是 
一 
切 
世 
間 
性。 
 
 
 
 
 
 
 
 
 
 
 
 
 
 
 
 
 
 
 
 
 
 
 
         | 
         
  
如 
來 
無 
有 
性 
  
  
世 
間 
亦 
無 
性 
  
  
  
  
 
 
 
 
 
 
 
 
 
 
 
 
 
 
 
 
 
 
 
 
 
 
 
         | 
         
  
如 
來 
所 
有 
性 
  
  
即 
是 
世 
間 
性 
  
  
  
  
 
 
 
 
 
 
 
 
 
 
 
 
 
 
 
 
 
 
 
 
 
 
 
         | 
         
可 
得。 
是 
故 
偈 
說。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10  | 
        
         
垢 
心 
中。 
五 
種 
求 
亦 
不 
可 
得。 
又 
垢 
心 
於 
煩 
惱 
  
 
 
 
 
 
 
 
 
 
 
 
 
 
 
 
 
 
 
 
 
 
 
 
         | 
         
如 
身 
見。 
五 
陰 
中 
五 
種 
求 
不 
可 
得。 
諸 
煩 
惱 
亦 
於 
 
 
 
 
 
 
 
 
 
 
 
 
 
 
 
 
 
 
 
 
 
 
 
         | 
         
  
煩 
惱 
於 
垢 
心 
  
  
五 
求 
亦 
不 
得 
  
  
  
  
 
 
 
 
 
 
 
 
 
 
 
 
 
 
 
 
 
 
 
 
 
 
 
         | 
         
  
如 
身 
見 
五 
種 
  
  
求 
之 
不 
可 
得 
  
  
  
  
 
 
 
 
 
 
 
 
 
 
 
 
 
 
 
 
 
 
 
 
 
 
 
         | 
         
煩 
惱 
屬 
心。 
是 
事 
亦 
不 
然。 
何 
以 
故。 
  
  
  
  
  
 
 
 
 
 
 
 
 
 
 
 
 
 
 
 
 
 
 
 
 
 
 
 
         | 
         
有 
煩 
惱。 
是 
煩 
惱 
則 
無 
所 
屬。 
若 
謂 
雖 
無 
我 
而 
  
 
 
 
 
 
 
 
 
 
 
 
 
 
 
 
 
 
 
 
 
 
 
 
         | 
         
生 
於 
一 
切 
處 
推 
求 
不 
可 
得。 
若 
謂 
離 
眾 
生 
但 
  
 
 
 
 
 
 
 
 
 
 
 
 
 
 
 
 
 
 
 
 
 
 
 
         | 
         
煩 
惱 
名 
為 
能 
惱 
他。 
惱 
他 
者 
應 
是 
眾 
生。 
是 
眾 
  
 
 
 
 
 
 
 
 
 
 
 
 
 
 
 
 
 
 
 
 
 
 
 
         | 
         
  
若 
離 
是 
而 
有 
  
  
煩 
惱 
則 
無 
屬 
  
  
  
  
 
 
 
 
 
 
 
 
 
 
 
 
 
 
 
 
 
 
 
 
 
 
 
         | 
         
  
誰 
有 
此 
煩 
惱 
  
  
是 
即 
為 
不 
成 
  
  
  
  
 
 
 
 
 
 
 
 
 
 
 
 
 
 
 
 
 
 
 
 
 
 
 
         | 
         
煩 
惱 
云 
何 
以 
有 
無 
而 
可 
成。 
何 
以 
故。 
  
  
  
  
 
 
 
 
 
 
 
 
 
 
 
 
 
 
 
 
 
 
 
 
 
 
 
         | 
         
我 
無 
有 
因 
緣 
若 
有 
若 
無 
而 
可 
成。 
今 
無 
我 
諸 
  
 
 
 
 
 
 
 
 
 
 
 
 
 
 
 
 
 
 
 
 
 
 
 
         | 
         
  
無 
我 
諸 
煩 
惱 
  
  
有 
無 
亦 
不 
成 
  
  
  
  
 
 
 
 
 
 
 
 
 
 
 
 
 
 
 
 
 
 
 
 
 
 
 
         | 
         
  
我 
法 
有 
以 
無 
  
  
是 
事 
終 
不 
成 
  
  
  
  
 
 
 
 
 
 
 
 
 
 
 
 
 
 
 
 
 
 
 
 
 
 
 
         | 
         
無 
自 
性。 
是 
故 
諸 
煩 
惱 
無 
實。 
復 
次。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11  |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自 
體。 
未 
與 
心 
和 
合 
時。 
空 
無 
  
 
 
 
 
 
 
 
 
 
 
 
 
 
 
 
 
 
 
 
 
 
 
 
         | 
         
  
猶 
如 
幻 
化 
人 
  
  
亦 
如 
鏡 
中 
像 
  
  
  
  
 
 
 
 
 
 
 
 
 
 
 
 
 
 
 
 
 
 
 
 
 
 
 
         | 
         
  
如 
是 
六 
種 
中 
  
  
何 
有 
淨 
不 
淨 
  
  
  
  
 
 
 
 
 
 
 
 
 
 
 
 
 
 
 
 
 
 
 
 
 
 
 
         | 
         
  
皆 
空 
如 
炎 
夢 
  
  
如 
乾 
闥 
婆 
城 
  
  
  
  
 
 
 
 
 
 
 
 
 
 
 
 
 
 
 
 
 
 
 
 
 
 
 
         | 
         
  
色 
聲 
香 
味 
觸 
  
  
及 
法 
體 
六 
種 
  
  
  
  
 
 
 
 
 
 
 
 
 
 
 
 
 
 
 
 
 
 
 
 
 
 
 
         | 
         
倒。 
因 
淨 
不 
淨 
顛 
倒 
生 
貪 
恚 
癡。 
答 
曰。 
  
  
  
  
 
 
 
 
 
 
 
 
 
 
 
 
 
 
 
 
 
 
 
 
 
 
 
         | 
         
是 
六 
入 
三 
毒 
根 
本。 
因 
此 
六 
入 
生 
淨 
不 
淨 
顛 
  
 
 
 
 
 
 
 
 
 
 
 
 
 
 
 
 
 
 
 
 
 
 
 
         | 
         
  
如 
是 
之 
六 
種 
  
  
是 
三 
毒 
根 
本 
  
  
  
  
 
 
 
 
 
 
 
 
 
 
 
 
 
 
 
 
 
 
 
 
 
 
 
         | 
         
  
色 
聲 
香 
味 
觸 
  
  
及 
法 
為 
六 
種 
  
  
  
  
 
 
 
 
 
 
 
 
 
 
 
 
 
 
 
 
 
 
 
 
 
 
 
         | 
         
起 
諸 
煩 
惱。 
問 
曰。 
  
  
  
  
  
  
  
  
  
  
  
 
 
 
 
 
 
 
 
 
 
 
 
 
 
 
 
 
 
 
 
 
 
 
         | 
         
性。 
無 
性 
則 
無 
顛 
倒。 
若 
無 
顛 
倒。 
云 
何 
因 
顛 
倒 
  
 
 
 
 
 
 
 
 
 
 
 
 
 
 
 
 
 
 
 
 
 
 
 
         | 
         
淨 
不 
淨 
顛 
倒 
者。 
顛 
倒 
名 
虛 
妄。 
若 
虛 
妄 
即 
無 
  
 
 
 
 
 
 
 
 
 
 
 
 
 
 
 
 
 
 
 
 
 
 
 
         | 
         
  
云 
何 
因 
此 
二 
  
  
而 
生 
諸 
煩 
惱 
  
  
  
  
 
 
 
 
 
 
 
 
 
 
 
 
 
 
 
 
 
 
 
 
 
 
 
         | 
         
  
淨 
不 
淨 
顛 
倒 
  
  
是 
則 
無 
自 
性 
  
  
  
  
 
 
 
 
 
 
 
 
 
 
 
 
 
 
 
 
 
 
 
 
 
 
 
         | 
         
中。 
五 
種 
求 
亦 
不 
可 
得。 
復 
次。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12  | 
        
         
四 
顛 
倒。 
若 
無 
常 
中 
見 
常。 
是 
名 
顛 
倒。 
若 
無 
常 
  
 
 
 
 
 
 
 
 
 
 
 
 
 
 
 
 
 
 
 
 
 
 
 
         | 
         
無 
淨 
不 
淨 
故。 
則 
不 
生 
貪 
恚。 
問 
曰。 
經 
說 
常 
等 
  
 
 
 
 
 
 
 
 
 
 
 
 
 
 
 
 
 
 
 
 
 
 
 
         | 
         
  
若 
無 
有 
不 
淨 
  
  
何 
由 
而 
有 
恚 
  
  
  
  
 
 
 
 
 
 
 
 
 
 
 
 
 
 
 
 
 
 
 
 
 
 
 
         | 
         
  
若 
無 
有 
淨 
者 
  
  
何 
由 
而 
有 
貪 
  
  
  
  
 
 
 
 
 
 
 
 
 
 
 
 
 
 
 
 
 
 
 
 
 
 
 
         | 
         
故 
無 
有 
淨。 
復 
次。 
  
  
  
  
  
  
  
  
  
  
  
 
 
 
 
 
 
 
 
 
 
 
 
 
 
 
 
 
 
 
 
 
 
 
         | 
         
若 
不 
因 
不 
淨。 
先 
無 
有 
淨。 
因 
何 
而 
說 
淨。 
是 
  
  
 
 
 
 
 
 
 
 
 
 
 
 
 
 
 
 
 
 
 
 
 
 
 
         | 
         
  
因 
不 
淨 
有 
淨 
  
  
是 
故 
無 
有 
淨 
  
  
  
  
 
 
 
 
 
 
 
 
 
 
 
 
 
 
 
 
 
 
 
 
 
 
 
         | 
         
  
不 
因 
於 
不 
淨 
  
  
則 
亦 
無 
有 
淨 
  
  
  
  
 
 
 
 
 
 
 
 
 
 
 
 
 
 
 
 
 
 
 
 
 
 
 
         | 
         
淨。 
是 
故 
無 
不 
淨。 
復 
次。 
  
  
  
  
  
  
  
  
  
 
 
 
 
 
 
 
 
 
 
 
 
 
 
 
 
 
 
 
 
 
 
 
         | 
         
若 
不 
因 
於 
淨。 
先 
無 
有 
不 
淨。 
因 
何 
而 
說 
不 
  
  
 
 
 
 
 
 
 
 
 
 
 
 
 
 
 
 
 
 
 
 
 
 
 
         | 
         
  
因 
淨 
有 
不 
淨 
  
  
是 
故 
無 
不 
淨 
  
  
  
  
 
 
 
 
 
 
 
 
 
 
 
 
 
 
 
 
 
 
 
 
 
 
 
         | 
         
  
不 
因 
於 
淨 
相 
  
  
則 
無 
有 
不 
淨 
  
  
  
  
 
 
 
 
 
 
 
 
 
 
 
 
 
 
 
 
 
 
 
 
 
 
 
         | 
         
復 
次。 
  
  
  
  
  
  
  
  
  
  
  
  
  
  
  
 
 
 
 
 
 
 
 
 
 
 
 
 
 
 
 
 
 
 
 
 
 
 
         | 
         
於 
心 
無 
有 
定 
相。 
如 
是 
六 
入 
中。 
何 
有 
淨 
不 
淨。 
  
 
 
 
 
 
 
 
 
 
 
 
 
 
 
 
 
 
 
 
 
 
 
 
         | 
         
所 
有。 
如 
炎 
如 
夢。 
如 
化 
如 
鏡 
中 
像。 
但 
誑 
惑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13  | 
        
         
  
是 
皆 
寂 
滅 
相 
  
  
云 
何 
而 
有 
著 
  
  
  
  
 
 
 
 
 
 
 
 
 
 
 
 
 
 
 
 
 
 
 
 
 
 
 
         | 
         
  
可 
著 
著 
者 
著 
  
  
及 
所 
用 
著 
法 
  
  
  
  
 
 
 
 
 
 
 
 
 
 
 
 
 
 
 
 
 
 
 
 
 
 
 
         | 
         
亦 
如 
是。 
復 
次。 
  
  
  
  
  
  
  
  
  
  
  
  
 
 
 
 
 
 
 
 
 
 
 
 
 
 
 
 
 
 
 
 
 
 
 
         | 
         
性 
空 
中 
無 
無 
常。 
無 
常 
無 
故 
誰 
為 
非 
顛 
倒。 
餘 
三 
 
 
 
 
 
 
 
 
 
 
 
 
 
 
 
 
 
 
 
 
 
 
 
         | 
         
若 
著 
無 
常 
言 
是 
無 
常。 
不 
名 
為 
顛 
倒 
者。 
諸 
法 
  
 
 
 
 
 
 
 
 
 
 
 
 
 
 
 
 
 
 
 
 
 
 
 
         | 
         
  
空 
中 
無 
無 
常 
  
  
何 
有 
非 
顛 
倒 
  
  
  
  
 
 
 
 
 
 
 
 
 
 
 
 
 
 
 
 
 
 
 
 
 
 
 
         | 
         
  
若 
於 
無 
常 
中 
  
  
著 
無 
常 
非 
倒 
  
  
  
  
 
 
 
 
 
 
 
 
 
 
 
 
 
 
 
 
 
 
 
 
 
 
 
         | 
         
復 
次。 
  
  
  
  
  
  
  
  
  
  
  
  
  
  
  
 
 
 
 
 
 
 
 
 
 
 
 
 
 
 
 
 
 
 
 
 
 
 
         | 
         
無 
有 
常。 
是 
中 
何 
處 
有 
常 
顛 
倒。 
餘 
三 
亦 
如 
是。 
  
 
 
 
 
 
 
 
 
 
 
 
 
 
 
 
 
 
 
 
 
 
 
 
         | 
         
若 
於 
無 
常 
中 
著 
常。 
名 
為 
顛 
倒。 
諸 
法 
性 
空 
中 
  
 
 
 
 
 
 
 
 
 
 
 
 
 
 
 
 
 
 
 
 
 
 
 
         | 
         
  
空 
中 
無 
有 
常 
  
  
何 
處 
有 
常 
倒 
  
  
  
  
 
 
 
 
 
 
 
 
 
 
 
 
 
 
 
 
 
 
 
 
 
 
 
         | 
         
  
於 
無 
常 
著 
常 
  
  
是 
則 
名 
顛 
倒 
  
  
  
  
 
 
 
 
 
 
 
 
 
 
 
 
 
 
 
 
 
 
 
 
 
 
 
         | 
         
曰。 
  
  
  
  
  
  
  
  
  
  
  
  
  
  
  
  
 
 
 
 
 
 
 
 
 
 
 
 
 
 
 
 
 
 
 
 
 
 
 
         | 
         
顛 
倒 
故。 
顛 
倒 
者 
亦 
應 
有。 
何 
故 
言 
都 
無。 
答 
  
  
 
 
 
 
 
 
 
 
 
 
 
 
 
 
 
 
 
 
 
 
 
 
 
         | 
         
中 
見 
無 
常。 
此 
非 
顛 
倒。 
餘 
三 
顛 
倒 
亦 
如 
是。 
有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14  | 
        
         
觀 
察。 
誰 
為 
顛 
倒 
者。 
復 
次。 
  
  
  
  
  
  
  
  
 
 
 
 
 
 
 
 
 
 
 
 
 
 
 
 
 
 
 
 
 
 
 
         | 
         
不 
顛 
倒。 
有 
二 
過 
故。 
汝 
今 
除 
憍 
慢 
心。 
善 
自 
  
  
 
 
 
 
 
 
 
 
 
 
 
 
 
 
 
 
 
 
 
 
 
 
 
         | 
         
倒 
者 
亦 
不 
顛 
倒。 
無 
有 
顛 
倒 
故。 
顛 
倒 
時 
亦 
  
  
 
 
 
 
 
 
 
 
 
 
 
 
 
 
 
 
 
 
 
 
 
 
 
         | 
         
已 
顛 
倒 
者。 
則 
更 
不 
生 
顛 
倒。 
已 
顛 
倒 
故。 
不 
顛 
  
 
 
 
 
 
 
 
 
 
 
 
 
 
 
 
 
 
 
 
 
 
 
 
         | 
         
  
汝 
可 
自 
觀 
察 
  
  
誰 
生 
於 
顛 
倒 
  
  
  
  
 
 
 
 
 
 
 
 
 
 
 
 
 
 
 
 
 
 
 
 
 
 
 
         | 
         
  
若 
於 
顛 
倒 
時 
  
  
亦 
不 
生 
顛 
倒 
  
  
  
  
 
 
 
 
 
 
 
 
 
 
 
 
 
 
 
 
 
 
 
 
 
 
 
         | 
         
  
倒 
者 
不 
生 
倒 
  
  
不 
倒 
亦 
不 
生 
  
  
  
  
 
 
 
 
 
 
 
 
 
 
 
 
 
 
 
 
 
 
 
 
 
 
 
         | 
         
  
有 
倒 
不 
生 
倒 
  
  
無 
倒 
不 
生 
倒 
  
  
  
  
 
 
 
 
 
 
 
 
 
 
 
 
 
 
 
 
 
 
 
 
 
 
 
         | 
         
誰 
為 
邪 
顛 
倒。 
誰 
為 
正 
不 
顛 
倒。 
復 
次。 
  
  
  
  
 
 
 
 
 
 
 
 
 
 
 
 
 
 
 
 
 
 
 
 
 
 
 
         | 
         
著 
名 
憶 
想 
分 
別 
此 
彼 
有 
無 
等。 
若 
無 
此 
著 
者。 
  
 
 
 
 
 
 
 
 
 
 
 
 
 
 
 
 
 
 
 
 
 
 
 
         | 
         
  
言 
正 
不 
顛 
倒 
  
  
誰 
有 
如 
是 
事 
  
  
  
  
 
 
 
 
 
 
 
 
 
 
 
 
 
 
 
 
 
 
 
 
 
 
 
         | 
         
  
若 
無 
有 
著 
法 
  
  
言 
邪 
是 
顛 
倒 
  
  
  
  
 
 
 
 
 
 
 
 
 
 
 
 
 
 
 
 
 
 
 
 
 
 
 
         | 
         
說。 
是 
故 
無 
有 
著。 
復 
次。 
  
  
  
  
  
  
  
  
  
 
 
 
 
 
 
 
 
 
 
 
 
 
 
 
 
 
 
 
 
 
 
 
         | 
         
所 
用 
事。 
是 
皆 
性 
空 
寂 
滅 
相。 
如 
如 
來 
品 
中 
所 
  
 
 
 
 
 
 
 
 
 
 
 
 
 
 
 
 
 
 
 
 
 
 
 
         | 
         
可 
著 
名 
物 
著 
者 
名 
作 
者。 
著 
名 
業。 
所 
用 
法 
名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15  | 
        
         
  
若 
常 
我 
樂 
淨 
  
  
而 
實 
無 
有 
者 
  
  
  
  
 
 
 
 
 
 
 
 
 
 
 
 
 
 
 
 
 
 
 
 
 
 
 
         | 
         
故 
名 
不 
顛 
倒。 
是 
事 
不 
然。 
何 
以 
故。 
  
  
  
  
  
 
 
 
 
 
 
 
 
 
 
 
 
 
 
 
 
 
 
 
 
 
 
 
         | 
         
我 
不 
淨。 
是 
四 
應 
實 
有。 
不 
名 
顛 
倒。 
顛 
倒 
相 
違 
  
 
 
 
 
 
 
 
 
 
 
 
 
 
 
 
 
 
 
 
 
 
 
 
         | 
         
倒。 
若 
謂 
常 
我 
樂 
淨 
倒 
是 
四 
無 
者。 
無 
常 
苦 
無 
  
 
 
 
 
 
 
 
 
 
 
 
 
 
 
 
 
 
 
 
 
 
 
 
         | 
         
則 
非 
顛 
倒。 
何 
以 
故。 
定 
有 
實 
事 
故。 
云 
何 
言 
顛 
  
 
 
 
 
 
 
 
 
 
 
 
 
 
 
 
 
 
 
 
 
 
 
 
         | 
         
若 
常 
我 
樂 
淨 
是 
四 
實 
有 
性 
者。 
是 
常 
我 
樂 
淨 
  
 
 
 
 
 
 
 
 
 
 
 
 
 
 
 
 
 
 
 
 
 
 
 
         | 
         
  
是 
常 
我 
樂 
淨 
  
  
則 
非 
是 
顛 
倒 
  
  
  
  
 
 
 
 
 
 
 
 
 
 
 
 
 
 
 
 
 
 
 
 
 
 
 
         | 
         
  
若 
常 
我 
樂 
淨 
  
  
而 
是 
實 
有 
者 
  
  
  
  
 
 
 
 
 
 
 
 
 
 
 
 
 
 
 
 
 
 
 
 
 
 
 
         | 
         
者。 
因 
顛 
倒 
有 
顛 
倒 
者。 
復 
次。 
  
  
  
  
  
  
  
 
 
 
 
 
 
 
 
 
 
 
 
 
 
 
 
 
 
 
 
 
 
 
         | 
         
相。 
何 
況 
顛 
倒 
是 
不 
生 
相。 
顛 
倒 
無 
故 
何 
有 
顛 
倒 
 
 
 
 
 
 
 
 
 
 
 
 
 
 
 
 
 
 
 
 
 
 
 
         | 
         
不 
生 
為 
顛 
倒。 
乃 
至 
無 
漏 
法 
尚 
不 
名 
為 
不 
生 
  
 
 
 
 
 
 
 
 
 
 
 
 
 
 
 
 
 
 
 
 
 
 
 
         | 
         
生。 
謂 
不 
生 
是 
顛 
倒 
實 
相。 
是 
故 
偈 
說。 
云 
何 
名 
  
 
 
 
 
 
 
 
 
 
 
 
 
 
 
 
 
 
 
 
 
 
 
 
         | 
         
顛 
倒 
種 
種 
因 
緣 
破 
故。 
墮 
在 
不 
生。 
彼 
貪 
著 
不 
  
 
 
 
 
 
 
 
 
 
 
 
 
 
 
 
 
 
 
 
 
 
 
 
         | 
         
  
無 
有 
顛 
倒 
故 
  
  
何 
有 
顛 
倒 
者 
  
  
  
  
 
 
 
 
 
 
 
 
 
 
 
 
 
 
 
 
 
 
 
 
 
 
 
         | 
         
  
諸 
顛 
倒 
不 
生 
  
  
云 
何 
有 
此 
義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16  | 
        
         
  
云 
何 
當 
可 
斷 
  
  
誰 
能 
斷 
無 
性 
  
  
  
  
 
 
 
 
 
 
 
 
 
 
 
 
 
 
 
 
 
 
 
 
 
 
 
         | 
         
  
若 
煩 
惱 
虛 
妄 
  
  
無 
性 
無 
屬 
者 
  
  
  
  
 
 
 
 
 
 
 
 
 
 
 
 
 
 
 
 
 
 
 
 
 
 
 
         | 
         
而 
可 
斷 
者。 
是 
亦 
不 
然。 
何 
以 
故。 
  
  
  
  
  
  
 
 
 
 
 
 
 
 
 
 
 
 
 
 
 
 
 
 
 
 
 
 
 
         | 
         
斷。 
誰 
能 
斷 
其 
性。 
若 
謂 
諸 
煩 
惱 
皆 
虛 
妄 
無 
性 
  
 
 
 
 
 
 
 
 
 
 
 
 
 
 
 
 
 
 
 
 
 
 
 
         | 
         
若 
諸 
煩 
惱 
即 
是 
顛 
倒。 
而 
實 
有 
性 
者。 
云 
何 
可 
  
 
 
 
 
 
 
 
 
 
 
 
 
 
 
 
 
 
 
 
 
 
 
 
         | 
         
  
云 
何 
當 
可 
斷 
  
  
誰 
能 
斷 
其 
性 
  
  
  
  
 
 
 
 
 
 
 
 
 
 
 
 
 
 
 
 
 
 
 
 
 
 
 
         | 
         
  
若 
煩 
惱 
性 
實 
  
  
而 
有 
所 
屬 
者 
  
  
  
  
 
 
 
 
 
 
 
 
 
 
 
 
 
 
 
 
 
 
 
 
 
 
 
         | 
         
等 
皆 
滅。 
復 
次。 
  
  
  
  
  
  
  
  
  
  
  
  
 
 
 
 
 
 
 
 
 
 
 
 
 
 
 
 
 
 
 
 
 
 
 
         | 
         
本 
無 
明 
亦 
滅。 
無 
明 
滅 
故 
三 
種 
行 
業。 
乃 
至 
老 
死 
 
 
 
 
 
 
 
 
 
 
 
 
 
 
 
 
 
 
 
 
 
 
 
         | 
         
如 
是 
者 
如 
其 
義。 
滅 
諸 
顛 
倒 
故。 
十 
二 
因 
緣 
根 
  
 
 
 
 
 
 
 
 
 
 
 
 
 
 
 
 
 
 
 
 
 
 
 
         | 
         
  
以 
無 
明 
滅 
故 
  
  
諸 
行 
等 
亦 
滅 
  
  
  
  
 
 
 
 
 
 
 
 
 
 
 
 
 
 
 
 
 
 
 
 
 
 
 
         | 
         
  
如 
是 
顛 
倒 
滅 
  
  
無 
明 
則 
亦 
滅 
  
  
  
  
 
 
 
 
 
 
 
 
 
 
 
 
 
 
 
 
 
 
 
 
 
 
 
         | 
         
亦 
不 
應 
有。 
何 
以 
故。 
無 
相 
因 
待 
故。 
復 
次。 
  
  
  
 
 
 
 
 
 
 
 
 
 
 
 
 
 
 
 
 
 
 
 
 
 
 
         | 
         
若 
常 
我 
樂 
淨 
是 
四 
實 
無。 
無 
故 
無 
常 
等 
四 
事 
  
 
 
 
 
 
 
 
 
 
 
 
 
 
 
 
 
 
 
 
 
 
 
 
         | 
         
  
無 
常 
苦 
不 
淨 
  
  
是 
則 
亦 
應 
無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17  | 
        
         
若 
一 
切 
世 
間 
皆 
空 
無 
所 
有 
者。 
即 
應 
無 
生 
無 
  
 
 
 
 
 
 
 
 
 
 
 
 
 
 
 
 
 
 
 
 
 
 
 
         | 
         
  
如 
是 
說 
空 
者 
  
  
是 
則 
破 
三 
寶 
  
  
  
  
 
 
 
 
 
 
 
 
 
 
 
 
 
 
 
 
 
 
 
 
 
 
 
         | 
         
  
以 
無 
法 
僧 
寶 
  
  
亦 
無 
有 
佛 
寶 
  
  
  
  
 
 
 
 
 
 
 
 
 
 
 
 
 
 
 
 
 
 
 
 
 
 
 
         | 
         
  
以 
無 
四 
諦 
故 
  
  
亦 
無 
有 
法 
寶 
  
  
  
  
 
 
 
 
 
 
 
 
 
 
 
 
 
 
 
 
 
 
 
 
 
 
 
         | 
         
  
若 
無 
八 
賢 
聖 
  
  
則 
無 
有 
僧 
寶 
  
  
  
  
 
 
 
 
 
 
 
 
 
 
 
 
 
 
 
 
 
 
 
 
 
 
 
         | 
         
  
無 
有 
四 
果 
故 
  
  
得 
向 
者 
亦 
無 
  
  
  
  
 
 
 
 
 
 
 
 
 
 
 
 
 
 
 
 
 
 
 
 
 
 
 
         | 
         
  
以 
是 
事 
無 
故 
  
  
則 
無 
四 
道 
果 
  
  
  
  
 
 
 
 
 
 
 
 
 
 
 
 
 
 
 
 
 
 
 
 
 
 
 
         | 
         
  
證 
滅 
及 
修 
道 
  
  
如 
是 
事 
皆 
無 
  
  
  
  
 
 
 
 
 
 
 
 
 
 
 
 
 
 
 
 
 
 
 
 
 
 
 
         | 
         
  
以 
無 
四 
諦 
故 
  
  
見 
苦 
與 
斷 
集 
  
  
  
  
 
 
 
 
 
 
 
 
 
 
 
 
 
 
 
 
 
 
 
 
 
 
 
         | 
         
  
如 
是 
則 
無 
有 
  
  
四 
聖 
諦 
之 
法 
  
  
  
  
 
 
 
 
 
 
 
 
 
 
 
 
 
 
 
 
 
 
 
 
 
 
 
         | 
         
  
若 
一 
切 
皆 
空 
  
  
無 
生 
亦 
無 
滅 
  
  
  
  
 
 
 
 
 
 
 
 
 
 
 
 
 
 
 
 
 
 
 
 
 
 
 
         | 
         
問 
曰。 
破 
四 
顛 
倒。 
通 
達 
四 
諦。 
得 
四 
沙 
門 
果。 
  
  
 
 
 
 
 
 
 
 
 
 
 
 
 
 
 
 
 
 
 
 
 
 
 
         | 
         
  
  
中 
論 
觀 
四 
諦 
品 
第 
二 
十 
四 
︵ 
四 
十 
偈 
︶ 
 
 
 
 
 
 
 
 
 
 
 
 
 
 
 
 
 
 
 
 
 
 
 
         | 
         
誰 
能 
斷 
無 
性 
法。 
  
  
  
  
  
  
  
  
  
  
  
 
 
 
 
 
 
 
 
 
 
 
 
 
 
 
 
 
 
 
 
 
 
 
         | 
         
若 
諸 
煩 
惱 
虛 
妄 
無 
性。 
則 
無 
所 
屬。 
云 
何 
可 
斷。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18  | 
        
         
世 
俗 
法。 
有 
如 
是 
等 
諸 
過 
故。 
諸 
法 
不 
應 
空。 
答 
  
 
 
 
 
 
 
 
 
 
 
 
 
 
 
 
 
 
 
 
 
 
 
 
         | 
         
若 
受 
空 
法 
者。 
則 
破 
罪 
福 
及 
罪 
福 
果 
報。 
亦 
破 
  
 
 
 
 
 
 
 
 
 
 
 
 
 
 
 
 
 
 
 
 
 
 
 
         | 
         
  
亦 
復 
悉 
毀 
壞 
  
  
一 
切 
世 
俗 
法 
  
  
  
  
 
 
 
 
 
 
 
 
 
 
 
 
 
 
 
 
 
 
 
 
 
 
 
         | 
         
  
空 
法 
壞 
因 
果 
  
  
亦 
壞 
於 
罪 
福 
  
  
  
  
 
 
 
 
 
 
 
 
 
 
 
 
 
 
 
 
 
 
 
 
 
 
 
         | 
         
壞 
三 
寶。 
復 
次。 
  
  
  
  
  
  
  
  
  
  
  
  
 
 
 
 
 
 
 
 
 
 
 
 
 
 
 
 
 
 
 
 
 
 
 
         | 
         
法 
名 
為 
佛。 
無 
法 
何 
有 
佛。 
汝 
說 
諸 
法 
皆 
空。 
則 
  
 
 
 
 
 
 
 
 
 
 
 
 
 
 
 
 
 
 
 
 
 
 
 
         | 
         
法 
寶 
亦 
無。 
若 
無 
法 
寶 
僧 
寶 
者。 
云 
何 
有 
佛。 
得 
  
 
 
 
 
 
 
 
 
 
 
 
 
 
 
 
 
 
 
 
 
 
 
 
         | 
         
若 
無 
此 
八 
賢 
聖。 
則 
無 
僧 
寶。 
又 
四 
聖 
諦 
無 
故。 
  
 
 
 
 
 
 
 
 
 
 
 
 
 
 
 
 
 
 
 
 
 
 
 
         | 
         
四 
沙 
門 
果。 
四 
沙 
門 
果 
無 
故。 
則 
無 
四 
向 
四 
得 
者。 
 
 
 
 
 
 
 
 
 
 
 
 
 
 
 
 
 
 
 
 
 
 
 
         | 
         
集 
證 
滅 
修 
道。 
見 
苦 
斷 
集 
證 
滅 
修 
道 
無 
故。 
則 
無 
 
 
 
 
 
 
 
 
 
 
 
 
 
 
 
 
 
 
 
 
 
 
 
         | 
         
生 
無 
滅 
則 
無 
四 
諦。 
四 
諦 
無 
故。 
則 
無 
見 
苦 
斷 
  
 
 
 
 
 
 
 
 
 
 
 
 
 
 
 
 
 
 
 
 
 
 
 
         | 
         
是 
因 
滅 
諦 
是 
果。 
如 
是 
四 
諦 
有 
因 
有 
果。 
若 
無 
  
 
 
 
 
 
 
 
 
 
 
 
 
 
 
 
 
 
 
 
 
 
 
 
         | 
         
集 
諦 
名 
為 
滅 
諦。 
能 
至 
滅 
諦 
名 
為 
道 
諦。 
道 
諦 
  
 
 
 
 
 
 
 
 
 
 
 
 
 
 
 
 
 
 
 
 
 
 
 
         | 
         
從 
集 
諦 
生 
苦 
諦。 
集 
諦 
是 
因 
苦 
諦 
是 
果。 
滅 
苦 
  
 
 
 
 
 
 
 
 
 
 
 
 
 
 
 
 
 
 
 
 
 
 
 
         | 
         
滅。 
以 
無 
生 
無 
滅 
故。 
則 
無 
四 
聖 
諦。 
何 
以 
故。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19  | 
        
         
不 
能 
如 
實 
分 
別 
二 
諦。 
則 
於 
甚 
深 
佛 
法。 
不 
  
  
 
 
 
 
 
 
 
 
 
 
 
 
 
 
 
 
 
 
 
 
 
 
 
         | 
         
為 
實。 
諸 
佛 
依 
是 
二 
諦。 
而 
為 
眾 
生 
說 
法。 
若 
人 
  
 
 
 
 
 
 
 
 
 
 
 
 
 
 
 
 
 
 
 
 
 
 
 
         | 
         
知 
一 
切 
法 
皆 
空 
無 
生。 
於 
聖 
人 
是 
第 
一 
義 
諦 
名 
 
 
 
 
 
 
 
 
 
 
 
 
 
 
 
 
 
 
 
 
 
 
 
         | 
         
妄 
法。 
於 
世 
間 
是 
實。 
諸 
賢 
聖 
真 
知 
顛 
倒 
性。 
故 
  
 
 
 
 
 
 
 
 
 
 
 
 
 
 
 
 
 
 
 
 
 
 
 
         | 
         
世 
俗 
諦 
者。 
一 
切 
法 
性 
空。 
而 
世 
間 
顛 
倒 
故 
生 
虛 
 
 
 
 
 
 
 
 
 
 
 
 
 
 
 
 
 
 
 
 
 
 
 
         | 
         
  
則 
於 
深 
佛 
法 
  
  
不 
知 
真 
實 
義 
  
  
  
  
 
 
 
 
 
 
 
 
 
 
 
 
 
 
 
 
 
 
 
 
 
 
 
         | 
         
  
若 
人 
不 
能 
知 
  
  
分 
別 
於 
二 
諦 
  
  
  
  
 
 
 
 
 
 
 
 
 
 
 
 
 
 
 
 
 
 
 
 
 
 
 
         | 
         
  
一 
以 
世 
俗 
諦 
  
  
二 
第 
一 
義 
諦 
  
  
  
  
 
 
 
 
 
 
 
 
 
 
 
 
 
 
 
 
 
 
 
 
 
 
 
         | 
         
  
諸 
佛 
依 
二 
諦 
  
  
為 
眾 
生 
說 
法 
  
  
  
  
 
 
 
 
 
 
 
 
 
 
 
 
 
 
 
 
 
 
 
 
 
 
 
         | 
         
次。 
  
  
  
  
  
  
  
  
  
  
  
  
  
  
  
  
 
 
 
 
 
 
 
 
 
 
 
 
 
 
 
 
 
 
 
 
 
 
 
         | 
         
解 
空 
義。 
不 
能 
如 
實 
知 
故。 
生 
如 
是 
疑 
難。 
復 
  
  
 
 
 
 
 
 
 
 
 
 
 
 
 
 
 
 
 
 
 
 
 
 
 
         | 
         
汝 
不 
解 
云 
何 
是 
空 
相。 
以 
何 
因 
緣 
說 
空。 
亦 
不 
  
 
 
 
 
 
 
 
 
 
 
 
 
 
 
 
 
 
 
 
 
 
 
 
         | 
         
  
及 
知 
於 
空 
義 
  
  
是 
故 
自 
生 
惱 
  
  
  
  
 
 
 
 
 
 
 
 
 
 
 
 
 
 
 
 
 
 
 
 
 
 
 
         | 
         
  
汝 
今 
實 
不 
能 
  
  
知 
空 
空 
因 
緣 
  
  
  
  
 
 
 
 
 
 
 
 
 
 
 
 
 
 
 
 
 
 
 
 
 
 
 
         | 
         
曰。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20  | 
        
         
  
世 
尊 
知 
是 
法 
  
  
甚 
深 
微 
妙 
相 
  
  
  
  
 
 
 
 
 
 
 
 
 
 
 
 
 
 
 
 
 
 
 
 
 
 
 
         | 
         
鈍 
根 
觀 
空 
法 
亦 
如 
是。 
復 
次。 
  
  
  
  
  
  
  
 
 
 
 
 
 
 
 
 
 
 
 
 
 
 
 
 
 
 
 
 
 
 
         | 
         
又 
如 
咒 
術 
欲 
有 
所 
作 
不 
能 
善 
成 
則 
還 
自 
害。 
  
 
 
 
 
 
 
 
 
 
 
 
 
 
 
 
 
 
 
 
 
 
 
 
         | 
         
見。 
如 
為 
利 
捉 
毒 
蛇 
不 
能 
善 
捉 
反 
為 
所 
害。 
  
  
 
 
 
 
 
 
 
 
 
 
 
 
 
 
 
 
 
 
 
 
 
 
 
         | 
         
若 
人 
鈍 
根。 
不 
善 
解 
空 
法。 
於 
空 
有 
失 
而 
生 
邪 
  
 
 
 
 
 
 
 
 
 
 
 
 
 
 
 
 
 
 
 
 
 
 
 
         | 
         
  
如 
不 
善 
咒 
術 
  
  
不 
善 
捉 
毒 
蛇 
  
  
  
  
 
 
 
 
 
 
 
 
 
 
 
 
 
 
 
 
 
 
 
 
 
 
 
         | 
         
  
不 
能 
正 
觀 
空 
  
  
鈍 
根 
則 
自 
害 
  
  
  
  
 
 
 
 
 
 
 
 
 
 
 
 
 
 
 
 
 
 
 
 
 
 
 
         | 
         
二 
諦。 
復 
次。 
  
  
  
  
  
  
  
  
  
  
  
  
  
 
 
 
 
 
 
 
 
 
 
 
 
 
 
 
 
 
 
 
 
 
 
 
         | 
         
義。 
云 
何 
得 
至 
涅 
槃。 
是 
故 
諸 
法 
雖 
無 
生。 
而 
有 
  
 
 
 
 
 
 
 
 
 
 
 
 
 
 
 
 
 
 
 
 
 
 
 
         | 
         
依 
世 
俗。 
第 
一 
義 
則 
不 
可 
說。 
若 
不 
得 
第 
一 
  
  
 
 
 
 
 
 
 
 
 
 
 
 
 
 
 
 
 
 
 
 
 
 
 
         | 
         
第 
一 
義 
皆 
因 
言 
說。 
言 
說 
是 
世 
俗。 
是 
故 
若 
不 
  
 
 
 
 
 
 
 
 
 
 
 
 
 
 
 
 
 
 
 
 
 
 
 
         | 
         
  
不 
得 
第 
一 
義 
  
  
則 
不 
得 
涅 
槃 
  
  
  
  
 
 
 
 
 
 
 
 
 
 
 
 
 
 
 
 
 
 
 
 
 
 
 
         | 
         
  
若 
不 
依 
俗 
諦 
  
  
不 
得 
第 
一 
義 
  
  
  
  
 
 
 
 
 
 
 
 
 
 
 
 
 
 
 
 
 
 
 
 
 
 
 
         | 
         
須 
第 
二 
俗 
諦 
者。 
是 
亦 
不 
然。 
何 
以 
故。 
  
  
  
  
 
 
 
 
 
 
 
 
 
 
 
 
 
 
 
 
 
 
 
 
 
 
 
         | 
         
知 
實 
義。 
若 
謂 
一 
切 
法 
不 
生 
是 
第 
一 
義 
諦。 
不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21  | 
        
         
過。 
如 
人 
乘 
馬 
而 
忘 
其 
所 
乘。 
何 
以 
故。 
  
  
  
  
 
 
 
 
 
 
 
 
 
 
 
 
 
 
 
 
 
 
 
 
 
 
 
         | 
         
汝 
於 
有 
法 
中 
有 
過 
不 
能 
自 
覺。 
而 
於 
空 
中 
見 
  
 
 
 
 
 
 
 
 
 
 
 
 
 
 
 
 
 
 
 
 
 
 
 
         | 
         
  
如 
人 
乘 
馬 
者 
  
  
自 
忘 
於 
所 
乘 
  
  
  
  
 
 
 
 
 
 
 
 
 
 
 
 
 
 
 
 
 
 
 
 
 
 
 
         | 
         
  
汝 
今 
自 
有 
過 
  
  
而 
以 
迴 
向 
我 
  
  
  
  
 
 
 
 
 
 
 
 
 
 
 
 
 
 
 
 
 
 
 
 
 
 
 
         | 
         
就。 
若 
無 
空 
義。 
則 
皆 
不 
成 
就。 
復 
次。 
  
  
  
  
  
 
 
 
 
 
 
 
 
 
 
 
 
 
 
 
 
 
 
 
 
 
 
 
         | 
         
以 
有 
空 
義 
故。 
一 
切 
世 
間 
出 
世 
間 
法 
皆 
悉 
成 
  
 
 
 
 
 
 
 
 
 
 
 
 
 
 
 
 
 
 
 
 
 
 
 
         | 
         
  
若 
無 
空 
義 
者 
  
  
一 
切 
則 
不 
成 
  
  
  
  
 
 
 
 
 
 
 
 
 
 
 
 
 
 
 
 
 
 
 
 
 
 
 
         | 
         
  
以 
有 
空 
義 
故 
  
  
一 
切 
法 
得 
成 
  
  
  
  
 
 
 
 
 
 
 
 
 
 
 
 
 
 
 
 
 
 
 
 
 
 
 
         | 
         
亦 
復 
空。 
無 
如 
是 
過。 
復 
次。 
  
  
  
  
  
  
  
  
 
 
 
 
 
 
 
 
 
 
 
 
 
 
 
 
 
 
 
 
 
 
 
         | 
         
汝 
謂 
我 
著 
空 
故。 
為 
我 
生 
過。 
我 
所 
說 
性 
空。 
空 
  
 
 
 
 
 
 
 
 
 
 
 
 
 
 
 
 
 
 
 
 
 
 
 
         | 
         
  
汝 
今 
所 
說 
過 
  
  
於 
空 
則 
無 
有 
  
  
  
  
 
 
 
 
 
 
 
 
 
 
 
 
 
 
 
 
 
 
 
 
 
 
 
         | 
         
  
汝 
謂 
我 
著 
空 
  
  
而 
為 
我 
生 
過 
  
  
  
  
 
 
 
 
 
 
 
 
 
 
 
 
 
 
 
 
 
 
 
 
 
 
 
         | 
         
欲 
說。 
復 
次。 
  
  
  
  
  
  
  
  
  
  
  
  
  
 
 
 
 
 
 
 
 
 
 
 
 
 
 
 
 
 
 
 
 
 
 
 
         | 
         
世 
尊 
以 
法 
甚 
深 
微 
妙。 
非 
鈍 
根 
所 
解。 
是 
故 
不 
  
 
 
 
 
 
 
 
 
 
 
 
 
 
 
 
 
 
 
 
 
 
 
 
         | 
         
  
非 
鈍 
根 
所 
及 
  
  
是 
故 
不 
欲 
說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22  | 
        
         
眾 
因 
緣 
生 
法。 
我 
說 
即 
是 
空。 
何 
以 
故。 
眾 
緣 
具 
足 
 
 
 
 
 
 
 
 
 
 
 
 
 
 
 
 
 
 
 
 
 
 
 
         | 
         
  
是 
故 
一 
切 
法 
  
  
無 
不 
是 
空 
者 
  
  
  
  
 
 
 
 
 
 
 
 
 
 
 
 
 
 
 
 
 
 
 
 
 
 
 
         | 
         
  
未 
曾 
有 
一 
法 
  
  
不 
從 
因 
緣 
生 
  
  
  
  
 
 
 
 
 
 
 
 
 
 
 
 
 
 
 
 
 
 
 
 
 
 
 
         | 
         
  
亦 
為 
是 
假 
名 
  
  
亦 
是 
中 
道 
義 
  
  
  
  
 
 
 
 
 
 
 
 
 
 
 
 
 
 
 
 
 
 
 
 
 
 
 
         | 
         
  
眾 
因 
緣 
生 
法 
  
  
我 
說 
即 
是 
無 
  
  
  
  
 
 
 
 
 
 
 
 
 
 
 
 
 
 
 
 
 
 
 
 
 
 
 
         | 
         
諸 
法 
有 
定 
性。 
則 
無 
因 
果 
等 
諸 
事。 
如 
偈 
說。 
  
  
 
 
 
 
 
 
 
 
 
 
 
 
 
 
 
 
 
 
 
 
 
 
 
         | 
         
  
亦 
復 
壞 
一 
切 
  
  
萬 
物 
之 
生 
滅 
  
  
  
  
 
 
 
 
 
 
 
 
 
 
 
 
 
 
 
 
 
 
 
 
 
 
 
         | 
         
  
即 
為 
破 
因 
果 
  
  
作 
作 
者 
作 
法 
  
  
  
  
 
 
 
 
 
 
 
 
 
 
 
 
 
 
 
 
 
 
 
 
 
 
 
         | 
         
若 
謂 
諸 
法 
決 
定 
住 
自 
性。 
是 
則 
不 
然。 
何 
以 
故。 
  
 
 
 
 
 
 
 
 
 
 
 
 
 
 
 
 
 
 
 
 
 
 
 
         | 
         
則 
無 
有 
性。 
是 
故 
諸 
法 
決 
定 
有 
性。 
則 
無 
因 
緣。 
  
 
 
 
 
 
 
 
 
 
 
 
 
 
 
 
 
 
 
 
 
 
 
 
         | 
         
不 
滅。 
如 
是 
法 
何 
用 
因 
緣。 
若 
諸 
法 
從 
因 
緣 
生 
  
 
 
 
 
 
 
 
 
 
 
 
 
 
 
 
 
 
 
 
 
 
 
 
         | 
         
無 
緣。 
何 
以 
故。 
若 
法 
決 
定 
有 
性。 
則 
應 
不 
生 
  
  
 
 
 
 
 
 
 
 
 
 
 
 
 
 
 
 
 
 
 
 
 
 
 
         | 
         
汝 
說 
諸 
法 
有 
定 
性。 
若 
爾 
者。 
則 
見 
諸 
法 
無 
因 
  
 
 
 
 
 
 
 
 
 
 
 
 
 
 
 
 
 
 
 
 
 
 
 
         | 
         
  
即 
為 
見 
諸 
法 
  
  
無 
因 
亦 
無 
緣 
  
  
  
  
 
 
 
 
 
 
 
 
 
 
 
 
 
 
 
 
 
 
 
 
 
 
 
         | 
         
  
若 
汝 
見 
諸 
法 
  
  
決 
定 
有 
性 
者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23  | 
        
         
是 
苦 
義。 
若 
苦 
有 
定 
性。 
云 
何 
有 
無 
常。 
以 
不 
捨 
  
 
 
 
 
 
 
 
 
 
 
 
 
 
 
 
 
 
 
 
 
 
 
 
         | 
         
苦 
不 
從 
緣 
生 
故 
則 
無 
苦。 
何 
以 
故。 
經 
說 
無 
常 
  
 
 
 
 
 
 
 
 
 
 
 
 
 
 
 
 
 
 
 
 
 
 
 
         | 
         
  
無 
常 
是 
苦 
義 
  
  
定 
性 
無 
無 
常 
  
  
  
  
 
 
 
 
 
 
 
 
 
 
 
 
 
 
 
 
 
 
 
 
 
 
 
         | 
         
  
苦 
不 
從 
緣 
生 
  
  
云 
何 
當 
有 
苦 
  
  
  
  
 
 
 
 
 
 
 
 
 
 
 
 
 
 
 
 
 
 
 
 
 
 
 
         | 
         
無 
生 
滅 
故。 
則 
無 
四 
聖 
諦 
法。 
何 
以 
故。 
  
  
  
  
 
 
 
 
 
 
 
 
 
 
 
 
 
 
 
 
 
 
 
 
 
 
 
         | 
         
若 
一 
切 
法 
各 
各 
有 
性 
不 
空 
者。 
則 
無 
有 
生 
滅。 
  
 
 
 
 
 
 
 
 
 
 
 
 
 
 
 
 
 
 
 
 
 
 
 
         | 
         
  
如 
是 
則 
無 
有 
  
  
四 
聖 
諦 
之 
法 
  
  
  
  
 
 
 
 
 
 
 
 
 
 
 
 
 
 
 
 
 
 
 
 
 
 
 
         | 
         
  
若 
一 
切 
不 
空 
  
  
則 
無 
有 
生 
滅 
  
  
  
  
 
 
 
 
 
 
 
 
 
 
 
 
 
 
 
 
 
 
 
 
 
 
 
         | 
         
空 
法 
有 
過 
者。 
此 
過 
今 
還 
在 
汝。 
何 
以 
故。 
  
  
  
 
 
 
 
 
 
 
 
 
 
 
 
 
 
 
 
 
 
 
 
 
 
 
         | 
         
眾 
緣 
則 
無 
法。 
是 
故 
無 
有 
不 
空 
法。 
汝 
上 
所 
說 
  
 
 
 
 
 
 
 
 
 
 
 
 
 
 
 
 
 
 
 
 
 
 
 
         | 
         
若 
法 
有 
性 
相。 
則 
不 
待 
眾 
緣 
而 
有。 
若 
不 
待 
  
  
 
 
 
 
 
 
 
 
 
 
 
 
 
 
 
 
 
 
 
 
 
 
 
         | 
         
無 
性 
故 
不 
得 
言 
有。 
亦 
無 
空 
故 
不 
得 
言 
無。 
  
  
 
 
 
 
 
 
 
 
 
 
 
 
 
 
 
 
 
 
 
 
 
 
 
         | 
         
以 
假 
名 
說。 
離 
有 
無 
二 
邊 
故 
名 
為 
中 
道。 
是 
法 
  
 
 
 
 
 
 
 
 
 
 
 
 
 
 
 
 
 
 
 
 
 
 
 
         | 
         
自 
性 
故 
空。 
空 
亦 
復 
空。 
但 
為 
引 
導 
眾 
生 
故。 
  
  
 
 
 
 
 
 
 
 
 
 
 
 
 
 
 
 
 
 
 
 
 
 
 
         | 
         
和 
合 
而 
物 
生。 
是 
物 
屬 
眾 
因 
緣 
故 
無 
自 
性。 
無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24  | 
        
         
  
若 
無 
有 
苦 
諦 
  
  
及 
無 
集 
滅 
諦 
  
  
  
  
 
 
 
 
 
 
 
 
 
 
 
 
 
 
 
 
 
 
 
 
 
 
 
         | 
         
有 
定 
性。 
復 
次。 
  
  
  
  
  
  
  
  
  
  
  
  
 
 
 
 
 
 
 
 
 
 
 
 
 
 
 
 
 
 
 
 
 
 
 
         | 
         
則 
是 
常。 
常 
則 
不 
可 
增 
益。 
若 
道 
可 
修。 
道 
則 
無 
  
 
 
 
 
 
 
 
 
 
 
 
 
 
 
 
 
 
 
 
 
 
 
 
         | 
         
法 
若 
定 
有。 
則 
無 
有 
修 
道。 
何 
以 
故。 
若 
法 
實 
者 
  
 
 
 
 
 
 
 
 
 
 
 
 
 
 
 
 
 
 
 
 
 
 
 
         | 
         
  
若 
道 
可 
修 
習 
  
  
即 
無 
有 
定 
性 
  
  
  
  
 
 
 
 
 
 
 
 
 
 
 
 
 
 
 
 
 
 
 
 
 
 
 
         | 
         
  
苦 
若 
有 
定 
性 
  
  
則 
無 
有 
修 
道 
  
  
  
  
 
 
 
 
 
 
 
 
 
 
 
 
 
 
 
 
 
 
 
 
 
 
 
         | 
         
滅 
故。 
復 
次。 
  
  
  
  
  
  
  
  
  
  
  
  
  
 
 
 
 
 
 
 
 
 
 
 
 
 
 
 
 
 
 
 
 
 
 
 
         | 
         
苦 
若 
有 
定 
性 
者。 
則 
不 
應 
滅。 
何 
以 
故。 
性 
則 
無 
  
 
 
 
 
 
 
 
 
 
 
 
 
 
 
 
 
 
 
 
 
 
 
 
         | 
         
  
汝 
著 
定 
性 
故 
  
  
即 
破 
於 
滅 
諦 
  
  
  
  
 
 
 
 
 
 
 
 
 
 
 
 
 
 
 
 
 
 
 
 
 
 
 
         | 
         
  
苦 
若 
有 
定 
性 
  
  
則 
不 
應 
有 
滅 
  
  
  
  
 
 
 
 
 
 
 
 
 
 
 
 
 
 
 
 
 
 
 
 
 
 
 
         | 
         
若 
爾 
者。 
則 
無 
集 
諦。 
以 
壞 
空 
義 
故。 
復 
次。 
  
  
  
 
 
 
 
 
 
 
 
 
 
 
 
 
 
 
 
 
 
 
 
 
 
 
         | 
         
若 
苦 
有 
定 
性 
者。 
則 
不 
應 
更 
生。 
先 
已 
有 
故。 
  
  
 
 
 
 
 
 
 
 
 
 
 
 
 
 
 
 
 
 
 
 
 
 
 
         | 
         
  
是 
故 
無 
有 
集 
  
  
以 
破 
空 
義 
故 
  
  
  
  
 
 
 
 
 
 
 
 
 
 
 
 
 
 
 
 
 
 
 
 
 
 
 
         | 
         
  
若 
苦 
有 
定 
性 
  
  
何 
故 
從 
集 
生 
  
  
  
  
 
 
 
 
 
 
 
 
 
 
 
 
 
 
 
 
 
 
 
 
 
 
 
         | 
         
自 
性 
故。 
復 
次。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25  | 
        
         
見 
斷 
證 
修 
四 
種 
行。 
皆 
不 
應 
有。 
四 
種 
行 
無 
故。 
  
 
 
 
 
 
 
 
 
 
 
 
 
 
 
 
 
 
 
 
 
 
 
 
         | 
         
修。 
今 
亦 
不 
應 
修。 
先 
來 
不 
修 
故。 
是 
故 
四 
聖 
諦。 
  
 
 
 
 
 
 
 
 
 
 
 
 
 
 
 
 
 
 
 
 
 
 
 
         | 
         
不 
證。 
今 
亦 
不 
應 
證。 
先 
來 
不 
證 
故。 
道 
先 
來 
不 
  
 
 
 
 
 
 
 
 
 
 
 
 
 
 
 
 
 
 
 
 
 
 
 
         | 
         
來 
不 
斷。 
今 
亦 
不 
應 
斷。 
性 
不 
可 
斷 
故。 
滅 
先 
來 
  
 
 
 
 
 
 
 
 
 
 
 
 
 
 
 
 
 
 
 
 
 
 
 
         | 
         
不 
應 
有 
斷 
集 
證 
滅 
修 
道。 
何 
以 
故。 
是 
集 
性 
先 
  
 
 
 
 
 
 
 
 
 
 
 
 
 
 
 
 
 
 
 
 
 
 
 
         | 
         
如 
苦 
諦 
性 
先 
不 
見 
者 
後 
亦 
不 
應 
見。 
如 
是 
亦 
  
 
 
 
 
 
 
 
 
 
 
 
 
 
 
 
 
 
 
 
 
 
 
 
         | 
         
  
修 
道 
及 
四 
果 
  
  
是 
亦 
皆 
不 
然 
  
  
  
  
 
 
 
 
 
 
 
 
 
 
 
 
 
 
 
 
 
 
 
 
 
 
 
         | 
         
  
如 
見 
苦 
不 
然 
  
  
斷 
集 
及 
證 
滅 
  
  
  
  
 
 
 
 
 
 
 
 
 
 
 
 
 
 
 
 
 
 
 
 
 
 
 
         | 
         
以 
故。 
不 
見 
性 
定 
故。 
復 
次。 
  
  
  
  
  
  
  
  
 
 
 
 
 
 
 
 
 
 
 
 
 
 
 
 
 
 
 
 
 
 
 
         | 
         
若 
先 
凡 
夫 
時。 
不 
能 
見 
苦 
性。 
今 
亦 
不 
應 
見。 
何 
  
 
 
 
 
 
 
 
 
 
 
 
 
 
 
 
 
 
 
 
 
 
 
 
         | 
         
  
於 
今 
云 
何 
見 
  
  
其 
性 
不 
異 
故 
  
  
  
  
 
 
 
 
 
 
 
 
 
 
 
 
 
 
 
 
 
 
 
 
 
 
 
         | 
         
  
若 
苦 
定 
有 
性 
  
  
先 
來 
所 
不 
見 
  
  
  
  
 
 
 
 
 
 
 
 
 
 
 
 
 
 
 
 
 
 
 
 
 
 
 
         | 
         
道。 
竟 
為 
至 
何 
滅 
苦 
處。 
復 
次。 
  
  
  
  
  
  
  
 
 
 
 
 
 
 
 
 
 
 
 
 
 
 
 
 
 
 
 
 
 
 
         | 
         
諸 
法 
若 
先 
定 
有 
性。 
則 
無 
苦 
集 
滅 
諦。 
今 
滅 
苦 
  
 
 
 
 
 
 
 
 
 
 
 
 
 
 
 
 
 
 
 
 
 
 
 
         | 
         
  
所 
可 
滅 
苦 
道 
  
  
竟 
為 
何 
所 
至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26  | 
        
         
說 
諸 
法 
定 
性。 
則 
壞 
三 
寶 
問 
曰。 
汝 
雖 
破 
諸 
法。 
  
 
 
 
 
 
 
 
 
 
 
 
 
 
 
 
 
 
 
 
 
 
 
 
         | 
         
若 
無 
二 
寶 
云 
何 
當 
有 
佛 
寶。 
汝 
以 
如 
是 
因 
緣。 
  
 
 
 
 
 
 
 
 
 
 
 
 
 
 
 
 
 
 
 
 
 
 
 
         | 
         
行 
四 
聖 
諦 
得 
涅 
槃 
法。 
若 
無 
四 
諦 
則 
無 
法 
寶。 
  
 
 
 
 
 
 
 
 
 
 
 
 
 
 
 
 
 
 
 
 
 
 
 
         | 
         
  
無 
法 
寶 
僧 
寶 
  
  
云 
何 
有 
佛 
寶 
  
  
  
  
 
 
 
 
 
 
 
 
 
 
 
 
 
 
 
 
 
 
 
 
 
 
 
         | 
         
  
無 
四 
聖 
諦 
故 
  
  
亦 
無 
有 
法 
寶 
  
  
  
  
 
 
 
 
 
 
 
 
 
 
 
 
 
 
 
 
 
 
 
 
 
 
 
         | 
         
寶。 
復 
次。 
  
  
  
  
  
  
  
  
  
  
  
  
  
  
 
 
 
 
 
 
 
 
 
 
 
 
 
 
 
 
 
 
 
 
 
 
 
         | 
         
聖 
故。 
則 
無 
有 
僧 
寶。 
而 
經 
說 
八 
賢 
聖。 
名 
為 
僧 
  
 
 
 
 
 
 
 
 
 
 
 
 
 
 
 
 
 
 
 
 
 
 
 
         | 
         
無 
四 
沙 
門 
果 
故。 
則 
無 
得 
果 
向 
果 
者。 
無 
八 
賢 
  
 
 
 
 
 
 
 
 
 
 
 
 
 
 
 
 
 
 
 
 
 
 
 
         | 
         
  
以 
無 
八 
聖 
故 
  
  
則 
無 
有 
僧 
寶 
  
  
  
  
 
 
 
 
 
 
 
 
 
 
 
 
 
 
 
 
 
 
 
 
 
 
 
         | 
         
  
若 
無 
有 
四 
果 
  
  
則 
無 
得 
向 
者 
  
  
  
  
 
 
 
 
 
 
 
 
 
 
 
 
 
 
 
 
 
 
 
 
 
 
 
         | 
         
可 
得。 
若 
可 
得 
者。 
性 
則 
無 
定。 
復 
次。 
  
  
  
  
  
 
 
 
 
 
 
 
 
 
 
 
 
 
 
 
 
 
 
 
 
 
 
 
         | 
         
諸 
法 
若 
有 
定 
性。 
四 
沙 
門 
果 
先 
來 
未 
得。 
今 
云 
何 
 
 
 
 
 
 
 
 
 
 
 
 
 
 
 
 
 
 
 
 
 
 
 
         | 
         
  
諸 
法 
性 
若 
定 
  
  
今 
云 
何 
可 
得 
  
  
  
  
 
 
 
 
 
 
 
 
 
 
 
 
 
 
 
 
 
 
 
 
 
 
 
         | 
         
  
是 
四 
道 
果 
性 
  
  
先 
來 
不 
可 
得 
  
  
  
  
 
 
 
 
 
 
 
 
 
 
 
 
 
 
 
 
 
 
 
 
 
 
 
         | 
         
四 
道 
果 
亦 
無。 
何 
以 
故。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27  | 
        
         
  
汝 
於 
罪 
福 
中 
  
  
不 
生 
果 
報 
者 
  
  
  
  
 
 
 
 
 
 
 
 
 
 
 
 
 
 
 
 
 
 
 
 
 
 
 
         | 
         
罪 
福 
性 
先 
已 
定 
故。 
又 
無 
作 
作 
者 
故。 
復 
次。 
  
  
 
 
 
 
 
 
 
 
 
 
 
 
 
 
 
 
 
 
 
 
 
 
 
         | 
         
若 
諸 
法 
不 
空。 
終 
無 
有 
人 
作 
罪 
福 
者。 
何 
以 
故。 
  
 
 
 
 
 
 
 
 
 
 
 
 
 
 
 
 
 
 
 
 
 
 
 
         | 
         
  
不 
空 
何 
所 
作 
  
  
以 
其 
性 
定 
故 
  
  
  
  
 
 
 
 
 
 
 
 
 
 
 
 
 
 
 
 
 
 
 
 
 
 
 
         | 
         
  
若 
諸 
法 
不 
空 
  
  
無 
作 
罪 
福 
者 
  
  
  
  
 
 
 
 
 
 
 
 
 
 
 
 
 
 
 
 
 
 
 
 
 
 
 
         | 
         
煉。 
終 
不 
成 
金。 
復 
次。 
  
  
  
  
  
  
  
  
  
  
 
 
 
 
 
 
 
 
 
 
 
 
 
 
 
 
 
 
 
 
 
 
 
         | 
         
以 
先 
無 
性 
故。 
如 
鐵 
無 
金 
性。 
雖 
復 
種 
種 
鍛 
  
  
 
 
 
 
 
 
 
 
 
 
 
 
 
 
 
 
 
 
 
 
 
 
 
         | 
         
  
若 
先 
非 
佛 
性 
  
  
不 
應 
得 
成 
佛 
  
  
  
  
 
 
 
 
 
 
 
 
 
 
 
 
 
 
 
 
 
 
 
 
 
 
 
         | 
         
  
雖 
復 
勤 
精 
進 
  
  
修 
行 
菩 
提 
道 
  
  
  
  
 
 
 
 
 
 
 
 
 
 
 
 
 
 
 
 
 
 
 
 
 
 
 
         | 
         
佛。 
因 
佛 
有 
菩 
提。 
是 
二 
性 
常 
定 
故。 
復 
次。 
  
  
  
 
 
 
 
 
 
 
 
 
 
 
 
 
 
 
 
 
 
 
 
 
 
 
         | 
         
汝 
說 
諸 
法 
有 
定 
性 
者。 
則 
不 
應 
因 
菩 
提 
有 
  
  
 
 
 
 
 
 
 
 
 
 
 
 
 
 
 
 
 
 
 
 
 
 
 
         | 
         
  
亦 
復 
不 
因 
佛 
  
  
而 
有 
於 
菩 
提 
  
  
  
  
 
 
 
 
 
 
 
 
 
 
 
 
 
 
 
 
 
 
 
 
 
 
 
         | 
         
  
汝 
說 
則 
不 
因 
  
  
菩 
提 
而 
有 
佛 
  
  
  
  
 
 
 
 
 
 
 
 
 
 
 
 
 
 
 
 
 
 
 
 
 
 
 
         | 
         
故 
名 
為 
佛。 
答 
曰。 
  
  
  
  
  
  
  
  
  
  
  
 
 
 
 
 
 
 
 
 
 
 
 
 
 
 
 
 
 
 
 
 
 
 
         | 
         
究 
竟 
道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應 
有。 
因 
是 
道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28  | 
        
         
  
若 
破 
於 
空 
義 
  
  
即 
應 
無 
所 
作 
  
  
  
  
 
 
 
 
 
 
 
 
 
 
 
 
 
 
 
 
 
 
 
 
 
 
 
         | 
         
俗 
法。 
何 
以 
故。 
  
  
  
  
  
  
  
  
  
  
  
  
 
 
 
 
 
 
 
 
 
 
 
 
 
 
 
 
 
 
 
 
 
 
 
         | 
         
汝 
若 
破 
眾 
因 
緣 
法 
第 
一 
空 
義 
者。 
則 
破 
一 
切 
世 
 
 
 
 
 
 
 
 
 
 
 
 
 
 
 
 
 
 
 
 
 
 
 
         | 
         
  
則 
破 
於 
世 
俗 
  
  
諸 
餘 
所 
有 
法 
  
  
  
  
 
 
 
 
 
 
 
 
 
 
 
 
 
 
 
 
 
 
 
 
 
 
 
         | 
         
  
汝 
破 
一 
切 
法 
  
  
諸 
因 
緣 
空 
義 
  
  
  
  
 
 
 
 
 
 
 
 
 
 
 
 
 
 
 
 
 
 
 
 
 
 
 
         | 
         
事 
不 
然。 
復 
次。 
  
  
  
  
  
  
  
  
  
  
  
  
 
 
 
 
 
 
 
 
 
 
 
 
 
 
 
 
 
 
 
 
 
 
 
         | 
         
離 
作 
者 
則 
無 
罪 
福。 
汝 
先 
說 
諸 
法 
不 
空。 
是 
  
  
 
 
 
 
 
 
 
 
 
 
 
 
 
 
 
 
 
 
 
 
 
 
 
         | 
         
若 
離 
罪 
福 
無 
善 
惡 
果。 
云 
何 
言 
果 
不 
空。 
若 
爾 
  
 
 
 
 
 
 
 
 
 
 
 
 
 
 
 
 
 
 
 
 
 
 
 
         | 
         
  
果 
從 
罪 
福 
生 
  
  
云 
何 
言 
不 
空 
  
  
  
  
 
 
 
 
 
 
 
 
 
 
 
 
 
 
 
 
 
 
 
 
 
 
 
         | 
         
  
若 
謂 
從 
罪 
福 
  
  
而 
生 
果 
報 
者 
  
  
  
  
 
 
 
 
 
 
 
 
 
 
 
 
 
 
 
 
 
 
 
 
 
 
 
         | 
         
福 
有 
善 
惡 
果 
報。 
答 
曰。 
  
  
  
  
  
  
  
  
  
 
 
 
 
 
 
 
 
 
 
 
 
 
 
 
 
 
 
 
 
 
 
 
         | 
         
故。 
問 
曰。 
離 
罪 
福 
可 
無 
善 
惡 
果 
報。 
但 
從 
罪 
  
  
 
 
 
 
 
 
 
 
 
 
 
 
 
 
 
 
 
 
 
 
 
 
 
         | 
         
福 
因 
緣 
而 
有 
果 
報。 
何 
以 
故。 
果 
報 
不 
待 
因 
出 
  
 
 
 
 
 
 
 
 
 
 
 
 
 
 
 
 
 
 
 
 
 
 
 
         | 
         
汝 
於 
罪 
福 
因 
緣 
中。 
皆 
無 
果 
報 
者。 
則 
應 
離 
罪 
  
 
 
 
 
 
 
 
 
 
 
 
 
 
 
 
 
 
 
 
 
 
 
 
         | 
         
  
是 
則 
離 
罪 
福 
  
  
而 
有 
諸 
果 
報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29  | 
        
         
得 
者。 
皆 
不 
應 
得。 
亦 
不 
應 
有 
斷 
煩 
惱 
者。 
亦 
  
  
 
 
 
 
 
 
 
 
 
 
 
 
 
 
 
 
 
 
 
 
 
 
 
         | 
         
若 
無 
有 
空 
法 
者。 
則 
世 
間 
出 
世 
間 
所 
有 
功 
德 
未 
 
 
 
 
 
 
 
 
 
 
 
 
 
 
 
 
 
 
 
 
 
 
 
         | 
         
  
亦 
無 
斷 
煩 
惱 
  
  
亦 
無 
苦 
盡 
事 
  
  
  
  
 
 
 
 
 
 
 
 
 
 
 
 
 
 
 
 
 
 
 
 
 
 
 
         | 
         
  
若 
無 
有 
空 
者 
  
  
未 
得 
不 
應 
得 
  
  
  
  
 
 
 
 
 
 
 
 
 
 
 
 
 
 
 
 
 
 
 
 
 
 
 
         | 
         
生 
滅 
變 
易。 
是 
故 
不 
應 
有 
定 
性。 
復 
次。 
  
  
  
  
 
 
 
 
 
 
 
 
 
 
 
 
 
 
 
 
 
 
 
 
 
 
 
         | 
         
性 
不 
可 
變 
異 
故。 
而 
現 
見 
萬 
物。 
各 
有 
變 
異 
相 
  
 
 
 
 
 
 
 
 
 
 
 
 
 
 
 
 
 
 
 
 
 
 
 
         | 
         
物。 
皆 
應 
不 
生 
不 
滅 
常 
住 
不 
壞。 
何 
以 
故。 
有 
實 
  
 
 
 
 
 
 
 
 
 
 
 
 
 
 
 
 
 
 
 
 
 
 
 
         | 
         
若 
諸 
法 
有 
定 
性。 
則 
世 
間 
種 
種 
相。 
天 
人 
畜 
生 
萬 
 
 
 
 
 
 
 
 
 
 
 
 
 
 
 
 
 
 
 
 
 
 
 
         | 
         
  
則 
不 
生 
不 
滅 
  
  
常 
住 
而 
不 
壞 
  
  
  
  
 
 
 
 
 
 
 
 
 
 
 
 
 
 
 
 
 
 
 
 
 
 
 
         | 
         
  
若 
有 
決 
定 
性 
  
  
世 
間 
種 
種 
相 
  
  
  
  
 
 
 
 
 
 
 
 
 
 
 
 
 
 
 
 
 
 
 
 
 
 
 
         | 
         
故 
不 
應 
破 
空。 
復 
次。 
  
  
  
  
  
  
  
  
  
  
 
 
 
 
 
 
 
 
 
 
 
 
 
 
 
 
 
 
 
 
 
 
 
         | 
         
應 
有 
業 
有 
果 
報 
有 
受 
者。 
但 
是 
事 
皆 
不 
然。 
是 
  
 
 
 
 
 
 
 
 
 
 
 
 
 
 
 
 
 
 
 
 
 
 
 
         | 
         
而 
作。 
又 
一 
切 
作 
者 
不 
應 
有 
所 
作。 
又 
離 
作 
者。 
  
 
 
 
 
 
 
 
 
 
 
 
 
 
 
 
 
 
 
 
 
 
 
 
         | 
         
若 
破 
空 
義。 
則 
一 
切 
果 
皆 
無 
作 
無 
因。 
又 
不 
作 
  
 
 
 
 
 
 
 
 
 
 
 
 
 
 
 
 
 
 
 
 
 
 
 
         | 
         
  
無 
作 
而 
有 
作 
  
  
不 
作 
名 
作 
者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30  | 
        
         
應 
空。 
以 
諸 
法 
不 
空 
故。 
斷 
諸 
煩 
惱 
滅 
五 
陰。 
  
  
 
 
 
 
 
 
 
 
 
 
 
 
 
 
 
 
 
 
 
 
 
 
 
         | 
         
所 
斷 
何 
所 
滅。 
而 
名 
為 
涅 
槃。 
是 
故 
一 
切 
法 
不 
  
 
 
 
 
 
 
 
 
 
 
 
 
 
 
 
 
 
 
 
 
 
 
 
         | 
         
若 
一 
切 
法 
空。 
則 
無 
生 
無 
滅。 
無 
生 
無 
滅 
者。 
何 
  
 
 
 
 
 
 
 
 
 
 
 
 
 
 
 
 
 
 
 
 
 
 
 
         | 
         
  
何 
斷 
何 
所 
滅 
  
  
而 
稱 
為 
涅 
槃 
  
  
  
  
 
 
 
 
 
 
 
 
 
 
 
 
 
 
 
 
 
 
 
 
 
 
 
         | 
         
  
若 
一 
切 
法 
空 
  
  
無 
生 
無 
滅 
者 
  
  
  
  
 
 
 
 
 
 
 
 
 
 
 
 
 
 
 
 
 
 
 
 
 
 
 
         | 
         
問 
曰。 
  
  
  
  
  
  
  
  
  
  
  
  
  
  
  
 
 
 
 
 
 
 
 
 
 
 
 
 
 
 
 
 
 
 
 
 
 
 
         | 
         
  
  
中 
論 
觀 
涅 
槃 
品 
第 
二 
十 
五 
︵ 
二 
十 
四 
偈 
︶ 
 
 
 
 
 
 
 
 
 
 
 
 
 
 
 
 
 
 
 
 
 
 
         | 
         
三 
寶。 
若 
破 
三 
寶。 
則 
為 
自 
破。 
  
  
  
  
  
  
  
 
 
 
 
 
 
 
 
 
 
 
 
 
 
 
 
 
 
 
 
 
 
 
         | 
         
義。 
若 
破 
空 
義 
則 
破 
因 
緣 
法。 
破 
因 
緣 
法。 
則 
破 
  
 
 
 
 
 
 
 
 
 
 
 
 
 
 
 
 
 
 
 
 
 
 
 
         | 
         
四 
聖 
諦 
得 
四 
果 
滅 
諸 
苦 
惱。 
是 
故 
不 
應 
破 
空 
  
 
 
 
 
 
 
 
 
 
 
 
 
 
 
 
 
 
 
 
 
 
 
 
         | 
         
法 
身。 
增 
益 
智 
慧。 
能 
見 
四 
聖 
諦 
苦 
集 
滅 
道。 
見 
  
 
 
 
 
 
 
 
 
 
 
 
 
 
 
 
 
 
 
 
 
 
 
 
         | 
         
若 
人 
見 
一 
切 
法 
從 
眾 
緣 
生。 
是 
人 
即 
能 
見 
佛 
  
 
 
 
 
 
 
 
 
 
 
 
 
 
 
 
 
 
 
 
 
 
 
 
         | 
         
  
則 
為 
能 
見 
佛 
  
  
見 
苦 
集 
滅 
道 
  
  
  
  
 
 
 
 
 
 
 
 
 
 
 
 
 
 
 
 
 
 
 
 
 
 
 
         | 
         
  
是 
故 
經 
中 
說 
  
  
若 
見 
因 
緣 
法 
  
  
  
  
 
 
 
 
 
 
 
 
 
 
 
 
 
 
 
 
 
 
 
 
 
 
 
         | 
         
無 
苦 
盡。 
何 
以 
故。 
以 
性 
定 
故。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31  | 
        
         
非 
有 
非 
非 
無。 
一 
切 
法 
不 
受 
內 
寂 
滅 
名 
涅 
槃。 
  
 
 
 
 
 
 
 
 
 
 
 
 
 
 
 
 
 
 
 
 
 
 
 
         | 
         
涅 
槃。 
復 
次 
經 
說。 
涅 
槃 
非 
有 
非 
無 
非 
有 
無。 
非 
  
 
 
 
 
 
 
 
 
 
 
 
 
 
 
 
 
 
 
 
 
 
 
 
         | 
         
別 
故。 
不 
名 
為 
常。 
生 
滅 
亦 
爾。 
如 
是 
相 
者 
名 
為 
  
 
 
 
 
 
 
 
 
 
 
 
 
 
 
 
 
 
 
 
 
 
 
 
         | 
         
得 
分 
別 
者。 
則 
名 
為 
常。 
涅 
槃 
寂 
滅 
無 
法 
可 
分 
  
 
 
 
 
 
 
 
 
 
 
 
 
 
 
 
 
 
 
 
 
 
 
 
         | 
         
無 
餘 
涅 
槃 
時。 
亦 
無 
所 
斷。 
不 
常 
者。 
若 
有 
法 
可 
  
 
 
 
 
 
 
 
 
 
 
 
 
 
 
 
 
 
 
 
 
 
 
 
         | 
         
可 
至。 
不 
斷 
者。 
五 
陰 
先 
來 
畢 
竟 
空 
故。 
得 
道 
入 
  
 
 
 
 
 
 
 
 
 
 
 
 
 
 
 
 
 
 
 
 
 
 
 
         | 
         
無 
得 
者。 
於 
行 
於 
果 
無 
所 
得。 
無 
至 
者。 
無 
處 
  
  
 
 
 
 
 
 
 
 
 
 
 
 
 
 
 
 
 
 
 
 
 
 
 
         | 
         
  
不 
生 
亦 
不 
滅 
  
  
是 
說 
名 
涅 
槃 
  
  
  
  
 
 
 
 
 
 
 
 
 
 
 
 
 
 
 
 
 
 
 
 
 
 
 
         | 
         
  
無 
得 
亦 
無 
至 
  
  
不 
斷 
亦 
不 
常 
  
  
  
  
 
 
 
 
 
 
 
 
 
 
 
 
 
 
 
 
 
 
 
 
 
 
 
         | 
         
至 
涅 
槃。 
所 
名 
涅 
槃 
者。 
  
  
  
  
  
  
  
  
  
 
 
 
 
 
 
 
 
 
 
 
 
 
 
 
 
 
 
 
 
 
 
 
         | 
         
所 
滅。 
而 
名 
為 
涅 
槃。 
是 
故 
有 
無 
二 
門。 
則 
非 
  
  
 
 
 
 
 
 
 
 
 
 
 
 
 
 
 
 
 
 
 
 
 
 
 
         | 
         
若 
一 
切 
世 
間 
不 
空。 
則 
無 
生 
無 
滅。 
何 
所 
斷 
何 
  
 
 
 
 
 
 
 
 
 
 
 
 
 
 
 
 
 
 
 
 
 
 
 
         | 
         
  
何 
斷 
何 
所 
滅 
  
  
而 
稱 
為 
涅 
槃 
  
  
  
  
 
 
 
 
 
 
 
 
 
 
 
 
 
 
 
 
 
 
 
 
 
 
 
         | 
         
  
若 
諸 
法 
不 
空 
  
  
則 
無 
生 
無 
滅 
  
  
  
  
 
 
 
 
 
 
 
 
 
 
 
 
 
 
 
 
 
 
 
 
 
 
 
         | 
         
名 
為 
涅 
槃。 
答 
曰。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32  | 
        
         
  
若 
涅 
槃 
是 
有 
  
  
云 
何 
名 
無 
受 
  
  
  
  
 
 
 
 
 
 
 
 
 
 
 
 
 
 
 
 
 
 
 
 
 
 
 
         | 
         
況 
常 
法 
不 
可 
見 
不 
可 
得 
者。 
復 
次。 
  
  
  
  
  
 
 
 
 
 
 
 
 
 
 
 
 
 
 
 
 
 
 
 
 
 
 
 
         | 
         
假 
名 
無 
為。 
以 
理 
推 
之。 
無 
常 
法 
尚 
無 
有。 
何 
  
  
 
 
 
 
 
 
 
 
 
 
 
 
 
 
 
 
 
 
 
 
 
 
 
         | 
         
皆 
是 
有 
為。 
無 
有 
一 
法 
名 
為 
無 
為 
者。 
雖 
常 
法 
  
 
 
 
 
 
 
 
 
 
 
 
 
 
 
 
 
 
 
 
 
 
 
 
         | 
         
涅 
槃 
非 
是 
有。 
何 
以 
故。 
一 
切 
萬 
物 
從 
眾 
緣 
生。 
  
 
 
 
 
 
 
 
 
 
 
 
 
 
 
 
 
 
 
 
 
 
 
 
         | 
         
  
終 
無 
有 
一 
法 
  
  
而 
是 
無 
為 
者 
  
  
  
  
 
 
 
 
 
 
 
 
 
 
 
 
 
 
 
 
 
 
 
 
 
 
 
         | 
         
  
若 
涅 
槃 
是 
有 
  
  
涅 
槃 
即 
有 
為 
  
  
  
  
 
 
 
 
 
 
 
 
 
 
 
 
 
 
 
 
 
 
 
 
 
 
 
         | 
         
相。 
以 
離 
老 
死 
相 
故。 
名 
為 
涅 
槃。 
復 
次。 
  
  
  
  
 
 
 
 
 
 
 
 
 
 
 
 
 
 
 
 
 
 
 
 
 
 
 
         | 
         
而 
名 
涅 
槃。 
若 
涅 
槃 
是 
有 
即 
應 
有 
生 
滅 
老 
死 
  
 
 
 
 
 
 
 
 
 
 
 
 
 
 
 
 
 
 
 
 
 
 
 
         | 
         
槃 
不 
名 
有。 
又 
不 
見 
離 
生 
滅 
老 
死 
別 
有 
定 
法 
  
 
 
 
 
 
 
 
 
 
 
 
 
 
 
 
 
 
 
 
 
 
 
 
         | 
         
是 
有 
則 
應 
有 
老 
死 
相。 
但 
是 
事 
不 
然。 
是 
故 
涅 
  
 
 
 
 
 
 
 
 
 
 
 
 
 
 
 
 
 
 
 
 
 
 
 
         | 
         
眼 
見 
一 
切 
萬 
物 
皆 
生 
滅 
故。 
是 
老 
死 
相。 
涅 
槃 
若 
 
 
 
 
 
 
 
 
 
 
 
 
 
 
 
 
 
 
 
 
 
 
 
         | 
         
  
終 
無 
有 
有 
法 
  
  
離 
於 
老 
死 
相 
  
  
  
  
 
 
 
 
 
 
 
 
 
 
 
 
 
 
 
 
 
 
 
 
 
 
 
         | 
         
  
涅 
槃 
不 
名 
有 
  
  
有 
則 
老 
死 
相 
  
  
  
  
 
 
 
 
 
 
 
 
 
 
 
 
 
 
 
 
 
 
 
 
 
 
 
         | 
         
何 
以 
故。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33  | 
        
         
何 
以 
故。 
無 
有 
不 
受 
而 
名 
無 
法。 
是 
故 
知 
涅 
槃 
  
 
 
 
 
 
 
 
 
 
 
 
 
 
 
 
 
 
 
 
 
 
 
 
         | 
         
若 
謂 
無 
是 
涅 
槃。 
經 
則 
不 
應 
說 
不 
受 
名 
涅 
槃。 
  
 
 
 
 
 
 
 
 
 
 
 
 
 
 
 
 
 
 
 
 
 
 
 
         | 
         
  
未 
曾 
有 
不 
受 
  
  
而 
名 
為 
無 
法 
  
  
  
  
 
 
 
 
 
 
 
 
 
 
 
 
 
 
 
 
 
 
 
 
 
 
 
         | 
         
  
若 
無 
是 
涅 
槃 
  
  
云 
何 
名 
不 
受 
  
  
  
  
 
 
 
 
 
 
 
 
 
 
 
 
 
 
 
 
 
 
 
 
 
 
 
         | 
         
為 
無 
故。 
是 
故 
無 
亦 
不 
作 
涅 
槃。 
復 
次。 
  
  
  
  
 
 
 
 
 
 
 
 
 
 
 
 
 
 
 
 
 
 
 
 
 
 
 
         | 
         
無 
則 
名 
無。 
涅 
槃 
則 
不 
爾。 
何 
以 
故。 
非 
有 
法 
變 
  
 
 
 
 
 
 
 
 
 
 
 
 
 
 
 
 
 
 
 
 
 
 
 
         | 
         
故 
有 
無。 
若 
無 
有。 
何 
有 
無。 
如 
經 
說。 
先 
有 
今 
  
  
 
 
 
 
 
 
 
 
 
 
 
 
 
 
 
 
 
 
 
 
 
 
 
         | 
         
若 
有 
非 
涅 
槃。 
無 
云 
何 
是 
涅 
槃。 
何 
以 
故。 
因 
有 
  
 
 
 
 
 
 
 
 
 
 
 
 
 
 
 
 
 
 
 
 
 
 
 
         | 
         
  
涅 
槃 
無 
有 
有 
  
  
何 
處 
當 
有 
無 
  
  
  
  
 
 
 
 
 
 
 
 
 
 
 
 
 
 
 
 
 
 
 
 
 
 
 
         | 
         
  
有 
尚 
非 
涅 
槃 
  
  
何 
況 
於 
無 
耶 
  
  
  
  
 
 
 
 
 
 
 
 
 
 
 
 
 
 
 
 
 
 
 
 
 
 
 
         | 
         
耶。 
答 
曰。 
  
  
  
  
  
  
  
  
  
  
  
  
  
  
 
 
 
 
 
 
 
 
 
 
 
 
 
 
 
 
 
 
 
 
 
 
 
         | 
         
槃 
非 
有。 
問 
曰。 
若 
有 
非 
涅 
槃 
者 
無 
應 
是 
涅 
槃 
  
 
 
 
 
 
 
 
 
 
 
 
 
 
 
 
 
 
 
 
 
 
 
 
         | 
         
涅 
槃。 
何 
以 
故。 
無 
有 
有 
法 
不 
受 
而 
有。 
是 
故 
涅 
  
 
 
 
 
 
 
 
 
 
 
 
 
 
 
 
 
 
 
 
 
 
 
 
         | 
         
若 
謂 
涅 
槃 
是 
有 
法 
者。 
經 
則 
不 
應 
說 
無 
受 
是 
  
 
 
 
 
 
 
 
 
 
 
 
 
 
 
 
 
 
 
 
 
 
 
 
         | 
         
  
無 
有 
不 
從 
受 
  
  
而 
名 
為 
有 
法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34  | 
        
         
若 
謂 
於 
有 
無 
合 
為 
涅 
槃 
者。 
即 
有 
無 
二 
事 
合 
  
 
 
 
 
 
 
 
 
 
 
 
 
 
 
 
 
 
 
 
 
 
 
 
         | 
         
  
有 
無 
即 
解 
脫 
  
  
是 
事 
則 
不 
然 
  
  
  
  
 
 
 
 
 
 
 
 
 
 
 
 
 
 
 
 
 
 
 
 
 
 
 
         | 
         
  
若 
謂 
於 
有 
無 
  
  
合 
為 
涅 
槃 
者 
  
  
  
  
 
 
 
 
 
 
 
 
 
 
 
 
 
 
 
 
 
 
 
 
 
 
 
         | 
         
無 
非 
涅 
槃 
者。 
今 
有 
無 
共 
合。 
是 
涅 
槃 
耶。 
答 
曰。 
  
 
 
 
 
 
 
 
 
 
 
 
 
 
 
 
 
 
 
 
 
 
 
 
         | 
         
事 
故。 
當 
知 
涅 
槃 
非 
有 
亦 
非 
無。 
問 
曰。 
若 
有 
若 
  
 
 
 
 
 
 
 
 
 
 
 
 
 
 
 
 
 
 
 
 
 
 
 
         | 
         
有 
名 
三 
有。 
非 
有 
名 
三 
有 
斷 
滅。 
佛 
說 
斷 
此 
二 
  
 
 
 
 
 
 
 
 
 
 
 
 
 
 
 
 
 
 
 
 
 
 
 
         | 
         
  
是 
故 
知 
涅 
槃 
  
  
非 
有 
亦 
非 
無 
  
  
  
  
 
 
 
 
 
 
 
 
 
 
 
 
 
 
 
 
 
 
 
 
 
 
 
         | 
         
  
如 
佛 
經 
中 
說 
  
  
斷 
有 
斷 
非 
有 
  
  
  
  
 
 
 
 
 
 
 
 
 
 
 
 
 
 
 
 
 
 
 
 
 
 
 
         | 
         
死。 
無 
性 
五 
陰 
不 
復 
相 
續 
故。 
說 
名 
涅 
槃。 
復 
次。 
  
 
 
 
 
 
 
 
 
 
 
 
 
 
 
 
 
 
 
 
 
 
 
 
         | 
         
實 
知 
顛 
倒 
故。 
則 
不 
復 
因 
五 
受 
陰 
往 
來 
生 
  
  
 
 
 
 
 
 
 
 
 
 
 
 
 
 
 
 
 
 
 
 
 
 
 
         | 
         
不 
如 
實 
知 
顛 
倒 
故。 
因 
五 
受 
陰 
往 
來 
生 
死。 
如 
  
 
 
 
 
 
 
 
 
 
 
 
 
 
 
 
 
 
 
 
 
 
 
 
         | 
         
  
不 
受 
諸 
因 
緣 
  
  
是 
名 
為 
涅 
槃 
  
  
  
  
 
 
 
 
 
 
 
 
 
 
 
 
 
 
 
 
 
 
 
 
 
 
 
         | 
         
  
受 
諸 
因 
緣 
故 
  
  
輪 
轉 
生 
死 
中 
  
  
  
  
 
 
 
 
 
 
 
 
 
 
 
 
 
 
 
 
 
 
 
 
 
 
 
         | 
         
槃。 
答 
曰。 
  
  
  
  
  
  
  
  
  
  
  
  
  
  
 
 
 
 
 
 
 
 
 
 
 
 
 
 
 
 
 
 
 
 
 
 
 
         | 
         
非 
無。 
問 
曰。 
若 
涅 
槃 
非 
有 
非 
無 
者。 
何 
等 
是 
涅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35  | 
        
         
一 
處 
不 
可 
得。 
如 
明 
暗 
不 
俱。 
是 
故 
有 
時 
無 
無。 
  
 
 
 
 
 
 
 
 
 
 
 
 
 
 
 
 
 
 
 
 
 
 
 
         | 
         
有 
無 
二 
事。 
不 
得 
名 
涅 
槃。 
何 
以 
故。 
有 
無 
相 
違 
  
 
 
 
 
 
 
 
 
 
 
 
 
 
 
 
 
 
 
 
 
 
 
 
         | 
         
  
是 
二 
不 
同 
處 
  
  
如 
明 
暗 
不 
俱 
  
  
  
  
 
 
 
 
 
 
 
 
 
 
 
 
 
 
 
 
 
 
 
 
 
 
 
         | 
         
  
有 
無 
二 
事 
共 
  
  
云 
何 
是 
涅 
槃 
  
  
  
  
 
 
 
 
 
 
 
 
 
 
 
 
 
 
 
 
 
 
 
 
 
 
 
         | 
         
有 
無 
是 
有 
為。 
是 
故 
有 
無 
非 
是 
涅 
槃。 
復 
次。 
  
  
 
 
 
 
 
 
 
 
 
 
 
 
 
 
 
 
 
 
 
 
 
 
 
         | 
         
有 
無 
二 
事 
共 
合。 
不 
得 
名 
涅 
槃。 
涅 
槃 
名 
無 
為。 
  
 
 
 
 
 
 
 
 
 
 
 
 
 
 
 
 
 
 
 
 
 
 
 
         | 
         
  
涅 
槃 
名 
無 
為 
  
  
有 
無 
是 
有 
為 
  
  
  
  
 
 
 
 
 
 
 
 
 
 
 
 
 
 
 
 
 
 
 
 
 
 
 
         | 
         
  
有 
無 
共 
合 
成 
  
  
云 
何 
名 
涅 
槃 
  
  
  
  
 
 
 
 
 
 
 
 
 
 
 
 
 
 
 
 
 
 
 
 
 
 
 
         | 
         
有。 
是 
故 
有 
無 
二 
事。 
不 
得 
合 
為 
涅 
槃。 
復 
次。 
  
  
 
 
 
 
 
 
 
 
 
 
 
 
 
 
 
 
 
 
 
 
 
 
 
         | 
         
名 
無 
受。 
何 
以 
故。 
有 
無 
二 
事 
從 
受 
生。 
相 
因 
而 
  
 
 
 
 
 
 
 
 
 
 
 
 
 
 
 
 
 
 
 
 
 
 
 
         | 
         
若 
謂 
有 
無 
合 
為 
涅 
槃 
者。 
經 
不 
應 
說 
涅 
槃 
  
  
 
 
 
 
 
 
 
 
 
 
 
 
 
 
 
 
 
 
 
 
 
 
 
         | 
         
  
涅 
槃 
非 
無 
受 
  
  
是 
二 
從 
受 
生 
  
  
  
  
 
 
 
 
 
 
 
 
 
 
 
 
 
 
 
 
 
 
 
 
 
 
 
         | 
         
  
若 
謂 
於 
有 
無 
  
  
合 
為 
涅 
槃 
者 
  
  
  
  
 
 
 
 
 
 
 
 
 
 
 
 
 
 
 
 
 
 
 
 
 
 
 
         | 
         
故。 
云 
何 
一 
處 
有。 
復 
次。 
  
  
  
  
  
  
  
  
  
 
 
 
 
 
 
 
 
 
 
 
 
 
 
 
 
 
 
 
 
 
 
 
         | 
         
為 
解 
脫。 
是 
事 
不 
然。 
何 
以 
故。 
有 
無 
二 
事 
相 
違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36  | 
        
         
有 
非 
非 
無。 
復 
次。 
  
  
  
  
  
  
  
  
  
  
  
 
 
 
 
 
 
 
 
 
 
 
 
 
 
 
 
 
 
 
 
 
 
 
         | 
         
無 
無 
故。 
云 
何 
有 
非 
有 
非 
無。 
是 
故 
涅 
槃。 
非 
非 
  
 
 
 
 
 
 
 
 
 
 
 
 
 
 
 
 
 
 
 
 
 
 
 
         | 
         
無。 
無 
相 
違 
名 
有。 
是 
有 
無 
第 
三 
句 
中 
已 
破。 
有 
  
 
 
 
 
 
 
 
 
 
 
 
 
 
 
 
 
 
 
 
 
 
 
 
         | 
         
故。 
若 
有 
無 
成 
者。 
然 
後 
非 
有 
非 
無 
成。 
有 
相 
違 
名 
 
 
 
 
 
 
 
 
 
 
 
 
 
 
 
 
 
 
 
 
 
 
 
         | 
         
汝 
分 
別 
非 
有 
非 
無 
是 
涅 
槃 
者 
是 
事 
不 
然。 
何 
以 
 
 
 
 
 
 
 
 
 
 
 
 
 
 
 
 
 
 
 
 
 
 
 
         | 
         
  
若 
有 
無 
成 
者 
  
  
非 
有 
非 
無 
成 
  
  
  
  
 
 
 
 
 
 
 
 
 
 
 
 
 
 
 
 
 
 
 
 
 
 
 
         | 
         
  
分 
別 
非 
有 
無 
  
  
如 
是 
名 
涅 
槃 
  
  
  
  
 
 
 
 
 
 
 
 
 
 
 
 
 
 
 
 
 
 
 
 
 
 
 
         | 
         
復 
次。 
  
  
  
  
  
  
  
  
  
  
  
  
  
  
  
 
 
 
 
 
 
 
 
 
 
 
 
 
 
 
 
 
 
 
 
 
 
 
         | 
         
分 
別。 
是 
故 
非 
有 
非 
無 
是 
涅 
槃 
者。 
是 
事 
不 
然。 
  
 
 
 
 
 
 
 
 
 
 
 
 
 
 
 
 
 
 
 
 
 
 
 
         | 
         
若 
涅 
槃 
非 
有 
非 
無 
者。 
此 
非 
有 
非 
無。 
因 
何 
而 
  
 
 
 
 
 
 
 
 
 
 
 
 
 
 
 
 
 
 
 
 
 
 
 
         | 
         
  
此 
非 
有 
非 
無 
  
  
以 
何 
而 
分 
別 
  
  
  
  
 
 
 
 
 
 
 
 
 
 
 
 
 
 
 
 
 
 
 
 
 
 
 
         | 
         
  
若 
非 
有 
非 
無 
  
  
名 
之 
為 
涅 
槃 
  
  
  
  
 
 
 
 
 
 
 
 
 
 
 
 
 
 
 
 
 
 
 
 
 
 
 
         | 
         
是 
涅 
槃。 
答 
曰。 
  
  
  
  
  
  
  
  
  
  
  
  
 
 
 
 
 
 
 
 
 
 
 
 
 
 
 
 
 
 
 
 
 
 
 
         | 
         
曰。 
若 
有 
無 
共 
合 
非 
涅 
槃 
者。 
今 
非 
有 
非 
無 
應 
  
 
 
 
 
 
 
 
 
 
 
 
 
 
 
 
 
 
 
 
 
 
 
 
         | 
         
無 
時 
無 
有。 
云 
何 
有 
無 
共 
合。 
而 
名 
為 
涅 
槃。 
問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37  | 
        
         
不 
滅 
故。 
世 
間 
與 
涅 
槃 
無 
有 
分 
別。 
涅 
槃 
與 
世 
  
 
 
 
 
 
 
 
 
 
 
 
 
 
 
 
 
 
 
 
 
 
 
 
         | 
         
竟 
空 
無 
受 
寂 
滅。 
此 
義 
先 
已 
說。 
以 
一 
切 
法 
不 
生 
 
 
 
 
 
 
 
 
 
 
 
 
 
 
 
 
 
 
 
 
 
 
 
         | 
         
五 
陰 
相 
續 
往 
來 
因 
緣 
故。 
說 
名 
世 
間。 
五 
陰 
性 
畢 
 
 
 
 
 
 
 
 
 
 
 
 
 
 
 
 
 
 
 
 
 
 
 
         | 
         
  
世 
間 
與 
涅 
槃 
  
  
亦 
無 
少 
分 
別 
  
  
  
  
 
 
 
 
 
 
 
 
 
 
 
 
 
 
 
 
 
 
 
 
 
 
 
         | 
         
  
涅 
槃 
與 
世 
間 
  
  
無 
有 
少 
分 
別 
  
  
  
  
 
 
 
 
 
 
 
 
 
 
 
 
 
 
 
 
 
 
 
 
 
 
 
         | 
         
一 
切 
種。 
求 
涅 
槃 
相 
不 
可 
得。 
復 
次。 
  
  
  
  
  
 
 
 
 
 
 
 
 
 
 
 
 
 
 
 
 
 
 
 
 
 
 
 
         | 
         
槃。 
何 
時 
何 
處 
以 
何 
法 
說 
涅 
槃。 
是 
故 
一 
切 
時 
  
 
 
 
 
 
 
 
 
 
 
 
 
 
 
 
 
 
 
 
 
 
 
 
         | 
         
應 
分 
別 
涅 
槃 
有 
無 
等。 
離 
如 
來 
誰 
當 
得 
涅 
  
  
 
 
 
 
 
 
 
 
 
 
 
 
 
 
 
 
 
 
 
 
 
 
 
         | 
         
有 
如 
來 
非 
無 
如 
來 
亦 
不 
受。 
以 
不 
受 
故。 
不 
  
  
 
 
 
 
 
 
 
 
 
 
 
 
 
 
 
 
 
 
 
 
 
 
 
         | 
         
來 
亦 
不 
受。 
亦 
有 
如 
來 
亦 
無 
如 
來 
亦 
不 
受。 
非 
  
 
 
 
 
 
 
 
 
 
 
 
 
 
 
 
 
 
 
 
 
 
 
 
         | 
         
若 
如 
來 
滅 
後 
若 
現 
在。 
有 
如 
來 
亦 
不 
受。 
無 
如 
  
 
 
 
 
 
 
 
 
 
 
 
 
 
 
 
 
 
 
 
 
 
 
 
         | 
         
  
亦 
不 
言 
有 
無 
  
  
非 
有 
及 
非 
無 
  
  
  
  
 
 
 
 
 
 
 
 
 
 
 
 
 
 
 
 
 
 
 
 
 
 
 
         | 
         
  
如 
來 
現 
在 
時 
  
  
不 
言 
有 
與 
無 
  
  
  
  
 
 
 
 
 
 
 
 
 
 
 
 
 
 
 
 
 
 
 
 
 
 
 
         | 
         
  
亦 
不 
言 
有 
無 
  
  
非 
有 
及 
非 
無 
  
  
  
  
 
 
 
 
 
 
 
 
 
 
 
 
 
 
 
 
 
 
 
 
 
 
 
         | 
         
  
如 
來 
滅 
度 
後 
  
  
不 
言 
有 
與 
無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38  | 
        
         
依 
過 
去 
世 
起。 
如 
來 
滅 
後 
有 
無 
等 
不 
可 
得。 
涅 
槃 
 
 
 
 
 
 
 
 
 
 
 
 
 
 
 
 
 
 
 
 
 
 
 
         | 
         
等 
四 
見。 
依 
未 
來 
世 
起。 
世 
間 
常 
無 
常 
等 
四 
見。 
  
 
 
 
 
 
 
 
 
 
 
 
 
 
 
 
 
 
 
 
 
 
 
 
         | 
         
後 
有 
無 
等 
四 
見。 
依 
涅 
槃 
起。 
世 
間 
有 
邊 
無 
邊 
  
 
 
 
 
 
 
 
 
 
 
 
 
 
 
 
 
 
 
 
 
 
 
 
         | 
         
世 
間 
非 
有 
常 
非 
無 
常。 
此 
三 
種 
十 
二 
見。 
如 
來 
滅 
 
 
 
 
 
 
 
 
 
 
 
 
 
 
 
 
 
 
 
 
 
 
 
         | 
         
非 
無 
邊。 
世 
間 
常 
世 
間 
無 
常。 
世 
間 
亦 
常 
亦 
無 
常。 
 
 
 
 
 
 
 
 
 
 
 
 
 
 
 
 
 
 
 
 
 
 
 
         | 
         
間 
無 
邊。 
世 
間 
亦 
有 
邊 
亦 
無 
邊。 
世 
間 
非 
有 
邊 
  
 
 
 
 
 
 
 
 
 
 
 
 
 
 
 
 
 
 
 
 
 
 
 
         | 
         
如 
來。 
非 
有 
如 
來 
非 
無 
如 
來。 
世 
間 
有 
邊 
世 
  
  
 
 
 
 
 
 
 
 
 
 
 
 
 
 
 
 
 
 
 
 
 
 
 
         | 
         
如 
來 
滅 
後 
有 
如 
來 
無 
如 
來。 
亦 
有 
如 
來 
亦 
無 
  
 
 
 
 
 
 
 
 
 
 
 
 
 
 
 
 
 
 
 
 
 
 
 
         | 
         
  
諸 
見 
依 
涅 
槃 
  
  
未 
來 
過 
去 
世 
  
  
  
  
 
 
 
 
 
 
 
 
 
 
 
 
 
 
 
 
 
 
 
 
 
 
 
         | 
         
  
滅 
後 
有 
無 
等 
  
  
有 
邊 
等 
常 
等 
  
  
  
  
 
 
 
 
 
 
 
 
 
 
 
 
 
 
 
 
 
 
 
 
 
 
 
         | 
         
可 
得 
故。 
無 
毫 
釐 
差 
別。 
復 
次。 
  
  
  
  
  
  
  
 
 
 
 
 
 
 
 
 
 
 
 
 
 
 
 
 
 
 
 
 
 
 
         | 
         
究 
竟 
推 
求 
世 
間 
涅 
槃 
實 
際 
無 
生 
際。 
以 
平 
等 
不 
 
 
 
 
 
 
 
 
 
 
 
 
 
 
 
 
 
 
 
 
 
 
 
         | 
         
  
如 
是 
二 
際 
者 
  
  
無 
毫 
釐 
差 
別 
  
  
  
  
 
 
 
 
 
 
 
 
 
 
 
 
 
 
 
 
 
 
 
 
 
 
 
         | 
         
  
涅 
槃 
之 
實 
際 
  
  
及 
與 
世 
間 
際 
  
  
  
  
 
 
 
 
 
 
 
 
 
 
 
 
 
 
 
 
 
 
 
 
 
 
 
         | 
         
間 
亦 
無 
分 
別。 
復 
次。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39  | 
        
         
常 
非 
無 
常。 
何 
者 
身 
即 
是 
神。 
何 
者 
身 
異 
於 
神。 
  
 
 
 
 
 
 
 
 
 
 
 
 
 
 
 
 
 
 
 
 
 
 
 
         | 
         
常。 
何 
者 
是 
無 
常。 
常 
無 
常 
非 
常 
非 
無 
常。 
誰 
為 
非 
 
 
 
 
 
 
 
 
 
 
 
 
 
 
 
 
 
 
 
 
 
 
 
         | 
         
邊。 
誰 
為 
非 
有 
邊 
非 
無 
邊。 
何 
者 
是 
常 
誰 
為 
是 
  
 
 
 
 
 
 
 
 
 
 
 
 
 
 
 
 
 
 
 
 
 
 
 
         | 
         
邊。 
何 
者 
是 
無 
邊。 
亦 
有 
邊 
亦 
無 
邊。 
非 
有 
邊 
非 
無 
 
 
 
 
 
 
 
 
 
 
 
 
 
 
 
 
 
 
 
 
 
 
 
         | 
         
故 
無 
自 
性。 
如 
是 
法 
中。 
何 
者 
是 
有 
邊 
誰 
為 
有 
  
 
 
 
 
 
 
 
 
 
 
 
 
 
 
 
 
 
 
 
 
 
 
 
         | 
         
一 
切 
法 
一 
切 
時 
一 
切 
種。 
從 
眾 
緣 
生 
故。 
畢 
竟 
空 
 
 
 
 
 
 
 
 
 
 
 
 
 
 
 
 
 
 
 
 
 
 
 
         | 
         
  
無 
人 
亦 
無 
處 
  
  
佛 
亦 
無 
所 
說 
  
  
  
  
 
 
 
 
 
 
 
 
 
 
 
 
 
 
 
 
 
 
 
 
 
 
 
         | 
         
  
諸 
法 
不 
可 
得 
  
  
滅 
一 
切 
戲 
論 
  
  
  
  
 
 
 
 
 
 
 
 
 
 
 
 
 
 
 
 
 
 
 
 
 
 
 
         | 
         
  
亦 
常 
亦 
無 
常 
  
  
非 
常 
非 
無 
常 
  
  
  
  
 
 
 
 
 
 
 
 
 
 
 
 
 
 
 
 
 
 
 
 
 
 
 
         | 
         
  
何 
者 
為 
一 
異 
  
  
何 
有 
常 
無 
常 
  
  
  
  
 
 
 
 
 
 
 
 
 
 
 
 
 
 
 
 
 
 
 
 
 
 
 
         | 
         
  
亦 
邊 
亦 
無 
邊 
  
  
非 
有 
非 
無 
邊 
  
  
  
  
 
 
 
 
 
 
 
 
 
 
 
 
 
 
 
 
 
 
 
 
 
 
 
         | 
         
  
一 
切 
法 
空 
故 
  
  
何 
有 
邊 
無 
邊 
  
  
  
  
 
 
 
 
 
 
 
 
 
 
 
 
 
 
 
 
 
 
 
 
 
 
 
         | 
         
等 
無 
有 
異。 
復 
次。 
  
  
  
  
  
  
  
  
  
  
  
 
 
 
 
 
 
 
 
 
 
 
 
 
 
 
 
 
 
 
 
 
 
 
         | 
         
常 
等 
不 
可 
得。 
涅 
槃 
亦 
如 
是。 
是 
故 
說 
世 
間 
涅 
槃 
 
 
 
 
 
 
 
 
 
 
 
 
 
 
 
 
 
 
 
 
 
 
 
         | 
         
亦 
如 
是。 
如 
世 
間 
前 
際 
後 
際 
有 
邊 
無 
邊 
有 
常 
無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40  | 
        
         
  
名 
色 
增 
長 
故 
  
  
因 
而 
生 
六 
入 
  
  
  
  
 
 
 
 
 
 
 
 
 
 
 
 
 
 
 
 
 
 
 
 
 
 
 
         | 
         
  
以 
有 
識 
著 
故 
  
  
增 
長 
於 
名 
色 
  
  
  
  
 
 
 
 
 
 
 
 
 
 
 
 
 
 
 
 
 
 
 
 
 
 
 
         | 
         
  
以 
諸 
行 
因 
緣 
  
  
識 
受 
六 
道 
身 
  
  
  
  
 
 
 
 
 
 
 
 
 
 
 
 
 
 
 
 
 
 
 
 
 
 
 
         | 
         
  
以 
起 
是 
行 
故 
  
  
隨 
行 
墮 
六 
趣 
  
  
  
  
 
 
 
 
 
 
 
 
 
 
 
 
 
 
 
 
 
 
 
 
 
 
 
         | 
         
  
眾 
生 
癡 
所 
覆 
  
  
為 
後 
起 
三 
行 
  
  
  
  
 
 
 
 
 
 
 
 
 
 
 
 
 
 
 
 
 
 
 
 
 
 
 
         | 
         
說 
聲 
聞 
法 
入 
第 
一 
義 
道。 
答 
曰。 
  
  
  
  
  
  
 
 
 
 
 
 
 
 
 
 
 
 
 
 
 
 
 
 
 
 
 
 
 
         | 
         
問 
曰 
汝 
以 
摩 
訶 
衍 
說 
第 
一 
義 
道。 
我 
今 
欲 
聞 
  
 
 
 
 
 
 
 
 
 
 
 
 
 
 
 
 
 
 
 
 
 
 
 
         | 
         
  
  
中 
論 
觀 
十 
二 
因 
緣 
品 
第 
二 
十 
六 
︵ 
九 
偈 
︶ 
 
 
 
 
 
 
 
 
 
 
 
 
 
 
 
 
 
 
 
 
 
 
         | 
         
故 
說 
諸 
有 
所 
得 
皆 
息。 
戲 
論 
皆 
滅。 
  
  
  
  
  
 
 
 
 
 
 
 
 
 
 
 
 
 
 
 
 
 
 
 
 
 
 
 
         | 
         
是 
故 
如 
來 
無 
時 
無 
處。 
為 
人 
說 
涅 
槃 
定 
相。 
是 
  
 
 
 
 
 
 
 
 
 
 
 
 
 
 
 
 
 
 
 
 
 
 
 
         | 
         
無。 
是 
名 
諸 
法 
實 
相。 
亦 
名 
如 
法 
性 
實 
際 
涅 
槃。 
  
 
 
 
 
 
 
 
 
 
 
 
 
 
 
 
 
 
 
 
 
 
 
 
         | 
         
諸 
法。 
有 
亦 
無。 
無 
亦 
無。 
有 
無 
亦 
無。 
非 
有 
非 
無 
亦 
 
 
 
 
 
 
 
 
 
 
 
 
 
 
 
 
 
 
 
 
 
 
 
         | 
         
法 
實 
相 
得 
安 
隱 
道。 
從 
因 
緣 
品 
來。 
分 
別 
推 
求 
  
 
 
 
 
 
 
 
 
 
 
 
 
 
 
 
 
 
 
 
 
 
 
 
         | 
         
諸 
有 
所 
得 
皆 
息。 
戲 
論 
皆 
滅。 
戲 
論 
滅 
故。 
通 
達 
諸 
 
 
 
 
 
 
 
 
 
 
 
 
 
 
 
 
 
 
 
 
 
 
 
         | 
         
如 
是 
等 
六 
十 
二 
邪 
見。 
於 
畢 
竟 
空 
中 
皆 
不 
可 
得。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41  | 
        
         
起 
六 
趣 
諸 
行。 
隨 
所 
起 
行 
有 
上 
中 
下。 
識 
入 
六 
  
 
 
 
 
 
 
 
 
 
 
 
 
 
 
 
 
 
 
 
 
 
 
 
         | 
         
凡 
夫 
為 
無 
明 
所 
盲 
故。 
以 
身 
口 
意 
業。 
為 
後 
身 
  
 
 
 
 
 
 
 
 
 
 
 
 
 
 
 
 
 
 
 
 
 
 
 
         | 
         
  
但 
是 
苦 
陰 
聚 
  
  
如 
是 
而 
正 
滅 
  
  
  
  
 
 
 
 
 
 
 
 
 
 
 
 
 
 
 
 
 
 
 
 
 
 
 
         | 
         
  
以 
是 
事 
滅 
故 
  
  
是 
事 
則 
不 
生 
  
  
  
  
 
 
 
 
 
 
 
 
 
 
 
 
 
 
 
 
 
 
 
 
 
 
 
         | 
         
  
無 
明 
者 
所 
造 
  
  
智 
者 
所 
不 
為 
  
  
  
  
 
 
 
 
 
 
 
 
 
 
 
 
 
 
 
 
 
 
 
 
 
 
 
         | 
         
  
是 
謂 
為 
生 
死 
  
  
諸 
行 
之 
根 
本 
  
  
  
  
 
 
 
 
 
 
 
 
 
 
 
 
 
 
 
 
 
 
 
 
 
 
 
         | 
         
  
但 
以 
是 
因 
緣 
  
  
而 
集 
大 
苦 
陰 
  
  
  
  
 
 
 
 
 
 
 
 
 
 
 
 
 
 
 
 
 
 
 
 
 
 
 
         | 
         
  
如 
是 
等 
諸 
事 
  
  
皆 
從 
生 
而 
有 
  
  
  
  
 
 
 
 
 
 
 
 
 
 
 
 
 
 
 
 
 
 
 
 
 
 
 
         | 
         
  
從 
老 
死 
故 
有 
  
  
憂 
悲 
諸 
苦 
惱 
  
  
  
  
 
 
 
 
 
 
 
 
 
 
 
 
 
 
 
 
 
 
 
 
 
 
 
         | 
         
  
從 
有 
而 
有 
生 
  
  
從 
生 
有 
老 
死 
  
  
  
  
 
 
 
 
 
 
 
 
 
 
 
 
 
 
 
 
 
 
 
 
 
 
 
         | 
         
  
若 
取 
者 
不 
取 
  
  
則 
解 
脫 
無 
有 
  
  
  
  
 
 
 
 
 
 
 
 
 
 
 
 
 
 
 
 
 
 
 
 
 
 
 
         | 
         
  
因 
愛 
有 
四 
取 
  
  
因 
取 
故 
有 
有 
  
  
  
  
 
 
 
 
 
 
 
 
 
 
 
 
 
 
 
 
 
 
 
 
 
 
 
         | 
         
  
以 
因 
三 
受 
故 
  
  
而 
生 
於 
渴 
愛 
  
  
  
  
 
 
 
 
 
 
 
 
 
 
 
 
 
 
 
 
 
 
 
 
 
 
 
         | 
         
  
因 
於 
六 
觸 
故 
  
  
即 
生 
於 
三 
受 
  
  
  
  
 
 
 
 
 
 
 
 
 
 
 
 
 
 
 
 
 
 
 
 
 
 
 
         | 
         
  
情 
塵 
識 
和 
合 
  
  
而 
生 
於 
六 
觸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42  | 
        
         
問 
曰。 
已 
聞 
大 
乘 
法 
破 
邪 
見。 
今 
欲 
聞 
聲 
聞 
法 
  
 
 
 
 
 
 
 
 
 
 
 
 
 
 
 
 
 
 
 
 
 
 
 
         | 
         
  
  
中 
論 
觀 
邪 
見 
品 
第 
二 
十 
七 
︵ 
三 
十 
一 
偈 
︶ 
 
 
 
 
 
 
 
 
 
 
 
 
 
 
 
 
 
 
 
 
 
 
         | 
         
曇 
修 
多 
羅 
中 
廣 
說。 
  
  
  
  
  
  
  
  
  
  
 
 
 
 
 
 
 
 
 
 
 
 
 
 
 
 
 
 
 
 
 
 
 
         | 
         
正 
滅 
者 
畢 
竟 
滅。 
是 
十 
二 
因 
緣 
生 
滅 
義。 
如 
阿 
毘 
 
 
 
 
 
 
 
 
 
 
 
 
 
 
 
 
 
 
 
 
 
 
 
         | 
         
滅 
故 
乃 
至 
生 
老 
死 
憂 
悲 
大 
苦 
陰 
皆 
如 
實 
正 
滅。 
 
 
 
 
 
 
 
 
 
 
 
 
 
 
 
 
 
 
 
 
 
 
 
         | 
         
是 
修 
習 
觀 
十 
二 
因 
緣 
生 
滅 
智 
故 
是 
事 
滅。 
是 
事 
 
 
 
 
 
 
 
 
 
 
 
 
 
 
 
 
 
 
 
 
 
 
 
         | 
         
無 
明 
滅 
故 
諸 
行 
亦 
滅。 
以 
因 
滅 
故 
果 
亦 
滅。 
如 
  
 
 
 
 
 
 
 
 
 
 
 
 
 
 
 
 
 
 
 
 
 
 
 
         | 
         
本。 
智 
者 
所 
不 
起。 
以 
如 
實 
見 
故。 
則 
無 
明 
滅。 
  
  
 
 
 
 
 
 
 
 
 
 
 
 
 
 
 
 
 
 
 
 
 
 
 
         | 
         
苦 
陰 
集。 
是 
故 
知 
凡 
夫 
無 
智。 
起 
此 
生 
死 
諸 
行 
根 
 
 
 
 
 
 
 
 
 
 
 
 
 
 
 
 
 
 
 
 
 
 
 
         | 
         
死。 
從 
老 
死 
有 
憂 
悲 
苦 
惱 
種 
種 
眾 
患。 
但 
有 
大 
  
 
 
 
 
 
 
 
 
 
 
 
 
 
 
 
 
 
 
 
 
 
 
 
         | 
         
令 
後 
三 
有 
相 
續。 
從 
有 
而 
有 
生。 
從 
生 
而 
有 
老 
  
 
 
 
 
 
 
 
 
 
 
 
 
 
 
 
 
 
 
 
 
 
 
 
         | 
         
故 
有 
四 
取。 
四 
取 
取 
時 
以 
身 
口 
意 
業 
起 
罪 
福。 
  
 
 
 
 
 
 
 
 
 
 
 
 
 
 
 
 
 
 
 
 
 
 
 
         | 
         
緣 
故 
有 
三 
受。 
三 
受 
因 
緣 
故 
生 
渴 
愛。 
渴 
愛 
因 
緣 
 
 
 
 
 
 
 
 
 
 
 
 
 
 
 
 
 
 
 
 
 
 
 
         | 
         
色 
集 
故 
有 
六 
入。 
六 
入 
因 
緣 
故 
有 
六 
觸。 
六 
觸 
因 
 
 
 
 
 
 
 
 
 
 
 
 
 
 
 
 
 
 
 
 
 
 
 
         | 
         
趣 
隨 
行 
受 
身。 
以 
識 
著 
因 
緣 
故 
名 
色 
集。 
名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43  | 
        
         
  
離 
有 
無 
身 
我 
  
  
是 
事 
為 
已 
成 
  
  
  
  
 
 
 
 
 
 
 
 
 
 
 
 
 
 
 
 
 
 
 
 
 
 
 
         | 
         
  
若 
當 
離 
於 
身 
  
  
何 
處 
別 
有 
我 
  
  
  
  
 
 
 
 
 
 
 
 
 
 
 
 
 
 
 
 
 
 
 
 
 
 
 
         | 
         
  
若 
謂 
我 
即 
是 
  
  
而 
身 
有 
異 
相 
  
  
  
  
 
 
 
 
 
 
 
 
 
 
 
 
 
 
 
 
 
 
 
 
 
 
 
         | 
         
  
過 
去 
世 
中 
我 
  
  
不 
作 
今 
世 
我 
  
  
  
  
 
 
 
 
 
 
 
 
 
 
 
 
 
 
 
 
 
 
 
 
 
 
 
         | 
         
  
過 
去 
世 
有 
我 
  
  
是 
事 
不 
可 
得 
  
  
  
  
 
 
 
 
 
 
 
 
 
 
 
 
 
 
 
 
 
 
 
 
 
 
 
         | 
         
見。 
何 
因 
緣 
故 
名 
為 
邪 
見。 
是 
事 
今 
當 
說。 
  
  
  
 
 
 
 
 
 
 
 
 
 
 
 
 
 
 
 
 
 
 
 
 
 
 
         | 
         
名 
邊 
無 
邊 
等 
諸 
見 
依 
未 
來 
世。 
如 
是 
等 
諸 
邪 
  
 
 
 
 
 
 
 
 
 
 
 
 
 
 
 
 
 
 
 
 
 
 
 
         | 
         
為 
作 
為 
不 
作。 
為 
作 
不 
作 
為 
非 
作 
非 
不 
作。 
是 
  
 
 
 
 
 
 
 
 
 
 
 
 
 
 
 
 
 
 
 
 
 
 
 
         | 
         
無。 
是 
名 
常 
等 
諸 
見 
依 
過 
去 
世。 
我 
於 
未 
來 
世。 
  
 
 
 
 
 
 
 
 
 
 
 
 
 
 
 
 
 
 
 
 
 
 
 
         | 
         
我 
於 
過 
去 
世。 
為 
有 
為 
無。 
為 
有 
無 
為 
非 
有 
非 
  
 
 
 
 
 
 
 
 
 
 
 
 
 
 
 
 
 
 
 
 
 
 
 
         | 
         
  
有 
邊 
等 
諸 
見 
  
  
皆 
依 
未 
來 
世 
  
  
  
  
 
 
 
 
 
 
 
 
 
 
 
 
 
 
 
 
 
 
 
 
 
 
 
         | 
         
  
我 
於 
未 
來 
世 
  
  
為 
作 
為 
不 
作 
  
  
  
  
 
 
 
 
 
 
 
 
 
 
 
 
 
 
 
 
 
 
 
 
 
 
 
         | 
         
  
世 
間 
常 
等 
見 
  
  
皆 
依 
過 
去 
世 
  
  
  
  
 
 
 
 
 
 
 
 
 
 
 
 
 
 
 
 
 
 
 
 
 
 
 
         | 
         
  
我 
於 
過 
去 
世 
  
  
為 
有 
為 
是 
無 
  
  
  
  
 
 
 
 
 
 
 
 
 
 
 
 
 
 
 
 
 
 
 
 
 
 
 
         | 
         
破 
邪 
見。 
答 
曰。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44  | 
        
         
亦 
名 
提 
婆 
達。 
不 
以 
至 
王 
舍 
城 
故 
為 
異。 
若 
  
  
 
 
 
 
 
 
 
 
 
 
 
 
 
 
 
 
 
 
 
 
 
 
 
         | 
         
譬 
如 
舍 
衛 
國 
婆 
羅 
門 
名 
提 
婆 
達。 
到 
王 
舍 
城 
  
 
 
 
 
 
 
 
 
 
 
 
 
 
 
 
 
 
 
 
 
 
 
 
         | 
         
若 
先 
世 
我 
即 
是 
今 
我 
者。 
旃 
陀 
羅 
即 
是 
婆 
羅 
門。 
 
 
 
 
 
 
 
 
 
 
 
 
 
 
 
 
 
 
 
 
 
 
 
         | 
         
人 
以 
罪 
業 
因 
緣 
故 
作 
旃 
陀 
羅。 
後 
作 
婆 
羅 
門。 
  
 
 
 
 
 
 
 
 
 
 
 
 
 
 
 
 
 
 
 
 
 
 
 
         | 
         
作 
人。 
若 
先 
世 
我 
即 
是 
今 
我 
者。 
天 
即 
是 
人。 
又 
  
 
 
 
 
 
 
 
 
 
 
 
 
 
 
 
 
 
 
 
 
 
 
 
         | 
         
量 
過。 
何 
以 
故。 
如 
人 
修 
福 
因 
緣 
故 
作 
天 
而 
後 
  
 
 
 
 
 
 
 
 
 
 
 
 
 
 
 
 
 
 
 
 
 
 
 
         | 
         
中 
我 
不 
即 
作 
今 
我。 
有 
常 
過 
故。 
若 
常 
則 
有 
無 
  
 
 
 
 
 
 
 
 
 
 
 
 
 
 
 
 
 
 
 
 
 
 
 
         | 
         
我 
於 
過 
去 
世 
有 
者。 
是 
事 
不 
然。 
何 
以 
故。 
先 
世 
  
 
 
 
 
 
 
 
 
 
 
 
 
 
 
 
 
 
 
 
 
 
 
 
         | 
         
  
非 
無 
受 
非 
無 
  
  
此 
即 
決 
定 
義 
  
  
  
  
 
 
 
 
 
 
 
 
 
 
 
 
 
 
 
 
 
 
 
 
 
 
 
         | 
         
  
今 
我 
不 
離 
受 
  
  
亦 
不 
即 
是 
受 
  
  
  
  
 
 
 
 
 
 
 
 
 
 
 
 
 
 
 
 
 
 
 
 
 
 
 
         | 
         
  
無 
受 
而 
有 
我 
  
  
而 
實 
不 
可 
得 
  
  
  
  
 
 
 
 
 
 
 
 
 
 
 
 
 
 
 
 
 
 
 
 
 
 
 
         | 
         
  
若 
離 
身 
有 
我 
  
  
是 
事 
則 
不 
然 
  
  
  
  
 
 
 
 
 
 
 
 
 
 
 
 
 
 
 
 
 
 
 
 
 
 
 
         | 
         
  
云 
何 
當 
以 
受 
  
  
而 
作 
於 
受 
者 
  
  
  
  
 
 
 
 
 
 
 
 
 
 
 
 
 
 
 
 
 
 
 
 
 
 
 
         | 
         
  
但 
身 
不 
為 
我 
  
  
身 
相 
生 
滅 
故 
  
  
  
  
 
 
 
 
 
 
 
 
 
 
 
 
 
 
 
 
 
 
 
 
 
 
 
         | 
         
  
若 
謂 
身 
即 
我 
  
  
若 
都 
無 
有 
我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45  | 
        
         
五 
陰 
身。 
以 
業 
因 
緣 
故 
分 
別 
是 
天 
是 
人 
是 
旃 
陀 
 
 
 
 
 
 
 
 
 
 
 
 
 
 
 
 
 
 
 
 
 
 
 
         | 
         
曰。 
我 
即 
是。 
但 
因 
受 
故 
分 
別 
是 
天 
是 
人。 
受 
名 
  
 
 
 
 
 
 
 
 
 
 
 
 
 
 
 
 
 
 
 
 
 
 
 
         | 
         
無 
常。 
無 
常 
則 
無 
我 
相。 
是 
故 
不 
得 
言 
即 
是。 
問 
  
 
 
 
 
 
 
 
 
 
 
 
 
 
 
 
 
 
 
 
 
 
 
 
         | 
         
者。 
浣 
者 
即 
不 
作 
刈 
者。 
如 
是 
天 
不 
作 
人。 
我 
亦 
  
 
 
 
 
 
 
 
 
 
 
 
 
 
 
 
 
 
 
 
 
 
 
 
         | 
         
人。 
旃 
陀 
羅 
即 
是 
婆 
羅 
門。 
我 
亦 
有 
常 
過。 
若 
異 
  
 
 
 
 
 
 
 
 
 
 
 
 
 
 
 
 
 
 
 
 
 
 
 
         | 
         
不 
異。 
浣 
者 
應 
即 
是 
刈 
者。 
如 
是 
先 
世 
天 
即 
是 
  
 
 
 
 
 
 
 
 
 
 
 
 
 
 
 
 
 
 
 
 
 
 
 
         | 
         
天 
作 
人。 
今 
浣 
者 
於 
刈 
者。 
為 
異 
為 
不 
異。 
若 
  
  
 
 
 
 
 
 
 
 
 
 
 
 
 
 
 
 
 
 
 
 
 
 
 
         | 
         
者。 
是 
事 
不 
然。 
何 
以 
故。 
若 
即 
是 
者。 
不 
應 
言 
  
  
 
 
 
 
 
 
 
 
 
 
 
 
 
 
 
 
 
 
 
 
 
 
 
         | 
         
天。 
我 
受 
人 
身 
名 
為 
人。 
我 
不 
異 
而 
身 
有 
異 
  
  
 
 
 
 
 
 
 
 
 
 
 
 
 
 
 
 
 
 
 
 
 
 
 
         | 
         
而 
浣 
者 
不 
即 
是 
刈 
者。 
如 
是 
我 
受 
天 
身 
名 
為 
  
 
 
 
 
 
 
 
 
 
 
 
 
 
 
 
 
 
 
 
 
 
 
 
         | 
         
者。 
刈 
時 
名 
為 
刈 
者。 
而 
浣 
者 
與 
刈 
者 
雖 
不 
異。 
  
 
 
 
 
 
 
 
 
 
 
 
 
 
 
 
 
 
 
 
 
 
 
 
         | 
         
謂 
先 
世 
我 
不 
作 
今 
我。 
如 
人 
浣 
衣 
時 
名 
為 
浣 
  
 
 
 
 
 
 
 
 
 
 
 
 
 
 
 
 
 
 
 
 
 
 
 
         | 
         
旃 
陀 
羅 
不 
即 
是 
婆 
羅 
門。 
有 
此 
等 
常 
過 
故。 
若 
  
 
 
 
 
 
 
 
 
 
 
 
 
 
 
 
 
 
 
 
 
 
 
 
         | 
         
婆 
羅 
門。 
但 
是 
事 
不 
然。 
何 
以 
故。 
天 
不 
即 
是 
人。 
  
 
 
 
 
 
 
 
 
 
 
 
 
 
 
 
 
 
 
 
 
 
 
 
         | 
         
先 
作 
天 
後 
作 
人。 
則 
天 
即 
是 
人。 
旃 
陀 
羅 
即 
是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46  | 
        
         
惡 
等 
得 
好 
醜 
身。 
六 
道 
生 
死 
皆 
我 
所 
作。 
是 
故 
罪 
 
 
 
 
 
 
 
 
 
 
 
 
 
 
 
 
 
 
 
 
 
 
 
         | 
         
隨 
所 
用 
治 
舍 
有 
好 
惡。 
我 
亦 
如 
是。 
隨 
作 
善 
  
  
 
 
 
 
 
 
 
 
 
 
 
 
 
 
 
 
 
 
 
 
 
 
 
         | 
         
如 
舍 
主 
以 
草 
木 
泥 
塈 
等 
治 
舍。 
自 
為 
身 
故 
  
  
 
 
 
 
 
 
 
 
 
 
 
 
 
 
 
 
 
 
 
 
 
 
 
         | 
         
者。 
作 
者 
是 
我。 
身 
是 
我 
所 
用。 
亦 
是 
我 
所 
住 
處。 
譬 
 
 
 
 
 
 
 
 
 
 
 
 
 
 
 
 
 
 
 
 
 
 
 
         | 
         
是 
我。 
起 
業 
因 
緣 
罪 
福 
是 
作 
法。 
當 
知 
應 
有 
作 
  
 
 
 
 
 
 
 
 
 
 
 
 
 
 
 
 
 
 
 
 
 
 
 
         | 
         
依 
止 
於 
我。 
我 
有 
所 
知 
身 
無 
所 
知 
故。 
知 
者 
應 
  
 
 
 
 
 
 
 
 
 
 
 
 
 
 
 
 
 
 
 
 
 
 
 
         | 
         
若 
皆 
是 
身 
非 
我 
者。 
何 
用 
我 
為。 
問 
曰。 
罪 
福 
等 
  
 
 
 
 
 
 
 
 
 
 
 
 
 
 
 
 
 
 
 
 
 
 
 
         | 
         
出 
家 
人。 
五 
陰 
因 
緣 
相 
續 
罪 
福 
不 
失 
故 
有 
解 
脫。 
 
 
 
 
 
 
 
 
 
 
 
 
 
 
 
 
 
 
 
 
 
 
 
         | 
         
是 
身 
非 
我 
者。 
何 
用 
我 
為。 
如 
治 
俗 
人 
罪。 
不 
豫 
  
 
 
 
 
 
 
 
 
 
 
 
 
 
 
 
 
 
 
 
 
 
 
 
         | 
         
福 
因 
緣 
故 
生 
三 
善 
道。 
若 
苦 
樂 
瞋 
喜 
憂 
怖 
等。 
皆 
 
 
 
 
 
 
 
 
 
 
 
 
 
 
 
 
 
 
 
 
 
 
 
         | 
         
往 
來。 
皆 
是 
身 
非 
是 
我。 
罪 
因 
緣 
故 
墮 
三 
惡 
道。 
  
 
 
 
 
 
 
 
 
 
 
 
 
 
 
 
 
 
 
 
 
 
 
 
         | 
         
門。 
非 
是 
我 
者。 
則 
離 
身 
別 
有 
我。 
今 
罪 
福 
生 
死 
  
 
 
 
 
 
 
 
 
 
 
 
 
 
 
 
 
 
 
 
 
 
 
 
         | 
         
何 
以 
故。 
若 
身 
作 
天 
作 
人。 
作 
旃 
陀 
羅 
作 
婆 
羅 
  
 
 
 
 
 
 
 
 
 
 
 
 
 
 
 
 
 
 
 
 
 
 
 
         | 
         
非 
婆 
羅 
門。 
是 
故 
無 
如 
是 
過。 
答 
曰。 
是 
事 
不 
然。 
  
 
 
 
 
 
 
 
 
 
 
 
 
 
 
 
 
 
 
 
 
 
 
 
         | 
         
羅 
是 
婆 
羅 
門。 
而 
我 
實 
非 
天 
非 
人。 
非 
旃 
陀 
羅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47  | 
        
         
者。 
是 
事 
不 
然。 
何 
以 
故。 
今 
離 
鎌 
別 
有 
刈 
者。 
  
  
 
 
 
 
 
 
 
 
 
 
 
 
 
 
 
 
 
 
 
 
 
 
 
         | 
         
者 
用 
鎌 
刈 
草。 
我 
亦 
如 
是 
以 
手 
等 
能 
有 
所 
作 
  
 
 
 
 
 
 
 
 
 
 
 
 
 
 
 
 
 
 
 
 
 
 
 
         | 
         
塵 
故。 
是 
故 
我 
是 
見 
者。 
是 
事 
不 
然。 
若 
謂 
如 
刈 
  
 
 
 
 
 
 
 
 
 
 
 
 
 
 
 
 
 
 
 
 
 
 
 
         | 
         
等 
諸 
塵。 
何 
以 
故。 
眼 
是 
見 
者。 
不 
能 
得 
聞 
聲 
等 
  
 
 
 
 
 
 
 
 
 
 
 
 
 
 
 
 
 
 
 
 
 
 
 
         | 
         
見 
者 
是 
我。 
若 
見 
者 
是 
我。 
我 
則 
不 
應 
得 
聞 
聲 
  
 
 
 
 
 
 
 
 
 
 
 
 
 
 
 
 
 
 
 
 
 
 
 
         | 
         
見 
色 
眼 
應 
是 
我。 
若 
眼 
見 
而 
非 
我。 
則 
違 
先 
言 
  
 
 
 
 
 
 
 
 
 
 
 
 
 
 
 
 
 
 
 
 
 
 
 
         | 
         
切 
皆 
亦 
自 
生。 
非 
我 
所 
作。 
若 
見 
者 
是 
我。 
眼 
能 
  
 
 
 
 
 
 
 
 
 
 
 
 
 
 
 
 
 
 
 
 
 
 
 
         | 
         
不 
應 
忘 
失。 
若 
我 
不 
作 
苦 
而 
苦 
強 
生 
者。 
餘 
一 
  
 
 
 
 
 
 
 
 
 
 
 
 
 
 
 
 
 
 
 
 
 
 
 
         | 
         
則 
不 
應 
自 
作 
苦 
事。 
若 
是 
念 
者。 
可 
貪 
樂 
事 
  
  
 
 
 
 
 
 
 
 
 
 
 
 
 
 
 
 
 
 
 
 
 
 
 
         | 
         
信 
受 
知 
有 
作 
者。 
但 
是 
事 
不 
然。 
若 
我 
是 
作 
者。 
  
 
 
 
 
 
 
 
 
 
 
 
 
 
 
 
 
 
 
 
 
 
 
 
         | 
         
間 
有 
一 
法 
無 
形 
無 
觸 
能 
有 
所 
作 
者。 
則 
可 
  
  
 
 
 
 
 
 
 
 
 
 
 
 
 
 
 
 
 
 
 
 
 
 
 
         | 
         
故 
無 
作 
力。 
自 
無 
作 
力 
亦 
不 
能 
使 
他 
作。 
若 
世 
  
 
 
 
 
 
 
 
 
 
 
 
 
 
 
 
 
 
 
 
 
 
 
 
         | 
         
觸 
有 
力 
故 
能 
治 
舍。 
汝 
所 
說 
我 
無 
形 
無 
觸 
  
  
 
 
 
 
 
 
 
 
 
 
 
 
 
 
 
 
 
 
 
 
 
 
 
         | 
         
他 
人。 
答 
曰。 
是 
喻 
不 
然。 
何 
以 
故。 
舍 
主 
有 
形。 
有 
  
 
 
 
 
 
 
 
 
 
 
 
 
 
 
 
 
 
 
 
 
 
 
 
         | 
         
福 
之 
身 
皆 
屬 
於 
我。 
譬 
如 
舍 
但 
屬 
舍 
主 
不 
屬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48  | 
        
         
大 
過。 
若 
謂 
無 
我 
五 
陰 
相 
續 
中 
亦 
有 
是 
過。 
是 
  
 
 
 
 
 
 
 
 
 
 
 
 
 
 
 
 
 
 
 
 
 
 
 
         | 
         
舍 
故 
便 
有 
異。 
若 
有 
我 
是 
二 
應 
一。 
如 
是 
則 
有 
  
 
 
 
 
 
 
 
 
 
 
 
 
 
 
 
 
 
 
 
 
 
 
 
         | 
         
如 
從 
一 
舍 
至 
一 
舍。 
父 
故 
是 
父。 
不 
以 
入 
異 
  
  
 
 
 
 
 
 
 
 
 
 
 
 
 
 
 
 
 
 
 
 
 
 
 
         | 
         
世 
是 
父 
今 
世 
為 
子。 
是 
父 
子 
我 
一。 
但 
身 
有 
異。 
  
 
 
 
 
 
 
 
 
 
 
 
 
 
 
 
 
 
 
 
 
 
 
 
         | 
         
自 
在。 
當 
知 
無 
我。 
復 
次 
又 
有 
顛 
倒 
過 
罪。 
先 
  
  
 
 
 
 
 
 
 
 
 
 
 
 
 
 
 
 
 
 
 
 
 
 
 
         | 
         
因 
緣。 
人 
在 
眾 
中 
愧 
於 
涎 
出。 
而 
涎 
強 
出 
不 
得 
  
 
 
 
 
 
 
 
 
 
 
 
 
 
 
 
 
 
 
 
 
 
 
 
         | 
         
以 
故。 
是 
念 
力 
故 
非 
是 
我 
力。 
又 
亦 
即 
是 
破 
我 
  
 
 
 
 
 
 
 
 
 
 
 
 
 
 
 
 
 
 
 
 
 
 
 
         | 
         
他 
食 
果 
口 
中 
涎 
出。 
是 
為 
我 
相。 
是 
事 
不 
然。 
何 
  
 
 
 
 
 
 
 
 
 
 
 
 
 
 
 
 
 
 
 
 
 
 
 
         | 
         
不 
能。 
是 
故 
更 
無 
作 
者。 
復 
次 
有 
我 
者 
言。 
見 
  
  
 
 
 
 
 
 
 
 
 
 
 
 
 
 
 
 
 
 
 
 
 
 
 
         | 
         
若 
別 
有 
作 
者。 
右 
手 
所 
習 
左 
手 
亦 
應 
能。 
而 
實 
  
 
 
 
 
 
 
 
 
 
 
 
 
 
 
 
 
 
 
 
 
 
 
 
         | 
         
今 
右 
手 
習 
作 
左 
手 
不 
能。 
是 
故 
無 
別 
有 
作 
者。 
  
 
 
 
 
 
 
 
 
 
 
 
 
 
 
 
 
 
 
 
 
 
 
 
         | 
         
見 
物 
而 
左 
眼 
識。 
當 
知 
別 
有 
見 
者。 
是 
事 
不 
然。 
  
 
 
 
 
 
 
 
 
 
 
 
 
 
 
 
 
 
 
 
 
 
 
 
         | 
         
作。 
如 
是 
一 
切 
諸 
根 
皆 
應 
無 
我。 
若 
謂 
右 
眼 
  
  
 
 
 
 
 
 
 
 
 
 
 
 
 
 
 
 
 
 
 
 
 
 
 
         | 
         
眼 
耳 
等 
所 
得 
亦 
有 
作 
者。 
則 
石 
女 
兒 
能 
有 
所 
  
 
 
 
 
 
 
 
 
 
 
 
 
 
 
 
 
 
 
 
 
 
 
 
         | 
         
而 
離 
身 
心 
諸 
根 
無 
別 
作 
者。 
若 
謂 
作 
者 
雖 
非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49  | 
        
         
次 
云 
何 
以 
受 
即 
名 
受 
者。 
若 
謂 
離 
受 
有 
受 
者。 
  
 
 
 
 
 
 
 
 
 
 
 
 
 
 
 
 
 
 
 
 
 
 
 
         | 
         
亦 
不 
然。 
何 
以 
故。 
身 
有 
生 
滅 
相。 
我 
則 
不 
爾。 
復 
  
 
 
 
 
 
 
 
 
 
 
 
 
 
 
 
 
 
 
 
 
 
 
 
         | 
         
則 
離 
受 
無 
我。 
若 
謂 
離 
身 
無 
我 
但 
身 
是 
我。 
是 
  
 
 
 
 
 
 
 
 
 
 
 
 
 
 
 
 
 
 
 
 
 
 
 
         | 
         
有 
我。 
云 
何 
可 
得 
說 
是 
我 
相。 
若 
無 
相 
可 
說。 
  
  
 
 
 
 
 
 
 
 
 
 
 
 
 
 
 
 
 
 
 
 
 
 
 
         | 
         
者。 
若 
謂 
離 
受 
別 
有 
我。 
是 
事 
不 
然。 
若 
離 
受 
  
  
 
 
 
 
 
 
 
 
 
 
 
 
 
 
 
 
 
 
 
 
 
 
 
         | 
         
是 
天 
是 
人。 
是 
皆 
不 
然。 
當 
知 
但 
有 
受 
無 
別 
受 
  
 
 
 
 
 
 
 
 
 
 
 
 
 
 
 
 
 
 
 
 
 
 
 
         | 
         
實。 
汝 
先 
說 
離 
受 
別 
有 
受 
者。 
以 
受 
分 
別 
受 
者 
  
 
 
 
 
 
 
 
 
 
 
 
 
 
 
 
 
 
 
 
 
 
 
 
         | 
         
五 
陰 
實 
無 
別 
我。 
是 
故 
我 
但 
有 
假 
名 
無 
有 
定 
  
 
 
 
 
 
 
 
 
 
 
 
 
 
 
 
 
 
 
 
 
 
 
 
         | 
         
椽 
無 
別 
舍。 
如 
是 
五 
陰 
和 
合 
故 
有 
我。 
若 
離 
  
  
 
 
 
 
 
 
 
 
 
 
 
 
 
 
 
 
 
 
 
 
 
 
 
         | 
         
為 
我 
無 
有 
決 
定。 
如 
樑 
椽 
和 
合 
有 
舍。 
離 
樑 
  
  
 
 
 
 
 
 
 
 
 
 
 
 
 
 
 
 
 
 
 
 
 
 
 
         | 
         
過。 
五 
陰 
相 
續 
無 
如 
是 
過。 
但 
五 
陰 
和 
合 
故 
假 
名 
 
 
 
 
 
 
 
 
 
 
 
 
 
 
 
 
 
 
 
 
 
 
 
         | 
         
亦 
如 
是。 
有 
用 
有 
不 
用。 
若 
始 
終 
一 
我 
有 
如 
是 
  
 
 
 
 
 
 
 
 
 
 
 
 
 
 
 
 
 
 
 
 
 
 
 
         | 
         
不 
應 
飲。 
若 
變 
為 
苦 
酒 
還 
復 
應 
飲。 
五 
陰 
相 
續 
  
 
 
 
 
 
 
 
 
 
 
 
 
 
 
 
 
 
 
 
 
 
 
 
         | 
         
或 
時 
無 
用。 
如 
蒲 
桃 
漿 
持 
戒 
者 
應 
飲 
蒲 
桃 
酒 
  
 
 
 
 
 
 
 
 
 
 
 
 
 
 
 
 
 
 
 
 
 
 
 
         | 
         
事 
不 
然。 
何 
以 
故。 
五 
陰 
雖 
相 
續。 
或 
時 
有 
用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50  | 
        
         
過 
去 
世 
中 
我。 
與 
今 
我 
不 
異。 
若 
今 
我 
與 
過 
去 
  
 
 
 
 
 
 
 
 
 
 
 
 
 
 
 
 
 
 
 
 
 
 
 
         | 
         
過 
去 
世 
中 
我。 
不 
作 
今 
我。 
是 
事 
不 
然。 
何 
以 
故。 
  
 
 
 
 
 
 
 
 
 
 
 
 
 
 
 
 
 
 
 
 
 
 
 
         | 
         
  
我 
則 
是 
作 
法 
  
  
亦 
為 
是 
無 
因 
  
  
  
  
 
 
 
 
 
 
 
 
 
 
 
 
 
 
 
 
 
 
 
 
 
 
 
         | 
         
  
先 
無 
而 
今 
有 
  
  
此 
中 
亦 
有 
過 
  
  
  
  
 
 
 
 
 
 
 
 
 
 
 
 
 
 
 
 
 
 
 
 
 
 
 
         | 
         
  
彼 
作 
而 
此 
受 
  
  
有 
如 
是 
等 
過 
  
  
  
  
 
 
 
 
 
 
 
 
 
 
 
 
 
 
 
 
 
 
 
 
 
 
 
         | 
         
  
如 
是 
則 
斷 
滅 
  
  
失 
於 
業 
果 
報 
  
  
  
  
 
 
 
 
 
 
 
 
 
 
 
 
 
 
 
 
 
 
 
 
 
 
 
         | 
         
  
我 
住 
過 
去 
世 
  
  
而 
今 
我 
自 
生 
  
  
  
  
 
 
 
 
 
 
 
 
 
 
 
 
 
 
 
 
 
 
 
 
 
 
 
         | 
         
  
若 
謂 
有 
異 
者 
  
  
離 
彼 
應 
有 
今 
  
  
  
  
 
 
 
 
 
 
 
 
 
 
 
 
 
 
 
 
 
 
 
 
 
 
 
         | 
         
  
過 
去 
世 
中 
我 
  
  
異 
今 
亦 
不 
然 
  
  
  
  
 
 
 
 
 
 
 
 
 
 
 
 
 
 
 
 
 
 
 
 
 
 
 
         | 
         
  
過 
去 
我 
不 
作 
  
  
是 
事 
則 
不 
然 
  
  
  
  
 
 
 
 
 
 
 
 
 
 
 
 
 
 
 
 
 
 
 
 
 
 
 
         | 
         
是 
事 
不 
然。 
何 
以 
故。 
  
  
  
  
  
  
  
  
  
  
 
 
 
 
 
 
 
 
 
 
 
 
 
 
 
 
 
 
 
 
 
 
 
         | 
         
非 
無。 
此 
是 
定 
義。 
是 
故 
當 
知。 
過 
去 
世 
有 
我 
者。 
  
 
 
 
 
 
 
 
 
 
 
 
 
 
 
 
 
 
 
 
 
 
 
 
         | 
         
是 
故 
我 
不 
離 
受。 
不 
即 
是 
受。 
亦 
非 
無 
受。 
亦 
復 
  
 
 
 
 
 
 
 
 
 
 
 
 
 
 
 
 
 
 
 
 
 
 
 
         | 
         
五 
陰 
別 
有 
受 
者。 
眼 
等 
根 
可 
得 
而 
實 
不 
可 
得。 
  
 
 
 
 
 
 
 
 
 
 
 
 
 
 
 
 
 
 
 
 
 
 
 
         | 
         
是 
亦 
不 
然。 
若 
不 
受 
五 
陰 
而 
有 
受 
者。 
應 
離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51  | 
        
         
過 
去 
世 
中 
過 
咎。 
應 
在 
此 
中 
說。 
復 
次。 
  
  
  
  
 
 
 
 
 
 
 
 
 
 
 
 
 
 
 
 
 
 
 
 
 
 
 
         | 
         
我 
於 
未 
來 
世 
中。 
為 
作 
為 
不 
作。 
如 
是 
四 
句。 
如 
  
 
 
 
 
 
 
 
 
 
 
 
 
 
 
 
 
 
 
 
 
 
 
 
         | 
         
  
如 
是 
之 
見 
者 
  
  
皆 
同 
過 
去 
世 
  
  
  
  
 
 
 
 
 
 
 
 
 
 
 
 
 
 
 
 
 
 
 
 
 
 
 
         | 
         
  
我 
於 
未 
來 
世 
  
  
為 
作 
為 
不 
作 
  
  
  
  
 
 
 
 
 
 
 
 
 
 
 
 
 
 
 
 
 
 
 
 
 
 
 
         | 
         
然。 
  
  
  
  
  
  
  
  
  
  
  
  
  
  
  
  
 
 
 
 
 
 
 
 
 
 
 
 
 
 
 
 
 
 
 
 
 
 
 
         | 
         
有 
非 
無。 
是 
諸 
邪 
見。 
先 
說 
因 
緣 
過 
故。 
是 
皆 
不 
  
 
 
 
 
 
 
 
 
 
 
 
 
 
 
 
 
 
 
 
 
 
 
 
         | 
         
如 
是 
推 
求 
過 
去 
世 
中 
邪 
見 
有 
無。 
亦 
有 
亦 
無。 
非 
 
 
 
 
 
 
 
 
 
 
 
 
 
 
 
 
 
 
 
 
 
 
 
         | 
         
  
若 
共 
若 
不 
共 
  
  
是 
事 
皆 
不 
然 
  
  
  
  
 
 
 
 
 
 
 
 
 
 
 
 
 
 
 
 
 
 
 
 
 
 
 
         | 
         
  
如 
過 
去 
世 
中 
  
  
有 
我 
無 
我 
見 
  
  
  
  
 
 
 
 
 
 
 
 
 
 
 
 
 
 
 
 
 
 
 
 
 
 
 
         | 
         
我。 
不 
作 
今 
我。 
是 
事 
不 
然。 
復 
次。 
  
  
  
  
  
  
 
 
 
 
 
 
 
 
 
 
 
 
 
 
 
 
 
 
 
 
 
 
 
         | 
         
有 
過。 
我 
則 
是 
作 
法。 
亦 
是 
無 
因 
生。 
是 
故 
過 
去 
  
 
 
 
 
 
 
 
 
 
 
 
 
 
 
 
 
 
 
 
 
 
 
 
         | 
         
如 
是 
等 
無 
量 
過。 
又 
是 
我 
應 
先 
無 
而 
今 
有。 
是 
亦 
 
 
 
 
 
 
 
 
 
 
 
 
 
 
 
 
 
 
 
 
 
 
 
         | 
         
邊。 
失 
諸 
業 
果 
報。 
又 
彼 
人 
作 
罪 
此 
人 
受 
報。 
有 
  
 
 
 
 
 
 
 
 
 
 
 
 
 
 
 
 
 
 
 
 
 
 
 
         | 
         
我。 
亦 
應 
住 
彼 
此 
身 
自 
更 
生。 
若 
爾 
者 
即 
墮 
斷 
  
 
 
 
 
 
 
 
 
 
 
 
 
 
 
 
 
 
 
 
 
 
 
 
         | 
         
世 
我 
異 
者。 
應 
離 
彼 
我 
而 
有 
今 
我。 
又 
過 
去 
世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52  | 
        
         
  
若 
常 
及 
無 
常 
  
  
是 
二 
俱 
成 
者 
  
  
  
  
 
 
 
 
 
 
 
 
 
 
 
 
 
 
 
 
 
 
 
 
 
 
 
         | 
         
何 
以 
故。 
一 
身 
有 
二 
相 
過 
故。 
復 
次。 
  
  
  
  
  
 
 
 
 
 
 
 
 
 
 
 
 
 
 
 
 
 
 
 
 
 
 
 
         | 
         
無 
常。 
半 
天 
是 
常。 
半 
人 
是 
無 
常。 
但 
是 
事 
不 
然。 
  
 
 
 
 
 
 
 
 
 
 
 
 
 
 
 
 
 
 
 
 
 
 
 
         | 
         
若 
眾 
生 
半 
身 
是 
天。 
半 
身 
是 
人。 
若 
爾 
則 
有 
常 
  
 
 
 
 
 
 
 
 
 
 
 
 
 
 
 
 
 
 
 
 
 
 
 
         | 
         
  
常 
及 
於 
無 
常 
  
  
是 
事 
則 
不 
然 
  
  
  
  
 
 
 
 
 
 
 
 
 
 
 
 
 
 
 
 
 
 
 
 
 
 
 
         | 
         
  
若 
半 
天 
半 
人 
  
  
則 
墮 
於 
二 
邊 
  
  
  
  
 
 
 
 
 
 
 
 
 
 
 
 
 
 
 
 
 
 
 
 
 
 
 
         | 
         
相 
續。 
不 
得 
言 
異。 
復 
次。 
  
  
  
  
  
  
  
  
  
 
 
 
 
 
 
 
 
 
 
 
 
 
 
 
 
 
 
 
 
 
 
 
         | 
         
過。 
如 
先 
說 
過。 
若 
天 
與 
人 
異。 
則 
無 
相 
續。 
若 
有 
  
 
 
 
 
 
 
 
 
 
 
 
 
 
 
 
 
 
 
 
 
 
 
 
         | 
         
若 
天 
與 
人 
異。 
則 
為 
無 
常。 
無 
常 
則 
為 
斷 
滅 
等 
  
 
 
 
 
 
 
 
 
 
 
 
 
 
 
 
 
 
 
 
 
 
 
 
         | 
         
  
若 
天 
異 
人 
者 
  
  
是 
則 
無 
相 
續 
  
  
  
  
 
 
 
 
 
 
 
 
 
 
 
 
 
 
 
 
 
 
 
 
 
 
 
         | 
         
  
若 
天 
異 
於 
人 
  
  
是 
即 
為 
無 
常 
  
  
  
  
 
 
 
 
 
 
 
 
 
 
 
 
 
 
 
 
 
 
 
 
 
 
 
         | 
         
何 
名 
為 
人。 
常 
法 
不 
生 
故。 
常 
亦 
不 
然。 
復 
次。 
  
  
 
 
 
 
 
 
 
 
 
 
 
 
 
 
 
 
 
 
 
 
 
 
 
         | 
         
若 
天 
即 
是 
人。 
是 
則 
為 
常。 
若 
天 
不 
生 
人 
中。 
云 
  
 
 
 
 
 
 
 
 
 
 
 
 
 
 
 
 
 
 
 
 
 
 
 
         | 
         
  
天 
則 
為 
無 
生 
  
  
常 
法 
不 
生 
故 
  
  
  
  
 
 
 
 
 
 
 
 
 
 
 
 
 
 
 
 
 
 
 
 
 
 
 
         | 
         
  
若 
天 
即 
是 
人 
  
  
則 
墮 
於 
常 
邊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53  | 
        
         
有 
無 
常。 
因 
常 
有 
無 
常 
故。 
若 
二 
俱 
無 
者。 
云 
何 
  
 
 
 
 
 
 
 
 
 
 
 
 
 
 
 
 
 
 
 
 
 
 
 
         | 
         
若 
爾 
者。 
以 
智 
慧 
推 
求。 
無 
法 
可 
得 
常 
者。 
誰 
當 
  
 
 
 
 
 
 
 
 
 
 
 
 
 
 
 
 
 
 
 
 
 
 
 
         | 
         
  
亦 
常 
亦 
無 
常 
  
  
非 
常 
非 
無 
常 
  
  
  
  
 
 
 
 
 
 
 
 
 
 
 
 
 
 
 
 
 
 
 
 
 
 
 
         | 
         
  
今 
若 
無 
有 
常 
  
  
云 
何 
有 
無 
常 
  
  
  
  
 
 
 
 
 
 
 
 
 
 
 
 
 
 
 
 
 
 
 
 
 
 
 
         | 
         
復 
次。 
  
  
  
  
  
  
  
  
  
  
  
  
  
  
  
 
 
 
 
 
 
 
 
 
 
 
 
 
 
 
 
 
 
 
 
 
 
 
         | 
         
從 
來。 
有 
所 
從 
去。 
是 
故 
生 
死 
無 
始。 
是 
事 
不 
然。 
  
 
 
 
 
 
 
 
 
 
 
 
 
 
 
 
 
 
 
 
 
 
 
 
         | 
         
則 
應 
無 
始。 
是 
法 
以 
智 
慧 
推 
求。 
不 
得 
有 
所 
  
  
 
 
 
 
 
 
 
 
 
 
 
 
 
 
 
 
 
 
 
 
 
 
 
         | 
         
法 
若 
決 
定 
有 
所 
從 
來。 
有 
所 
從 
去 
者。 
生 
死 
  
  
 
 
 
 
 
 
 
 
 
 
 
 
 
 
 
 
 
 
 
 
 
 
 
         | 
         
  
生 
死 
則 
無 
始 
  
  
而 
實 
無 
此 
事 
  
  
  
  
 
 
 
 
 
 
 
 
 
 
 
 
 
 
 
 
 
 
 
 
 
 
 
         | 
         
  
法 
若 
定 
有 
來 
  
  
及 
定 
有 
去 
者 
  
  
  
  
 
 
 
 
 
 
 
 
 
 
 
 
 
 
 
 
 
 
 
 
 
 
 
         | 
         
然。 
何 
以 
故。 
  
  
  
  
  
  
  
  
  
  
  
  
  
 
 
 
 
 
 
 
 
 
 
 
 
 
 
 
 
 
 
 
 
 
 
 
         | 
         
非 
無 
常 
亦 
不 
成。 
復 
次 
今 
生 
死 
無 
始。 
是 
亦 
不 
  
 
 
 
 
 
 
 
 
 
 
 
 
 
 
 
 
 
 
 
 
 
 
 
         | 
         
常 
無 
常 
相 
違 
故。 
今 
實 
常 
無 
常 
不 
成。 
是 
故 
非 
常 
 
 
 
 
 
 
 
 
 
 
 
 
 
 
 
 
 
 
 
 
 
 
 
         | 
         
若 
常 
無 
常 
二 
俱 
成 
者。 
然 
後 
成 
非 
常 
非 
無 
常。 
與 
 
 
 
 
 
 
 
 
 
 
 
 
 
 
 
 
 
 
 
 
 
 
 
         | 
         
  
如 
是 
則 
應 
成 
  
  
非 
常 
非 
無 
常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54  | 
        
         
緣 
和 
合 
有 
燈 
炎。 
若 
眾 
緣 
不 
盡 
燈 
則 
不 
滅。 
若 
  
 
 
 
 
 
 
 
 
 
 
 
 
 
 
 
 
 
 
 
 
 
 
 
         | 
         
從 
五 
陰 
復 
生 
五 
陰。 
是 
五 
陰 
次 
第 
相 
續。 
如 
眾 
  
 
 
 
 
 
 
 
 
 
 
 
 
 
 
 
 
 
 
 
 
 
 
 
         | 
         
  
以 
是 
故 
世 
間 
  
  
不 
應 
邊 
無 
邊 
  
  
  
  
 
 
 
 
 
 
 
 
 
 
 
 
 
 
 
 
 
 
 
 
 
 
 
         | 
         
  
五 
陰 
常 
相 
續 
  
  
猶 
如 
燈 
火 
炎 
  
  
  
  
 
 
 
 
 
 
 
 
 
 
 
 
 
 
 
 
 
 
 
 
 
 
 
         | 
         
然。 
復 
次 
是 
二 
邊 
不 
可 
得。 
何 
以 
故。 
  
  
  
  
  
 
 
 
 
 
 
 
 
 
 
 
 
 
 
 
 
 
 
 
 
 
 
 
         | 
         
有 
後 
世。 
而 
實 
有 
後 
世。 
是 
故 
世 
間 
無 
邊 
亦 
不 
  
 
 
 
 
 
 
 
 
 
 
 
 
 
 
 
 
 
 
 
 
 
 
 
         | 
         
是 
故 
世 
間 
有 
邊 
不 
然。 
若 
世 
間 
無 
邊。 
亦 
不 
應 
  
 
 
 
 
 
 
 
 
 
 
 
 
 
 
 
 
 
 
 
 
 
 
 
         | 
         
若 
世 
間 
有 
邊。 
不 
應 
有 
後 
世。 
而 
今 
實 
有 
後 
世。 
  
 
 
 
 
 
 
 
 
 
 
 
 
 
 
 
 
 
 
 
 
 
 
 
         | 
         
  
若 
世 
間 
無 
邊 
  
  
云 
何 
有 
後 
世 
  
  
  
  
 
 
 
 
 
 
 
 
 
 
 
 
 
 
 
 
 
 
 
 
 
 
 
         | 
         
  
若 
世 
間 
有 
邊 
  
  
云 
何 
有 
後 
世 
  
  
  
  
 
 
 
 
 
 
 
 
 
 
 
 
 
 
 
 
 
 
 
 
 
 
 
         | 
         
可 
得。 
今 
當 
說。 
何 
以 
故。 
  
  
  
  
  
  
  
  
  
 
 
 
 
 
 
 
 
 
 
 
 
 
 
 
 
 
 
 
 
 
 
 
         | 
         
可 
得。 
有 
邊 
無 
邊 
等 
四 
句 
依 
止 
未 
來 
世。 
是 
事 
不 
 
 
 
 
 
 
 
 
 
 
 
 
 
 
 
 
 
 
 
 
 
 
 
         | 
         
有 
常 
非 
無 
常。 
是 
故 
依 
止 
過 
去 
世 
常 
等 
四 
句 
不 
 
 
 
 
 
 
 
 
 
 
 
 
 
 
 
 
 
 
 
 
 
 
 
         | 
         
非 
有 
常 
非 
無 
常。 
因 
亦 
有 
常 
亦 
無 
常 
故。 
有 
非 
  
 
 
 
 
 
 
 
 
 
 
 
 
 
 
 
 
 
 
 
 
 
 
 
         | 
         
有 
亦 
有 
常 
亦 
無 
常。 
若 
無 
有 
常 
無 
常。 
云 
何 
有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55  | 
        
         
  
如 
是 
則 
生 
死 
  
  
非 
有 
邊 
無 
邊 
  
  
  
  
 
 
 
 
 
 
 
 
 
 
 
 
 
 
 
 
 
 
 
 
 
 
 
         | 
         
  
真 
法 
及 
說 
者 
  
  
聽 
者 
難 
得 
故 
  
  
  
  
 
 
 
 
 
 
 
 
 
 
 
 
 
 
 
 
 
 
 
 
 
 
 
         | 
         
眾 
生 
世 
間。 
復 
次 
如 
四 
百 
觀 
中 
說。 
  
  
  
  
  
 
 
 
 
 
 
 
 
 
 
 
 
 
 
 
 
 
 
 
 
 
 
 
         | 
         
然。 
世 
間 
有 
二 
種。 
國 
土 
世 
間。 
眾 
生 
世 
間。 
此 
是 
  
 
 
 
 
 
 
 
 
 
 
 
 
 
 
 
 
 
 
 
 
 
 
 
         | 
         
則 
為 
常。 
而 
實 
不 
爾。 
是 
故 
世 
間 
無 
邊。 
是 
事 
不 
  
 
 
 
 
 
 
 
 
 
 
 
 
 
 
 
 
 
 
 
 
 
 
 
         | 
         
不 
因 
是 
五 
陰 
而 
生 
後 
五 
陰。 
世 
間 
則 
無 
邊。 
是 
  
 
 
 
 
 
 
 
 
 
 
 
 
 
 
 
 
 
 
 
 
 
 
 
         | 
         
陰。 
是 
名 
為 
邊。 
邊 
名 
末 
後 
身。 
若 
先 
五 
陰 
不 
壞。 
  
 
 
 
 
 
 
 
 
 
 
 
 
 
 
 
 
 
 
 
 
 
 
 
         | 
         
是 
則 
世 
間 
有 
邊。 
若 
先 
五 
陰 
滅 
已。 
更 
不 
生 
餘 
五 
 
 
 
 
 
 
 
 
 
 
 
 
 
 
 
 
 
 
 
 
 
 
 
         | 
         
若 
先 
五 
陰 
壞。 
不 
因 
是 
五 
陰 
更 
生 
後 
五 
陰。 
如 
  
 
 
 
 
 
 
 
 
 
 
 
 
 
 
 
 
 
 
 
 
 
 
 
         | 
         
  
而 
生 
後 
五 
陰 
  
  
世 
間 
則 
無 
邊 
  
  
  
  
 
 
 
 
 
 
 
 
 
 
 
 
 
 
 
 
 
 
 
 
 
 
 
         | 
         
  
若 
先 
陰 
不 
壞 
  
  
亦 
不 
因 
是 
陰 
  
  
  
  
 
 
 
 
 
 
 
 
 
 
 
 
 
 
 
 
 
 
 
 
 
 
 
         | 
         
  
更 
生 
後 
五 
陰 
  
  
世 
間 
則 
有 
邊 
  
  
  
  
 
 
 
 
 
 
 
 
 
 
 
 
 
 
 
 
 
 
 
 
 
 
 
         | 
         
  
若 
先 
五 
陰 
壞 
  
  
不 
因 
是 
五 
陰 
  
  
  
  
 
 
 
 
 
 
 
 
 
 
 
 
 
 
 
 
 
 
 
 
 
 
 
         | 
         
次。 
  
  
  
  
  
  
  
  
  
  
  
  
  
  
  
  
 
 
 
 
 
 
 
 
 
 
 
 
 
 
 
 
 
 
 
 
 
 
 
         | 
         
盡 
則 
滅。 
是 
故 
不 
得 
說 
世 
間 
有 
邊 
無 
邊。 
復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56  | 
        
         
亦 
無 
邊 
則 
不 
然。 
今 
當 
破 
非 
有 
邊 
非 
無 
邊 
見。 
  
 
 
 
 
 
 
 
 
 
 
 
 
 
 
 
 
 
 
 
 
 
 
 
         | 
         
分 
不 
破。 
常 
無 
常 
二 
相 
過 
故。 
是 
故 
世 
間 
亦 
有 
邊 
 
 
 
 
 
 
 
 
 
 
 
 
 
 
 
 
 
 
 
 
 
 
 
         | 
         
得 
亦 
常 
亦 
無 
常。 
受 
亦 
如 
是。 
云 
何 
一 
分 
破。 
一 
  
 
 
 
 
 
 
 
 
 
 
 
 
 
 
 
 
 
 
 
 
 
 
 
         | 
         
受 
五 
陰 
者。 
云 
何 
一 
分 
破。 
一 
分 
不 
破。 
一 
事 
不 
  
 
 
 
 
 
 
 
 
 
 
 
 
 
 
 
 
 
 
 
 
 
 
 
         | 
         
  
一 
分 
而 
不 
破 
  
  
是 
事 
亦 
不 
然 
  
  
  
  
 
 
 
 
 
 
 
 
 
 
 
 
 
 
 
 
 
 
 
 
 
 
 
         | 
         
  
受 
亦 
復 
如 
是 
  
  
云 
何 
一 
分 
破 
  
  
  
  
 
 
 
 
 
 
 
 
 
 
 
 
 
 
 
 
 
 
 
 
 
 
 
         | 
         
  
一 
分 
而 
不 
破 
  
  
是 
事 
則 
不 
然 
  
  
  
  
 
 
 
 
 
 
 
 
 
 
 
 
 
 
 
 
 
 
 
 
 
 
 
         | 
         
  
彼 
受 
五 
陰 
者 
  
  
云 
何 
一 
分 
破 
  
  
  
  
 
 
 
 
 
 
 
 
 
 
 
 
 
 
 
 
 
 
 
 
 
 
 
         | 
         
邊。 
若 
爾 
者。 
則 
一 
法 
二 
相。 
是 
事 
不 
然。 
何 
以 
故。 
  
 
 
 
 
 
 
 
 
 
 
 
 
 
 
 
 
 
 
 
 
 
 
 
         | 
         
若 
世 
間 
半 
有 
邊 
半 
無 
邊。 
則 
應 
是 
亦 
有 
邊 
亦 
無 
 
 
 
 
 
 
 
 
 
 
 
 
 
 
 
 
 
 
 
 
 
 
 
         | 
         
  
是 
則 
亦 
有 
邊 
  
  
亦 
無 
邊 
不 
然 
  
  
  
  
 
 
 
 
 
 
 
 
 
 
 
 
 
 
 
 
 
 
 
 
 
 
 
         | 
         
  
若 
世 
半 
有 
邊 
  
  
世 
間 
半 
無 
邊 
  
  
  
  
 
 
 
 
 
 
 
 
 
 
 
 
 
 
 
 
 
 
 
 
 
 
 
         | 
         
破 
亦 
有 
邊 
亦 
無 
邊。 
  
  
  
  
  
  
  
  
  
  
 
 
 
 
 
 
 
 
 
 
 
 
 
 
 
 
 
 
 
 
 
 
 
         | 
         
得 
聞 
真 
法 
得 
道 
故。 
不 
得 
言 
無 
邊。 
今 
當 
更 
  
  
 
 
 
 
 
 
 
 
 
 
 
 
 
 
 
 
 
 
 
 
 
 
 
         | 
         
不 
得 
真 
法 
因 
緣 
故。 
生 
死 
往 
來 
無 
有 
邊。 
或 
時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57  | 
        
         
名 
日 
月 
歲 
數。 
誰 
名 
為 
人。 
是 
名 
諸 
見 
體。 
若 
有 
  
 
 
 
 
 
 
 
 
 
 
 
 
 
 
 
 
 
 
 
 
 
 
 
         | 
         
人 
無 
法。 
不 
應 
生 
邪 
見 
正 
見。 
處 
名 
土 
地。 
時 
  
  
 
 
 
 
 
 
 
 
 
 
 
 
 
 
 
 
 
 
 
 
 
 
 
         | 
         
法 
從 
本 
以 
來 
畢 
竟 
空 
性。 
如 
是 
空 
性 
法 
中 
無 
  
 
 
 
 
 
 
 
 
 
 
 
 
 
 
 
 
 
 
 
 
 
 
 
         | 
         
上 
以 
聲 
聞 
法 
破 
諸 
見。 
今 
此 
大 
乘 
法 
中 
說。 
諸 
  
 
 
 
 
 
 
 
 
 
 
 
 
 
 
 
 
 
 
 
 
 
 
 
         | 
         
  
何 
處 
於 
何 
時 
  
  
誰 
起 
是 
諸 
見 
  
  
  
  
 
 
 
 
 
 
 
 
 
 
 
 
 
 
 
 
 
 
 
 
 
 
 
         | 
         
  
一 
切 
法 
空 
故 
  
  
世 
間 
常 
等 
見 
  
  
  
  
 
 
 
 
 
 
 
 
 
 
 
 
 
 
 
 
 
 
 
 
 
 
 
         | 
         
止 
未 
來 
世 
有 
邊 
等 
四 
見 
皆 
不 
可 
得。 
復 
次。 
  
  
 
 
 
 
 
 
 
 
 
 
 
 
 
 
 
 
 
 
 
 
 
 
 
         | 
         
非 
有 
邊 
非 
無 
邊。 
以 
無 
相 
待 
故。 
如 
是 
推 
求。 
依 
  
 
 
 
 
 
 
 
 
 
 
 
 
 
 
 
 
 
 
 
 
 
 
 
         | 
         
上 
已 
破 
亦 
有 
邊 
亦 
無 
邊 
第 
三 
句。 
今 
云 
何 
當 
有 
 
 
 
 
 
 
 
 
 
 
 
 
 
 
 
 
 
 
 
 
 
 
 
         | 
         
者。 
應 
有 
非 
有 
邊 
非 
無 
邊。 
何 
以 
故。 
因 
相 
待 
故。 
  
 
 
 
 
 
 
 
 
 
 
 
 
 
 
 
 
 
 
 
 
 
 
 
         | 
         
違 
故。 
則 
有 
非 
有 
非 
無。 
若 
亦 
有 
邊 
亦 
無 
邊 
定 
成 
 
 
 
 
 
 
 
 
 
 
 
 
 
 
 
 
 
 
 
 
 
 
 
         | 
         
有 
無 
相 
違。 
則 
有 
亦 
有 
亦 
無。 
與 
亦 
有 
亦 
無 
相 
  
 
 
 
 
 
 
 
 
 
 
 
 
 
 
 
 
 
 
 
 
 
 
 
         | 
         
與 
有 
邊 
相 
違 
故 
有 
無 
邊。 
如 
長 
相 
違 
有 
短。 
與 
  
 
 
 
 
 
 
 
 
 
 
 
 
 
 
 
 
 
 
 
 
 
 
 
         | 
         
  
非 
有 
非 
無 
邊 
  
  
是 
則 
亦 
應 
成 
  
  
  
  
 
 
 
 
 
 
 
 
 
 
 
 
 
 
 
 
 
 
 
 
 
 
 
         | 
         
  
若 
亦 
有 
無 
邊 
  
  
是 
二 
得 
成 
者 
  
  
  
  
 
 
 
 
 
 
 
 
 
 
 
 
 
 
 
 
 
 
 
 
 
 
 
 |  
 
▲ 
▼  | 
    | 
 | 
    | 
 中論卷第四  | 
    |   | 
 
        | 
         58  | 
         |  
         |  
         |  
        
         
中 
論 
卷 
第 
四 
  
  
  
  
  
  
  
  
  
  
  
  
 
 
 
 
 
 
 
 
 
 
 
 
 
 
 
 
 
 
 
 
 
 
 
         | 
         
無 
邊 
不 
可 
思 
議 
智 
慧 
者。 
是 
故 
我 
稽 
首 
禮。 
  
  
 
 
 
 
 
 
 
 
 
 
 
 
 
 
 
 
 
 
 
 
 
 
 
         | 
         
為 
斷 
是 
諸 
見 
故 
說 
法。 
大 
聖 
主 
瞿 
曇。 
是 
無 
量 
  
 
 
 
 
 
 
 
 
 
 
 
 
 
 
 
 
 
 
 
 
 
 
 
         | 
         
一 
切 
見 
者。 
略 
說 
則 
五 
見。 
廣 
說 
則 
六 
十 
二 
見。 
  
 
 
 
 
 
 
 
 
 
 
 
 
 
 
 
 
 
 
 
 
 
 
 
         | 
         
  
悉 
斷 
一 
切 
見 
  
  
我 
今 
稽 
首 
禮 
  
  
  
  
 
 
 
 
 
 
 
 
 
 
 
 
 
 
 
 
 
 
 
 
 
 
 
         | 
         
  
瞿 
曇 
大 
聖 
主 
  
  
憐 
愍 
說 
是 
法 
  
  
  
  
 
 
 
 
 
 
 
 
 
 
 
 
 
 
 
 
 
 
 
 
 
 
 
         | 
         
於 
何 
時。 
誰 
起 
是 
諸 
見。 
  
  
  
  
  
  
  
  
  
 
 
 
 
 
 
 
 
 
 
 
 
 
 
 
 
 
 
 
 
 
 
 
         | 
         
當 
知 
見 
無 
定 
體。 
云 
何 
得 
生。 
如 
偈 
說。 
何 
處 
  
  
 
 
 
 
 
 
 
 
 
 
 
 
 
 
 
 
 
 
 
 
 
 
 
         | 
         
若 
定 
則 
不 
應 
破。 
上 
來 
以 
種 
種 
因 
緣 
破。 
是 
故 
  
 
 
 
 
 
 
 
 
 
 
 
 
 
 
 
 
 
 
 
 
 
 
 
         | 
         
尚 
可 
破。 
何 
況 
時 
方。 
若 
有 
諸 
見 
者 
應 
有 
定 
實。 
  
 
 
 
 
 
 
 
 
 
 
 
 
 
 
 
 
 
 
 
 
 
 
 
         | 
         
破 
我 
故 
無 
人 
生 
是 
見。 
應 
有 
處 
所 
色 
法 
現 
見 
  
 
 
 
 
 
 
 
 
 
 
 
 
 
 
 
 
 
 
 
 
 
 
 
         | 
         
常 
無 
常 
等 
決 
定 
見 
者。 
應 
當 
有 
人 
出 
生 
此 
見。 
  
 
 
 
 
 
 
 
 
 
 
 
 
 
 
 
 
 
 
 
 
 
 
 
 |  
 
▲  | 
    | 
 | 
    | 
 中論卷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