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 
        
         
  
眼 
耳 
及 
鼻 
舌 
  
  
身 
意 
等 
六 
根 
  
  
  
  
 
 
 
 
 
 
 
 
 
 
 
 
 
 
 
 
 
 
 
 
 
 
 
         | 
         
故。 
如 
偈 
曰。 
  
  
  
  
  
  
  
  
  
  
  
  
  
 
 
 
 
 
 
 
 
 
 
 
 
 
 
 
 
 
 
 
 
 
 
 
         | 
         
有。 
如 
石 
女 
兒。 
以 
是 
故 
知。 
有 
內 
入 
起。 
彼 
境 
定 
  
 
 
 
 
 
 
 
 
 
 
 
 
 
 
 
 
 
 
 
 
 
 
 
         | 
         
故。 
境 
界 
定 
故。 
此 
起 
若 
無。 
彼 
定 
境 
界。 
則 
不 
得 
  
 
 
 
 
 
 
 
 
 
 
 
 
 
 
 
 
 
 
 
 
 
 
 
         | 
         
人 
言。 
有 
內 
入 
起。 
第 
一 
義 
中。 
如 
是 
應 
受。 
何 
以 
  
 
 
 
 
 
 
 
 
 
 
 
 
 
 
 
 
 
 
 
 
 
 
 
         | 
         
欲 
令 
通 
達 
入 
等 
空 
義。 
此 
品 
次 
生。 
初 
分 
別 
者。 
外 
 
 
 
 
 
 
 
 
 
 
 
 
 
 
 
 
 
 
 
 
 
 
 
         | 
         
知 
內 
六 
入 
等 
無 
自 
性 
義。 
故 
說 
此 
品。 
又 
遮 
去 
執。 
 
 
 
 
 
 
 
 
 
 
 
 
 
 
 
 
 
 
 
 
 
 
 
         | 
         
復 
次。 
成 
立 
此 
品。 
其 
相 
云 
何。 
為 
遮 
起 
故。 
令 
人 
識 
 
 
 
 
 
 
 
 
 
 
 
 
 
 
 
 
 
 
 
 
 
 
 
         | 
         
  
  
觀 
六 
根 
品 
第 
三 
  
  
  
  
  
  
  
  
  
 
 
 
 
 
 
 
 
 
 
 
 
 
 
 
 
 
 
 
 
 
 
 
         | 
         
  
  
  
  
大 
唐 
中 
印 
度 
三 
藏 
波 
羅 
頗 
蜜 
多 
羅 
譯 
 
 
 
 
 
 
 
 
 
 
 
 
 
 
 
 
 
 
 
 
 
 
         | 
         
  
  
  
  
偈 
本 
龍 
樹 
菩 
薩 
  
釋 
論 
分 
別 
明 
菩 
薩 
 
 
 
 
 
 
 
 
 
 
 
 
 
 
 
 
 
 
 
 
 
 
         |  |  
        
         
般 
若 
燈 
論 
釋 
卷 
第 
四 
  
  
  
  
  
  
  
  
  
 
 
 
 
 
 
 
 
 
 
 
 
 
 
 
 
 
 
 
 
 
 
 
         |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2  | 
        
         
釋 
曰。 
何 
故 
不 
見。 
如 
是 
眼 
根。 
第 
一 
義 
中。 
能 
取 
不 
 
 
 
 
 
 
 
 
 
 
 
 
 
 
 
 
 
 
 
 
 
 
 
         | 
         
  
自 
體 
既 
不 
見 
  
  
云 
何 
得 
見 
他 
  
  
  
  
 
 
 
 
 
 
 
 
 
 
 
 
 
 
 
 
 
 
 
 
 
 
 
         | 
         
  
如 
是 
彼 
眼 
根 
  
  
不 
能 
見 
自 
體 
  
  
  
  
 
 
 
 
 
 
 
 
 
 
 
 
 
 
 
 
 
 
 
 
 
 
 
         | 
         
耶。 
如 
觀 
眼 
根。 
偈 
曰。 
  
  
  
  
  
  
  
  
  
  
 
 
 
 
 
 
 
 
 
 
 
 
 
 
 
 
 
 
 
 
 
 
 
         | 
         
有 
者。 
此 
執 
不 
然。 
以 
違 
義 
故。 
云 
何 
開 
示。 
令 
彼 
解 
 
 
 
 
 
 
 
 
 
 
 
 
 
 
 
 
 
 
 
 
 
 
 
         | 
         
境 
界。 
有 
境 
及 
境。 
世 
諦 
中 
有。 
第 
一 
義 
中 
根 
塵 
定 
 
 
 
 
 
 
 
 
 
 
 
 
 
 
 
 
 
 
 
 
 
 
 
         | 
         
界 
故。 
境 
界 
義 
云 
何。 
謂 
根 
於 
塵。 
有 
能 
取 
力。 
故 
名 
 
 
 
 
 
 
 
 
 
 
 
 
 
 
 
 
 
 
 
 
 
 
 
         | 
         
次 
此 
諸 
根 
等。 
顯 
示 
可 
見 
可 
聞 
嗅 
嘗 
觸 
知 
諸 
境 
 
 
 
 
 
 
 
 
 
 
 
 
 
 
 
 
 
 
 
 
 
 
 
         | 
         
體 
可 
顯 
示 
故。 
謂 
見 
故 
名 
眼。 
乃 
至 
知 
故 
名 
意。 
復 
 
 
 
 
 
 
 
 
 
 
 
 
 
 
 
 
 
 
 
 
 
 
 
         | 
         
根。 
於 
世 
諦 
中。 
根 
外 
亦 
有 
色 
等 
可 
得。 
以 
作 
者 
自 
 
 
 
 
 
 
 
 
 
 
 
 
 
 
 
 
 
 
 
 
 
 
 
         | 
         
等 
根。 
各 
各 
增 
上。 
聚 
集 
有 
作。 
能 
取 
色 
等。 
是 
故 
名 
 
 
 
 
 
 
 
 
 
 
 
 
 
 
 
 
 
 
 
 
 
 
 
         | 
         
如 
見 
色 
等。 
論 
者 
言。 
此 
二 
分 
別。 
今 
次 
第 
遮。 
彼 
眼 
 
 
 
 
 
 
 
 
 
 
 
 
 
 
 
 
 
 
 
 
 
 
 
         | 
         
者。 
外 
人 
定 
說。 
有 
如 
是 
去。 
何 
以 
故。 
以 
作 
果 
故。 
  
 
 
 
 
 
 
 
 
 
 
 
 
 
 
 
 
 
 
 
 
 
 
 
         | 
         
釋 
曰。 
以 
是 
義 
故。 
所 
說 
因 
成。 
入 
起 
義 
立。 
次 
分 
別 
 
 
 
 
 
 
 
 
 
 
 
 
 
 
 
 
 
 
 
 
 
 
 
         | 
         
  
彼 
色 
等 
六 
塵 
  
  
如 
其 
數 
境 
界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3  | 
        
         
所 
受 
阿 
含 
義 
破。 
如 
我 
俱 
舍 
論。 
偈 
曰。 
  
  
  
  
 
 
 
 
 
 
 
 
 
 
 
 
 
 
 
 
 
 
 
 
 
 
 
         | 
         
分 
眼 
不 
見 
色 
故。 
若 
有 
分 
眼 
不 
見 
色 
者。 
汝 
之 
  
 
 
 
 
 
 
 
 
 
 
 
 
 
 
 
 
 
 
 
 
 
 
 
         | 
         
此 
成 
我 
義。 
何 
以 
故。 
得 
一 
門 
故。 
我 
立 
義 
中。 
彼 
無 
 
 
 
 
 
 
 
 
 
 
 
 
 
 
 
 
 
 
 
 
 
 
 
         | 
         
毘 
曇 
人 
言。 
若 
無 
簡 
別。 
如 
是 
說 
言 
眼 
不 
見 
色 
者。 
 
 
 
 
 
 
 
 
 
 
 
 
 
 
 
 
 
 
 
 
 
 
 
         | 
         
出 
因。 
及 
譬 
喻 
力。 
豈 
能 
破 
我 
所 
立 
義 
耶。 
復 
次 
阿 
 
 
 
 
 
 
 
 
 
 
 
 
 
 
 
 
 
 
 
 
 
 
 
         | 
         
能 
見 
色。 
論 
者 
言。 
如 
汝 
所 
說。 
眼 
不 
見 
者。 
助 
我 
  
 
 
 
 
 
 
 
 
 
 
 
 
 
 
 
 
 
 
 
 
 
 
 
         | 
         
言。 
眼 
不 
見 
者。 
謂 
不 
見 
自 
體。 
以 
色 
可 
見。 
是 
故 
眼 
 
 
 
 
 
 
 
 
 
 
 
 
 
 
 
 
 
 
 
 
 
 
 
         | 
         
譬 
如 
鼻 
等。 
又 
色 
陰 
所 
攝 
故。 
譬 
如 
舌 
等。 
復 
有 
人 
 
 
 
 
 
 
 
 
 
 
 
 
 
 
 
 
 
 
 
 
 
 
 
         | 
         
等。 
又 
第 
一 
義 
中 
色 
非 
眼 
境。 
何 
以 
故。 
從 
因 
起 
故。 
 
 
 
 
 
 
 
 
 
 
 
 
 
 
 
 
 
 
 
 
 
 
 
         | 
         
非 
眼 
境。 
何 
以 
故。 
以 
有 
礙 
故。 
亦 
造 
色 
故。 
譬 
如 
耳 
 
 
 
 
 
 
 
 
 
 
 
 
 
 
 
 
 
 
 
 
 
 
 
         | 
         
以 
故。 
以 
積 
聚 
故。 
如 
眼 
自 
體。 
又 
第 
一 
義 
中 
色 
  
 
 
 
 
 
 
 
 
 
 
 
 
 
 
 
 
 
 
 
 
 
 
 
         | 
         
攝 
故。 
譬 
如 
舌 
等。 
如 
是 
第 
一 
義 
中。 
色 
非 
眼 
境。 
何 
 
 
 
 
 
 
 
 
 
 
 
 
 
 
 
 
 
 
 
 
 
 
 
         | 
         
故。 
以 
彼 
色 
法 
從 
因 
起 
故。 
譬 
如 
鼻 
等。 
又 
色 
陰 
所 
 
 
 
 
 
 
 
 
 
 
 
 
 
 
 
 
 
 
 
 
 
 
 
         | 
         
色 
故。 
譬 
如 
耳 
等。 
又 
第 
一 
義 
中 
眼 
不 
見 
色。 
何 
以 
 
 
 
 
 
 
 
 
 
 
 
 
 
 
 
 
 
 
 
 
 
 
 
         | 
         
成。 
何 
以 
故。 
偈 
言 
不 
見 
自 
體 
故。 
又 
有 
礙 
故。 
亦 
造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4  | 
        
         
業 
故。 
論 
者 
言。 
汝 
出 
因 
者。 
立 
義 
一 
分 
故。 
驗 
無 
體 
 
 
 
 
 
 
 
 
 
 
 
 
 
 
 
 
 
 
 
 
 
 
 
         | 
         
婆 
沙 
中 
如 
是 
立 
義。 
謂 
彼 
眼 
見 
諸 
色。 
以 
能 
作 
見 
 
 
 
 
 
 
 
 
 
 
 
 
 
 
 
 
 
 
 
 
 
 
 
         | 
         
故。 
謂 
第 
一 
義 
中 
無 
與 
過 
者。 
復 
次 
迦 
葉 
彌 
羅 
毘 
 
 
 
 
 
 
 
 
 
 
 
 
 
 
 
 
 
 
 
 
 
 
 
         | 
         
如 
耳 
等。 
又 
亦 
不 
破 
世 
間 
所 
解。 
何 
以 
故。 
立 
義 
別 
 
 
 
 
 
 
 
 
 
 
 
 
 
 
 
 
 
 
 
 
 
 
 
         | 
         
彼 
有 
分 
眼 
不 
能 
見 
色。 
何 
以 
故。 
以 
色 
根 
故。 
譬 
  
 
 
 
 
 
 
 
 
 
 
 
 
 
 
 
 
 
 
 
 
 
 
 
         | 
         
色。 
何 
以 
故。 
以 
眼 
根 
故。 
如 
無 
分 
眼。 
又 
第 
一 
義 
中 
 
 
 
 
 
 
 
 
 
 
 
 
 
 
 
 
 
 
 
 
 
 
 
         | 
         
破。 
此 
義 
得 
成。 
又 
第 
一 
義 
中 
彼 
有 
分 
眼 
不 
能 
見 
 
 
 
 
 
 
 
 
 
 
 
 
 
 
 
 
 
 
 
 
 
 
 
         | 
         
釋 
曰。 
第 
一 
義 
中 
不 
欲 
令 
彼 
眼 
見 
色 
故。 
如 
先 
廣 
 
 
 
 
 
 
 
 
 
 
 
 
 
 
 
 
 
 
 
 
 
 
 
         | 
         
  
此 
名 
最 
上 
實 
  
  
世 
人 
不 
能 
度 
  
  
  
  
 
 
 
 
 
 
 
 
 
 
 
 
 
 
 
 
 
 
 
 
 
 
 
         | 
         
  
眼 
不 
見 
色 
塵 
  
  
意 
不 
知 
諸 
法 
  
  
  
  
 
 
 
 
 
 
 
 
 
 
 
 
 
 
 
 
 
 
 
 
 
 
 
         | 
         
非 
所 
欲 
義 
破。 
云 
何 
不 
破。 
如 
經 
偈 
曰。 
  
  
  
  
 
 
 
 
 
 
 
 
 
 
 
 
 
 
 
 
 
 
 
 
 
 
 
         | 
         
義 
不 
然。 
何 
以 
故。 
無 
二 
過 
故。 
謂 
非 
成 
已。 
復 
成 
及 
 
 
 
 
 
 
 
 
 
 
 
 
 
 
 
 
 
 
 
 
 
 
 
         | 
         
論 
者 
言。 
如 
汝 
立 
義。 
此 
有 
分 
眼 
欲 
令 
見 
色 
者。 
是 
 
 
 
 
 
 
 
 
 
 
 
 
 
 
 
 
 
 
 
 
 
 
 
         | 
         
阿 
毘 
曇 
中。 
作 
如 
此 
說。 
豈 
非 
所 
受 
阿 
含 
義 
破 
耶。 
 
 
 
 
 
 
 
 
 
 
 
 
 
 
 
 
 
 
 
 
 
 
 
         | 
         
  
有 
分 
眼 
見 
色 
  
  
非 
彼 
能 
依 
識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5  | 
        
         
故。 
以 
彼 
眼 
根 
可 
得 
義 
故。 
譬 
如 
使 
人 
見 
事。 
名 
為 
 
 
 
 
 
 
 
 
 
 
 
 
 
 
 
 
 
 
 
 
 
 
 
         | 
         
如 
耳 
等。 
或 
有 
人 
言。 
眼 
不 
到 
境。 
而 
能 
取 
色。 
何 
以 
 
 
 
 
 
 
 
 
 
 
 
 
 
 
 
 
 
 
 
 
 
 
 
         | 
         
第 
一 
義 
中 
眼 
不 
見 
色。 
何 
以 
故。 
不 
見 
自 
體 
故。 
譬 
 
 
 
 
 
 
 
 
 
 
 
 
 
 
 
 
 
 
 
 
 
 
 
         | 
         
根。 
不 
能 
見 
自 
體。 
若 
不 
見 
自 
體。 
云 
何 
得 
見 
他。 
以 
 
 
 
 
 
 
 
 
 
 
 
 
 
 
 
 
 
 
 
 
 
 
 
         | 
         
人 
生 
諸 
覺 
意。 
作 
少 
分 
說。 
如 
先 
偈 
言。 
如 
是 
彼 
眼 
 
 
 
 
 
 
 
 
 
 
 
 
 
 
 
 
 
 
 
 
 
 
 
         | 
         
可 
見 
等。 
彼 
差 
別 
者。 
義 
皆 
不 
然。 
如 
是 
欲 
令 
學 
  
 
 
 
 
 
 
 
 
 
 
 
 
 
 
 
 
 
 
 
 
 
 
 
         | 
         
世 
諦 
故。 
第 
一 
義 
中 
驗 
則 
無 
體。 
已 
遮 
眼 
色 
二 
見 
 
 
 
 
 
 
 
 
 
 
 
 
 
 
 
 
 
 
 
 
 
 
 
         | 
         
受 
義 
亦 
不 
破 
故。 
謂 
如 
是 
領 
受 
修 
多 
羅 
義。 
隨 
順 
 
 
 
 
 
 
 
 
 
 
 
 
 
 
 
 
 
 
 
 
 
 
 
         | 
         
已 
遮 
起 
故。 
眼 
識 
不 
可 
得 
無 
成 
已 
復 
成 
過。 
又 
所 
 
 
 
 
 
 
 
 
 
 
 
 
 
 
 
 
 
 
 
 
 
 
 
         | 
         
汝 
言 
眼 
不 
見 
者 
是 
為 
成 
已 
復 
成 
過。 
論 
者 
言。 
先 
 
 
 
 
 
 
 
 
 
 
 
 
 
 
 
 
 
 
 
 
 
 
 
         | 
         
彼 
眼 
色 
為 
緣。 
眼 
識 
得 
起。 
修 
多 
羅 
中。 
作 
如 
此 
說。 
 
 
 
 
 
 
 
 
 
 
 
 
 
 
 
 
 
 
 
 
 
 
 
         | 
         
部 
師 
言。 
諸 
行 
無 
作 
故。 
眼 
不 
能 
見。 
異 
亦 
不 
見。 
而 
 
 
 
 
 
 
 
 
 
 
 
 
 
 
 
 
 
 
 
 
 
 
 
         | 
         
皆 
不 
然。 
是 
故 
迦 
葉 
彌 
所 
執 
義 
不 
相 
應。 
復 
次 
經 
 
 
 
 
 
 
 
 
 
 
 
 
 
 
 
 
 
 
 
 
 
 
 
         | 
         
立 
剎 
那 
者。 
義 
相 
違 
故。 
又 
與 
無 
剎 
那 
者 
異 
故。 
此 
 
 
 
 
 
 
 
 
 
 
 
 
 
 
 
 
 
 
 
 
 
 
 
         | 
         
故。 
已 
說 
遮 
故。 
此 
義 
不 
成。 
復 
次 
若 
有 
作 
者。 
則 
與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6  | 
        
         
無 
體 
故。 
彼 
第 
一 
義 
中 
意 
亦 
不 
到。 
而 
能 
取 
者。 
此 
 
 
 
 
 
 
 
 
 
 
 
 
 
 
 
 
 
 
 
 
 
 
 
         | 
         
說 
不 
然。 
又 
時 
無 
差 
別。 
取 
者 
義 
壞。 
縱 
實 
因 
成。 
驗 
 
 
 
 
 
 
 
 
 
 
 
 
 
 
 
 
 
 
 
 
 
 
 
         | 
         
有 
間 
取 
色 
者。 
即 
是 
立 
義 
一 
分。 
更 
無 
別 
義 
故。 
此 
 
 
 
 
 
 
 
 
 
 
 
 
 
 
 
 
 
 
 
 
 
 
 
         | 
         
言。 
此 
說 
不 
爾。 
汝 
言 
不 
到 
境 
者。 
即 
是 
有 
間 
取 
色。 
 
 
 
 
 
 
 
 
 
 
 
 
 
 
 
 
 
 
 
 
 
 
 
         | 
         
色 
故。 
又 
過 
量 
取 
故。 
立 
義 
譬 
喻。 
如 
前 
應 
知。 
論 
者 
 
 
 
 
 
 
 
 
 
 
 
 
 
 
 
 
 
 
 
 
 
 
 
         | 
         
取 
色 
故。 
譬 
如 
意 
也。 
又 
無 
功 
用。 
時 
節 
差 
別。 
能 
取 
 
 
 
 
 
 
 
 
 
 
 
 
 
 
 
 
 
 
 
 
 
 
 
         | 
         
譬 
如 
鼻 
等。 
或 
有 
人 
言。 
眼 
不 
到 
境。 
何 
以 
故。 
有 
間 
 
 
 
 
 
 
 
 
 
 
 
 
 
 
 
 
 
 
 
 
 
 
 
         | 
         
一 
義 
中。 
眼 
非 
不 
到 
境 
界。 
何 
以 
故。 
現 
在 
境 
界 
故。 
 
 
 
 
 
 
 
 
 
 
 
 
 
 
 
 
 
 
 
 
 
 
 
         | 
         
喻。 
如 
前 
廣 
說。 
二 
門 
僻 
執 
應 
當 
驗 
知。 
復 
次 
第 
  
 
 
 
 
 
 
 
 
 
 
 
 
 
 
 
 
 
 
 
 
 
 
 
         | 
         
等 
諸 
因。 
並 
遮 
眼。 
不 
到 
境。 
色 
非 
所 
取。 
立 
義 
舉 
  
 
 
 
 
 
 
 
 
 
 
 
 
 
 
 
 
 
 
 
 
 
 
 
         | 
         
有 
礙 
故。 
從 
因 
起 
故。 
色 
陰 
所 
攝 
故。 
又 
積 
聚 
故。 
此 
 
 
 
 
 
 
 
 
 
 
 
 
 
 
 
 
 
 
 
 
 
 
 
         | 
         
根 
境 
界。 
何 
以 
故。 
以 
所 
造 
色 
故。 
譬 
如 
香 
等。 
如 
是 
 
 
 
 
 
 
 
 
 
 
 
 
 
 
 
 
 
 
 
 
 
 
 
         | 
         
耳 
等。 
如 
是 
第 
一 
義 
中。 
所 
取 
色 
塵。 
非 
彼 
不 
到 
眼 
 
 
 
 
 
 
 
 
 
 
 
 
 
 
 
 
 
 
 
 
 
 
 
         | 
         
無 
如 
此 
義。 
何 
以 
故。 
以 
眼 
不 
能 
取 
自 
體 
故。 
譬 
如 
 
 
 
 
 
 
 
 
 
 
 
 
 
 
 
 
 
 
 
 
 
 
 
         | 
         
王 
見。 
論 
者 
言。 
第 
一 
義 
中 
眼 
不 
到 
境。 
能 
取 
色 
塵。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7  | 
        
         
言。 
眼 
光 
到 
境。 
故 
能 
取 
色。 
如 
是 
意 
者。 
此 
亦 
不 
  
 
 
 
 
 
 
 
 
 
 
 
 
 
 
 
 
 
 
 
 
 
 
 
         | 
         
故。 
我 
不 
取。 
以 
不 
取 
故。 
所 
欲 
義 
成。 
復 
次 
僧 
佉 
人 
 
 
 
 
 
 
 
 
 
 
 
 
 
 
 
 
 
 
 
 
 
 
 
         | 
         
相 
破。 
依 
此 
遮 
彼。 
二 
俱 
不 
成。 
論 
者 
言。 
二 
俱 
無 
體 
 
 
 
 
 
 
 
 
 
 
 
 
 
 
 
 
 
 
 
 
 
 
 
         | 
         
以 
因 
有 
故。 
譬 
如 
聲 
等。 
外 
人 
言。 
汝 
依 
二 
門。 
更 
互 
 
 
 
 
 
 
 
 
 
 
 
 
 
 
 
 
 
 
 
 
 
 
 
         | 
         
等 
識。 
第 
一 
義 
中 
眼 
識 
不 
能 
取 
彼 
境 
界。 
何 
以 
故。 
 
 
 
 
 
 
 
 
 
 
 
 
 
 
 
 
 
 
 
 
 
 
 
         | 
         
彼 
眼 
識 
依 
止 
實 
不 
外 
去。 
何 
以 
故。 
以 
識 
故。 
如 
鼻 
 
 
 
 
 
 
 
 
 
 
 
 
 
 
 
 
 
 
 
 
 
 
 
         | 
         
依 
止 
所 
取 
境 
界 
如 
是 
意 
耶。 
是 
義 
不 
然。 
何 
以 
故。 
 
 
 
 
 
 
 
 
 
 
 
 
 
 
 
 
 
 
 
 
 
 
 
         | 
         
如 
後 
當 
說。 
復 
次 
眼 
到 
境 
者。 
此 
有 
何 
義。 
為 
當 
  
 
 
 
 
 
 
 
 
 
 
 
 
 
 
 
 
 
 
 
 
 
 
 
         | 
         
何 
故 
不 
非 
一 
向 
過 
耶。 
彼 
鼻 
根 
等。 
亦 
如 
是 
故。 
  
 
 
 
 
 
 
 
 
 
 
 
 
 
 
 
 
 
 
 
 
 
 
 
         | 
         
以 
根 
故。 
譬 
如 
意。 
亦 
不 
取 
鼻 
等 
諸 
根。 
非 
一 
向 
過。 
 
 
 
 
 
 
 
 
 
 
 
 
 
 
 
 
 
 
 
 
 
 
 
         | 
         
於 
非 
處。 
妄 
生 
歡 
喜。 
復 
次 
眼 
到 
境 
取。 
云 
何 
不 
然。 
 
 
 
 
 
 
 
 
 
 
 
 
 
 
 
 
 
 
 
 
 
 
 
         | 
         
眼 
法 
空 
故。 
眼 
法 
既 
空。 
豈 
復 
成 
立 
到 
境 
取 
耶。 
汝 
 
 
 
 
 
 
 
 
 
 
 
 
 
 
 
 
 
 
 
 
 
 
 
         | 
         
令 
眼 
到 
境 
取 
故。 
論 
者 
言。 
不 
到 
取 
者。 
欲 
令 
信 
知 
 
 
 
 
 
 
 
 
 
 
 
 
 
 
 
 
 
 
 
 
 
 
 
         | 
         
非 
不 
到 
境 
取 
者。 
此 
成 
我 
所 
成。 
何 
以 
故。 
我 
欲 
  
 
 
 
 
 
 
 
 
 
 
 
 
 
 
 
 
 
 
 
 
 
 
 
         | 
         
執 
不 
成。 
以 
違 
義 
故。 
復 
次 
僧 
佉 
人 
言。 
汝 
言 
眼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8  | 
        
         
復 
次 
若 
言 
彼 
眼 
根 
中。 
無 
見 
種 
子。 
是 
故 
不 
見 
者。 
 
 
 
 
 
 
 
 
 
 
 
 
 
 
 
 
 
 
 
 
 
 
 
         | 
         
  
非 
有 
亦 
非 
無 
  
  
彼 
識 
住 
何 
處 
  
  
  
  
 
 
 
 
 
 
 
 
 
 
 
 
 
 
 
 
 
 
 
 
 
 
 
         | 
         
  
識 
不 
在 
眼 
色 
  
  
不 
住 
二 
中 
間 
  
  
  
  
 
 
 
 
 
 
 
 
 
 
 
 
 
 
 
 
 
 
 
 
 
 
 
         | 
         
眼 
不 
有 
色 
亦 
無 
者 
成 
已 
復 
成 
過。 
如 
偈 
曰。 
  
  
 
 
 
 
 
 
 
 
 
 
 
 
 
 
 
 
 
 
 
 
 
 
 
         | 
         
論 
者 
言。 
見 
者 
何 
義。 
謂 
色 
可 
得。 
彼 
色 
可 
得。 
若 
如 
 
 
 
 
 
 
 
 
 
 
 
 
 
 
 
 
 
 
 
 
 
 
 
         | 
         
  
如 
是 
有 
眼 
根 
  
  
云 
何 
不 
自 
見 
  
  
  
  
 
 
 
 
 
 
 
 
 
 
 
 
 
 
 
 
 
 
 
 
 
 
 
         | 
         
  
彼 
一 
切 
諸 
法 
  
  
若 
先 
有 
自 
體 
  
  
  
  
 
 
 
 
 
 
 
 
 
 
 
 
 
 
 
 
 
 
 
 
 
 
 
         | 
         
不 
自 
見。 
亦 
不 
見 
他。 
如 
提 
婆 
菩 
薩 
百 
論 
偈 
曰。 
  
 
 
 
 
 
 
 
 
 
 
 
 
 
 
 
 
 
 
 
 
 
 
 
         | 
         
彼 
和 
合 
時。 
他 
亦 
可 
見。 
譬 
如 
花 
香。 
由 
如 
此 
義。 
眼 
 
 
 
 
 
 
 
 
 
 
 
 
 
 
 
 
 
 
 
 
 
 
 
         | 
         
能 
見 
自 
體 
者。 
此 
有 
何 
義。 
諸 
法 
若 
有 
自 
體 
可 
見。 
 
 
 
 
 
 
 
 
 
 
 
 
 
 
 
 
 
 
 
 
 
 
 
         | 
         
喻 
不 
成。 
復 
有 
人 
言。 
如 
前 
所 
說。 
如 
是 
彼 
眼 
根。 
不 
 
 
 
 
 
 
 
 
 
 
 
 
 
 
 
 
 
 
 
 
 
 
 
         | 
         
根 
色 
者。 
不 
可 
見 
故。 
縱 
彼 
依 
止。 
實 
有 
光 
者。 
則 
譬 
 
 
 
 
 
 
 
 
 
 
 
 
 
 
 
 
 
 
 
 
 
 
 
         | 
         
光。 
以 
眼 
根 
故。 
譬 
如 
伏 
翼 
貓 
狸 
等 
眼。 
論 
者 
言。 
眼 
 
 
 
 
 
 
 
 
 
 
 
 
 
 
 
 
 
 
 
 
 
 
 
         | 
         
色 
識 
因 
故。 
譬 
如 
彼 
色。 
復 
次 
僧 
佉 
人 
言。 
眼 
根 
有 
 
 
 
 
 
 
 
 
 
 
 
 
 
 
 
 
 
 
 
 
 
 
 
         | 
         
然。 
彼 
眼 
根 
光。 
於 
世 
諦 
中。 
亦 
不 
得 
有。 
何 
以 
故。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9  | 
        
         
喻 
不 
成。 
眼 
見 
義 
者。 
彼 
眼 
見 
火 
喻。 
如 
前 
已 
說。 
云 
 
 
 
 
 
 
 
 
 
 
 
 
 
 
 
 
 
 
 
 
 
 
 
         | 
         
燒。 
謂 
薪 
火 
變 
異。 
是 
故 
知 
火 
自 
體 
非 
燒。 
復 
次 
火 
 
 
 
 
 
 
 
 
 
 
 
 
 
 
 
 
 
 
 
 
 
 
 
         | 
         
性。 
又 
彼 
火 
自 
體。 
於 
世 
諦 
中。 
燒 
義 
不 
成。 
云 
何 
名 
 
 
 
 
 
 
 
 
 
 
 
 
 
 
 
 
 
 
 
 
 
 
 
         | 
         
釋 
曰。 
第 
一 
義 
中。 
燒 
者 
不 
成。 
於 
世 
諦 
中。 
火 
非 
見 
 
 
 
 
 
 
 
 
 
 
 
 
 
 
 
 
 
 
 
 
 
 
 
         | 
         
  
火 
喻 
則 
不 
能 
  
  
成 
彼 
眼 
見 
義 
  
  
  
  
 
 
 
 
 
 
 
 
 
 
 
 
 
 
 
 
 
 
 
 
 
 
 
         | 
         
燒 
力。 
於 
他 
則 
能。 
眼 
亦 
如 
是。 
論 
者 
偈 
曰。 
  
  
  
 
 
 
 
 
 
 
 
 
 
 
 
 
 
 
 
 
 
 
 
 
 
 
         | 
         
他 
亦 
然。 
如 
是 
義 
者 
非 
一 
向 
故。 
如 
火 
自 
體。 
無 
其 
 
 
 
 
 
 
 
 
 
 
 
 
 
 
 
 
 
 
 
 
 
 
 
         | 
         
由 
不 
見 
自 
體 
故。 
此 
義 
所 
明。 
若 
於 
自 
體 
無 
力。 
於 
 
 
 
 
 
 
 
 
 
 
 
 
 
 
 
 
 
 
 
 
 
 
 
         | 
         
體 
故。 
亦 
違 
因 
義 
故。 
外 
人 
言。 
汝 
言 
眼 
不 
見 
色 
者。 
 
 
 
 
 
 
 
 
 
 
 
 
 
 
 
 
 
 
 
 
 
 
 
         | 
         
見 
義 
不 
成 
故。 
彼 
起 
及 
去 
亦 
皆 
不 
成。 
以 
譬 
喻 
無 
 
 
 
 
 
 
 
 
 
 
 
 
 
 
 
 
 
 
 
 
 
 
 
         | 
         
力。 
以 
火 
花 
等 
自 
他 
不 
取 
故。 
此 
不 
相 
應。 
如 
是 
眼 
 
 
 
 
 
 
 
 
 
 
 
 
 
 
 
 
 
 
 
 
 
 
 
         | 
         
謂 
自 
不 
見 
故。 
亦 
不 
見 
他 
者。 
火 
花 
譬 
喻 
二 
皆 
無 
 
 
 
 
 
 
 
 
 
 
 
 
 
 
 
 
 
 
 
 
 
 
 
         | 
         
有 
香。 
無 
人 
立 
色。 
有 
見 
作 
義。 
彼 
遮 
不 
成。 
復 
次 
若 
 
 
 
 
 
 
 
 
 
 
 
 
 
 
 
 
 
 
 
 
 
 
 
         | 
         
合 
自 
在。 
故 
有 
香 
起。 
如 
俱 
蘇 
摩 
和 
合 
麻 
故。 
油 
則 
 
 
 
 
 
 
 
 
 
 
 
 
 
 
 
 
 
 
 
 
 
 
 
         | 
         
須 
曼 
那 
花 
譬 
喻 
不 
然。 
何 
故 
不 
然。 
彼 
花 
因 
緣 
和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10  | 
        
         
  
而 
言 
眼 
能 
見 
  
  
是 
義 
則 
不 
然 
  
  
  
  
 
 
 
 
 
 
 
 
 
 
 
 
 
 
 
 
 
 
 
 
 
 
 
         | 
         
  
眼 
若 
未 
見 
時 
  
  
不 
得 
說 
為 
見 
  
  
  
  
 
 
 
 
 
 
 
 
 
 
 
 
 
 
 
 
 
 
 
 
 
 
 
         | 
         
遮 
眼 
見 
故。 
亦 
遮 
起 
故。 
彼 
眼 
則 
空。 
如 
偈 
曰。 
  
  
 
 
 
 
 
 
 
 
 
 
 
 
 
 
 
 
 
 
 
 
 
 
 
         | 
         
中。 
以 
方 
便 
說。 
非 
第 
一 
義。 
云 
何 
知 
耶。 
今 
此 
論 
中 
 
 
 
 
 
 
 
 
 
 
 
 
 
 
 
 
 
 
 
 
 
 
 
         | 
         
故。 
譬 
如 
眼 
見 
諸 
色。 
論 
者 
言。 
此 
眼 
見 
者。 
於 
世 
諦 
 
 
 
 
 
 
 
 
 
 
 
 
 
 
 
 
 
 
 
 
 
 
 
         | 
         
人 
言。 
眼 
有 
見 
作。 
何 
以 
故。 
諸 
部 
論 
中。 
皆 
作 
此 
說 
 
 
 
 
 
 
 
 
 
 
 
 
 
 
 
 
 
 
 
 
 
 
 
         | 
         
譬 
如 
已 
見 
未 
見 
見 
時。 
隨 
其 
次 
第。 
應 
當 
驗 
破。 
有 
 
 
 
 
 
 
 
 
 
 
 
 
 
 
 
 
 
 
 
 
 
 
 
         | 
         
見 
時 
不 
見。 
何 
以 
故。 
已 
見 
故。 
未 
見 
故。 
見 
時 
故。 
  
 
 
 
 
 
 
 
 
 
 
 
 
 
 
 
 
 
 
 
 
 
 
 
         | 
         
已 
燒 
訖。 
彼 
未 
燒 
者。 
本 
無 
燒 
故。 
如 
是 
已 
見 
未 
見 
 
 
 
 
 
 
 
 
 
 
 
 
 
 
 
 
 
 
 
 
 
 
 
         | 
         
未 
燒 
彼 
燒 
時 
者。 
有 
二 
過 
故。 
彼 
已 
燒 
者。 
如 
久 
  
 
 
 
 
 
 
 
 
 
 
 
 
 
 
 
 
 
 
 
 
 
 
 
         | 
         
故。 
燒 
時 
故。 
已 
燒 
故。 
未 
燒 
故。 
譬 
如 
燒 
時。 
已 
燒 
  
 
 
 
 
 
 
 
 
 
 
 
 
 
 
 
 
 
 
 
 
 
 
 
         | 
         
說。 
如 
是 
第 
一 
義 
中。 
已 
燒 
未 
燒 
燒 
時 
無 
燒。 
何 
以 
 
 
 
 
 
 
 
 
 
 
 
 
 
 
 
 
 
 
 
 
 
 
 
         | 
         
釋 
曰。 
第 
一 
義 
中。 
已 
去 
未 
去。 
去 
時 
無 
去。 
如 
先 
已 
 
 
 
 
 
 
 
 
 
 
 
 
 
 
 
 
 
 
 
 
 
 
 
         | 
         
  
去 
未 
去 
去 
時 
  
  
已 
總 
說 
遮 
故 
  
  
  
  
 
 
 
 
 
 
 
 
 
 
 
 
 
 
 
 
 
 
 
 
 
 
 
         | 
         
何 
已 
說。 
偈 
曰。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11  | 
        
         
丈 
夫 
者。 
此 
義 
不 
然。 
以 
與 
世 
間 
所 
作 
相 
違 
故。 
如 
 
 
 
 
 
 
 
 
 
 
 
 
 
 
 
 
 
 
 
 
 
 
 
         | 
         
釋 
曰。 
如 
眼 
不 
自 
見。 
彼 
亦 
復 
爾。 
丈 
夫 
自 
體。 
見 
  
 
 
 
 
 
 
 
 
 
 
 
 
 
 
 
 
 
 
 
 
 
 
 
         | 
         
  
若 
已 
遮 
於 
見 
  
  
應 
知 
遮 
見 
者 
  
  
  
  
 
 
 
 
 
 
 
 
 
 
 
 
 
 
 
 
 
 
 
 
 
 
 
         | 
         
者。 
此 
執 
不 
然。 
如 
偈 
曰。 
  
  
  
  
  
  
  
  
  
 
 
 
 
 
 
 
 
 
 
 
 
 
 
 
 
 
 
 
 
 
 
 
         | 
         
如 
斧 
等。 
必 
有 
斫 
者。 
論 
者 
言。 
彼 
邪 
分 
別。 
謂 
有 
見 
 
 
 
 
 
 
 
 
 
 
 
 
 
 
 
 
 
 
 
 
 
 
 
         | 
         
成 
我 
所 
成。 
謂 
彼 
作 
者。 
有 
諸 
作 
具。 
以 
作 
具 
故。 
譬 
 
 
 
 
 
 
 
 
 
 
 
 
 
 
 
 
 
 
 
 
 
 
 
         | 
         
斫 
者 
能 
斫。 
非 
斧 
能 
斫。 
是 
故 
非 
眼 
見 
者。 
此 
則 
  
 
 
 
 
 
 
 
 
 
 
 
 
 
 
 
 
 
 
 
 
 
 
 
         | 
         
眼 
彼 
名 
見 
者。 
以 
彼 
見 
者。 
自 
眼 
見 
故。 
如 
所 
斫 
木。 
 
 
 
 
 
 
 
 
 
 
 
 
 
 
 
 
 
 
 
 
 
 
 
         | 
         
佉 
鞞 
世 
師 
等 
言。 
以 
此 
眼 
見 
所 
作 
具 
故。 
彼 
所 
有 
 
 
 
 
 
 
 
 
 
 
 
 
 
 
 
 
 
 
 
 
 
 
 
         | 
         
皆 
無 
用。 
如 
是 
若 
有 
非 
有。 
因 
亦 
類 
遮。 
復 
次 
僧 
  
 
 
 
 
 
 
 
 
 
 
 
 
 
 
 
 
 
 
 
 
 
 
 
         | 
         
見。 
非 
見 
亦 
無 
見。 
二 
種 
俱 
遮。 
譬 
如 
若 
有 
非 
有。 
緣 
 
 
 
 
 
 
 
 
 
 
 
 
 
 
 
 
 
 
 
 
 
 
 
         | 
         
種。 
有 
見 
作 
者。 
此 
義 
不 
然 
是 
故 
偈 
言。 
見 
則 
無 
彼 
 
 
 
 
 
 
 
 
 
 
 
 
 
 
 
 
 
 
 
 
 
 
 
         | 
         
釋 
曰。 
能 
見 
空 
故。 
如 
土 
石 
等。 
偈 
意 
如 
此。 
如 
是 
二 
 
 
 
 
 
 
 
 
 
 
 
 
 
 
 
 
 
 
 
 
 
 
 
         | 
         
  
見 
則 
無 
彼 
見 
  
  
非 
見 
亦 
無 
見 
  
  
  
  
 
 
 
 
 
 
 
 
 
 
 
 
 
 
 
 
 
 
 
 
 
 
 
         | 
         
釋 
曰。 
見 
義 
不 
然。 
偈 
意 
如 
此。 
以 
是 
義 
故。 
如 
偈 
曰。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12  | 
        
         
如 
先 
已 
答。 
不 
復 
更 
說。 
復 
次 
汝 
言 
見 
者。 
為 
是 
  
 
 
 
 
 
 
 
 
 
 
 
 
 
 
 
 
 
 
 
 
 
 
 
         | 
         
何 
名 
見 
者。 
此 
是 
立 
義 
過。 
論 
者 
言。 
緣 
起 
法 
不 
起。 
 
 
 
 
 
 
 
 
 
 
 
 
 
 
 
 
 
 
 
 
 
 
 
         | 
         
何 
以 
故。 
若 
言 
見 
者。 
云 
何 
言 
不 
見。 
若 
言 
不 
見。 
云 
 
 
 
 
 
 
 
 
 
 
 
 
 
 
 
 
 
 
 
 
 
 
 
         | 
         
成 
已 
復 
成。 
有 
人 
言。 
汝 
說 
見 
者 
不 
見。 
語 
自 
相 
違。 
 
 
 
 
 
 
 
 
 
 
 
 
 
 
 
 
 
 
 
 
 
 
 
         | 
         
不 
違 
於 
教。 
第 
一 
義 
中。 
斧 
等 
及 
譬。 
皆 
無 
體 
故。 
非 
 
 
 
 
 
 
 
 
 
 
 
 
 
 
 
 
 
 
 
 
 
 
 
         | 
         
者。 
與 
教 
相 
違。 
論 
者 
言。 
於 
世 
諦 
中。 
假 
說 
我 
喻。 
  
 
 
 
 
 
 
 
 
 
 
 
 
 
 
 
 
 
 
 
 
 
 
 
         | 
         
外 
人 
言。 
佛 
法 
無 
我。 
汝 
言。 
如 
我 
自 
體。 
不 
能 
見 
  
 
 
 
 
 
 
 
 
 
 
 
 
 
 
 
 
 
 
 
 
 
 
 
         | 
         
是 
所 
識 
境 
等。 
應 
當 
廣 
說。 
  
  
  
  
  
  
  
  
 
 
 
 
 
 
 
 
 
 
 
 
 
 
 
 
 
 
 
 
 
 
 
         | 
         
見。 
何 
以 
故。 
以 
物 
故。 
如 
我 
自 
體。 
不 
能 
自 
見。 
如 
  
 
 
 
 
 
 
 
 
 
 
 
 
 
 
 
 
 
 
 
 
 
 
 
         | 
         
及 
彼 
譬 
喻。 
應 
當 
廣 
說。 
復 
次 
第 
一 
義 
中。 
色 
非 
我 
 
 
 
 
 
 
 
 
 
 
 
 
 
 
 
 
 
 
 
 
 
 
 
         | 
         
物 
故。 
所 
識 
境 
故。 
量 
故。 
如 
聲 
及 
耳。 
是 
等 
諸 
因。 
  
 
 
 
 
 
 
 
 
 
 
 
 
 
 
 
 
 
 
 
 
 
 
 
         | 
         
於 
心 
上。 
施 
設 
我 
名 
世 
諦 
故 
說。 
非 
第 
一 
義。 
如 
是 
 
 
 
 
 
 
 
 
 
 
 
 
 
 
 
 
 
 
 
 
 
 
 
         | 
         
等。 
亦 
非 
因 
義 
不 
成。 
彼 
經 
中 
說。 
我 
還 
見 
我 
者。 
但 
 
 
 
 
 
 
 
 
 
 
 
 
 
 
 
 
 
 
 
 
 
 
 
         | 
         
夫 
者。 
無 
能 
見 
義。 
何 
以 
故。 
不 
見 
自 
體 
故。 
譬 
如 
耳 
 
 
 
 
 
 
 
 
 
 
 
 
 
 
 
 
 
 
 
 
 
 
 
         | 
         
刀 
不 
自 
割 
等。 
云 
何 
驗 
知。 
謂 
第 
一 
義 
中。 
彼 
丈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13  | 
        
         
等 
諸 
緣 
具 
足 
聚 
集 
說 
彼 
調 
達 
名 
為 
見 
者 
無。 
如 
 
 
 
 
 
 
 
 
 
 
 
 
 
 
 
 
 
 
 
 
 
 
 
         | 
         
色 
空 
明 
及 
以 
作 
意 
此 
等 
有 
故 
有 
色 
可 
得。 
又 
此 
 
 
 
 
 
 
 
 
 
 
 
 
 
 
 
 
 
 
 
 
 
 
 
         | 
         
執 
不 
然。 
何 
以 
故。 
無 
見 
者 
故 
彼 
色 
可 
得 
者。 
謂 
眼 
 
 
 
 
 
 
 
 
 
 
 
 
 
 
 
 
 
 
 
 
 
 
 
         | 
         
若 
不 
離 
眼 
此 
色 
可 
得 
驗 
知 
有 
彼 
見 
者 
能 
見。 
此 
 
 
 
 
 
 
 
 
 
 
 
 
 
 
 
 
 
 
 
 
 
 
 
         | 
         
何 
以 
故。 
若 
無 
薪 
時。 
火 
無 
體 
故。 
復 
次 
僧 
佉 
人 
言。 
 
 
 
 
 
 
 
 
 
 
 
 
 
 
 
 
 
 
 
 
 
 
 
         | 
         
此。 
復 
次 
若 
言 
如 
火 
自 
性。 
見 
者 
亦 
爾。 
此 
義 
不 
然。 
 
 
 
 
 
 
 
 
 
 
 
 
 
 
 
 
 
 
 
 
 
 
 
         | 
         
者。 
此 
則 
不 
然。 
見 
無 
自 
體。 
見 
者 
亦 
無。 
義 
意 
如 
  
 
 
 
 
 
 
 
 
 
 
 
 
 
 
 
 
 
 
 
 
 
 
 
         | 
         
眼。 
若 
無 
眼 
者。 
則 
能 
所 
見 
空。 
離 
能 
所 
見。 
執 
有 
見 
 
 
 
 
 
 
 
 
 
 
 
 
 
 
 
 
 
 
 
 
 
 
 
         | 
         
釋 
曰。 
眼 
等 
諸 
具。 
先 
未 
有 
時。 
及 
彼 
捨 
時。 
即 
是 
無 
 
 
 
 
 
 
 
 
 
 
 
 
 
 
 
 
 
 
 
 
 
 
 
         | 
         
  
離 
眼 
不 
離 
眼 
  
  
見 
者 
不 
可 
得 
  
  
  
  
 
 
 
 
 
 
 
 
 
 
 
 
 
 
 
 
 
 
 
 
 
 
 
         | 
         
者。 
世 
諦 
中 
說。 
非 
第 
一 
義。 
為 
此 
分 
別 
故。 
偈 
曰。 
  
 
 
 
 
 
 
 
 
 
 
 
 
 
 
 
 
 
 
 
 
 
 
 
         | 
         
能 
斫。 
丈 
夫 
離 
眼。 
豈 
能 
見 
耶。 
我 
為 
見 
者。 
及 
彼 
斫 
 
 
 
 
 
 
 
 
 
 
 
 
 
 
 
 
 
 
 
 
 
 
 
         | 
         
作 
離。 
彼 
眼 
根 
亦 
應 
得 
見。 
復 
次 
斫 
者 
離 
斧。 
則 
不 
 
 
 
 
 
 
 
 
 
 
 
 
 
 
 
 
 
 
 
 
 
 
 
         | 
         
思 
是 
丈 
夫 
自 
體。 
若 
彼 
見 
者。 
是 
見 
自 
體。 
自 
體 
非 
 
 
 
 
 
 
 
 
 
 
 
 
 
 
 
 
 
 
 
 
 
 
 
         | 
         
見 
自 
體 
耶。 
為 
不 
見 
耶。 
若 
見 
自 
體 
者。 
如 
僧 
佉 
言。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14  | 
        
         
如 
火 
能 
燒。 
眼 
見 
亦 
爾。 
世 
諦 
中 
說。 
如 
此 
應 
知。 
若 
 
 
 
 
 
 
 
 
 
 
 
 
 
 
 
 
 
 
 
 
 
 
 
         | 
         
見。 
此 
亦 
不 
然。 
何 
以 
故。 
由 
眼 
有 
體。 
見 
色 
得 
成。 
  
 
 
 
 
 
 
 
 
 
 
 
 
 
 
 
 
 
 
 
 
 
 
 
         | 
         
自 
體 
有 
眼 
無 
眼 
不 
可 
見 
故。 
若 
謂 
見 
者 
有 
眼 
能 
 
 
 
 
 
 
 
 
 
 
 
 
 
 
 
 
 
 
 
 
 
 
 
         | 
         
故。 
如 
偈 
言。 
離 
眼 
不 
離 
眼 
見 
者。 
不 
可 
得 
彼 
見 
者。 
 
 
 
 
 
 
 
 
 
 
 
 
 
 
 
 
 
 
 
 
 
 
 
         | 
         
者 
不 
成 
故。 
復 
次 
分 
別 
丈 
夫 
以 
為 
見 
者。 
無 
自 
體 
 
 
 
 
 
 
 
 
 
 
 
 
 
 
 
 
 
 
 
 
 
 
 
         | 
         
不 
然。 
何 
以 
故。 
異 
眼 
故。 
如 
瓶 
等。 
以 
前 
二 
門。 
見 
  
 
 
 
 
 
 
 
 
 
 
 
 
 
 
 
 
 
 
 
 
 
 
 
         | 
         
復 
次 
鞞 
世 
師 
所 
立。 
第 
一 
義 
中。 
見 
者 
見 
色。 
是 
義 
 
 
 
 
 
 
 
 
 
 
 
 
 
 
 
 
 
 
 
 
 
 
 
         | 
         
離 
眼 
見 
則 
無 
見 
能 
總 
名 
見 
者。 
此 
是 
隨 
汝 
意 
說。 
 
 
 
 
 
 
 
 
 
 
 
 
 
 
 
 
 
 
 
 
 
 
 
         | 
         
不 
然。 
是 
故 
偈 
言。 
離 
眼 
無 
見 
者。 
無 
彼 
自 
體 
故。 
以 
 
 
 
 
 
 
 
 
 
 
 
 
 
 
 
 
 
 
 
 
 
 
 
         | 
         
種 
和 
合 
別 
有 
見 
者 
世 
皆 
不 
知 
而 
言 
有 
者。 
此 
義 
 
 
 
 
 
 
 
 
 
 
 
 
 
 
 
 
 
 
 
 
 
 
 
         | 
         
色 
識 
起 
故。 
名 
見 
者 
見。 
論 
者 
言。 
彼 
同 
前 
過 
四 
  
 
 
 
 
 
 
 
 
 
 
 
 
 
 
 
 
 
 
 
 
 
 
 
         | 
         
見 
者。 
復 
次 
鞞 
世 
師 
言。 
見 
者 
無 
體。 
由 
四 
種 
和 
合 
 
 
 
 
 
 
 
 
 
 
 
 
 
 
 
 
 
 
 
 
 
 
 
         | 
         
為 
明 
因。 
眼 
見 
亦 
爾。 
以 
是 
義 
故。 
於 
世 
諦 
中。 
亦 
無 
 
 
 
 
 
 
 
 
 
 
 
 
 
 
 
 
 
 
 
 
 
 
 
         | 
         
能 
見 
色 
故。 
彼 
眼 
能 
見 
說 
為 
見 
者。 
如 
燈 
無 
思。 
亦 
 
 
 
 
 
 
 
 
 
 
 
 
 
 
 
 
 
 
 
 
 
 
 
         | 
         
僧 
佉 
所 
計。 
丈 
夫 
名 
為 
見 
者。 
何 
以 
故。 
無 
有 
盲 
人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15  | 
        
         
言。 
所 
見 
及 
見。 
此 
義 
不 
成。 
如 
先 
已 
破。 
今 
所 
謂 
  
 
 
 
 
 
 
 
 
 
 
 
 
 
 
 
 
 
 
 
 
 
 
 
         | 
         
者。 
彼 
識 
觸 
受 
愛。 
不 
名 
為 
果。 
如 
生 
盲 
人。 
論 
者 
  
 
 
 
 
 
 
 
 
 
 
 
 
 
 
 
 
 
 
 
 
 
 
 
         | 
         
不 
然。 
何 
以 
故。 
彼 
識 
等 
果。 
四 
種 
有 
故。 
此 
若 
無 
  
 
 
 
 
 
 
 
 
 
 
 
 
 
 
 
 
 
 
 
 
 
 
 
         | 
         
見。 
是 
義 
應 
爾。 
而 
言 
所 
見 
能 
見 
都 
無 
體 
者。 
此 
義 
 
 
 
 
 
 
 
 
 
 
 
 
 
 
 
 
 
 
 
 
 
 
 
         | 
         
言。 
諸 
行 
因 
緣。 
依 
他 
故 
空。 
眼 
及 
彼 
我。 
俱 
不 
能 
  
 
 
 
 
 
 
 
 
 
 
 
 
 
 
 
 
 
 
 
 
 
 
 
         | 
         
彼 
因 
不 
成。 
亦 
違 
義 
故。 
過 
失 
如 
是。 
復 
次 
自 
乘 
人 
 
 
 
 
 
 
 
 
 
 
 
 
 
 
 
 
 
 
 
 
 
 
 
         | 
         
此 
眼 
見 
者。 
是 
義 
不 
然。 
是 
故 
汝 
言 
具 
業 
有 
故 
者。 
 
 
 
 
 
 
 
 
 
 
 
 
 
 
 
 
 
 
 
 
 
 
 
         | 
         
釋 
曰。 
見 
者 
無 
體。 
則 
無 
所 
取。 
而 
言 
眼 
為 
彼 
具。 
以 
 
 
 
 
 
 
 
 
 
 
 
 
 
 
 
 
 
 
 
 
 
 
 
         | 
         
  
見 
者 
無 
有 
故 
  
  
能 
所 
二 
皆 
空 
  
  
  
  
 
 
 
 
 
 
 
 
 
 
 
 
 
 
 
 
 
 
 
 
 
 
 
         | 
         
故。 
而 
立 
見 
者。 
是 
則 
不 
然。 
如 
偈 
曰。 
  
  
  
  
  
 
 
 
 
 
 
 
 
 
 
 
 
 
 
 
 
 
 
 
 
 
 
 
         | 
         
彼 
見 
作。 
論 
者 
言。 
第 
一 
義 
中。 
於 
一 
切 
時。 
眼 
無 
有 
 
 
 
 
 
 
 
 
 
 
 
 
 
 
 
 
 
 
 
 
 
 
 
         | 
         
譬 
如 
虛 
空。 
由 
有 
眼 
具 
見 
色 
為 
業。 
知 
有 
見 
者。 
及 
 
 
 
 
 
 
 
 
 
 
 
 
 
 
 
 
 
 
 
 
 
 
 
         | 
         
是 
應 
知。 
彼 
具 
業 
有 
故。 
此 
若 
無 
作。 
彼 
業 
具 
則 
無。 
 
 
 
 
 
 
 
 
 
 
 
 
 
 
 
 
 
 
 
 
 
 
 
         | 
         
不 
然。 
復 
次 
鞞 
世 
師 
云。 
見 
者 
合 
作。 
能 
見 
於 
色。 
如 
 
 
 
 
 
 
 
 
 
 
 
 
 
 
 
 
 
 
 
 
 
 
 
         | 
         
離 
彼 
眼。 
別 
有 
見 
者。 
盲 
人 
無 
眼。 
亦 
應 
能 
見。 
此 
義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16  | 
        
         
復 
次 
外 
人 
品 
初。 
說 
有 
是 
去。 
以 
作 
果 
者。 
是 
亦 
不 
 
 
 
 
 
 
 
 
 
 
 
 
 
 
 
 
 
 
 
 
 
 
 
         | 
         
  
應 
知 
如 
是 
義 
  
  
皆 
同 
眼 
見 
遮 
  
  
  
  
 
 
 
 
 
 
 
 
 
 
 
 
 
 
 
 
 
 
 
 
 
 
 
         | 
         
  
耳 
鼻 
舌 
身 
意 
  
  
聞 
者 
所 
聞 
等 
  
  
  
  
 
 
 
 
 
 
 
 
 
 
 
 
 
 
 
 
 
 
 
 
 
 
 
         | 
         
等。 
例 
同 
前 
破。 
如 
偈 
曰。 
  
  
  
  
  
  
  
  
  
 
 
 
 
 
 
 
 
 
 
 
 
 
 
 
 
 
 
 
 
 
 
 
         | 
         
品 
初。 
舉 
譬 
喻 
等。 
成 
立 
眼 
見。 
如 
先 
已 
遮。 
彼 
耳 
聲 
 
 
 
 
 
 
 
 
 
 
 
 
 
 
 
 
 
 
 
 
 
 
 
         | 
         
取 
緣 
有 
及 
生 
老 
死。 
如 
是 
過 
失。 
常 
隨 
逐 
汝。 
外 
人 
 
 
 
 
 
 
 
 
 
 
 
 
 
 
 
 
 
 
 
 
 
 
 
         | 
         
取 
義。 
彼 
有 
幾 
種。 
謂 
欲 
取 
戒 
取 
我 
語 
取 
見 
取 
彼 
 
 
 
 
 
 
 
 
 
 
 
 
 
 
 
 
 
 
 
 
 
 
 
         | 
         
釋 
曰。 
識 
等 
無 
故。 
取 
亦 
不 
成。 
偈 
義 
如 
此。 
攝 
受 
是 
 
 
 
 
 
 
 
 
 
 
 
 
 
 
 
 
 
 
 
 
 
 
 
         | 
         
  
彼 
取 
緣 
等 
果 
  
  
何 
處 
當 
可 
得 
  
  
  
  
 
 
 
 
 
 
 
 
 
 
 
 
 
 
 
 
 
 
 
 
 
 
 
         | 
         
如 
是 
答。 
偈 
曰。 
  
  
  
  
  
  
  
  
  
  
  
  
 
 
 
 
 
 
 
 
 
 
 
 
 
 
 
 
 
 
 
 
 
 
 
         | 
         
有 
是 
識 
等。 
以 
彼 
取 
等 
果 
有 
體 
故。 
論 
者 
言。 
此 
應 
 
 
 
 
 
 
 
 
 
 
 
 
 
 
 
 
 
 
 
 
 
 
 
         | 
         
能 
所 
既 
不 
成。 
譬 
喻 
亦 
無 
體。 
有 
人 
言。 
第 
一 
義 
中。 
 
 
 
 
 
 
 
 
 
 
 
 
 
 
 
 
 
 
 
 
 
 
 
         | 
         
釋 
曰。 
何 
故 
無。 
緣 
無 
故。 
以 
是 
義 
故。 
識 
等 
不 
成。 
  
 
 
 
 
 
 
 
 
 
 
 
 
 
 
 
 
 
 
 
 
 
 
 
         | 
         
  
見 
所 
見 
無 
故 
  
  
識 
等 
四 
種 
無 
  
  
  
  
 
 
 
 
 
 
 
 
 
 
 
 
 
 
 
 
 
 
 
 
 
 
 
         | 
         
者。 
如 
偈 
曰。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17  | 
        
         
可 
以 
意 
能 
知。 
又 
如 
佛 
母 
經 
說。 
阿 
姊。 
眼 
不 
見 
色。 
 
 
 
 
 
 
 
 
 
 
 
 
 
 
 
 
 
 
 
 
 
 
 
         | 
         
見 
者。 
彼 
說 
法 
師。 
亦 
不 
可 
得。 
不 
可 
以 
心 
分 
別。 
不 
 
 
 
 
 
 
 
 
 
 
 
 
 
 
 
 
 
 
 
 
 
 
 
         | 
         
又 
如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說。 
彼 
一 
切 
法。 
無 
知 
者。 
無 
 
 
 
 
 
 
 
 
 
 
 
 
 
 
 
 
 
 
 
 
 
 
 
         | 
         
  
此 
是 
無 
上 
諦 
  
  
世 
間 
不 
能 
了 
  
  
  
  
 
 
 
 
 
 
 
 
 
 
 
 
 
 
 
 
 
 
 
 
 
 
 
         | 
         
  
眼 
不 
能 
見 
色 
  
  
意 
不 
知 
諸 
法 
  
  
  
  
 
 
 
 
 
 
 
 
 
 
 
 
 
 
 
 
 
 
 
 
 
 
 
         | 
         
等 
亦 
爾。 
又 
說 
偈 
曰。 
  
  
  
  
  
  
  
  
  
  
 
 
 
 
 
 
 
 
 
 
 
 
 
 
 
 
 
 
 
 
 
 
 
         | 
         
諸 
界。 
童 
女 
答 
言。 
文 
殊 
師 
利。 
譬 
如 
劫 
燒 
時。 
三 
界 
 
 
 
 
 
 
 
 
 
 
 
 
 
 
 
 
 
 
 
 
 
 
 
         | 
         
又 
如 
金 
光 
女 
經 
言。 
文 
殊 
師 
利 
語 
彼 
童 
女。 
應 
觀 
 
 
 
 
 
 
 
 
 
 
 
 
 
 
 
 
 
 
 
 
 
 
 
         | 
         
  
彼 
無 
二 
相 
及 
不 
二 
  
  
一 
相 
無 
相 
如 
是 
知 
 
 
 
 
 
 
 
 
 
 
 
 
 
 
 
 
 
 
 
 
 
 
 
         | 
         
  
內 
外 
地 
界 
無 
二 
義 
  
  
如 
來 
智 
慧 
能 
覺 
了 
 
 
 
 
 
 
 
 
 
 
 
 
 
 
 
 
 
 
 
 
 
 
 
         | 
         
言 
說 
經。 
偈 
曰。 
  
  
  
  
  
  
  
  
  
  
  
  
 
 
 
 
 
 
 
 
 
 
 
 
 
 
 
 
 
 
 
 
 
 
 
         | 
         
等 
體 
空 
令 
生 
信 
解。 
品 
義 
如 
此。 
是 
故 
得 
成。 
如 
無 
 
 
 
 
 
 
 
 
 
 
 
 
 
 
 
 
 
 
 
 
 
 
 
         | 
         
彼 
入 
起 
及 
去 
義 
者。 
此 
皆 
不 
成。 
如 
先 
說 
過。 
以 
入 
 
 
 
 
 
 
 
 
 
 
 
 
 
 
 
 
 
 
 
 
 
 
 
         | 
         
及 
諸 
法。 
一 
切 
無 
所 
有。 
以 
是 
義 
故。 
外 
人 
分 
別。 
有 
 
 
 
 
 
 
 
 
 
 
 
 
 
 
 
 
 
 
 
 
 
 
 
         | 
         
然。 
如 
先 
偈 
說。 
是 
故 
去 
無 
性。 
去 
者 
亦 
復 
然。 
去 
時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18  | 
        
         
言 
謂 
色 
陰 
者。 
略 
說 
二 
種。 
四 
大 
及 
所 
造。 
若 
三 
世 
 
 
 
 
 
 
 
 
 
 
 
 
 
 
 
 
 
 
 
 
 
 
 
         | 
         
識 
陰 
攝。 
以 
是 
因 
故。 
第 
一 
義 
中。 
有 
諸 
入 
等。 
論 
者 
 
 
 
 
 
 
 
 
 
 
 
 
 
 
 
 
 
 
 
 
 
 
 
         | 
         
陰。 
謂 
受 
想 
行。 
及 
彼 
一 
分 
色 
陰 
所 
攝。 
彼 
意 
入 
  
 
 
 
 
 
 
 
 
 
 
 
 
 
 
 
 
 
 
 
 
 
 
 
         | 
         
入 
彼 
陰 
攝 
故。 
如 
十 
種 
色 
入。 
一 
色 
陰 
攝。 
法 
入 
三 
 
 
 
 
 
 
 
 
 
 
 
 
 
 
 
 
 
 
 
 
 
 
 
         | 
         
無 
者。 
彼 
色 
入 
等。 
則 
非 
陰 
攝。 
如 
處 
空 
花。 
由 
有 
諸 
 
 
 
 
 
 
 
 
 
 
 
 
 
 
 
 
 
 
 
 
 
 
 
         | 
         
第 
一 
義 
中。 
有 
諸 
入 
等。 
何 
以 
故。 
以 
陰 
攝 
故。 
若 
其 
 
 
 
 
 
 
 
 
 
 
 
 
 
 
 
 
 
 
 
 
 
 
 
         | 
         
復 
次 
欲 
令 
識 
知 
陰 
無 
性 
義。 
故 
有 
此 
品。 
有 
人 
言。 
 
 
 
 
 
 
 
 
 
 
 
 
 
 
 
 
 
 
 
 
 
 
 
         | 
         
  
  
般 
若 
燈 
論 
釋 
觀 
五 
陰 
品 
第 
四 
  
  
  
  
 
 
 
 
 
 
 
 
 
 
 
 
 
 
 
 
 
 
 
 
 
 
 
         | 
         
釋 
觀 
根 
品 
竟。 
  
  
  
  
  
  
  
  
  
  
  
  
 
 
 
 
 
 
 
 
 
 
 
 
 
 
 
 
 
 
 
 
 
 
 
         | 
         
受 
想 
行 
識 
不 
知 
不 
見 
亦 
復 
如 
是。 
  
  
  
  
  
 
 
 
 
 
 
 
 
 
 
 
 
 
 
 
 
 
 
 
 
 
 
 
         | 
         
色。 
若 
色 
不 
知 
不 
見。 
是 
為 
般 
若 
波 
羅 
蜜。 
乃 
至 
  
 
 
 
 
 
 
 
 
 
 
 
 
 
 
 
 
 
 
 
 
 
 
 
         | 
         
等 
境。 
以 
境 
界 
無 
故。 
極 
勇 
猛。 
色 
不 
知 
色。 
色 
不 
見 
 
 
 
 
 
 
 
 
 
 
 
 
 
 
 
 
 
 
 
 
 
 
 
         | 
         
言。 
善 
男 
子。 
色 
不 
為 
色 
境 
界。 
受 
想 
行 
識 
不 
為 
識 
 
 
 
 
 
 
 
 
 
 
 
 
 
 
 
 
 
 
 
 
 
 
 
         | 
         
菩 
提 
離 
故。 
意 
法 
離 
等。 
又 
如 
佛 
告 
極 
勇 
猛 
菩 
薩 
 
 
 
 
 
 
 
 
 
 
 
 
 
 
 
 
 
 
 
 
 
 
 
         | 
         
乃 
至 
意 
不 
知 
法。 
如 
是 
菩 
提 
離 
故。 
眼 
色 
離。 
乃 
至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19  | 
        
         
故。 
若 
物 
變 
異。 
覺 
亦 
別 
者。 
此 
世 
俗 
有。 
譬 
如 
瓶 
  
 
 
 
 
 
 
 
 
 
 
 
 
 
 
 
 
 
 
 
 
 
 
 
         | 
         
一 
義 
中。 
有 
彼 
實 
色。 
何 
以 
故。 
彼 
色 
變 
異。 
覺 
無 
別 
 
 
 
 
 
 
 
 
 
 
 
 
 
 
 
 
 
 
 
 
 
 
 
         | 
         
以 
故。 
識 
等 
心 
數。 
亦 
同 
遮 
故。 
非 
非 
一 
向。 
或 
謂 
第 
 
 
 
 
 
 
 
 
 
 
 
 
 
 
 
 
 
 
 
 
 
 
 
         | 
         
等 
聲。 
若 
言 
受 
等 
諸 
陰 
非 
一 
向 
者。 
此 
義 
不 
然。 
何 
 
 
 
 
 
 
 
 
 
 
 
 
 
 
 
 
 
 
 
 
 
 
 
         | 
         
色 
聲 
句 
義。 
境 
界 
無 
實。 
何 
以 
故。 
以 
聞 
故。 
譬 
如 
軍 
 
 
 
 
 
 
 
 
 
 
 
 
 
 
 
 
 
 
 
 
 
 
 
         | 
         
何 
以 
故。 
以 
覺 
故。 
譬 
如 
林 
等 
覺。 
復 
次 
第 
一 
義 
中。 
 
 
 
 
 
 
 
 
 
 
 
 
 
 
 
 
 
 
 
 
 
 
 
         | 
         
復 
如 
是。 
復 
次 
第 
一 
義 
中。 
色 
覺 
境 
界。 
體 
非 
實 
有。 
 
 
 
 
 
 
 
 
 
 
 
 
 
 
 
 
 
 
 
 
 
 
 
         | 
         
非 
有。 
如 
軍 
眾 
等。 
色 
因 
不 
可 
取。 
色 
覺 
無 
自 
體。 
亦 
 
 
 
 
 
 
 
 
 
 
 
 
 
 
 
 
 
 
 
 
 
 
 
         | 
         
故。 
彼 
覺 
無 
體 
故。 
若 
自 
因 
不 
受。 
覺 
無 
體 
者。 
彼 
實 
 
 
 
 
 
 
 
 
 
 
 
 
 
 
 
 
 
 
 
 
 
 
 
         | 
         
因。 
假 
施 
設 
色。 
第 
一 
義 
中。 
驗 
色 
無 
實。 
自 
因 
不 
受 
 
 
 
 
 
 
 
 
 
 
 
 
 
 
 
 
 
 
 
 
 
 
 
         | 
         
中。 
若 
離 
此 
等。 
色 
不 
可 
得。 
而 
於 
世 
諦。 
依 
四 
大 
  
 
 
 
 
 
 
 
 
 
 
 
 
 
 
 
 
 
 
 
 
 
 
 
         | 
         
釋 
曰。 
何 
等 
是 
彼 
色 
因。 
謂 
地 
等 
四 
種 
大。 
第 
一 
義 
 
 
 
 
 
 
 
 
 
 
 
 
 
 
 
 
 
 
 
 
 
 
 
         | 
         
  
若 
離 
於 
色 
因 
  
  
色 
則 
不 
可 
得 
  
  
  
  
 
 
 
 
 
 
 
 
 
 
 
 
 
 
 
 
 
 
 
 
 
 
 
         | 
         
為 
因 
者。 
色 
麤 
易 
解。 
先 
分 
別 
說。 
如 
偈 
曰。 
  
  
  
 
 
 
 
 
 
 
 
 
 
 
 
 
 
 
 
 
 
 
 
 
 
 
         | 
         
等 
一 
切 
差 
別 
總 
說 
色 
陰。 
彼 
眼 
等 
陰 
攝。 
外 
人 
欲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20  | 
        
         
定。 
彼 
因 
不 
可 
見。 
不 
見 
彼 
故。 
若 
不 
可 
見 
故。 
不 
見 
 
 
 
 
 
 
 
 
 
 
 
 
 
 
 
 
 
 
 
 
 
 
 
         | 
         
釋 
曰。 
以 
此 
方 
便。 
第 
一 
義 
中。 
地 
非 
實 
有。 
如 
是 
決 
 
 
 
 
 
 
 
 
 
 
 
 
 
 
 
 
 
 
 
 
 
 
 
         | 
         
  
起 
唯 
諸 
緣 
起 
  
  
滅 
唯 
諸 
緣 
滅 
  
  
  
  
 
 
 
 
 
 
 
 
 
 
 
 
 
 
 
 
 
 
 
 
 
 
 
         | 
         
  
無 
物 
從 
緣 
起 
  
  
無 
物 
從 
緣 
滅 
  
  
  
  
 
 
 
 
 
 
 
 
 
 
 
 
 
 
 
 
 
 
 
 
 
 
 
         | 
         
  
故 
知 
緣 
起 
空 
  
  
我 
說 
無 
自 
性 
  
  
  
  
 
 
 
 
 
 
 
 
 
 
 
 
 
 
 
 
 
 
 
 
 
 
 
         | 
         
  
離 
積 
聚 
無 
體 
  
  
彼 
覺 
無 
可 
取 
  
  
  
  
 
 
 
 
 
 
 
 
 
 
 
 
 
 
 
 
 
 
 
 
 
 
 
         | 
         
生。 
此 
無 
自 
體。 
如 
楞 
伽 
經 
偈 
曰。 
  
  
  
  
  
  
 
 
 
 
 
 
 
 
 
 
 
 
 
 
 
 
 
 
 
 
 
 
 
         | 
         
大 
義。 
如 
世 
諦 
中。 
從 
因 
起 
者。 
第 
一 
義 
中。 
體 
實 
無 
 
 
 
 
 
 
 
 
 
 
 
 
 
 
 
 
 
 
 
 
 
 
 
         | 
         
遮 
彼 
地。 
遮 
彼 
地 
等。 
有 
何 
所 
以。 
有 
大 
義 
故。 
云 
何 
 
 
 
 
 
 
 
 
 
 
 
 
 
 
 
 
 
 
 
 
 
 
 
         | 
         
色 
因 
地 
等。 
不 
可 
見 
取。 
為 
此 
義 
故。 
今 
造 
論 
者。 
初 
 
 
 
 
 
 
 
 
 
 
 
 
 
 
 
 
 
 
 
 
 
 
 
         | 
         
釋 
曰。 
色 
聲 
香 
味 
觸 
等。 
此 
諸 
因 
色 
皆 
相 
離 
故。 
彼 
 
 
 
 
 
 
 
 
 
 
 
 
 
 
 
 
 
 
 
 
 
 
 
         | 
         
  
若 
當 
離 
於 
色 
  
  
色 
因 
亦 
不 
見 
  
  
  
  
 
 
 
 
 
 
 
 
 
 
 
 
 
 
 
 
 
 
 
 
 
 
 
         | 
         
次 
遮 
四 
大。 
如 
偈 
曰。 
  
  
  
  
  
  
  
  
  
  
 
 
 
 
 
 
 
 
 
 
 
 
 
 
 
 
 
 
 
 
 
 
 
         | 
         
色。 
論 
者 
言。 
第 
一 
義 
中。 
驗 
無 
體 
故。 
已 
觀 
因 
色。 
  
 
 
 
 
 
 
 
 
 
 
 
 
 
 
 
 
 
 
 
 
 
 
 
         | 
         
等。 
如 
青 
色 
別 
時。 
彼 
覺 
無 
異。 
以 
是 
義 
故。 
知 
有 
實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21  | 
        
         
也。 
燈 
非 
彼 
瓶 
自 
和 
合 
支 
故。 
異 
門 
無 
體。 
非 
非 
一 
 
 
 
 
 
 
 
 
 
 
 
 
 
 
 
 
 
 
 
 
 
 
 
         | 
         
合 
支 
已 
外。 
更 
無 
異 
色 
可 
得。 
以 
是 
義 
故。 
汝 
喻 
非 
 
 
 
 
 
 
 
 
 
 
 
 
 
 
 
 
 
 
 
 
 
 
 
         | 
         
體。 
而 
有 
寶 
珠 
藥 
草 
日 
月 
等 
光。 
彼 
瓶 
覺 
起。 
自 
和 
 
 
 
 
 
 
 
 
 
 
 
 
 
 
 
 
 
 
 
 
 
 
 
         | 
         
支。 
不 
可 
取 
故。 
彼 
覺 
無 
體。 
不 
論 
餘 
事。 
燈 
雖 
無 
  
 
 
 
 
 
 
 
 
 
 
 
 
 
 
 
 
 
 
 
 
 
 
 
         | 
         
亦 
異 
故。 
論 
者 
言。 
汝 
不 
善 
說。 
我 
但 
遮 
彼。 
自 
和 
合 
 
 
 
 
 
 
 
 
 
 
 
 
 
 
 
 
 
 
 
 
 
 
 
         | 
         
非 
一 
向 
過。 
何 
以 
故。 
如 
不 
取 
燈。 
則 
無 
瓶 
覺。 
彼 
  
 
 
 
 
 
 
 
 
 
 
 
 
 
 
 
 
 
 
 
 
 
 
 
         | 
         
不 
異 
者 
我 
不 
受 
故。 
復 
次 
鞞 
世 
師 
言。 
汝 
出 
因 
者。 
 
 
 
 
 
 
 
 
 
 
 
 
 
 
 
 
 
 
 
 
 
 
 
         | 
         
言。 
遮 
異 
故。 
非 
以 
不 
異 
令 
汝 
得 
解。 
汝 
邪 
分 
別 
言 
 
 
 
 
 
 
 
 
 
 
 
 
 
 
 
 
 
 
 
 
 
 
 
         | 
         
言。 
汝 
言 
色 
等 
不 
異 
地 
等 
者。 
此 
成 
我 
所 
成。 
論 
者 
 
 
 
 
 
 
 
 
 
 
 
 
 
 
 
 
 
 
 
 
 
 
 
         | 
         
取。 
彼 
覺 
無 
體 
故。 
譬 
如 
地 
等 
自 
體。 
復 
次 
僧 
佉 
人 
 
 
 
 
 
 
 
 
 
 
 
 
 
 
 
 
 
 
 
 
 
 
 
         | 
         
一 
義 
中。 
自 
和 
合 
分。 
無 
彼 
異 
色。 
何 
以 
故。 
彼 
不 
可 
 
 
 
 
 
 
 
 
 
 
 
 
 
 
 
 
 
 
 
 
 
 
 
         | 
         
無 
實。 
何 
以 
故。 
以 
聞 
故。 
譬 
如 
軍 
眾 
等 
聲。 
復 
次 
第 
 
 
 
 
 
 
 
 
 
 
 
 
 
 
 
 
 
 
 
 
 
 
 
         | 
         
故。 
如 
林 
等 
覺。 
復 
次 
第 
一 
義 
中。 
地 
聲 
句 
義 
境 
界 
 
 
 
 
 
 
 
 
 
 
 
 
 
 
 
 
 
 
 
 
 
 
 
         | 
         
一 
義 
中。 
地 
覺 
境 
界。 
體 
非 
實 
有。 
何 
以 
故。 
以 
覺 
  
 
 
 
 
 
 
 
 
 
 
 
 
 
 
 
 
 
 
 
 
 
 
 
         | 
         
彼 
者。 
第 
一 
義 
中。 
彼 
不 
實 
有。 
如 
軍 
眾 
等。 
復 
次 
第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22  | 
        
         
  
不 
異 
無 
有 
體 
  
  
束 
蘆 
及 
別 
處 
  
  
  
  
 
 
 
 
 
 
 
 
 
 
 
 
 
 
 
 
 
 
 
 
 
 
 
         | 
         
異 
故。 
以 
是 
義 
故。 
此 
證 
得 
成。 
如 
楞 
伽 
經 
偈 
曰。 
  
 
 
 
 
 
 
 
 
 
 
 
 
 
 
 
 
 
 
 
 
 
 
 
         | 
         
異 
後 
破。 
若 
不 
異 
者。 
乳 
即 
是 
酪。 
酪 
亦 
為 
乳。 
以 
不 
 
 
 
 
 
 
 
 
 
 
 
 
 
 
 
 
 
 
 
 
 
 
 
         | 
         
無 
異 
地 
等。 
及 
彼 
地 
等。 
無 
異 
色 
等。 
異 
如 
前 
遮。 
不 
 
 
 
 
 
 
 
 
 
 
 
 
 
 
 
 
 
 
 
 
 
 
 
         | 
         
色 
因 
亦 
不 
見。 
如 
前 
立 
義 
出 
因 
譬 
喻。 
驗 
彼 
色 
等。 
 
 
 
 
 
 
 
 
 
 
 
 
 
 
 
 
 
 
 
 
 
 
 
         | 
         
如 
經 
等。 
亦 
非 
譬 
喻 
無 
體。 
如 
偈 
言。 
若 
當 
離 
於 
色。 
 
 
 
 
 
 
 
 
 
 
 
 
 
 
 
 
 
 
 
 
 
 
 
         | 
         
分。 
非 
彼 
軍 
眾 
初 
起 
之 
因。 
何 
以 
故。 
彼 
非 
分 
故。 
譬 
 
 
 
 
 
 
 
 
 
 
 
 
 
 
 
 
 
 
 
 
 
 
 
         | 
         
總 
故。 
如 
樹 
根 
莖 
枝 
葉 
等 
諸 
分。 
彼 
軍 
眾 
象 
等 
諸 
 
 
 
 
 
 
 
 
 
 
 
 
 
 
 
 
 
 
 
 
 
 
 
         | 
         
眾 
諸 
枝。 
非 
彼 
軍 
眾 
總 
實 
初 
起 
之 
因。 
何 
以 
故。 
以 
 
 
 
 
 
 
 
 
 
 
 
 
 
 
 
 
 
 
 
 
 
 
 
         | 
         
地 
等 
無 
實。 
立 
驗 
令 
解 
者。 
譬 
喻 
不 
成。 
論 
者 
言。 
軍 
 
 
 
 
 
 
 
 
 
 
 
 
 
 
 
 
 
 
 
 
 
 
 
         | 
         
世 
師 
言。 
彼 
軍 
眾 
等 
總 
實。 
以 
初 
起 
有 
故。 
汝 
言 
  
 
 
 
 
 
 
 
 
 
 
 
 
 
 
 
 
 
 
 
 
 
 
 
         | 
         
異。 
此 
亦 
不 
成。 
以 
是 
義 
故。 
非 
非 
一 
向 
過。 
復 
次 
鞞 
 
 
 
 
 
 
 
 
 
 
 
 
 
 
 
 
 
 
 
 
 
 
 
         | 
         
釋 
曰。 
此 
義 
如 
後 
當 
說。 
復 
次 
第 
一 
義 
中。 
燈 
與 
瓶 
 
 
 
 
 
 
 
 
 
 
 
 
 
 
 
 
 
 
 
 
 
 
 
         | 
         
  
此 
物 
與 
彼 
物 
  
  
異 
者 
則 
不 
然 
  
  
  
  
 
 
 
 
 
 
 
 
 
 
 
 
 
 
 
 
 
 
 
 
 
 
 
         | 
         
向 
過。 
如 
偈 
曰。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23  | 
        
         
異。 
及 
色 
自 
體。 
前 
已 
遮 
故。 
復 
有 
人 
言。 
第 
一 
義 
  
 
 
 
 
 
 
 
 
 
 
 
 
 
 
 
 
 
 
 
 
 
 
 
         | 
         
自 
體。 
論 
者 
言。 
汝 
因 
不 
成。 
喻 
亦 
無 
體。 
色 
等 
無 
  
 
 
 
 
 
 
 
 
 
 
 
 
 
 
 
 
 
 
 
 
 
 
 
         | 
         
佉 
言。 
第 
一 
義 
中。 
實 
有 
地 
等。 
色 
等 
無 
異 
故。 
如 
色 
 
 
 
 
 
 
 
 
 
 
 
 
 
 
 
 
 
 
 
 
 
 
 
         | 
         
因。 
有 
大 
過 
失。 
此 
執 
不 
成。 
如 
觀 
緣 
品 
中 
已 
破。 
僧 
 
 
 
 
 
 
 
 
 
 
 
 
 
 
 
 
 
 
 
 
 
 
 
         | 
         
釋 
曰。 
此 
義 
云 
何。 
以 
無 
譬 
喻。 
顯 
彼 
體 
故。 
若 
撥 
無 
 
 
 
 
 
 
 
 
 
 
 
 
 
 
 
 
 
 
 
 
 
 
 
         | 
         
  
無 
因 
而 
有 
物 
  
  
終 
無 
有 
是 
處 
  
  
  
  
 
 
 
 
 
 
 
 
 
 
 
 
 
 
 
 
 
 
 
 
 
 
 
         | 
         
說 
無 
因 
種 
耶。 
不 
欲 
令 
爾。 
如 
偈 
曰。 
  
  
  
  
  
 
 
 
 
 
 
 
 
 
 
 
 
 
 
 
 
 
 
 
 
 
 
 
         | 
         
是 
問 
縱 
令 
汝 
說 
與 
理 
相 
應。 
隨 
何 
等 
物。 
是 
汝 
所 
 
 
 
 
 
 
 
 
 
 
 
 
 
 
 
 
 
 
 
 
 
 
 
         | 
         
釋 
曰。 
諸 
說 
無 
因 
者。 
言 
欲 
令 
無 
因 
有 
色 
彼 
應 
如 
 
 
 
 
 
 
 
 
 
 
 
 
 
 
 
 
 
 
 
 
 
 
 
         | 
         
  
離 
色 
因 
有 
色 
  
  
色 
則 
墮 
無 
因 
  
  
  
  
 
 
 
 
 
 
 
 
 
 
 
 
 
 
 
 
 
 
 
 
 
 
 
         | 
         
如 
偈 
曰。 
  
  
  
  
  
  
  
  
  
  
  
  
  
  
 
 
 
 
 
 
 
 
 
 
 
 
 
 
 
 
 
 
 
 
 
 
 
         | 
         
色 
因 
而 
有 
色 
者。 
此 
亦 
不 
然。 
何 
以 
故。 
有 
過 
失 
故。 
 
 
 
 
 
 
 
 
 
 
 
 
 
 
 
 
 
 
 
 
 
 
 
         | 
         
者。 
此 
因 
不 
成。 
亦 
違 
義 
故。 
復 
次 
若 
汝 
分 
別 
離 
彼 
 
 
 
 
 
 
 
 
 
 
 
 
 
 
 
 
 
 
 
 
 
 
 
         | 
         
釋 
曰。 
如 
色 
入 
等。 
彼 
欲 
成 
立。 
說 
因 
有 
故。 
以 
為 
因 
 
 
 
 
 
 
 
 
 
 
 
 
 
 
 
 
 
 
 
 
 
 
 
         | 
         
  
若 
一 
若 
異 
等 
  
  
凡 
夫 
妄 
分 
別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24  | 
        
         
物。 
義 
意 
如 
是。 
復 
次 
執 
無 
因 
者。 
謂 
因 
無 
體。 
是 
義 
 
 
 
 
 
 
 
 
 
 
 
 
 
 
 
 
 
 
 
 
 
 
 
         | 
         
故。 
如 
彼 
瓶 
衣。 
色 
若 
先 
無。 
即 
是 
未 
有。 
如 
彼 
餘 
  
 
 
 
 
 
 
 
 
 
 
 
 
 
 
 
 
 
 
 
 
 
 
 
         | 
         
釋 
曰。 
色 
若 
先 
有。 
則 
不 
須 
因。 
何 
以 
故。 
以 
其 
有 
  
 
 
 
 
 
 
 
 
 
 
 
 
 
 
 
 
 
 
 
 
 
 
 
         | 
         
  
色 
若 
先 
無 
者 
  
  
亦 
不 
待 
色 
因 
  
  
  
  
 
 
 
 
 
 
 
 
 
 
 
 
 
 
 
 
 
 
 
 
 
 
 
         | 
         
  
色 
若 
已 
有 
者 
  
  
則 
不 
待 
色 
因 
  
  
  
  
 
 
 
 
 
 
 
 
 
 
 
 
 
 
 
 
 
 
 
 
 
 
 
         | 
         
若 
有 
若 
無。 
二 
俱 
不 
然。 
因 
無 
用 
故。 
如 
偈 
曰。 
  
  
 
 
 
 
 
 
 
 
 
 
 
 
 
 
 
 
 
 
 
 
 
 
 
         | 
         
故。 
為 
因 
違 
於 
義 
故。 
此 
執 
不 
成。 
復 
次 
分 
別 
此 
色。 
 
 
 
 
 
 
 
 
 
 
 
 
 
 
 
 
 
 
 
 
 
 
 
         | 
         
等 
聚 
故。 
由 
如 
此 
義。 
因 
果 
不 
成。 
如 
汝 
所 
說 
果 
有 
 
 
 
 
 
 
 
 
 
 
 
 
 
 
 
 
 
 
 
 
 
 
 
         | 
         
何 
以 
故。 
以 
其 
異 
故。 
如 
竹 
篾 
等。 
又 
彼 
因 
者。 
亦 
色 
 
 
 
 
 
 
 
 
 
 
 
 
 
 
 
 
 
 
 
 
 
 
 
         | 
         
釋 
曰。 
若 
離 
色 
等 
果。 
有 
色 
因 
者。 
即 
是 
無 
果 
有 
因。 
 
 
 
 
 
 
 
 
 
 
 
 
 
 
 
 
 
 
 
 
 
 
 
         | 
         
  
無 
果 
而 
有 
因 
  
  
云 
何 
有 
是 
義 
  
  
  
  
 
 
 
 
 
 
 
 
 
 
 
 
 
 
 
 
 
 
 
 
 
 
 
         | 
         
  
若 
離 
色 
有 
因 
  
  
此 
因 
則 
無 
果 
  
  
  
  
 
 
 
 
 
 
 
 
 
 
 
 
 
 
 
 
 
 
 
 
 
 
 
         | 
         
此 
執 
不 
然。 
如 
偈 
曰。 
  
  
  
  
  
  
  
  
  
  
 
 
 
 
 
 
 
 
 
 
 
 
 
 
 
 
 
 
 
 
 
 
 
         | 
         
彼 
果 
不 
有。 
如 
虛 
空 
花。 
今 
有 
果 
色 
故。 
地 
等 
不 
無。 
 
 
 
 
 
 
 
 
 
 
 
 
 
 
 
 
 
 
 
 
 
 
 
         | 
         
中。 
有 
彼 
地 
等。 
何 
以 
故。 
彼 
果 
有 
故。 
此 
若 
無 
者。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25  | 
        
         
染 
白 
疊 
子。 
以 
熏 
習 
故 
次 
第 
相 
續。 
至 
後 
果 
時 
  
 
 
 
 
 
 
 
 
 
 
 
 
 
 
 
 
 
 
 
 
 
 
 
         | 
         
續 
後 
果 
起 
時。 
彼 
因 
功 
力 
相 
亦 
可 
見。 
如 
紫 
礦 
汁 
 
 
 
 
 
 
 
 
 
 
 
 
 
 
 
 
 
 
 
 
 
 
 
         | 
         
不 
然。 
彼 
智 
亦 
爾。 
復 
有 
人 
言。 
先 
因 
功 
能 
次 
第 
相 
 
 
 
 
 
 
 
 
 
 
 
 
 
 
 
 
 
 
 
 
 
 
 
         | 
         
分 
別 
智。 
聰 
慧 
眼 
者 
應 
善 
諦 
觀。 
如 
夢 
所 
見 
覺 
則 
 
 
 
 
 
 
 
 
 
 
 
 
 
 
 
 
 
 
 
 
 
 
 
         | 
         
不 
應 
分 
別。 
以 
不 
免 
前 
所 
說 
過 
故。 
欲 
得 
真 
實 
無 
 
 
 
 
 
 
 
 
 
 
 
 
 
 
 
 
 
 
 
 
 
 
 
         | 
         
異 
地 
等 
色 
因 
如 
是 
色 
等 
形 
相 
差 
別。 
於 
此 
境 
界。 
 
 
 
 
 
 
 
 
 
 
 
 
 
 
 
 
 
 
 
 
 
 
 
         | 
         
釋 
曰。 
云 
何 
分 
別。 
謂 
有 
實 
色。 
或 
因 
不 
異。 
及 
果 
不 
 
 
 
 
 
 
 
 
 
 
 
 
 
 
 
 
 
 
 
 
 
 
 
         | 
         
  
是 
故 
於 
色 
境 
  
  
不 
應 
生 
分 
別 
  
  
  
  
 
 
 
 
 
 
 
 
 
 
 
 
 
 
 
 
 
 
 
 
 
 
 
         | 
         
與 
義 
相 
違。 
如 
偈 
曰。 
  
  
  
  
  
  
  
  
  
  
 
 
 
 
 
 
 
 
 
 
 
 
 
 
 
 
 
 
 
 
 
 
 
         | 
         
然。 
以 
是 
因 
故。 
於 
一 
切 
時。 
執 
有 
四 
大 
及 
造 
色 
者。 
 
 
 
 
 
 
 
 
 
 
 
 
 
 
 
 
 
 
 
 
 
 
 
         | 
         
諦 
中 
因 
未 
取 
果。 
色 
則 
無 
體。 
而 
言 
有 
者。 
是 
義 
不 
 
 
 
 
 
 
 
 
 
 
 
 
 
 
 
 
 
 
 
 
 
 
 
         | 
         
婆 
沙 
師 
言。 
未 
來 
色 
有 
者。 
同 
前 
偈 
答。 
復 
次 
於 
世 
 
 
 
 
 
 
 
 
 
 
 
 
 
 
 
 
 
 
 
 
 
 
 
         | 
         
釋 
曰。 
於 
世 
諦 
中。 
色 
無 
因 
者。 
義 
亦 
不 
爾。 
復 
次 
毘 
 
 
 
 
 
 
 
 
 
 
 
 
 
 
 
 
 
 
 
 
 
 
 
         | 
         
  
無 
因 
而 
有 
色 
  
  
是 
義 
則 
不 
然 
  
  
  
  
 
 
 
 
 
 
 
 
 
 
 
 
 
 
 
 
 
 
 
 
 
 
 
         | 
         
不 
然。 
如 
偈 
曰。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26  | 
        
         
釋 
曰。 
第 
一 
義 
中。 
驗 
此 
穀 
子。 
不 
為 
芽 
因。 
何 
以 
  
 
 
 
 
 
 
 
 
 
 
 
 
 
 
 
 
 
 
 
 
 
 
 
         | 
         
  
若 
果 
不 
似 
因 
  
  
義 
亦 
不 
應 
爾 
  
  
  
  
 
 
 
 
 
 
 
 
 
 
 
 
 
 
 
 
 
 
 
 
 
 
 
         | 
         
相 
似 
者。 
此 
如 
今 
破。 
偈 
曰。 
  
  
  
  
  
  
  
  
 
 
 
 
 
 
 
 
 
 
 
 
 
 
 
 
 
 
 
 
 
 
 
         | 
         
相 
似 
因 
果。 
論 
者 
言。 
彼 
相 
似 
因 
果。 
如 
先 
已 
遮。 
不 
 
 
 
 
 
 
 
 
 
 
 
 
 
 
 
 
 
 
 
 
 
 
 
         | 
         
相 
似 
因 
果。 
如 
燒 
木 
成 
灰。 
變 
乳 
為 
酪 
等。 
此 
名 
不 
 
 
 
 
 
 
 
 
 
 
 
 
 
 
 
 
 
 
 
 
 
 
 
         | 
         
雖 
有 
異。 
於 
物 
類 
中。 
如 
風 
燈 
焰。 
剎 
那 
起 
滅。 
此 
名 
 
 
 
 
 
 
 
 
 
 
 
 
 
 
 
 
 
 
 
 
 
 
 
         | 
         
言。 
有 
相 
似 
因 
果。 
不 
相 
似 
因 
果。 
彼 
前 
後 
剎 
那。 
世 
 
 
 
 
 
 
 
 
 
 
 
 
 
 
 
 
 
 
 
 
 
 
 
         | 
         
以 
不 
成 
彼 
疊 
故。 
如 
是 
譬 
喻 
得 
成。 
復 
次 
自 
部 
人 
 
 
 
 
 
 
 
 
 
 
 
 
 
 
 
 
 
 
 
 
 
 
 
         | 
         
故。 
論 
者 
言。 
汝 
不 
善 
說。 
彼 
疊 
起 
時。 
此 
因 
非 
分。 
  
 
 
 
 
 
 
 
 
 
 
 
 
 
 
 
 
 
 
 
 
 
 
 
         | 
         
疊 
因 
亦 
無 
者 
不 
然。 
何 
以 
故。 
汝 
立 
譬 
喻 
以 
無 
體 
 
 
 
 
 
 
 
 
 
 
 
 
 
 
 
 
 
 
 
 
 
 
 
         | 
         
似 
故。 
如 
餘 
青 
疊 
等。 
僧 
佉 
人 
言。 
汝 
說 
彼 
餘 
青 
  
 
 
 
 
 
 
 
 
 
 
 
 
 
 
 
 
 
 
 
 
 
 
 
         | 
         
義 
中。 
不 
欲 
令 
彼 
青 
等 
色 
經 
為 
青 
等 
疊 
因 
以 
相 
 
 
 
 
 
 
 
 
 
 
 
 
 
 
 
 
 
 
 
 
 
 
 
         | 
         
釋 
曰。 
此 
驗 
彼 
非 
果 
因。 
語 
義 
如 
是。 
何 
以 
故。 
第 
一 
 
 
 
 
 
 
 
 
 
 
 
 
 
 
 
 
 
 
 
 
 
 
 
         | 
         
  
若 
果 
似 
因 
者 
  
  
此 
義 
則 
不 
然 
  
  
  
  
 
 
 
 
 
 
 
 
 
 
 
 
 
 
 
 
 
 
 
 
 
 
 
         | 
         
彼 
色 
可 
得。 
為 
遮 
此 
執。 
故 
如 
偈 
曰。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27  | 
        
         
  
受 
陰 
及 
心 
陰 
  
  
想 
行 
一 
切 
種 
  
  
  
  
 
 
 
 
 
 
 
 
 
 
 
 
 
 
 
 
 
 
 
 
 
 
 
         | 
         
體。 
餘 
受 
陰 
等 
者。 
如 
偈 
曰。 
  
  
  
  
  
  
  
  
 
 
 
 
 
 
 
 
 
 
 
 
 
 
 
 
 
 
 
 
 
 
 
         | 
         
文 
句 
已 
遮 
四 
大 
及 
彼 
因 
色。 
令 
他 
解 
知 
色 
陰 
無 
 
 
 
 
 
 
 
 
 
 
 
 
 
 
 
 
 
 
 
 
 
 
 
         | 
         
共 
等 
所 
作 
因 
能 
起 
者 
已 
遮 
故。 
品 
初 
已 
來 
此 
諸 
 
 
 
 
 
 
 
 
 
 
 
 
 
 
 
 
 
 
 
 
 
 
 
         | 
         
體。 
論 
者 
言。 
汝 
不 
善 
說。 
有 
簡 
別 
故。 
彼 
自 
分 
生 
不 
 
 
 
 
 
 
 
 
 
 
 
 
 
 
 
 
 
 
 
 
 
 
 
         | 
         
起 
時。 
一 
切 
相 
似 
不 
相 
似 
法。 
為 
彼 
因 
故。 
譬 
喻 
無 
 
 
 
 
 
 
 
 
 
 
 
 
 
 
 
 
 
 
 
 
 
 
 
         | 
         
故。 
復 
次 
毘 
婆 
沙 
者 
言。 
所 
作 
因 
有 
故。 
謂 
有 
為 
法 
 
 
 
 
 
 
 
 
 
 
 
 
 
 
 
 
 
 
 
 
 
 
 
         | 
         
說 
有 
實 
地 
等 
彼 
果 
有 
故 
者。 
二 
皆 
不 
成。 
以 
違 
義 
 
 
 
 
 
 
 
 
 
 
 
 
 
 
 
 
 
 
 
 
 
 
 
         | 
         
亦 
如 
是 
遮。 
更 
無 
異 
門 
故。 
非 
非 
一 
向 
過。 
如 
前 
所 
 
 
 
 
 
 
 
 
 
 
 
 
 
 
 
 
 
 
 
 
 
 
 
         | 
         
故 
者。 
是 
亦 
不 
然。 
何 
以 
故。 
如 
破 
諸 
法。 
彼 
眼 
識 
等 
 
 
 
 
 
 
 
 
 
 
 
 
 
 
 
 
 
 
 
 
 
 
 
         | 
         
若 
謂 
彼 
眼 
等 
根 
生 
識 
等 
果。 
此 
不 
相 
似。 
非 
一 
向 
 
 
 
 
 
 
 
 
 
 
 
 
 
 
 
 
 
 
 
 
 
 
 
         | 
         
一 
切 
遮 
故。 
以 
譬 
喻 
無 
體 
能 
成 
不 
足。 
有 
此 
過 
故。 
 
 
 
 
 
 
 
 
 
 
 
 
 
 
 
 
 
 
 
 
 
 
 
         | 
         
聲。 
及 
麥 
芽 
等。 
論 
者 
言。 
汝 
不 
善 
說。 
諸 
有 
起 
者。 
  
 
 
 
 
 
 
 
 
 
 
 
 
 
 
 
 
 
 
 
 
 
 
 
         | 
         
因。 
以 
穀 
有 
體。 
彼 
芽 
得 
有。 
可 
指 
示 
故。 
如 
大 
鼓 
  
 
 
 
 
 
 
 
 
 
 
 
 
 
 
 
 
 
 
 
 
 
 
 
         | 
         
故。 
不 
相 
似 
故。 
譬 
如 
碎 
瓦。 
或 
謂 
稻 
穀。 
是 
彼 
芽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28  | 
        
         
彼 
陰 
攝 
者。 
世 
諦 
中 
攝 
非 
第 
一 
義。 
以 
違 
因 
義 
故。 
 
 
 
 
 
 
 
 
 
 
 
 
 
 
 
 
 
 
 
 
 
 
 
         | 
         
故 
為 
因 
者。 
此 
因 
不 
成。 
譬 
亦 
無 
體。 
陰 
義 
壞 
故。 
  
 
 
 
 
 
 
 
 
 
 
 
 
 
 
 
 
 
 
 
 
 
 
 
         | 
         
故 
異 
故 
者。 
如 
其 
所 
應 
同 
彼 
色 
遮 
如 
色 
等 
陰 
攝 
 
 
 
 
 
 
 
 
 
 
 
 
 
 
 
 
 
 
 
 
 
 
 
         | 
         
彼 
陰 
外 
有 
為 
諸 
法 
所 
有 
分 
別 
如 
瓶 
衣 
等。 
實 
有 
 
 
 
 
 
 
 
 
 
 
 
 
 
 
 
 
 
 
 
 
 
 
 
         | 
         
人 
與 
過 
者。 
應 
如 
先 
避。 
復 
次 
如 
是 
等 
諸 
法 
者。 
謂 
 
 
 
 
 
 
 
 
 
 
 
 
 
 
 
 
 
 
 
 
 
 
 
         | 
         
應 
取 
如 
自 
因 
自 
體 
此 
亦 
與 
過 
應 
如 
先 
說。 
若 
外 
 
 
 
 
 
 
 
 
 
 
 
 
 
 
 
 
 
 
 
 
 
 
 
         | 
         
等 
諸 
因 
亦 
無 
別 
異。 
自 
和 
合 
支 
不 
可 
取 
故。 
彼 
不 
 
 
 
 
 
 
 
 
 
 
 
 
 
 
 
 
 
 
 
 
 
 
 
         | 
         
色 
等 
諸 
因 
不 
別。 
已 
令 
他 
解 
如 
是 
第 
一 
義 
中 
受 
 
 
 
 
 
 
 
 
 
 
 
 
 
 
 
 
 
 
 
 
 
 
 
         | 
         
明 
虛 
空 
作 
意 
等 
如 
其 
所 
應。 
當 
如 
是 
遮。 
復 
次 
如 
 
 
 
 
 
 
 
 
 
 
 
 
 
 
 
 
 
 
 
 
 
 
 
         | 
         
應 
如 
此 
類 
知。 
復 
次 
受 
等 
諸 
因 
所 
謂 
觸 
也 
及 
色 
 
 
 
 
 
 
 
 
 
 
 
 
 
 
 
 
 
 
 
 
 
 
 
         | 
         
有。 
自 
因 
不 
取 
故。 
彼 
亦 
不 
取。 
如 
軍 
眾 
等。 
一 
切 
亦 
 
 
 
 
 
 
 
 
 
 
 
 
 
 
 
 
 
 
 
 
 
 
 
         | 
         
如 
是 
第 
一 
義 
中 
受 
心 
想 
觸。 
及 
作 
意 
等 
皆 
非 
實 
 
 
 
 
 
 
 
 
 
 
 
 
 
 
 
 
 
 
 
 
 
 
 
         | 
         
非 
實 
有。 
自 
因 
不 
取 
故。 
彼 
覺 
無 
體 
故。 
如 
軍 
眾 
等。 
 
 
 
 
 
 
 
 
 
 
 
 
 
 
 
 
 
 
 
 
 
 
 
         | 
         
釋 
曰。 
如 
遮 
色 
陰。 
受 
等 
亦 
爾。 
已 
說 
第 
一 
義 
中 
色 
 
 
 
 
 
 
 
 
 
 
 
 
 
 
 
 
 
 
 
 
 
 
 
         | 
         
  
如 
是 
等 
諸 
法 
  
  
皆 
同 
色 
陰 
遮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29  | 
        
         
子。 
色 
無 
自 
性 
故。 
受 
想 
行 
識 
亦 
無 
自 
性。 
若 
色 
至 
 
 
 
 
 
 
 
 
 
 
 
 
 
 
 
 
 
 
 
 
 
 
 
         | 
         
若 
色 
至 
識 
諸 
性 
離 
者。 
此 
是 
般 
若 
波 
羅 
蜜。 
善 
男 
 
 
 
 
 
 
 
 
 
 
 
 
 
 
 
 
 
 
 
 
 
 
 
         | 
         
男 
子。 
色 
離 
色 
自 
性。 
如 
是 
受 
想 
行 
識 
離 
識 
自 
性。 
 
 
 
 
 
 
 
 
 
 
 
 
 
 
 
 
 
 
 
 
 
 
 
         | 
         
滅。 
若 
彼 
五 
陰 
無 
起 
無 
滅。 
此 
是 
般 
若 
波 
羅 
蜜。 
善 
 
 
 
 
 
 
 
 
 
 
 
 
 
 
 
 
 
 
 
 
 
 
 
         | 
         
薩 
言。 
善 
男 
子。 
色 
無 
起 
滅 
故。 
受 
想 
行 
識 
亦 
無 
起 
 
 
 
 
 
 
 
 
 
 
 
 
 
 
 
 
 
 
 
 
 
 
 
         | 
         
行 
人。 
品 
義 
如 
此。 
是 
故 
得 
成。 
如 
佛 
告 
極 
勇 
猛 
菩 
 
 
 
 
 
 
 
 
 
 
 
 
 
 
 
 
 
 
 
 
 
 
 
         | 
         
釋 
曰。 
自 
前 
文 
句 
遮 
諸 
入 
起。 
以 
陰 
無 
自 
性。 
曉 
示 
 
 
 
 
 
 
 
 
 
 
 
 
 
 
 
 
 
 
 
 
 
 
 
         | 
         
  
如 
是 
一 
物 
空 
  
  
一 
切 
皆 
空 
故 
  
  
  
  
 
 
 
 
 
 
 
 
 
 
 
 
 
 
 
 
 
 
 
 
 
 
 
         | 
         
  
若 
觀 
一 
物 
體 
  
  
則 
見 
一 
切 
體 
  
  
  
  
 
 
 
 
 
 
 
 
 
 
 
 
 
 
 
 
 
 
 
 
 
 
 
         | 
         
以 
故。 
同 
前 
遮 
故。 
一 
切 
不 
能 
與 
空 
作 
過。 
如 
偈 
曰。 
 
 
 
 
 
 
 
 
 
 
 
 
 
 
 
 
 
 
 
 
 
 
 
         | 
         
人 
識 
知。 
若 
執 
不 
空 
與 
空 
作 
過 
者。 
此 
亦 
不 
然。 
何 
 
 
 
 
 
 
 
 
 
 
 
 
 
 
 
 
 
 
 
 
 
 
 
         | 
         
以 
第 
一 
義 
中 
諸 
入 
不 
起 
體 
非 
實 
有 
如 
是 
觀 
察 
令 
 
 
 
 
 
 
 
 
 
 
 
 
 
 
 
 
 
 
 
 
 
 
         | 
         
諍 
論 
義 
皆 
不 
然。 
何 
以 
故。 
如 
實 
諦 
觀 
彼 
相 
空 
故。 
 
 
 
 
 
 
 
 
 
 
 
 
 
 
 
 
 
 
 
 
 
 
 
         | 
         
一 
義 
中 
隨 
何 
等 
物 
自 
體 
不 
空 
及 
起 
滅 
等。 
此 
諸 
 
 
 
 
 
 
 
 
 
 
 
 
 
 
 
 
 
 
 
 
 
 
 
         | 
         
此 
諸 
道 
理 
應 
如 
是 
知。 
或 
復 
有 
人 
妄 
想 
分 
別 
第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30  | 
        
         
釋 
觀 
五 
陰 
品 
竟。 
  
  
  
  
  
  
  
  
  
  
  
 
 
 
 
 
 
 
 
 
 
 
 
 
 
 
 
 
 
 
 
 
 
 
         | 
         
如 
是 
等 
諸 
修 
多 
羅。 
此 
中 
應 
廣 
說。 
  
  
  
  
  
 
 
 
 
 
 
 
 
 
 
 
 
 
 
 
 
 
 
 
 
 
 
 
         | 
         
  
以 
無 
自 
體 
故 
  
  
彼 
言 
說 
亦 
無 
  
  
  
  
 
 
 
 
 
 
 
 
 
 
 
 
 
 
 
 
 
 
 
 
 
 
 
         | 
         
  
以 
覺 
分 
別 
時 
  
  
自 
體 
不 
可 
得 
  
  
  
  
 
 
 
 
 
 
 
 
 
 
 
 
 
 
 
 
 
 
 
 
 
 
 
         | 
         
  
但 
於 
假 
設 
中 
  
  
妄 
想 
作 
分 
別 
  
  
  
  
 
 
 
 
 
 
 
 
 
 
 
 
 
 
 
 
 
 
 
 
 
 
 
         | 
         
  
三 
有 
假 
施 
設 
  
  
物 
無 
自 
體 
故 
  
  
  
  
 
 
 
 
 
 
 
 
 
 
 
 
 
 
 
 
 
 
 
 
 
 
 
         | 
         
經 
偈 
曰。 
  
  
  
  
  
  
  
  
  
  
  
  
  
  
 
 
 
 
 
 
 
 
 
 
 
 
 
 
 
 
 
 
 
 
 
 
 
         | 
         
布 
施。 
不 
住 
聲 
香 
味 
觸 
法 
而 
行 
布 
施。 
又 
如 
楞 
伽 
 
 
 
 
 
 
 
 
 
 
 
 
 
 
 
 
 
 
 
 
 
 
 
         | 
         
又 
如 
金 
剛 
般 
若 
經 
中 
說。 
須 
菩 
提。 
菩 
薩 
不 
住 
色 
 
 
 
 
 
 
 
 
 
 
 
 
 
 
 
 
 
 
 
 
 
 
 
         | 
         
  
由 
如 
是 
解 
無 
所 
依 
  
  
世 
間 
八 
法 
不 
能 
染 
 
 
 
 
 
 
 
 
 
 
 
 
 
 
 
 
 
 
 
 
 
 
 
         | 
         
  
世 
間 
如 
彼 
虛 
空 
相 
  
  
彼 
虛 
空 
相 
亦 
自 
無 
 
 
 
 
 
 
 
 
 
 
 
 
 
 
 
 
 
 
 
 
 
 
 
         | 
         
  
能 
於 
彼 
陰 
不 
作 
依 
  
  
世 
間 
諸 
法 
得 
解 
脫 
 
 
 
 
 
 
 
 
 
 
 
 
 
 
 
 
 
 
 
 
 
 
 
         | 
         
  
我 
為 
世 
間 
說 
諸 
陰 
  
  
彼 
陰 
為 
彼 
世 
間 
依 
 
 
 
 
 
 
 
 
 
 
 
 
 
 
 
 
 
 
 
 
 
 
 
         | 
         
梵 
天 
所 
問 
經 
偈 
曰。 
  
  
  
  
  
  
  
  
  
  
 
 
 
 
 
 
 
 
 
 
 
 
 
 
 
 
 
 
 
 
 
 
 
         | 
         
識 
無 
自 
性 
者。 
是 
為 
般 
若 
波 
羅 
蜜。 
又 
如 
勝 
思 
惟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31  | 
        
         
非 
無。 
論 
者 
言。 
虛 
空 
無 
自 
體 
少 
功 
用 
生 
他 
解 
彼 
 
 
 
 
 
 
 
 
 
 
 
 
 
 
 
 
 
 
 
 
 
 
 
         | 
         
虛 
空 
花。 
今 
有 
堅 
等 
為 
地 
等 
相。 
以 
相 
有 
故。 
地 
等 
 
 
 
 
 
 
 
 
 
 
 
 
 
 
 
 
 
 
 
 
 
 
 
         | 
         
此 
地 
等 
界 
若 
實 
無 
者。 
如 
來 
不 
應 
說 
有 
彼 
相。 
如 
 
 
 
 
 
 
 
 
 
 
 
 
 
 
 
 
 
 
 
 
 
 
 
         | 
         
師 
言。 
第 
一 
義 
中 
有 
地 
等 
界。 
何 
以 
故。 
彼 
相 
有 
故。 
 
 
 
 
 
 
 
 
 
 
 
 
 
 
 
 
 
 
 
 
 
 
 
         | 
         
地 
等 
六 
界 
以 
為 
丈 
夫。 
非 
第 
一 
義。 
復 
次 
毘 
婆 
沙 
 
 
 
 
 
 
 
 
 
 
 
 
 
 
 
 
 
 
 
 
 
 
 
         | 
         
與 
阿 
含 
相 
違 
故。 
論 
者 
言。 
為 
世 
諦 
故。 
如 
來 
說 
此 
 
 
 
 
 
 
 
 
 
 
 
 
 
 
 
 
 
 
 
 
 
 
 
         | 
         
地 
等 
色 
因 
體 
非 
有 
者。 
彼 
所 
立 
義 
則 
為 
破 
壞。 
亦 
 
 
 
 
 
 
 
 
 
 
 
 
 
 
 
 
 
 
 
 
 
 
 
         | 
         
取 
名 
丈 
夫 
者。 
此 
義 
不 
然。 
是 
故 
論 
者 
先 
所 
立 
義 
 
 
 
 
 
 
 
 
 
 
 
 
 
 
 
 
 
 
 
 
 
 
 
         | 
         
別。 
此 
六 
種 
界 
說 
名 
丈 
夫。 
如 
無 
空 
花 
施 
設 
為 
有 
 
 
 
 
 
 
 
 
 
 
 
 
 
 
 
 
 
 
 
 
 
 
 
         | 
         
風 
及 
空 
識 
等 
彼 
各 
有 
相。 
謂 
堅 
濕 
煖 
動 
容 
受 
了 
 
 
 
 
 
 
 
 
 
 
 
 
 
 
 
 
 
 
 
 
 
 
 
         | 
         
語 
為 
證。 
如 
經 
言。 
佛 
告 
大 
王。 
界 
有 
六 
種。 
地 
水 
火 
 
 
 
 
 
 
 
 
 
 
 
 
 
 
 
 
 
 
 
 
 
 
 
         | 
         
中 
說。 
若 
離 
於 
色 
則 
無 
色 
因。 
此 
中 
自 
部 
復 
引 
佛 
 
 
 
 
 
 
 
 
 
 
 
 
 
 
 
 
 
 
 
 
 
 
 
         | 
         
等 
諸 
界 
無 
自 
性 
義。 
有 
此 
品 
起。 
此 
義 
云 
何。 
觀 
陰 
 
 
 
 
 
 
 
 
 
 
 
 
 
 
 
 
 
 
 
 
 
 
 
         | 
         
復 
次 
諸 
法 
無 
體。 
由 
空 
所 
對 
治 
故。 
今 
復 
欲 
明 
地 
 
 
 
 
 
 
 
 
 
 
 
 
 
 
 
 
 
 
 
 
 
 
 
         | 
         
  
  
般 
若 
燈 
論 
釋 
觀 
六 
界 
品 
第 
五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32  | 
        
         
曰。 
  
  
  
  
  
  
  
  
  
  
  
  
  
  
  
  
 
 
 
 
 
 
 
 
 
 
 
 
 
 
 
 
 
 
 
 
 
 
 
         | 
         
沙 
師 
言。 
實 
有 
虛 
空。 
是 
無 
為 
法。 
為 
答 
彼 
故。 
如 
偈 
 
 
 
 
 
 
 
 
 
 
 
 
 
 
 
 
 
 
 
 
 
 
 
         | 
         
有 
因 
及 
譬 
喻 
過 
失。 
以 
唯 
有 
立 
義 
故。 
復 
次 
毘 
婆 
 
 
 
 
 
 
 
 
 
 
 
 
 
 
 
 
 
 
 
 
 
 
 
         | 
         
此 
不 
成 
故。 
決 
須 
說 
彼 
令 
他 
解 
因。 
彼 
若 
說 
者。 
則 
 
 
 
 
 
 
 
 
 
 
 
 
 
 
 
 
 
 
 
 
 
 
 
         | 
         
悉 
解 
不 
須 
說 
彼 
令 
他 
解 
因 
者。 
以 
於 
第 
一 
義 
中 
 
 
 
 
 
 
 
 
 
 
 
 
 
 
 
 
 
 
 
 
 
 
 
         | 
         
汝 
意 
謂 
無 
障 
礙 
相 
為 
虛 
空 
者。 
於 
世 
諦 
中 
隨 
人 
 
 
 
 
 
 
 
 
 
 
 
 
 
 
 
 
 
 
 
 
 
 
 
         | 
         
有 
故。 
此 
則 
唯 
有 
立 
義。 
無 
因 
及 
喻 
義 
則 
不 
成。 
若 
 
 
 
 
 
 
 
 
 
 
 
 
 
 
 
 
 
 
 
 
 
 
 
         | 
         
以 
無 
常 
故 
將 
為 
出 
因。 
如 
是 
有 
此 
虛 
空。 
以 
虛 
空 
 
 
 
 
 
 
 
 
 
 
 
 
 
 
 
 
 
 
 
 
 
 
 
         | 
         
者。 
他 
不 
能 
解。 
此 
義 
云 
何。 
如 
無 
常 
聲 
是 
其 
立 
義。 
 
 
 
 
 
 
 
 
 
 
 
 
 
 
 
 
 
 
 
 
 
 
 
         | 
         
虛 
空 
相。 
彼 
相 
有 
故。 
論 
者 
言。 
此 
無 
障 
礙 
立 
為 
有 
 
 
 
 
 
 
 
 
 
 
 
 
 
 
 
 
 
 
 
 
 
 
 
         | 
         
是。 
復 
次 
毘 
婆 
沙 
師 
言。 
我 
立 
此 
義。 
無 
障 
礙 
者。 
是 
 
 
 
 
 
 
 
 
 
 
 
 
 
 
 
 
 
 
 
 
 
 
 
         | 
         
釋 
曰。 
虛 
空 
與 
彼 
無 
障 
礙 
相 
此 
二 
無 
別 
偈 
意 
如 
 
 
 
 
 
 
 
 
 
 
 
 
 
 
 
 
 
 
 
 
 
 
 
         | 
         
  
先 
虛 
空 
無 
有 
  
  
毫 
末 
虛 
空 
相 
  
  
  
  
 
 
 
 
 
 
 
 
 
 
 
 
 
 
 
 
 
 
 
 
 
 
 
         | 
         
曰。 
  
  
  
  
  
  
  
  
  
  
  
  
  
  
  
  
 
 
 
 
 
 
 
 
 
 
 
 
 
 
 
 
 
 
 
 
 
 
 
         | 
         
無 
物 
故。 
解 
空 
界 
已。 
自 
餘 
諸 
界 
即 
易 
可 
遮。 
如 
偈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33  | 
        
         
相。 
若 
言 
無 
相 
有 
體 
者。 
人 
不 
能 
知。 
為 
是 
故 
如 
偈 
 
 
 
 
 
 
 
 
 
 
 
 
 
 
 
 
 
 
 
 
 
 
 
         | 
         
是 
故 
別 
不 
別 
相 
二 
皆 
不 
成 
故。 
知 
虛 
空 
定 
是 
無 
 
 
 
 
 
 
 
 
 
 
 
 
 
 
 
 
 
 
 
 
 
 
 
         | 
         
世 
諦 
說 
因 
非 
因 
不 
成 
者 
違 
義 
過 
失 
汝 
不 
能 
避。 
 
 
 
 
 
 
 
 
 
 
 
 
 
 
 
 
 
 
 
 
 
 
 
         | 
         
然。 
何 
以 
故。 
異 
分 
別 
者。 
我 
亦 
捨 
故。 
復 
次 
若 
汝 
言 
 
 
 
 
 
 
 
 
 
 
 
 
 
 
 
 
 
 
 
 
 
 
 
         | 
         
隨 
一 
物。 
復 
次 
若 
謂 
所 
相 
能 
相 
無 
相 
者。 
是 
亦 
不 
 
 
 
 
 
 
 
 
 
 
 
 
 
 
 
 
 
 
 
 
 
 
 
         | 
         
次 
無 
障 
礙 
者。 
非 
虛 
空 
相。 
何 
以 
故。 
以 
彼 
異 
故。 
如 
 
 
 
 
 
 
 
 
 
 
 
 
 
 
 
 
 
 
 
 
 
 
 
         | 
         
彼 
相 
之 
所 
相。 
何 
以 
故。 
先 
已 
有 
故。 
如 
隨 
一 
物。 
復 
 
 
 
 
 
 
 
 
 
 
 
 
 
 
 
 
 
 
 
 
 
 
 
         | 
         
釋 
曰。 
虛 
空 
無 
相。 
偈 
意 
如 
是。 
此 
中 
說 
驗。 
虛 
空 
非 
 
 
 
 
 
 
 
 
 
 
 
 
 
 
 
 
 
 
 
 
 
 
 
         | 
         
  
若 
先 
有 
虛 
空 
  
  
空 
則 
是 
無 
相 
  
  
  
  
 
 
 
 
 
 
 
 
 
 
 
 
 
 
 
 
 
 
 
 
 
 
 
         | 
         
衣 
等。 
為 
答 
彼 
故。 
如 
偈 
曰。 
  
  
  
  
  
  
  
  
 
 
 
 
 
 
 
 
 
 
 
 
 
 
 
 
 
 
 
 
 
 
 
         | 
         
二 
法 
異 
故。 
論 
者 
言。 
若 
爾 
彼 
等 
則 
有 
先 
後。 
如 
瓶 
 
 
 
 
 
 
 
 
 
 
 
 
 
 
 
 
 
 
 
 
 
 
 
         | 
         
諸 
因。 
應 
如 
是 
廣 
說。 
復 
次 
鞞 
世 
師 
言。 
所 
相 
能 
相 
 
 
 
 
 
 
 
 
 
 
 
 
 
 
 
 
 
 
 
 
 
 
 
         | 
         
譬 
如 
兔 
角。 
如 
是 
因 
無 
體 
故。 
無 
果 
故。 
無 
有 
故 
等 
 
 
 
 
 
 
 
 
 
 
 
 
 
 
 
 
 
 
 
 
 
 
 
         | 
         
釋 
曰。 
第 
一 
義 
中 
虛 
空 
無 
實。 
何 
以 
故。 
以 
無 
生 
故。 
 
 
 
 
 
 
 
 
 
 
 
 
 
 
 
 
 
 
 
 
 
 
 
         | 
         
  
此 
中 
驗 
虛 
空 
  
  
無 
毫 
釐 
實 
體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34  | 
        
         
  
無 
相 
相 
不 
轉 
  
  
有 
相 
相 
不 
轉 
  
  
  
  
 
 
 
 
 
 
 
 
 
 
 
 
 
 
 
 
 
 
 
 
 
 
 
         | 
         
曰。 
  
  
  
  
  
  
  
  
  
  
  
  
  
  
  
  
 
 
 
 
 
 
 
 
 
 
 
 
 
 
 
 
 
 
 
 
 
 
 
         | 
         
處 
轉 
者。 
以 
不 
於 
彼 
轉 
故。 
此 
義 
應 
知。 
復 
次 
偈 
  
 
 
 
 
 
 
 
 
 
 
 
 
 
 
 
 
 
 
 
 
 
 
 
         | 
         
相 
故。 
偈 
言 
無 
有 
無 
相 
體 
者。 
謂 
虛 
空 
也。 
相 
於 
何 
 
 
 
 
 
 
 
 
 
 
 
 
 
 
 
 
 
 
 
 
 
 
 
         | 
         
異 
故。 
譬 
如 
隨 
一 
物 
等。 
如 
是 
相 
既 
無 
體。 
空 
亦 
無 
 
 
 
 
 
 
 
 
 
 
 
 
 
 
 
 
 
 
 
 
 
 
 
         | 
         
中 
虛 
空 
無 
相。 
若 
異 
門 
說 
相 
者。 
彼 
亦 
非 
相。 
所 
相 
 
 
 
 
 
 
 
 
 
 
 
 
 
 
 
 
 
 
 
 
 
 
 
         | 
         
還 
相 
所 
相 
彼 
異 
相 
無 
體 
故。 
以 
是 
義 
故。 
無 
異 
門 
 
 
 
 
 
 
 
 
 
 
 
 
 
 
 
 
 
 
 
 
 
 
 
         | 
         
是 
因 
過。 
復 
次 
所 
相 
能 
相 
若 
不 
異 
者。 
豈 
以 
所 
相 
 
 
 
 
 
 
 
 
 
 
 
 
 
 
 
 
 
 
 
 
 
 
 
         | 
         
釋 
曰。 
所 
依 
無 
體 
故。 
能 
依 
亦 
無 
體。 
義 
不 
成 
故。 
復 
 
 
 
 
 
 
 
 
 
 
 
 
 
 
 
 
 
 
 
 
 
 
 
         | 
         
  
無 
相 
體 
既 
無 
  
  
相 
於 
何 
處 
轉 
  
  
  
  
 
 
 
 
 
 
 
 
 
 
 
 
 
 
 
 
 
 
 
 
 
 
 
         | 
         
有 
能 
相 
轉 
者。 
此 
亦 
不 
然。 
如 
偈 
曰。 
  
  
  
  
  
 
 
 
 
 
 
 
 
 
 
 
 
 
 
 
 
 
 
 
 
 
 
 
         | 
         
則 
不 
然。 
或 
有 
人 
言。 
所 
相 
虛 
空 
如 
是 
有 
體。 
於 
彼 
 
 
 
 
 
 
 
 
 
 
 
 
 
 
 
 
 
 
 
 
 
 
 
         | 
         
釋 
曰。 
第 
一 
義 
中 
若 
自 
分 
若 
他 
分 
此 
體 
成 
者。 
義 
 
 
 
 
 
 
 
 
 
 
 
 
 
 
 
 
 
 
 
 
 
 
 
         | 
         
  
無 
處 
有 
一 
物 
  
  
無 
相 
而 
有 
體 
  
  
  
  
 
 
 
 
 
 
 
 
 
 
 
 
 
 
 
 
 
 
 
 
 
 
 
         | 
         
曰。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35  | 
        
         
故。 
復 
次 
有 
人 
言。 
第 
一 
義 
中 
虛 
空 
是 
有。 
以 
彼 
相 
 
 
 
 
 
 
 
 
 
 
 
 
 
 
 
 
 
 
 
 
 
 
 
         | 
         
解 
二 
分 
過 
者。 
今 
還 
屬 
汝 
此 
不 
相 
應。 
以 
有 
二 
過 
 
 
 
 
 
 
 
 
 
 
 
 
 
 
 
 
 
 
 
 
 
 
 
         | 
         
不 
然。 
彼 
定 
觀 
者 
然 
可 
然 
品 
後 
當 
廣 
遮 
先 
令 
他 
 
 
 
 
 
 
 
 
 
 
 
 
 
 
 
 
 
 
 
 
 
 
 
         | 
         
故。 
如 
偈 
言 
離 
有 
相 
無 
相。 
異 
處 
亦 
不 
轉。 
此 
二 
俱 
 
 
 
 
 
 
 
 
 
 
 
 
 
 
 
 
 
 
 
 
 
 
 
         | 
         
言。 
有 
相 
無 
相 
物 
相 
於 
中 
轉。 
此 
無 
過 
咎。 
為 
遮 
彼 
 
 
 
 
 
 
 
 
 
 
 
 
 
 
 
 
 
 
 
 
 
 
 
         | 
         
虛 
空 
相。 
何 
以 
故。 
以 
相 
故 
如 
堅 
等 
相。 
復 
次 
有 
人 
 
 
 
 
 
 
 
 
 
 
 
 
 
 
 
 
 
 
 
 
 
 
 
         | 
         
相 
不 
轉。 
以 
第 
一 
義 
中 
如 
實 
驗。 
彼 
無 
障 
礙 
者。 
非 
 
 
 
 
 
 
 
 
 
 
 
 
 
 
 
 
 
 
 
 
 
 
 
         | 
         
無 
體 
故。 
不 
可 
說 
轉 
世 
間 
悉 
解。 
是 
故 
偈 
言 
有 
相 
 
 
 
 
 
 
 
 
 
 
 
 
 
 
 
 
 
 
 
 
 
 
 
         | 
         
復 
次 
如 
虛 
空 
花 
等。 
以 
無 
相 
故。 
彼 
相 
亦 
爾。 
以 
  
 
 
 
 
 
 
 
 
 
 
 
 
 
 
 
 
 
 
 
 
 
 
 
         | 
         
然。 
何 
以 
故。 
以 
譬 
喻 
無 
體。 
外 
人 
所 
欲 
義 
不 
成 
故。 
 
 
 
 
 
 
 
 
 
 
 
 
 
 
 
 
 
 
 
 
 
 
 
         | 
         
釋 
曰。 
第 
一 
義 
中 
有 
一 
物 
體 
相 
於 
中 
轉。 
此 
皆 
不 
 
 
 
 
 
 
 
 
 
 
 
 
 
 
 
 
 
 
 
 
 
 
 
         | 
         
  
離 
有 
相 
無 
相 
  
  
異 
處 
亦 
不 
轉 
  
  
  
  
 
 
 
 
 
 
 
 
 
 
 
 
 
 
 
 
 
 
 
 
 
 
 
         | 
         
曰。 
  
  
  
  
  
  
  
  
  
  
  
  
  
  
  
  
 
 
 
 
 
 
 
 
 
 
 
 
 
 
 
 
 
 
 
 
 
 
 
         | 
         
無 
彼 
物 
體 
而 
有 
相 
者。 
此 
則 
不 
成。 
有 
體 
亦 
爾。 
偈 
 
 
 
 
 
 
 
 
 
 
 
 
 
 
 
 
 
 
 
 
 
 
 
         | 
         
釋 
曰。 
如 
汝 
所 
說。 
能 
相 
所 
相 
義 
皆 
不 
然。 
何 
以 
故。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36  | 
        
         
空 
者。 
為 
是 
所 
相。 
為 
是 
能 
相。 
二 
皆 
不 
然。 
如 
先 
已 
 
 
 
 
 
 
 
 
 
 
 
 
 
 
 
 
 
 
 
 
 
 
 
         | 
         
如 
涅 
槃。 
論 
者 
言。 
汝 
若 
欲 
令 
第 
一 
義 
中 
有 
此 
虛 
 
 
 
 
 
 
 
 
 
 
 
 
 
 
 
 
 
 
 
 
 
 
 
         | 
         
色。 
又 
三 
摩 
缽 
提 
所 
緣 
故。 
譬 
如 
識。 
亦 
無 
為 
故。 
譬 
 
 
 
 
 
 
 
 
 
 
 
 
 
 
 
 
 
 
 
 
 
 
 
         | 
         
虛 
空 
有 
體。 
何 
以 
故。 
彼 
為 
境 
界 
欲 
染 
斷 
故。 
譬 
如 
 
 
 
 
 
 
 
 
 
 
 
 
 
 
 
 
 
 
 
 
 
 
 
         | 
         
無 
體。 
此 
義 
得 
成。 
復 
次 
毘 
婆 
沙 
師 
言。 
如 
我 
立 
義。 
 
 
 
 
 
 
 
 
 
 
 
 
 
 
 
 
 
 
 
 
 
 
 
         | 
         
釋 
曰。 
彼 
令 
他 
解。 
無 
體 
可 
驗 
故。 
以 
是 
驗 
知。 
彼 
實 
 
 
 
 
 
 
 
 
 
 
 
 
 
 
 
 
 
 
 
 
 
 
 
         | 
         
  
是 
故 
無 
所 
相 
  
  
亦 
無 
有 
能 
相 
  
  
  
  
 
 
 
 
 
 
 
 
 
 
 
 
 
 
 
 
 
 
 
 
 
 
 
         | 
         
如 
偈 
曰。 
  
  
  
  
  
  
  
  
  
  
  
  
  
  
 
 
 
 
 
 
 
 
 
 
 
 
 
 
 
 
 
 
 
 
 
 
 
         | 
         
體。 
為 
是 
義 
故。 
以 
慧 
諦 
觀 
所 
相 
能 
相 
二 
皆 
不 
立。 
 
 
 
 
 
 
 
 
 
 
 
 
 
 
 
 
 
 
 
 
 
 
 
         | 
         
釋 
曰。 
能 
相 
亦 
墮 
所 
相 
中 
故。 
相 
亦 
不 
成。 
譬 
喻 
無 
 
 
 
 
 
 
 
 
 
 
 
 
 
 
 
 
 
 
 
 
 
 
 
         | 
         
  
所 
相 
不 
成 
故 
  
  
能 
相 
亦 
不 
成 
  
  
  
  
 
 
 
 
 
 
 
 
 
 
 
 
 
 
 
 
 
 
 
 
 
 
 
         | 
         
曰。 
  
  
  
  
  
  
  
  
  
  
  
  
  
  
  
  
 
 
 
 
 
 
 
 
 
 
 
 
 
 
 
 
 
 
 
 
 
 
 
         | 
         
為 
相 
故。 
論 
者 
言。 
所 
相 
不 
成。 
我 
先 
已 
破。 
如 
偈 
  
 
 
 
 
 
 
 
 
 
 
 
 
 
 
 
 
 
 
 
 
 
 
 
         | 
         
佛 
告 
大 
王。 
此 
六 
種 
界 
名 
為 
丈 
夫。 
是 
故 
彼 
有 
及 
 
 
 
 
 
 
 
 
 
 
 
 
 
 
 
 
 
 
 
 
 
 
 
         | 
         
故。 
此 
若 
無 
者。 
不 
說 
彼 
相。 
如 
虛 
空 
花。 
如 
經 
言。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37  | 
        
         
釋 
曰。 
如 
先 
觀 
陰 
品 
說。 
第 
一 
義 
中 
有 
礙 
名 
色 
者。 
 
 
 
 
 
 
 
 
 
 
 
 
 
 
 
 
 
 
 
 
 
 
 
         | 
         
  
色 
本 
無 
體 
故 
  
  
無 
體 
云 
何 
成 
  
  
  
  
 
 
 
 
 
 
 
 
 
 
 
 
 
 
 
 
 
 
 
 
 
 
 
         | 
         
  
離 
色 
因 
有 
色 
  
  
是 
義 
則 
不 
然 
  
  
  
  
 
 
 
 
 
 
 
 
 
 
 
 
 
 
 
 
 
 
 
 
 
 
 
         | 
         
明 
顯。 
今 
說 
此 
義。 
如 
偈 
曰。 
  
  
  
  
  
  
  
  
 
 
 
 
 
 
 
 
 
 
 
 
 
 
 
 
 
 
 
 
 
 
 
         | 
         
是 
假 
名。 
遮 
前 
有 
體。 
如 
是 
計 
者。 
令 
我 
譬 
喻 
轉 
更 
 
 
 
 
 
 
 
 
 
 
 
 
 
 
 
 
 
 
 
 
 
 
 
         | 
         
人 
解。 
今 
經 
部 
執 
言。 
實 
礙 
無 
處 
說 
為 
虛 
空。 
唯 
  
 
 
 
 
 
 
 
 
 
 
 
 
 
 
 
 
 
 
 
 
 
 
 
         | 
         
所 
緣 
故。 
彼 
為 
境 
界 
欲 
染 
斷 
故。 
立 
空 
有 
體。 
欲 
令 
 
 
 
 
 
 
 
 
 
 
 
 
 
 
 
 
 
 
 
 
 
 
 
         | 
         
義 
如 
此。 
論 
者 
言。 
如 
毘 
婆 
沙 
師 
所 
說。 
三 
摩 
缽 
提 
 
 
 
 
 
 
 
 
 
 
 
 
 
 
 
 
 
 
 
 
 
 
 
         | 
         
實 
礙 
無 
處 
說 
為 
虛 
空。 
虛 
空 
無 
體。 
唯 
是 
假 
名。 
我 
 
 
 
 
 
 
 
 
 
 
 
 
 
 
 
 
 
 
 
 
 
 
 
         | 
         
前 
驗 
過。 
應 
如 
是 
說。 
復 
次 
經 
部 
人 
言。 
如 
我 
立 
義。 
 
 
 
 
 
 
 
 
 
 
 
 
 
 
 
 
 
 
 
 
 
 
 
         | 
         
受 
自 
體 
故。 
亦 
有 
為 
故。 
此 
義 
及 
因 
二 
皆 
不 
成。 
如 
 
 
 
 
 
 
 
 
 
 
 
 
 
 
 
 
 
 
 
 
 
 
 
         | 
         
譬 
喻 
皆 
不 
成 
故。 
復 
次 
別 
部 
人 
言。 
虛 
空 
是 
有。 
領 
 
 
 
 
 
 
 
 
 
 
 
 
 
 
 
 
 
 
 
 
 
 
 
         | 
         
釋 
曰。 
自 
部 
義 
如 
是。 
餘 
涅 
槃 
等 
隨 
一 
物 
體 
能 
成。 
 
 
 
 
 
 
 
 
 
 
 
 
 
 
 
 
 
 
 
 
 
 
 
         | 
         
  
離 
所 
相 
能 
相 
  
  
是 
體 
亦 
不 
有 
  
  
  
  
 
 
 
 
 
 
 
 
 
 
 
 
 
 
 
 
 
 
 
 
 
 
 
         | 
         
說。 
令 
人 
得 
解。 
是 
故 
偈 
曰。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38  | 
        
         
解 
者 
有 
彼 
物 
則 
有。 
論 
者 
言。 
汝 
謂 
解 
者 
解 
體 
無 
 
 
 
 
 
 
 
 
 
 
 
 
 
 
 
 
 
 
 
 
 
 
 
         | 
         
外 
人 
言。 
有 
體 
無 
體 
二 
皆 
是 
有 
彼 
解 
者 
有 
故。 
若 
 
 
 
 
 
 
 
 
 
 
 
 
 
 
 
 
 
 
 
 
 
 
 
         | 
         
釋 
曰。 
彼 
色 
無 
故。 
譬 
喻 
無 
體。 
所 
欲 
義 
壞。 
應 
知。 
  
 
 
 
 
 
 
 
 
 
 
 
 
 
 
 
 
 
 
 
 
 
 
 
         | 
         
  
無 
體 
當 
可 
得 
  
  
  
  
  
  
  
  
  
  
  
 
 
 
 
 
 
 
 
 
 
 
 
 
 
 
 
 
 
 
 
 
 
 
         | 
         
釋 
曰。 
味 
故。 
偈 
曰。 
  
  
  
  
  
  
  
  
  
  
  
 
 
 
 
 
 
 
 
 
 
 
 
 
 
 
 
 
 
 
 
 
 
 
         | 
         
  
何 
處 
  
  
  
  
  
  
  
  
  
  
  
  
  
  
 
 
 
 
 
 
 
 
 
 
 
 
 
 
 
 
 
 
 
 
 
 
 
         | 
         
釋 
曰。 
色 
名。 
偈 
曰。 
  
  
  
  
  
  
  
  
  
  
  
 
 
 
 
 
 
 
 
 
 
 
 
 
 
 
 
 
 
 
 
 
 
 
         | 
         
  
無 
有 
體 
  
  
  
  
  
  
  
  
  
  
  
  
  
 
 
 
 
 
 
 
 
 
 
 
 
 
 
 
 
 
 
 
 
 
 
 
         | 
         
彼 
無 
體。 
如 
偈 
曰。 
  
  
  
  
  
  
  
  
  
  
  
 
 
 
 
 
 
 
 
 
 
 
 
 
 
 
 
 
 
 
 
 
 
 
         | 
         
角。 
論 
者 
言。 
色 
法 
有 
體。 
我 
先 
已 
遮。 
不 
欲 
令 
汝 
受 
 
 
 
 
 
 
 
 
 
 
 
 
 
 
 
 
 
 
 
 
 
 
 
         | 
         
色 
味 
二 
無 
體 
故。 
法 
若 
無 
體。 
無 
則 
不 
觀。 
譬 
如 
馬 
 
 
 
 
 
 
 
 
 
 
 
 
 
 
 
 
 
 
 
 
 
 
 
         | 
         
體。 
觀 
彼 
無 
體 
有 
故。 
此 
若 
是 
有。 
觀 
彼 
體 
無。 
譬 
如 
 
 
 
 
 
 
 
 
 
 
 
 
 
 
 
 
 
 
 
 
 
 
 
         | 
         
喻 
者。 
我 
今 
立 
義。 
令 
人 
易 
解。 
應 
如 
是 
說。 
色 
等 
有 
 
 
 
 
 
 
 
 
 
 
 
 
 
 
 
 
 
 
 
 
 
 
 
         | 
         
此 
義 
不 
成。 
有 
人 
言。 
虛 
空 
有 
體。 
不 
令 
人 
解。 
無 
譬 
 
 
 
 
 
 
 
 
 
 
 
 
 
 
 
 
 
 
 
 
 
 
 
         | 
         
無 
此 
道 
理。 
如 
經 
部 
分 
別 
虛 
空 
無 
體 
驗 
令 
解 
者。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39  | 
        
         
  
先 
地 
等 
無 
有 
  
  
微 
毫 
相 
可 
得 
  
  
  
  
 
 
 
 
 
 
 
 
 
 
 
 
 
 
 
 
 
 
 
 
 
 
 
         | 
         
然。 
如 
偈 
曰。 
  
  
  
  
  
  
  
  
  
  
  
  
  
 
 
 
 
 
 
 
 
 
 
 
 
 
 
 
 
 
 
 
 
 
 
 
         | 
         
釋 
曰。 
如 
遮 
虛 
空 
無 
有 
毫 
末 
令 
人 
信 
受。 
餘 
五 
亦 
 
 
 
 
 
 
 
 
 
 
 
 
 
 
 
 
 
 
 
 
 
 
 
         | 
         
  
非 
所 
相 
能 
相 
  
  
餘 
五 
同 
虛 
空 
  
  
  
  
 
 
 
 
 
 
 
 
 
 
 
 
 
 
 
 
 
 
 
 
 
 
 
         | 
         
  
是 
故 
知 
虛 
空 
  
  
非 
體 
非 
無 
體 
  
  
  
  
 
 
 
 
 
 
 
 
 
 
 
 
 
 
 
 
 
 
 
 
 
 
 
         | 
         
偈 
曰。 
  
  
  
  
  
  
  
  
  
  
  
  
  
  
  
 
 
 
 
 
 
 
 
 
 
 
 
 
 
 
 
 
 
 
 
 
 
 
         | 
         
令 
人 
信 
知。 
如 
是 
虛 
空 
諦 
觀 
察 
時 
不 
應 
道 
理。 
如 
 
 
 
 
 
 
 
 
 
 
 
 
 
 
 
 
 
 
 
 
 
 
 
         | 
         
是 
義 
不 
然。 
以 
相 
違 
故。 
觀 
亦 
不 
立。 
彼 
無 
可 
驗 
  
 
 
 
 
 
 
 
 
 
 
 
 
 
 
 
 
 
 
 
 
 
 
 
         | 
         
似 
故。 
論 
者 
言。 
彼 
不 
相 
似 
體 
是 
一 
物 
有 
二 
分 
者。 
 
 
 
 
 
 
 
 
 
 
 
 
 
 
 
 
 
 
 
 
 
 
 
         | 
         
門 
作 
此 
分 
別 
如 
是 
解 
者。 
與 
彼 
有 
體 
無 
體 
不 
相 
 
 
 
 
 
 
 
 
 
 
 
 
 
 
 
 
 
 
 
 
 
 
 
         | 
         
釋 
曰。 
解 
者 
無 
體。 
偈 
義 
如 
是。 
外 
人 
復 
言。 
我 
有 
異 
 
 
 
 
 
 
 
 
 
 
 
 
 
 
 
 
 
 
 
 
 
 
 
         | 
         
  
與 
體 
無 
體 
異 
  
  
何 
處 
有 
解 
者 
  
  
  
  
 
 
 
 
 
 
 
 
 
 
 
 
 
 
 
 
 
 
 
 
 
 
 
         | 
         
故。 
異 
此 
之 
外 
分 
別 
解 
者。 
此 
義 
不 
然。 
如 
偈 
曰。 
  
 
 
 
 
 
 
 
 
 
 
 
 
 
 
 
 
 
 
 
 
 
 
 
         | 
         
解 
者 
有 
體 
此 
義 
不 
成。 
又 
與 
有 
體 
無 
體 
不 
相 
似 
 
 
 
 
 
 
 
 
 
 
 
 
 
 
 
 
 
 
 
 
 
 
 
         | 
         
體。 
此 
之 
解 
者 
為 
是 
有 
體 
為 
是 
無 
體。 
俱 
亦 
已 
遮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40  | 
        
         
釋 
曰。 
如 
是 
不 
著 
有 
體。 
不 
著 
無 
體。 
若 
法 
無 
體。 
則 
 
 
 
 
 
 
 
 
 
 
 
 
 
 
 
 
 
 
 
 
 
 
 
         | 
         
  
彼 
心 
行 
滅 
已 
  
  
名 
為 
正 
心 
滅 
  
  
  
  
 
 
 
 
 
 
 
 
 
 
 
 
 
 
 
 
 
 
 
 
 
 
 
         | 
         
  
有 
無 
俱 
是 
邊 
  
  
乃 
至 
心 
所 
行 
  
  
  
  
 
 
 
 
 
 
 
 
 
 
 
 
 
 
 
 
 
 
 
 
 
 
 
         | 
         
有 
自 
體。 
不 
說 
無 
體。 
如 
楞 
伽 
經 
中 
偈 
曰。 
  
  
  
 
 
 
 
 
 
 
 
 
 
 
 
 
 
 
 
 
 
 
 
 
 
 
         | 
         
蠅 
等 
妄 
作 
遮 
故。 
是 
義 
云 
何。 
我 
說 
遮 
入 
有 
者。 
遮 
 
 
 
 
 
 
 
 
 
 
 
 
 
 
 
 
 
 
 
 
 
 
 
         | 
         
佛 
語 
故。 
論 
者 
言。 
汝 
起 
過 
增 
翳 
不 
真 
髮 
毛 
蚊 
蚋 
 
 
 
 
 
 
 
 
 
 
 
 
 
 
 
 
 
 
 
 
 
 
 
         | 
         
陀 
法 
邪 
見 
所 
說。 
與 
佛 
語 
相 
似。 
此 
應 
棄 
捨。 
以 
非 
 
 
 
 
 
 
 
 
 
 
 
 
 
 
 
 
 
 
 
 
 
 
 
         | 
         
第 
一 
義 
中 
一 
切 
句 
義 
皆 
撥 
無 
者。 
此 
是 
路 
伽 
耶 
 
 
 
 
 
 
 
 
 
 
 
 
 
 
 
 
 
 
 
 
 
 
 
         | 
         
入 
亦 
不 
成。 
以 
界 
有 
故。 
所 
欲 
不 
破。 
復 
有 
人 
言。 
若 
 
 
 
 
 
 
 
 
 
 
 
 
 
 
 
 
 
 
 
 
 
 
 
         | 
         
說 
彼 
佛 
語 
者。 
世 
諦 
所 
攝。 
第 
一 
義 
中 
界 
無 
體 
也。 
 
 
 
 
 
 
 
 
 
 
 
 
 
 
 
 
 
 
 
 
 
 
 
         | 
         
持 
義 
是 
界 
義。 
說 
彼 
界 
者。 
為 
教 
化 
眾 
生 
憐 
愍 
故。 
 
 
 
 
 
 
 
 
 
 
 
 
 
 
 
 
 
 
 
 
 
 
 
         | 
         
空 
等 
能 
為 
憂 
苦 
等 
藏 
義 
故。 
復 
次 
無 
功 
用 
自 
相 
 
 
 
 
 
 
 
 
 
 
 
 
 
 
 
 
 
 
 
 
 
 
 
         | 
         
空 
遮。 
云 
何 
名 
界。 
藏 
義 
是 
界 
義。 
如 
彼 
金 
界。 
彼 
虛 
 
 
 
 
 
 
 
 
 
 
 
 
 
 
 
 
 
 
 
 
 
 
 
         | 
         
言 
非 
體 
非 
無 
體 
非 
所 
相 
能 
相 
應 
當 
同 
作 
如 
虛 
 
 
 
 
 
 
 
 
 
 
 
 
 
 
 
 
 
 
 
 
 
 
 
         | 
         
釋 
曰。 
彼 
地 
水 
等 
亦 
應 
如 
是 
廣 
分 
別 
說。 
乃 
至 
偈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41  | 
        
         
不 
可 
得。 
是 
故 
偈 
曰。 
  
  
  
  
  
  
  
  
  
  
 
 
 
 
 
 
 
 
 
 
 
 
 
 
 
 
 
 
 
 
 
 
 
         | 
         
世 
間 
則 
墮 
斷 
滅。 
譬 
如 
磨 
瑩 
兔 
角。 
令 
其 
銛 
利 
終 
 
 
 
 
 
 
 
 
 
 
 
 
 
 
 
 
 
 
 
 
 
 
 
         | 
         
不 
善 
法 
起 
勤 
方 
便 
則 
空 
無 
果 
以 
無 
有 
故。 
如 
是 
 
 
 
 
 
 
 
 
 
 
 
 
 
 
 
 
 
 
 
 
 
 
 
         | 
         
復 
次 
若 
無 
自 
體 
者。 
彼 
三 
界 
所 
攝。 
若 
出 
世 
間 
善 
 
 
 
 
 
 
 
 
 
 
 
 
 
 
 
 
 
 
 
 
 
 
 
         | 
         
畫 
形 
量 
威 
儀 
相 
貌 
不 
變。 
一 
切 
眾 
生 
亦 
應 
如 
是。 
 
 
 
 
 
 
 
 
 
 
 
 
 
 
 
 
 
 
 
 
 
 
 
         | 
         
瓶 
衣 
等 
如 
是 
樂 
者 
常 
樂。 
苦 
者 
常 
苦。 
如 
壁 
上 
彩 
 
 
 
 
 
 
 
 
 
 
 
 
 
 
 
 
 
 
 
 
 
 
 
         | 
         
應 
空 
無 
果。 
何 
以 
故。 
以 
先 
有 
故。 
譬 
如 
先 
有。 
若 
  
 
 
 
 
 
 
 
 
 
 
 
 
 
 
 
 
 
 
 
 
 
 
 
         | 
         
若 
有 
自 
體 
者。 
起 
勤 
方 
便 
作 
善 
不 
善 
此 
諸 
作 
業 
 
 
 
 
 
 
 
 
 
 
 
 
 
 
 
 
 
 
 
 
 
 
 
         | 
         
無 
記 
等。 
如 
世 
諦 
種 
諸 
所 
營 
作。 
彼 
於 
第 
一 
義 
中。 
 
 
 
 
 
 
 
 
 
 
 
 
 
 
 
 
 
 
 
 
 
 
 
         | 
         
復 
云 
何。 
若 
三 
界 
所 
攝。 
若 
出 
世 
間。 
若 
善 
不 
善 
及 
 
 
 
 
 
 
 
 
 
 
 
 
 
 
 
 
 
 
 
 
 
 
 
         | 
         
息 
戲 
論 
得 
無 
餘 
樂 
者。 
應 
須 
遮 
此 
二 
種 
惡 
見。 
此 
 
 
 
 
 
 
 
 
 
 
 
 
 
 
 
 
 
 
 
 
 
 
 
         | 
         
釋 
曰。 
此 
二 
種 
見 
名 
為 
不 
善。 
是 
故 
有 
智 
慧 
者。 
欲 
 
 
 
 
 
 
 
 
 
 
 
 
 
 
 
 
 
 
 
 
 
 
 
         | 
         
  
如 
遮 
青 
非 
青 
  
  
不 
欲 
說 
為 
白 
  
  
  
  
 
 
 
 
 
 
 
 
 
 
 
 
 
 
 
 
 
 
 
 
 
 
 
         | 
         
  
遮 
有 
言 
非 
有 
  
  
不 
取 
非 
有 
故 
  
  
  
  
 
 
 
 
 
 
 
 
 
 
 
 
 
 
 
 
 
 
 
 
 
 
 
         | 
         
無 
一 
可 
作 
故。 
又 
如 
偈 
曰。 
  
  
  
  
  
  
  
  
 
 
 
 
 
 
 
 
 
 
 
 
 
 
 
 
 
 
 
 
 
 
 
 |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   | 
 
        | 
         42  | 
         |  
        
         
般 
若 
燈 
論 
釋 
卷 
第 
四 
  
  
  
  
  
  
  
  
  
 
 
 
 
 
 
 
 
 
 
 
 
 
 
 
 
 
 
 
 
 
 
 
         | 
         
釋 
觀 
六 
界 
品 
竟。 
  
  
  
  
  
  
  
  
  
  
  
 
 
 
 
 
 
 
 
 
 
 
 
 
 
 
 
 
 
 
 
 
 
 
         | 
         
如 
是 
等 
諸 
修 
多 
羅 
此 
中 
應 
廣 
說。 
  
  
  
  
  
 
 
 
 
 
 
 
 
 
 
 
 
 
 
 
 
 
 
 
 
 
 
 
         | 
         
  
若 
能 
如 
是 
知 
  
  
於 
世 
得 
解 
脫 
  
  
  
  
 
 
 
 
 
 
 
 
 
 
 
 
 
 
 
 
 
 
 
 
 
 
 
         | 
         
  
世 
間 
如 
空 
相 
  
  
虛 
空 
亦 
無 
相 
  
  
  
  
 
 
 
 
 
 
 
 
 
 
 
 
 
 
 
 
 
 
 
 
 
 
 
         | 
         
曰。 
  
  
  
  
  
  
  
  
  
  
  
  
  
  
  
  
 
 
 
 
 
 
 
 
 
 
 
 
 
 
 
 
 
 
 
 
 
 
 
         | 
         
師 
利 
如 
劫 
燒 
時 
世 
界 
空 
虛 
無 
一 
可 
見。 
又 
如 
偈 
 
 
 
 
 
 
 
 
 
 
 
 
 
 
 
 
 
 
 
 
 
 
 
         | 
         
利 
問 
善 
女 
人 
言。 
姊 
云 
何 
觀 
界。 
女 
人 
答 
言。 
文 
殊 
 
 
 
 
 
 
 
 
 
 
 
 
 
 
 
 
 
 
 
 
 
 
 
         | 
         
一 
相。 
所 
謂 
無 
相。 
又 
如 
上 
金 
光 
明 
女 
經。 
文 
殊 
師 
 
 
 
 
 
 
 
 
 
 
 
 
 
 
 
 
 
 
 
 
 
 
 
         | 
         
無 
二 
義。 
諸 
佛 
如 
來 
實 
慧 
證 
知 
得 
成 
正 
覺 
無 
二 
 
 
 
 
 
 
 
 
 
 
 
 
 
 
 
 
 
 
 
 
 
 
 
         | 
         
無 
者 
是 
一 
邊。 
如 
是 
等。 
彼 
內 
地 
界 
及 
外 
地 
界 
皆 
 
 
 
 
 
 
 
 
 
 
 
 
 
 
 
 
 
 
 
 
 
 
 
         | 
         
復 
次 
如 
寶 
聚 
經 
中。 
佛 
告 
迦 
葉。 
有 
者 
是 
一 
邊。 
  
 
 
 
 
 
 
 
 
 
 
 
 
 
 
 
 
 
 
 
 
 
 
 
         | 
         
  
彼 
人 
則 
不 
見 
  
  
滅 
見 
第 
一 
義 
  
  
  
  
 
 
 
 
 
 
 
 
 
 
 
 
 
 
 
 
 
 
 
 
 
 
 
         | 
         
  
少 
慧 
見 
諸 
法 
  
  
若 
有 
若 
無 
等 
  
  
  
  
 
 
 
 
 
 
 
 
 
 
 
 
 
 
 
 
 
 
 
 
 
 
 
 |  
 
▲  | 
    | 
 | 
    |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