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百
|
|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八
|
「復次,善勇猛!若諸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
不行色開顯不開顯,不行受、想、行、識開顯不
|
開顯;不行眼開顯不開顯,不行耳、鼻、舌、身、意
|
開顯不開顯;不行色開顯不開顯,不行聲、香、
|
味、觸、法開顯不開顯;不行眼識開顯不開顯,
|
不行耳、鼻、舌、身、意識開顯不開顯。不行色寂
|
靜不寂靜,不行受、想、行、識寂靜不寂靜;不行
|
眼寂靜不寂靜,不行耳、鼻、舌、身、意寂靜不寂
|
靜;不行色寂靜不寂靜,不行聲、香、味、觸、法寂
|
靜不寂靜;不行眼識寂靜不寂靜,不行耳、鼻、
|
舌、身、意識寂靜不寂靜。 「不行色本性清淨不
|
清淨,不行受、想、行、識本性清淨不清淨;不行
|
眼本性清淨不清淨,不行耳、鼻、舌、身、意本性
|
清淨不清淨;不行色本性清淨不清淨,不行
|
聲、香、味、觸、法本性清淨不清淨;不行眼識本
|
性清淨不清淨,不行耳、鼻、舌、身、意識本性清
|
淨不清淨。不行色本性開顯不開顯,不行受、
|
想、行、識本性開顯不開顯;不行眼本性開顯
|
不開顯,不行耳、鼻、舌、身、意本性開顯不開顯;
|
不行色本性開顯不開顯,不行聲、香、味、觸、法
|
本性開顯不開顯;不行眼識本性開顯不開
|
顯,不行耳、鼻、舌、身、意識本性開顯不開顯。不
|
行色本性寂靜不寂靜,不行受、想、行、識本性
|
寂靜不寂靜;不行眼本性寂靜不寂靜,不行
|
耳、鼻、舌、身、意本性寂靜不寂靜;不行色本性
|
寂靜不寂靜,不行聲、香、味、觸、法本性寂靜不
|
寂靜;不行眼識本性寂靜不寂靜,不行耳、鼻、
|
舌、身、意識本性寂靜不寂靜。不行色本性遠
|
離不遠離,不行受、想、行、識本性遠離不遠離;
|
不行眼本性遠離不遠離,不行耳、鼻、舌、身、意
|
本性遠離不遠離;不行色本性遠離不遠離,
|
不行聲、香、味、觸、法本性遠離不遠離;不行眼
|
識本性遠離不遠離,不行耳、鼻、舌、身、意識本
|
性遠離不遠離。 「不行色過去未來現在本性
|
清淨不清淨、開顯不開顯、寂靜不寂靜、遠離不
|
遠離,不行受、想、行、識過去未來現在本性清
|
淨不清淨、開顯不開顯、寂靜不寂靜、遠離不遠
|
離;不行眼過去未來現在本性清淨不清淨、
|
開顯不開顯、寂靜不寂靜、遠離不遠離,不行
|
耳、鼻、舌、身、意過去未來現在本性清淨不清淨、
|
開顯不開顯、寂靜不寂靜、遠離不遠離;不行
|
色過去未來現在本性清淨不清淨、開顯不開
|
顯、寂靜不寂靜、遠離不遠離,不行聲、香、味、觸、
|
法過去未來現在本性清淨不清淨、開顯不開
|
顯、寂靜不寂靜、遠離不遠離;不行眼識過去
|
未來現在本性清淨不清淨、開顯不開顯、寂靜
|
不寂靜、遠離不遠離,不行耳、鼻、舌、身、意識過
|
去未來現在本性清淨不清淨、開顯不開顯、寂
|
靜不寂靜、遠離不遠離。 「善勇猛!若諸菩薩能
|
如是行,速能圓滿一切智法。
|
「復次,善勇猛!若諸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
不恃執色,不恃執受、想、行、識;不恃執眼,不恃
|
執耳、鼻、舌、身、意;不恃執色,不恃執聲
|
、香、味、觸、
|
法;不恃執眼識,不恃執耳、鼻、舌、身、意識;不恃
|
執色清淨,不恃執受、想、行、識清淨;不恃執眼
|
清淨,不恃執耳、鼻、舌、身、意清淨;不恃執色清
|
淨,不恃執聲、香、味、觸、法清淨;不恃執眼識清
|
淨,不恃執耳、鼻、舌、身、意識清淨;不恃執色所
|
緣清淨,不恃執受、想、行、識所緣清淨;不恃執
|
眼所緣清淨,不恃執耳、鼻、舌、身、意所緣清淨;
|
不恃執色所緣清淨,不恃執聲、香、味、觸、法所緣
|
清淨;不恃執眼識所緣清淨,不恃執耳、鼻、舌、
|
身、意識所緣清淨。 「復次,善勇猛!若諸菩薩修
|
行般若波羅蜜多,不執著色,不執著受、想、行、
|
識;不執著眼,不執著耳、鼻、舌、身、意;不執著色,
|
不執著聲、香、味、觸、法;不執著眼識,不執著耳、
|
鼻、舌、身、意識;不執著色清淨,不執著受、想、行、
|
識清淨;不執著眼清淨,不執著耳、鼻、舌、身、意
|
清淨;不執著色清淨,不執著聲、香、味、觸、法清
|
淨;不執著眼識清淨,不執著耳、鼻、舌、身、意識
|
清淨;不執著色所緣清淨,不執著受、想、行、識
|
所緣清淨;不執著眼所緣清淨,不執著耳、鼻、
|
舌、身、意所緣清淨;不執著色所緣清淨,不執
|
著聲、香、味、觸、法所緣清淨;不執著眼識所緣清
|
淨,不執著耳、鼻、舌、身、意識所緣清淨。 「善勇猛!
|
若諸菩薩能如是行,速能圓滿一切智法。 「善
|
勇猛!若諸菩薩能如是行,則為鄰近如來十
|
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
|
八佛不共法。 「善勇猛!若諸菩薩能如是行,則
|
為鄰近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身真金色,無
|
邊光明,如龍象視,無能見頂。 「善勇猛!若諸
|
菩薩能如是行,則為鄰近過去未來現在無
|
著無礙智見,亦為鄰近如來教授、教誡、示導,
|
亦為鄰近過去未來現在無著無礙智見,決定
|
受記。 「善勇猛!若諸菩薩能如是行,速證一切
|
佛法清淨,速能證得佛土清淨,速能攝受聲
|
聞眾圓滿,速能攝受菩薩眾圓滿。 「善勇猛!若
|
諸菩薩能如是行,不住色,不住受、想、行、識;不
|
住眼,不住耳、鼻、舌、身、意;不住色,不
|
住聲、香、味、
|
觸、法;不住眼識,不住耳、鼻、舌、身、意識;不住名、
|
色,不住顛倒、見、蓋、愛行,不住欲、色、無色界,不
|
住有情界、法界,不住地、水、火、風、空、識界,不住
|
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
|
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及彼諸想,不住斷、常,
|
不住染、淨,不住緣起,不住布施、慳貪、持戒、犯
|
戒、安忍、忿恚、精進、懈怠、靜慮、散亂、妙慧、惡慧,
|
不住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不住顛
|
倒等斷,不住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不住明及
|
解脫、解脫智見,不住盡智、無生智、無造作智
|
及無著智,不住止、觀,不住無量、神通,不住苦、
|
集、滅、道,不住異生、聲聞、獨覺、菩薩、佛地,不住
|
異生、聲聞、獨覺、菩薩、佛法,不住生死、涅槃,不
|
住佛智、力、無畏等,不住過去未來現在智見,
|
不住佛土圓滿,不住聲聞眾圓滿,不住菩薩
|
眾圓滿。何以故?善勇猛!以一切法不可住故。
|
「善勇猛!非一切法有可住義。所以者何?以一
|
切法皆無執藏,無執藏故無可住者。善勇猛!
|
若一切法有可住者,應可示現此可執藏、此
|
法常住,如來亦應安住諸法,示現諸法此可
|
執藏、此可積集。善勇猛!以一切法不可安住、
|
不可執藏、不可積集,是故無法是常住者。
|
由此如來不安住法,亦不示現此可執藏、此
|
可積集。善勇猛!無有少法是實可生,以無少
|
法實可生故都無所住,故說諸法無可住義。
|
善勇猛!以無所住及無不住為方便故,說一
|
切法都無所住。 「善勇猛!無有少法可說住者,
|
如四大河無熱池出,未入大海終無住義。如
|
是諸法乃至無造,諸行未盡終無住義。善勇
|
猛!無造行者,謂於此中無住不住、無留難者,
|
一切皆依俗數而說,實無有住、無留難者、無
|
究竟者亦無不住。善勇猛!無造行者依俗數
|
說,如諸有情世俗所見,非實有住或留難
|
者、或究竟者亦無不住。非無造行有實住
|
者,是故可言依俗數說,故一切法皆無住義。
|
「善勇猛!如是菩薩摩訶薩眾,依一切法無
|
住方便,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善勇猛!若諸
|
菩薩能如是行,速能圓滿一切智法,鄰近無
|
上正等菩提,疾能安坐妙菩提座,疾能證得
|
一切智智,疾能圓滿三世智見,疾能圓滿一
|
切有情心行差別,遍知妙智故。
|
「善勇猛!若諸菩薩摩訶薩眾,欲普饒益一切
|
有情,欲以財施一切有情皆令充足,欲以
|
法施一切有情皆令願滿,欲能破壞一切有
|
情無明卵 ,欲普授與一切有情大智佛智,
|
欲普哀愍一切有情,欲普利樂一切有情,欲
|
令一切有情豐足財施、法施,欲令一切有情
|
豐足清淨尸羅,欲令一切有情豐足安忍柔
|
和,欲令一切有情豐足勇猛精進,欲令一
|
切有情豐足清白靜慮,欲令一切有情豐足
|
微妙般若,欲令一切有情豐足究竟解脫,欲
|
令一切有情豐足解脫智見,欲令一切有情
|
豐足生諸善趣,欲令一切有情豐足明及解
|
脫,欲令一切有情豐足畢竟涅槃,欲令一
|
切有情豐足諸佛妙法,欲令一切有情豐足
|
圓滿眾德,欲轉無上微妙法輪,一切世間沙
|
門、梵志、天、魔、外道,皆無有能如法轉者。欲於
|
世間宣說妙法,欲能如實記諸佛地,欲能如
|
實記菩薩地,欲能如實記獨覺地,欲能如實
|
記聲聞地,欲能覺發諸有情類本願善根,應
|
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勇猛正勤常無
|
間斷,應依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精勤修
|
學無所顧戀。 「善勇猛!我都不見有諸餘法,能
|
令菩薩速疾圓滿所求無上諸佛妙法,如此
|
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若諸菩薩安住如
|
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精勤修學時無暫捨,
|
速能圓滿一切智法。善勇猛!若諸菩薩修行
|
般若波羅蜜多能至究竟,是諸菩薩鄰近無
|
上正等菩提定無疑惑。善勇猛!若善男子、善
|
女人等聞此般若波羅蜜多,歡喜信受生實
|
想者,我說彼類能引無上正等菩提,殊勝善
|
根速至究竟。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攝受善根,
|
定能積集大慧資糧。善勇猛!若諸菩薩手執
|
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相應法
|
教,是諸菩薩設不現前蒙佛受記,當知已近
|
蒙佛受記,或復不久當蒙諸佛現前受記。 「善
|
勇猛!譬如有人精勤受學十善業道已至究
|
竟,當知彼人善根成熟,已得鄰近北俱盧生;
|
如是菩薩若手執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
|
知鄰近所求無上正等菩提定無疑惑。 「善勇
|
猛!譬如有人樂行惠捨,於諸財寶無所顧吝,
|
於諸有情常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攝受,持
|
戒、修忍摧伏憍慢,修如是行至究竟時,速獲
|
大財生於高族;如是菩薩若手得此甚深般
|
若波羅蜜多,當知鄰近不退轉位。 「善勇猛!譬
|
如有人樂修施、戒尸羅、安忍無不具足,慈愍
|
有情勸持淨戒,復能造作感增上業,當知速
|
獲轉輪王位;如是菩薩若手得此甚深般若
|
波羅蜜多,當知速坐妙菩提座。 「善勇猛!如
|
轉輪王將登大位,於白半月十五日晨,沐浴
|
受齋至大殿上,昇師子座面東而坐,有大輪
|
寶從空而來,當知彼王受轉輪位,不久當得
|
具足七寶;如是菩薩手中得此甚深般若波
|
羅蜜多,當知速獲一切智智。 「善勇猛!如有
|
情類成勝善根,常樂修行清白之行,信解
|
廣大,厭患人身,具淨尸羅,樂營眾事,其心
|
長夜思願生天,與四洲人常為覆護,當知
|
彼類不久得為四大天王護四洲界;如是菩
|
薩若以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法教,施有情類
|
心無吝惜,當知不久得為法王,於一切法
|
皆得自在。 「善勇猛!如有情類成勝善根,清
|
淨過前所成就者,所獲財寶先惠施他後自
|
受用,所營事務先為有情後方為己,常自守
|
護不為非法不平等貪之所染污,其心長夜
|
願為天主,於所修善其心堅固,當知彼類
|
不久定生三十三天作天帝釋;如是菩薩若
|
以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法要,施有情類無顧
|
吝者,當知不久定作法王,於一切法得大
|
自在。 「善勇猛!譬如有人得四梵住,當知
|
不久生於梵天;如是菩薩若以般若波羅蜜
|
多相應法要,施有情類無顧吝者,當知不久
|
轉妙法輪,施諸有情利益安樂。 「善勇猛!譬
|
如大地至雨際時,見上空中密雲含潤,天將
|
昏闇漸降大雨,陂湖池沼處處充溢,大地原
|
隰上下俱潤,密雲垂覆甘雨普洽,令諸藥
|
物、卉木、叢林、枝葉、花果悉皆茂盛,水陸山川
|
香氣芬馥,處處皆有花果泉池,大地于時甚
|
可愛樂,人非人類見已歡娛,採摘花果嗅
|
香嘗味;如是菩薩現得般若波羅蜜多精勤
|
修學,是諸菩薩當知不久一切智智之所潤
|
沃,善能趣入一切智智,當能開顯一切智
|
智,由斯潤洽一切有情,分別開示無上法
|
寶。 「善勇猛!譬如無熱龍王宮內,有情生已
|
出四大河,各趣一方充滿大海;如是菩薩手
|
中得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復能於中精勤
|
修學,彼皆能出大法流注,以大法施充足
|
有情。 「善勇猛!如眾鳥等依妙高山,形類雖
|
殊而同一色;如是菩薩手中得此甚深般若
|
波羅蜜多,信受修行皆同一趣,謂趣如來一
|
切智趣。 「善勇猛!譬如大海諸水依持,常為
|
眾流之所歸趣;如是菩薩手中得此甚深般
|
若波羅蜜多,精勤修學令極通利,不久當作
|
一切法海,速疾當成一切法器,常為諸法
|
之所歸趣,世俗諸法不能擾動。 「善勇猛!如
|
日輪舉蔽諸光明;如是菩薩所學般若波羅
|
蜜多出現世間,一切外道悉皆隱沒。善勇猛!
|
若諸菩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出現世間,與
|
有情類作法明照。善勇猛!若諸菩薩出現世
|
間,作諸有情善根明照,與有情類作淨福田;
|
一切有情皆應供養,一切有情皆應歸趣,一
|
切有情皆應稱讚。
|
「復次,善勇猛!若諸菩薩能學般若波羅蜜多,
|
於諸學中是最勝學,如是學者普為有情淨
|
涅槃路。何以故?善勇猛!若學般若波羅蜜多,
|
於諸學中最勝第一,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
|
上、無等無等等。善勇猛!若諸菩薩能學般
|
若波羅蜜多,令一切學皆至究竟,普能受持
|
一切所學,於一切學皆能開示,摧伏一切他
|
論邪學。善勇猛!若諸菩薩能學般若波羅
|
蜜多,則能修行三世諸佛、諸菩薩行。善勇猛!
|
諸佛世尊於此所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已、
|
正、當學極善安住,為諸有情已、正、當說如是
|
無上清淨學法。善勇猛!如是所學甚深般若
|
波羅蜜多,超過一切世間所學最尊、最勝。善
|
勇猛!如是所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自然
|
學,一切世間無能及者。 「善勇猛!若學般若波
|
羅蜜多,於諸法中都無所學,謂若世間、若出
|
世間,若有為、若無為,若有漏、若無漏,若有
|
罪、若無罪,於如是等一切法門不生執著,於
|
一切法無著而住,為諸有情無倒開示無上
|
清淨所學之法。何以故?善勇猛!以一切法無
|
著無縛,無有少法為著為縛而現在前,由此
|
亦無得解脫義。 「善勇猛!色無著無縛亦無解
|
脫,受、想、行、識無著無縛亦無解脫,眼無著無
|
縛亦無解脫,耳、鼻、舌、身、意無著無縛亦無解
|
脫,色無著無縛亦無解脫,聲、香、味、觸、法無著
|
無縛亦無解脫,眼識無著無縛亦無解脫,耳、
|
鼻、舌、身、意識無著無縛亦無解脫,名、色無著
|
無縛亦無解脫,顛倒、見趣、諸蓋、愛行無著無
|
縛亦無解脫,貪、瞋、癡無著無縛亦無解脫,欲、
|
色、無色界無著無縛亦無解脫,有情界、法界
|
無著無縛亦無解脫,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
|
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
|
及彼諸想無著無縛亦無解脫,地、水、火、風、空、
|
識界無著無縛亦無解脫,緣起、染、淨無著無
|
縛亦無解脫,布施、慳貪、持戒、犯戒、安忍、忿恚、
|
精進、懈怠、靜慮、散亂、般若、惡慧無著無縛亦無
|
解脫,苦、集、滅、道無著無縛亦無解脫,念住、
|
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無著無縛亦無解
|
脫,顛倒等斷無著無縛亦無解脫,靜慮、解脫、
|
等持、等至無著無縛亦無解脫,無量、神通無
|
著無縛亦無解脫,盡智、無生智、無造作智及
|
無著智無著無縛亦無解脫,明及解脫、解脫
|
智見無著無縛亦無解脫,異生、聲聞、獨覺、菩
|
薩、佛地無著無縛亦無解脫,異生、聲聞、獨覺、
|
菩薩、佛法無著無縛亦無解脫,生死、涅槃無
|
著無縛亦無解脫,佛智、力、無畏等無著無縛
|
亦無解脫,過去未來現在智見無著無縛亦
|
無解脫。何以故?善勇猛!以一切法著不可
|
得、縛不可得,著、縛既無,從彼解脫亦不可得。
|
「善勇猛!言著縛者,謂於法性執著繫縛。法性
|
既無,故不可說有著有縛。言解脫者,謂脫著、
|
縛,彼二既無故無解脫。善勇猛!無解脫者,
|
謂於諸法都無有能得解脫性,若於諸法能
|
如是見,即說名為無著智見。善勇猛!言無著
|
者,謂於此中著不可得。著無著性,著無實性,
|
故名無著。以於此中能著、所著、由此、為此、因
|
此、屬此皆不可得,故名無著。善勇猛!言無
|
縛者,謂於此中縛不可得。縛無縛性,縛無實
|
性,故名無縛。以於此中能縛、所縛、由此、為
|
此、因此、屬此皆不可得,故名無縛。 「善勇猛!若
|
於諸法無著無縛,如何於法可說解脫?善勇
|
猛!無著無縛亦無解脫,離繫清涼名真解脫。
|
善勇猛!若於諸法無執著者則無繫縛,若於
|
諸法無繫著者則無解脫,遠離三事離繫清
|
涼名真解脫。善勇猛!如是菩薩悟入諸法無
|
著無縛亦無解脫,得真智見修行般若波羅
|
蜜多。善勇猛!若諸菩薩能如是行,鄰近無
|
上正等菩提,速能證得一切智智。 「善勇猛!我
|
以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微妙法印,印諸
|
菩薩摩訶薩眾,令斷疑網,精勤修學甚深般
|
若波羅蜜多速至究竟。善勇猛!我今自持如
|
是法印,令久住世利樂有情。所以者何?我聲
|
聞眾無勝神力,能持般若波羅蜜多微妙法
|
印,至我滅後後時、後分、後五百歲,饒益有情。」
|
爾時,世尊告賢守菩薩、導師菩薩等五百上首
|
菩薩及善勇猛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等
|
應學如是如來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劫,
|
曾所修集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為上首。甚
|
深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流出,甚深般若波羅
|
蜜多之所建立無上法藏,汝等應持如是法
|
藏,我涅槃後後時、後分、後五百歲,無上正
|
法將欲壞滅時、分轉時,廣為有情宣說開示,
|
令彼聞已獲大利樂。」 時,諸菩薩聞佛語已,皆
|
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俱白佛言:「世尊!
|
我等當學如是如來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庾
|
多劫,曾所修集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為上
|
首。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流出,甚深般若
|
波羅蜜多之所建立無上法藏,我等當持如
|
是法藏,佛涅槃後後時、後分、後五百歲,無
|
上正法將欲壞滅時、分轉時,廣為有情宣說
|
開示,令彼聞已獲大利樂。 「世尊!當於彼時,有
|
大恐怖、有大險難、有大暴惡。當於彼時,諸有
|
情類多分成就感匱法業,心多貪欲,不平等
|
貪及非法貪之所染污,慳吝、嫉妒纏縛其心,
|
多忿、凶勃、好麤惡語,諂曲、矯誑、樂行非法,多
|
懷輕蔑、鬥訟相違,住不律儀、耽嗜所蔽,懈
|
怠增上、精進下劣,忘失正念、住不正知,口強
|
喙長、偃蹇憍傲,喜行惡業,隱覆內心,貪恚癡
|
增、善根薄少,為無明 之所闇蔽,諸有所行
|
皆順魔黨,與深法律恒作怨害,於法寶藏常
|
為大賊,稟性弊惡難可親附。 「世尊!我等今
|
者決定能持如是如來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
|
庾多劫善根所集無上法藏,與彼有情作大
|
饒益。世尊!彼時當有少分有情,於斯法藏
|
勤求樂學,彼性質直無諂無誑,寧捨身命不
|
作法怨,於法亦無誹謗厭背。我與彼類當作
|
饒益,於此深法示現、勸導、讚勵、慶喜,令勤修
|
學。」 爾時,世尊即以神力,護持般若波羅蜜多
|
微妙甚深無上法藏,令惡魔眾不能壞滅。復
|
以威力,護能受持精進修行此法藏者,令斷
|
魔罥蕭然解脫,於所修行速至究竟。 佛時
|
微笑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人中、天
|
上兩處有情,因佛光明互得相見。 時,此眾
|
會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茶、緊捺洛、
|
莫呼洛伽及餘神眾,皆持種種天妙華香,奉
|
散世尊而為供養,復發廣大讚詠聲言:「甚奇!
|
如來!大威神力!護持法藏及修行者,令惡魔
|
軍不能壞滅,斷諸魔罥得大自在,於所修行
|
速至究竟。若有淨信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於
|
此法門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不復怖畏諸惡
|
魔軍。若諸菩薩於此法門受持、讀誦、為他廣
|
說,便能降伏諸惡魔軍,一切惡魔不能留
|
難。」 爾時,佛告善勇猛言:「如是!如是!如天等
|
說。善勇猛!如來於此無上法門,為諸惡魔
|
已結疆界,令惡魔眾所有罥網於此法門不
|
能為礙。善勇猛!如來今者依此法門,摧諸
|
惡魔所有勢力。善勇猛!如來今者護此法門,
|
制諸惡魔令不侵損。善勇猛!若有淨信諸善
|
男子、善女人等,於此法門受持、讀誦、廣為他
|
說,一切惡魔不能擾亂,而能降伏諸惡魔
|
怨。若諸菩薩於此法門受持、讀誦、廣為他說,
|
普能降伏一切魔軍,施諸有情利益安樂。
|
「善勇猛!如是法門非諸雜染弊有情類手所
|
能得。善勇猛!如是法門非魔罥網所拘縶
|
者之所行地。善勇猛!如是法門是性調善極
|
聰慧者之所行地。 「善勇猛!如極調柔聰慧象
|
馬,非小王等之所乘御,亦非出現於弊惡
|
時,唯為輪王之所受用;由斯出現於彼世時,
|
如是調柔極聰慧者,方能受用此深法門故,
|
此法門乃墮其手。 「善勇猛!譬如齋戒龍王、
|
善住龍王、哀羅筏拏龍王,彼不為人之所受
|
用及為見故而現在前,亦復不為諸餘天眾
|
所受用故而現在前,唯為調善聰慧天眾所
|
受用故而現前也!如如帝釋思與天眾往遊
|
戲處嚴飾之時,如是如是彼龍現作如是相
|
狀來現其前,為天帝等所受用故。如是若有
|
善士人帝乃能受用此深法門,謂能聽聞、受
|
持、讀誦,為有情類宣示分別。彼於此法為大
|
莊嚴,能大流通,作大法照,成大法喜,受
|
大法樂。 「善勇猛!若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法
|
門,受持一句,尚獲無量無邊功德,況有於此
|
大般若經,能具受持、轉讀、書寫、供養、流布、廣
|
為他說,彼所獲福不可思議!善勇猛!唯性調
|
柔極聰慧者,乃能攝受如是法門,若不調柔
|
極聰慧者,此甚深法非其境界。善勇猛!我為
|
有情斷諸疑惑,故說如是大般若經。」 說此法
|
時,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復有
|
無邊諸有情類皆發無上正等覺心。爾時,如
|
來記彼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時,薄伽梵
|
說是經已,善勇猛等諸大菩薩及餘四眾,天、
|
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茶、緊捺洛、莫呼
|
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
|
喜、信受奉行。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百
|
|
|
般若佛姆心咒
|
ta怛 dya耶 thaa他 o.m唵
|
ga伽 te帝
|
ga伽 te帝 pa缽 ra囉 ga伽 te帝
|
pa缽 ra囉 sa.m僧 ga伽 te帝 bo菩
|
dhi提 svaa薩 haa訶
|
般若佛姆親心咒
|
o.m唵 pra缽囉 j~naa娘 pr
|
a缽囉 j~naa娘
|
ma摩 haa訶 pra缽囉 j~na
|
a娘 svaa娑
|
haa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