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冊】論集部全

1628_001 因明正理門論本 唐 玄奘譯

 
1629_001 因明正理門論 唐 義淨譯

 
1630_001 因明入正理論 唐 玄奘譯

 
1631_001 迴諍論 後魏 毘目智仙共瞿曇流支譯

 
1632_001 方便心論 後魏 吉迦夜譯

 
1633_001 如實論反質難品 陳真 諦譯

 
1634_001 入大乘論卷上 北涼 道泰等譯

 
1634_002 入大乘論卷下 北涼 道泰等譯

 
1635_001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一 宋 法護等譯

 
1635_002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二 宋 法護等譯

 
1635_003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三 宋 法護等譯

 
1635_004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四 宋 法護等譯

 
1635_005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五 宋 法護等譯

 
1635_006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六 宋 法護等譯

 
1635_007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七 宋 法護等譯

 
1635_008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八 宋 法護等譯

 
1635_009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九 宋 法護等譯

 
1635_010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十 宋 法護等譯

 
1636_001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一 宋 法護等譯

 
1636_002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 宋 法護等譯

 
1636_003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三 宋 法護等譯

 
1636_004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四 宋 法護等譯

 
1636_005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五 宋 法護等譯

 
1636_006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六 宋 法護等譯

 
1636_007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七 宋 法護等譯

 
1636_008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八 宋 法護等譯

 
1636_009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九 宋 法護等譯

 
1636_010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 宋 法護等譯

 
1636_011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一 宋 法護等譯

 
1636_012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二 宋 法護等譯

 
1636_013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三 宋 法護等譯

 
1636_014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四 宋 法護等譯

 
1636_015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五 宋 法護等譯

 
1636_016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六 宋 法護等譯

 
1636_017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七 宋 法護等譯

 
1636_018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八 宋 法護等譯

 
1636_019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九 宋 法護等譯

 
1636_020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 宋 法護等譯

 
1636_021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一 宋 法護等譯

 
1636_022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二 宋 法護等譯

 
1636_023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三 宋 法護等譯

 
1636_024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四 宋 法護等譯

 
1636_025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五 宋 法護等譯

 
1637_001 集大乘相論卷上 宋 施護譯

 
1637_002 集大乘相論卷下 宋 施護譯

 
1638_001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卷上 宋 施護譯

 
1638_002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卷下 宋 施護譯

 
1639_001 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 後魏 菩提流支譯

 
1640_001 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 後魏 菩提流支譯

 
1641_001 隨相論 陳 真諦譯

 
1642_001 金剛針論 宋 法天譯

 
1643_001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宋 日稱譯

 
1644_001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一 陳 真諦譯

 
1644_002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二 陳 真諦譯

 
1644_003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三 陳 真諦譯

 
1644_00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四 陳 真諦譯

 
1644_005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五 陳 真諦譯

 
1644_006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六 陳 真諦譯

 
1644_007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七 陳 真諦譯

 
1644_008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八 陳 真諦譯

 
1644_009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九 陳 真諦譯

 
1644_010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十 陳 真諦譯

 
1645_001 彰所知論卷上 元 沙羅巴譯

 
1645_002 彰所知論卷下 元 沙羅巴譯

 
1646_001 成實論卷第一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02 成實論卷第二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03 成實論卷第三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04 成實論卷第四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05 成實論卷第五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06 成實論卷第六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07 成實論卷第七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08 成實論卷第八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09 成實論卷第九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10 成實論卷第十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11 成實論卷第十一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12 成實論卷第十二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13 成實論卷第十三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14 成實論卷第十四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15 成實論卷第十五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6_016 成實論卷第十六 姚秦 鳩摩羅什譯

 
1647_001 四諦論卷第一 陳 真諦譯

 
1647_002 四諦論卷第二 陳 真諦譯

 
1647_003 四諦論卷第三 陳 真諦譯

 
1647_004 四諦論卷第四 陳 真諦譯

 
1648_001 解脫道論卷第一 梁 僧伽婆羅譯

 
1648_002 解脫道論卷第二 梁 僧伽婆羅譯

 
1648_003 解脫道論卷第三 梁 僧伽婆羅譯

 
1648_004 解脫道論卷第四 梁 僧伽婆羅譯

 
1648_005 解脫道論卷第五 梁 僧伽婆羅譯

 
1648_006 解脫道論卷第六 梁 僧伽婆羅譯

 
1648_007 解脫道論卷第七 梁 僧伽婆羅譯

 
1648_008 解脫道論卷第八 梁 僧伽婆羅譯

 
1648_009 解脫道論卷第九 梁 僧伽婆羅譯

 
1648_010 解脫道論卷第十 梁 僧伽婆羅譯

 
1648_011 解脫道論卷第十一 梁 僧伽婆羅譯

 
1648_012 解脫道論卷第十二 梁 僧伽婆羅譯

 
1649_001 三彌底部論卷上 失譯人名

 
1649_002 三彌底部論卷中 失譯人名

 
1649_003 三彌底部論卷下 失譯人名

 
1650_001 辟支佛因緣論卷上 失譯人名

 
1650_002 辟支佛因緣論卷下 失譯人名

 
1651_001 十二因緣論 後魏 菩提流支譯

 
1652_001 緣生論 隋 達磨笈多譯

 
1653_001 大乘緣生論 (聖者鬱楞迦造) 唐 不空譯

 
1654_001 因緣心論頌 因緣心論釋

 
1655_001 止觀門論頌 唐 義淨譯

 
1656_001 寶行王正論 陳 真諦譯

 
1657_001 手杖論 唐 義淨譯

 
1658_001 諸教決定名義論 宋 施護譯

 
1659_001 發菩提心經論卷上 後秦 鳩摩羅什譯

 
1659_002 發菩提心經論卷下 後秦 鳩摩羅什譯

 
1660_001 菩提資糧論卷第一 隋 達磨笈多譯

 
1660_002 菩提資糧論卷第二 隋 達磨笈多譯

 
1660_003 菩提資糧論卷第三 隋 達磨笈多譯

 
1660_004 菩提資糧論卷第四 隋 達磨笈多譯

 
1660_005 菩提資糧論卷第五 隋 達磨笈多譯

 
1660_006 菩提資糧論卷第六 隋 達磨笈多譯

 
1661_001 菩提心離相論 宋 施護譯

 
1662_001 菩提行經卷第一 宋 天息災譯

 
1662_002 菩提行經卷第二 宋 天息災譯

 
1662_003 菩提行經卷第三 宋 天息災譯

 
1662_004 菩提行經卷第四 宋 天息災譯

 
1663_001 菩提心觀釋 宋 法天譯

 
1664_001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一 宋 施護譯

 
1664_002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二 宋 施護譯

 
1664_003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三 宋 施護譯

 
1664_004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四 宋 施護譯

 
1665_001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亦名瑜伽總持釋門說菩提心觀行修行義) 唐 不空譯

 
1666_001 大乘起信論 (梁西印度三藏法師真諦譯) 梁 真諦譯

 
1667_001 大乘起信論卷上 (大周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唐 實叉難陀譯

 
1667_002 大乘起信論卷下 唐 實叉難陀譯

 
1668_001 釋摩訶衍論卷第一并序 姚秦 筏提摩多譯

 
1668_002 釋摩訶衍論卷第二 姚秦 筏提摩多譯

 
1668_003 釋摩訶衍論卷第三 姚秦 筏提摩多譯

 
1668_004 釋摩訶衍論卷第四 姚秦 筏提摩多譯

 
1668_005 釋摩訶衍論卷第五 姚秦 筏提摩多譯

 
1668_006 釋摩訶衍論卷第六 姚秦 筏提摩多譯

 
1668_007 釋摩訶衍論卷第七 姚秦 筏提摩多譯

 
1668_008 釋摩訶衍論卷第八 姚秦 筏提摩多譯

 
1668_009 釋摩訶衍論卷第九 姚秦 筏提摩多譯

 
1668_010 釋摩訶衍論卷第十 姚秦 筏提摩多譯

 
1669_001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一 陳 真諦譯

 
1669_002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二 陳 真諦譯

 
1669_003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三 陳 真諦譯

 
1669_004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四 陳 真諦譯

 
1669_005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五 陳 真諦譯

 
1669_006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六 陳 真諦譯

 
1669_007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七 陳 真諦譯

 
1669_008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八 陳 真諦譯

 
1669_009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九 陳 真諦譯

 
1669_010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 陳 真諦譯

 
1669_011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一 陳 真諦譯

 
1669_012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二 陳 真諦譯

 
1669_013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三 陳 真諦譯

 
1669_014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四 陳 真諦譯

 
1669_015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五 陳 真諦譯

 
1669_016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六 陳 真諦譯

 
1669_017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七 陳 真諦譯

 
1669_018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八 陳 真諦譯

 
1669_019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九 陳 真諦譯

 
1669_020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二十 陳 真諦譯

 
1670A001 那先比丘經卷上 失譯人名

 
1670A002 那先比丘經卷下 失譯人名

 
1670B001 那先比丘經卷上 失譯人名

 
1670B002 那先比丘經卷中 失譯人名

 
1670B003 那先比丘經卷下 失譯人名

 
1671_001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一 宋 日稱等譯

 
1671_002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二 宋 日稱等譯

 
1671_003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三 宋 日稱等譯

 
1671_004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四 宋 日稱等譯

 
1671_005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五 宋 日稱等譯

 
1671_006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六 宋 日稱等譯

 
1671_007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七 宋 日稱等譯

 
1671_008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八 宋 日稱等譯

 
1671_009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九 宋 日稱等譯

 
1671_010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十 宋 日稱等譯

 
1671_011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十一 宋 日稱等譯

 
1671_012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十二 宋 日稱等譯

 
1672_001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 宋 求那跋摩譯

 
1673_001 勸發諸王要偈 宋 僧伽跋摩譯

 
1674_001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唐 義淨譯

 
1675_001 讚法界頌 宋 施護譯

 
1676_001 廣大發願頌 宋 施護等譯

 
1677_001 三身梵讚 宋 法賢譯

 
1678_001 佛三身讚 (西土賢聖撰) 宋 法賢譯

 
1679_001 佛一百八名讚 宋 法天譯

 
1680_001 一百五十讚佛頌 唐 義淨譯

 
1681_001 佛吉祥德讚卷上 宋 施護譯

 
1681_002 佛吉祥德讚卷中 宋 施護譯

 
1681_003 佛吉祥德讚卷下 宋 施護譯

 
1682_001 七佛讚唄伽他 宋 法天譯

 
1683_001 揵稚梵讚 宋 法賢譯

 
1684_001 八大靈塔梵讚 (西天戒日王製) 宋 法賢譯

 
1685_001 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 宋 法賢譯

 
1686_001 賢聖集伽陀一百頌 宋 天息災譯

 
1687_001 事師法五十頌 (馬鳴菩薩集) 宋 日稱等譯

 
1688_001 密跡力士大權神王經偈頌 元 管主八撰

 
1689_001 請賓頭盧法 劉宋 慧簡譯

 
1690_001 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1691_001 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 宋 法賢譯

 
1692_001 勝軍化世百喻伽他經 宋 天息災譯